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瓯掌故:两位大人物戏剧般的后半生

瓯掌故:两位大人物戏剧般的后半生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说两人取得举人的头衔比较轻松,张璁是24岁,孙诒让更年轻,才19岁。47岁之前,张璁和孙诒让都一样,要不计成本地挤过独木桥,但也正是这一岁上,同考8次的两人,开始在人生的路上分道扬镳。考进士的不易,彻底地改变了两个人的性格。张璁直到47岁才开始的仕途,如果不剑走偏锋,这大半辈子花在考试上的成本就太不合算了。

瓯掌故:两位大人物戏剧般的后半生

这两年笔者参与了瑞安孙诒让和永嘉张璁这两个大人物的展览文本的撰写,读与写的一般是正史正说。某天,我转换了一下角度去看,突然发现明代的这位张阁老和清代这位饱学的朴学大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便是考功名其实很磨耗人的脾气,倘若求取功名不顺手的话,那磨损的可就是人的性格了。西方有句老话叫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性格变调了,往往就会有很夸张的举动。

现在重新回过头来,说说明清时期温州最有影响的两位知识分子——张璁和孙诒让。从考取功名来讲,两人都有一把辛酸泪。虽说两人取得举人的头衔比较轻松,张璁是24岁,孙诒让更年轻,才19岁。但接下来两人想做天子门生——进士,却没那么顺利了。两人都考了八次,想想,科举不是现在的高考每年一次,那是三年才轮一回啊,也不要幻想有什么注水式的扩招,全国万把举人、监生里,就录取两三百人,有人统计,整个清代,会试开考114科,总的进士人数也只有26846人。你想想清代乾隆初年时全国的人口就有三亿多人了,正因为进士名头的含金量是如此的高,以致有的人是用一辈子的光阴来与之较量。47岁之前,张璁和孙诒让都一样,要不计成本地挤过独木桥,但也正是这一岁上,同考8次的两人,开始在人生的路上分道扬镳。幸运儿张璁挤进了紫禁城,落第公子孙诒让黯然神伤地回了老家。应该说,科举制度是古代世界最民主、最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它强调的就是,功名面前,人人平等,即便贵为朝廷领导人的子弟,也没有后门可开,如果办事员不想当,对不起,卷铺盖走人。从此,孙诒让发了毒誓,北京的城门再也不踏进一步,后来京师大学堂聘他为总教习、监督,礼部任他为礼学馆总撰,他都一概不去。

考进士的不易,彻底地改变了两个人的性格。从后来他俩做的事上可窥见一斑,他俩都无一例外地变得格外坚毅,甚至偏执。张璁直到47岁才开始的仕途,如果不剑走偏锋,这大半辈子花在考试上的成本就太不合算了。因此,他在朝廷的权力斗争中选择了孤注一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主事,大胆放言,无所顾忌,竟然正中天子的下怀,嘉靖皇帝对着张璁高兴得合不拢嘴,马上提拔重用,人家用一辈子也达不到的位子,这张璁只用了十多年时间就得到了。难怪江西派的阁老杨廷和一脸不高兴,誓与张璁斗争到底。孙诒让也一样,一回到新建的玉海楼里,就关起门窗,一门心思做学问,办教育。这倒也好,官场的事不理不问省心,一本又一本很有分量的书就从笔下冒出来,一所又一所学校像花一样在温州周边绽开。可惜晚年的孙诒让没有写回忆录的习惯,我不知道他对落第有什么感想。但可以肯定,他的落第,对他的人生可能是一次极严重的挫折,但对东瓯的文化却称得上是一次美妙的转折。(www.xing528.com)

(清)孙诒让楷书团扇扇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