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古代与鼓一起用于打仗的器物。击鼓,军队就前进,而鸣金则收兵,这“鸣金”大致就相当于敲打挂在木架子上的于。于的造型比较古怪,圆柱形,中间空,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缩,柱型的顶上罩一个盘子,盘的中间铸有一只张口露齿、尾巴微翘的老虎钮,又称为虎钮于。它于春秋时开始出现,有用在军队中的,后来也有当礼器的,到了汉代就消失了。因此,当宋代在四川、湖北一带出土于时,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了。
为什么古人要造这样一种完全凭空想出的器物呢?现在,关于于最早出现在哪里,就有很大争议。比如有人就说是古代崇拜白老虎、擅长打斗的巴人造的,也有人认为是沿海东部,山东、江苏一带的先人们创造出来。这个是学术上的问题,先放一边。但有一点意见还是统一的,就是这于的出土地一般是集中在长江流域的各省。出土最多的是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越往南或往北就几乎绝迹。
浙江,从出土情况来看,目前看到的青铜于也就一两件。比如,前几年,绍兴就出土过一件。另一件就是温州博物馆的历史馆里展出的。因为时代是西汉,就摆放在东瓯王国年代这部分展品中。但是不是东瓯王国的遗物那就不一定了。1936年,方介堪先生在台州路桥,偶然发现就购入收藏,但一直以来不清楚它的出处。我们知道,文物有传世的,有出土的。传世的文物最希望的就是传承有绪,出土的最想知道的就是它在哪里出土。如果仅仅收藏那倒没关系,但是,如果牵涉到东瓯王国,就必须得知道出土地点了。为什么专业的考古发掘要记下现场的蛛丝马迹?就是因为要为后世研究留下不同的信息。盗墓贼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挖个洞一盗了之,除盗出的宝物,别的什么都不管。这就是考古人与盗墓贼的区别之一。
(西汉)青铜虎钮于(www.xing528.com)
话题再回到这件青铜于上来。它流传到民间之前,肯定是出土的器物,但后来被人收藏后,一代一代传下去,就成为传世文物了。而成为传世文物,就很难判断它的出土地。比如一件好的传世书画作品,往往画上有题跋,有印章,有款识,有时代及个人风格等,它的流传并不影响研究信息和价值的判断。但汉代及先秦以前的青铜器,往往是礼器或随葬品,对出土的信息要求比较高。因此,没有出土的信息,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目前这件青铜于正缺这么一环,处境也变得尴尬起来。从历史和艺术角度来看,说它百里挑一、价值极高并不过分。可惜它没有留下一丁点的科学资料。比如,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出土的,是出自墓葬还是遗址,一同出土的还有哪些东西等。写新闻时的五要素(即五W:who,where,what,when,why),考古也一样需要这些要素,否则价值就大大缩水。如今这件青铜于,身世就蒙在鼓里。你说它是东瓯国的遗物未尝不可。因为东瓯国的地盘上近些年出土质高艺精的青铜器也是有的,比如1984年,在今天的温岭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重器——商晚期青铜蟠龙盘,竟然与流传到日本的蟠龙盘极为相似。2003年,瓯海区的仙岩穗丰出土的一批高品质的青铜礼器,也是浙江罕见的。考虑到当时的东瓯冶炼青铜的水平与这些器物不在一个档次,可推测应当为外来器物。那么,这件孤独的青铜于也完全有可能是从东瓯国之外流落到东瓯国的。
当然,你说是或者不是东瓯国的遗物,都没人能拿出反驳的证据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