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报》(2009年2月18日16版)上《元代“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珈盗掘宋朝皇陵始末》一文记:“……在杨琏真珈派人挖掘宋高宗赵构和宋孝宗墓时,凄风苦雨中,原宋国子监太学生林景曦(熙)装扮成蓬头垢面、衣着破烂的乞丐,背上个竹篓在现场周围转悠,偷偷地把遗物夹入箩筐中。他逐个买通监事的蒙古僧人,才得以把两位皇帝的骨头一块一块收入箩筐中,携归自己家乡永嘉埋葬。”
此段文字有误谬。因此有必要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给永嘉先贤一个交代。林景熙在元初,智取被杨琏真珈毁陵扬骨的宋高宗、宋孝宗等的骨殖,秘密迁葬绍兴兰亭。他的这种做法后人给了很好的评价,官方、私人的史书杂志,如宋末元初湖州人周密的《癸辛杂识》续集卷一、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明嘉靖年间杭州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对之都有详细的记载。其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西藏僧人、帝师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珈被任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他伙同演福寺和尚允泽等人勾结宰相桑哥,对南宋六陵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盗掘,一共掘杭州与绍兴的帝陵、大臣墓101座,搜刮了陵墓中数以千计的金银珠宝。在毁陵盗物之后,他又丧心病狂地将皇帝、皇后的骨骸丢到草丛里,日晒雨淋,甚至将理宗的尸体倒挂起来,撬出其含在口里的夜明珠和肚子里防腐的水银。杨琏真珈肆无忌惮地盗陵,有两个目的:首先,是为了获得宋朝皇室的巨额财宝;其次,便是要施展所谓厌胜法术。例如,杨琏真珈把帝王遗骨运到临安合埋,并在上面建起高达13丈的白塔压着,以取“压胜江南人民”之意。更可恶的是,宋理宗的头颅还被杨琏真珈做成了尿壶,一直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才“得之沙漠,复归本陵,有石碑记其事”(张岱《夜航船》卷二)。连杀人无数的明太祖见到此情此景都心寒得不得了。
在汉文化里,刨人祖坟,实属十恶不赦,何况对象是赵宋皇室?这被儒家的饱学之士视为奇耻大辱。绍兴人唐珏、永嘉人林景熙这样的读书人就十分愤慨,但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也只能充当一回“地下工作者”,尽个人的能力来保护大宋天子的“龙身”。当元人掘墓之时,唐珏就把家中值钱的东西统统变卖,把银子翻铸成中间带眼的小钱挂在裤腰带上,用来买通守山的盗墓贼。夜里他与林景熙等人又化装成采药人和乞丐溜进陵地,用散在四周的猪羊骨头调换皇帝、皇后遗骸,并将之用黄绢包起来,标写上帝陵名号,装入木匣,暗地里迁葬到兰渚山天章寺前(今绍兴兰亭附近)。林景熙还冒险往返渡过钱塘江,从临安故宫挖掘冬青树六株,当作记号,每到清明节时就偷偷地祭祀。林景熙作《冬青花》词一首和《梦中作》诗四首,用隐晦、曲折的语言记录了这一旷古未有的事件。直到明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发诏书,南宋六陵才得到重修。后人为褒奖唐珏与林景熙的义举,在皇陵边建造了“双义祠”。文徵明在所作的《双义祠记》里称唐珏、林景熙为“千古之大义士”。还有人以冬青花为题,创作剧本流传后世。(www.xing528.com)
由此,可以肯定这是一桩来龙去脉非常清晰的历史事件。高风亮节如林景熙(霁山)先生这样的人,有以死报国的心,是绝不会做出携天子的骨骸归葬永嘉这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