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一片神奇的土地,闪烁着迷离的光芒。
“瓯居海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东瓯曾经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而随着地理的变迁,岛民逐渐演变成土著的瓯人先民。在越人从北往南的迁逃中,瓯人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时间。从目前温州众多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来看,不管是春秋早期的徐国还是后来的越国的后裔,他们来到东瓯之前,这里的瓯人部落已经历了漫长的渔猎与农耕相结合的经济生产。这一点可以从几个已发现的遗址得到证明。其一,1982至1986年,乐清市白石镇杨柳滩陆续出土近200件文物,其中耘田用的三角形石器和犁形石器,与浙北良渚文化石器极为相像。从磨制手法来看,有横磨、竖磨两种。石器的钻孔采用双面钻法,当即将钻透时,把孔的底口敲开,因此孔壁中部留下“小石阶”,显示出精湛的技艺。从白石出土的陶网坠、石网坠以及鲨鱼齿来看,先民不仅能使用渔网捕鱼,而且有捕获大鱼的设备。其二,就是老鼠山遗址(今改称曹湾山遗址),这是温州唯一进行过大规模科学发掘的文化遗址。老鼠山遗址位于鹿城区上戍乡渡头村。遗址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大型岗丘型聚落遗址。2002年考古专家对遗址进行发掘,共发掘面积635平方米,发现史前连片的石构建筑遗址,清理史前墓葬35座,通过整理,基本上可以还原当时部落的格局:山顶是聚落的中心,山顶西南为石构建筑基址的居住区,建筑规模大,营建讲究,而且错落有致;山顶东南为墓葬,墓葬都是长方形,头西脚东。老鼠山遗址堆积丰厚、内涵丰富,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也有为数不多的玉器。采集到石器、陶器、瓷器、铜器等各类文物1000多件以及大量的陶片标本。发掘出的陶器以夹砂陶、硬陶、印纹硬陶为主。其中夹砂陶以釜、鼎多见,而印纹硬陶的器形以瓮、尊、罐为主,这些陶器的外壁有很多涂有黑釉进行装饰。而石器中绝大部分是镞、锛,黑陶、小型石锛、石镞构成老鼠山遗址最具特色的文化面貌。温州老鼠山遗址,不仅有完整的部族聚居区和墓葬群,而且被证明是属于好川文化的一部分。好川文化这一概念是1997年瓯江上游遂昌好川墓地发掘后由浙江考古界提出的。它距今约4000年,是继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后的又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其墓葬中的随葬品包括陶豆(一种盛器)、陶鼎、玉锥形器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新石器时代镶嵌柄形漆器的几何形曲面玉片,2003年鹿城区曹湾山遗址出土
从白石遗址采集的石陶器和老鼠山遗址发掘的出土文物,无一例外显示了瓯人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文化特征。可以这样认为:大体在良渚文化后期,也即良渚文化开始衰落的时期(约在距今4500年),良渚文化的一支,越过钱塘江向西南扩展,到好川建立聚落并很快与当地土著文化结合,他们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与当地族群结合起来,建立地区性生态文化区,过着部落制的社会经济生活。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东瓯人并不是如史料(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所载,认为楚灭越,越人逃散,迁徙过来的。在温州的这块土地上一直生存着土著的东瓯先人。他们生活的时间在距今四五千年,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他们就是最早的土著瓯人,温州人的祖先。(www.xing528.com)
平阳龙山头石棚墓
早期的瓯人生活的具体细节现在难以考评,但有一点,因瓯人常年生活在河、海之间,无常的海浪与风暴时常吞噬瓯人的生命和财产。面对无常的大海,他们祈求神灵保佑的意识是强烈的。如《史记·封禅书》引用越人言:“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慢怠,故衰耗。”可知东瓯国“敬鬼”风俗盛行。那么在瓯人生活的广大区域里,石棚墓的出现是否与“敬鬼”有关?现在已知温州的早期墓葬有三种形式:石棚墓、悬棺葬、土墩墓。这三种墓葬形式共存于一个地区,这在全国非常罕见。它们与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石棚墓明显相类似。在国内,除了温州,也仅辽东半岛有存在。因此,石棚墓也成为一些专家解读瓯人的族源、信仰、民风等文化特征的捷径。
温州石棚墓分布在瑞安、平阳、苍南等近海的狭长地带。其结构特征为,中空,旁设石支柱,上盖单块扁平巨石,建筑均裸露于地表上,盖石与壁石多经加工,墓底皆有铺石。从出土的器物看,有石器、陶器和青铜武器等陪葬品,既像是一个祭祀的场所又像是一座墓葬。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石棚墓的产生与先民的大石崇拜有关。我国过去发现的石棚墓,均集中分布在辽东半岛。浙南石棚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传统认识,对探索商周时期浙南社会状况和对外关系也有特殊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