首页 理论教育 瓯掌故:揭示东瓯王国的可能性

瓯掌故:揭示东瓯王国的可能性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东瓯国的事总让人半信半疑,也成为研究东瓯历史的学者的一个心病。估计故纸堆里再梳一遍,内容也不会增加多少,对找王城也不会起多大作用,现在原本是同属东瓯封国土地上的台州,因行政区划,他们也争着说,这王城很有可能在台州,于是想从地里发掘找出蛛丝马迹。在新的考古发现没有出现之前,关于东瓯王国在哪里,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瓯掌故:揭示东瓯王国的可能性

不久前,一批中国、日本韩国的专家们来到温州,他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重要问题:司马迁在《史记》里写的东瓯王国的都城会在哪里呢?如果按史书里的说法,东瓯是建有国家的,也有国王,如此推测也肯定有国王发号施令的都城。但是这个都城,从一开始就像三皇五帝的故事一样更像是一个传说。史书里最早记有东瓯王国都城地址的人是南朝的郑缉之,他在一本叫《永嘉郡记》的书里明明白白地写下这么一段话:“水出永宁山,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这就是有人认为今天瓯江对面的瓯北有可能是王城所在地的最早凭证。到了南宋又在官方的一本《绍定旧编》里写着,温州有五世东瓯王留下王陵,当时还仅存一处遗址在瓯浦。清乾隆《永嘉县志》卷一七《古迹》说:“东瓯王故城:〔旧府志〕在二十都瓯浦。”光绪《永嘉县志》卷二《舆地志上·瓯浦岭》云:“西山北瓯浦,其地即东瓯王故城。岭有二亭,旁侧有东瓯王墓、祠。”这些文献里王城与王墓都讲到了。然而目前让人信服的城与墓的遗址就是没有显露出来。长期以来东瓯国的事总让人半信半疑,也成为研究东瓯历史的学者的一个心病。能成有影响的一个地方国,曾经很有力量地参与到国家政权建立的东瓯国,怎么说没就没了?找到王城,是解开其中谜团的关键。这个叫东瓯国的地方封国,毕竟帮助过灭秦,也曾参与到持不同政见的吴王刘濞的反叛队伍,在认识到站错了革命队伍后,又反水,割了刘濞的脑袋送到长安的朝廷来请罪,后来又因刘濞的儿子跑到福建的闽越王那里挑拨离间、公报私仇,使得原本都是越王血脉的同胞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最后是弱小的弟弟东瓯王认输,要求全国移民搬迁到安徽的庐江那里去,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意了。这些事都是写在正史《史记·东越列传》里的,应是可以相信的。

问题就怪在,一个两次建国、两次统治东瓯的王国,怎么就没有一个都城留下呢?这些年,福建那边已在原来的崇安(今武夷山)和福州找到了闽越国的王城,远在四川盆地的蜀国也找到了都城,广东的南越国不但找到了王城,甚至连国王的墓也找到了,出土了很多东西,还专门建了一个博物馆。但为何唯独与它们一样有名有姓的东瓯国除了在史书上留下了文字,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留下呢?

那么到哪里去找呢?估计故纸堆里再梳一遍,内容也不会增加多少,对找王城也不会起多大作用,现在原本是同属东瓯封国土地上的台州,因行政区划,他们也争着说,这王城很有可能在台州,于是想从地里发掘找出蛛丝马迹。遗憾的是,这些从温岭大溪出土的瓶瓶罐罐,以及所谓的不成规模的城址,用科学的眼光来看,离都城的规格还差那么一大截。你想南越王墓出土的器物,是怎样的档次?一个字:妙!与东瓯国毗邻的闽越王的都城又是什么样子呢?不但面积特大,还有宫城与外城之分,出土的实物也是很有品位的,甚至还有一些瓦当上刻有“万岁”的铭文。那么退一步说,东瓯国第二次建国从公元前192年开始,到公元前138年搬走,没了国,时间上也有55年,即便是常年征战,照常理也应有像样的都城吧,决不会在现在的台州大溪这样一个地方随便围一个城墙,人就住进去了。(www.xing528.com)

对选都城这样的大事,古人是从来不含糊的。那么东瓯王及他的风水先生们会选在哪里呢?按当今考古发现的都城的一般规律,过去的都城大致要临大河,腹地要宽阔,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如防卫、风水等等。现在有学者认为,就在现在温州城的底下。因为温州除此再也难找一大片可建城的好地方了。我也觉得这很有可能。一个城址常会有历代城址相叠压的情况出现,长安、开封扬州城挖下去,都如千层饼似的,有不同旧城的堆积。温州也是如此,如明代姜准《岐海琐谈》记万历间“监前(简巷前)大街一带,自北迤南”,曾“目击棹楔者凿地植柱,深至三五尺下,其旧时砖甃街道尚存”。这一“旧时街道”显然是汉永宁县旧城的“街道”。由此让人联想到,郭璞建城是不是按原东瓯国的旧址进行扩建的,当然这是一个大胆的推测。在新的考古发现没有出现之前,关于东瓯王国在哪里,套用一句广告语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