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散文家琦君之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

散文家琦君之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琦君能成长为一代散文名家,有两个男人对其影响最深。琦君12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后琦君念及师谊全力解救龙沐勋。为避嫌,在与狱中的龙沐勋通信时,琦君即在信尾署“琦”。赴台后,“琦君”就成为其笔名。琦君把自己的乡情浓缩成文字,点缀在台湾文坛的天幕上,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在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之后,她先后出版了《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等多部作品。

散文家琦君之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

知道琦君已经是很迟的时候了。她离开大陆是1949年,这之后她就消失在大众视野里。2002年,一部叫《橘子红了》的电视连续剧红了,温州的才女琦君才为大众所知晓。而电视描绘的人物与事件,不少就是琦君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她的幼年在温州乡下的瞿溪度过,因此,铭刻在童年记忆里最深的就是儿时的场景。即便到了台湾,也无法割舍她的乡恋。于是,她的字里行间像种子一样洒下游子缤纷的思绪,把她在温州的那些岁月里的人情世故勾得如诗如画。

琦君的真名叫潘希真,小名春英,1917年出生在温州郊外的瞿溪。1岁时,生父病故,4岁时生母也撒手人寰。她与哥哥由伯父潘鉴宗(国纲)收养。她的童年对生父的概念是模糊的,因此,她笔下对养父潘鉴宗充满无限的敬爱(收录文集的父亲即指养父)。潘鉴宗是一代儒将,毕业于著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吕公望、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童保暄、薛岳等为同窗校友北洋政府时,出任浙江一师师长,1919年被授中将军衔,1925年加陆军上将衔,1927年正式宣布下野退出军界,后定居杭州。抗战爆发后,回故里瞿溪庄园(潘宅)闭门养肺病。至1938年逝世,终年57岁。

琦君能成长为一代散文名家,有两个男人对其影响最深。一位就是上面提到的养父潘鉴宗,父亲对她早期的启蒙教育极严,奠定了她早年的国文基础。而另一位就是潘鉴宗的忘年交、一代词宗夏承焘。夏承焘曾在瞿溪做过老师,常到潘家做客。潘很欣赏其才华。琦君12岁随父母迁居杭州,入弘道女中。高一那年,她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自此,她立志当文学家。1935年,琦君考入杭州之江大学读书,恰巧求学于满腹经纶的夏承焘。因为乡谊与父辈间的关系,琦君常跟随老师游历,并常就读书、写作进行交流,受益匪浅。1938年,之江大学迁往上海,其间夏承焘因母亲去世,就委托其友龙沐勋代课。龙老师对琦君非常欣赏,拆字“希真”以“希世之珍琦”勉励。因迫于生计,龙沐勋在汪精卫政府中编过杂志,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羁押于牢中。后琦君念及师谊全力解救龙沐勋。为避嫌,在与狱中的龙沐勋通信时,琦君即在信尾署“琦”。龙沐勋在回信时,在“琦”字后加“君”以示礼貌。后来龙老师成功保外就医。赴台后,“琦君”就成为其笔名。(www.xing528.com)

琦君1938年从之江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永嘉担老师。特别在永嘉县立中学任国文教师时,她参与了学校的剧团,出演曹禺《雷雨》中的女主角繁漪,在中学大礼堂公演时大获成功。1949年,她离开大陆。1950年,她开始了散文创作生涯,从此写作伴其一生。她的文字里没有高头讲章,也没过华丽文藻,字里行间最为温馨的是对童年的回忆。她写的题材并不广,但公认其写得最好的作品是怀乡思亲的散文。如在《烟愁》后记中她写道:“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亲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琦君把自己的乡情浓缩成文字,点缀在台湾文坛的天幕上,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在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之后,她先后出版了《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等多部作品。

2001年,她携家人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温州,回到三溪中学内原潘宅“养心寄庐”。当她亲手揭开“琦君文学馆”的匾额上覆盖的红布时,她无限深情地把视线投向宅前她与父亲共植的白玉兰,仿佛昨日重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