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尔-曼利夏公司首款知名产品自然当属曼利夏步枪,而早期的沃恩德尔步枪和二战后的StG58都属于略微改进或授权生产的产品,但也是意义非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公司一直处在阴霾之中,但其出产的M1912手枪和MP34冲锋枪也能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连德国军方也爱不释手的逸品。
新时代的AUG步枪大名无人不知,也当属斯泰尔-曼利夏的品牌之作。手枪研制上,斯泰尔也有着不输格洛克的产品,例如TMP冲锋手枪和M系列半自动手枪。另外,公司出产的概念斥候狙击步枪及神射手型狙击步枪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这些高规格的产品源自于奥地利军方提出的严格制作要求和公司本身强大的研制及生产能力,无外乎其能够占据世界市场份额。
1.产品命名规则
地处中欧的奥地利,在历史渊源上与德国有着非比寻常的关联,因此在军制和军品的规格上也多有相似之处。原本就使用德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奥地利,在军用枪械的命名规则上也和德国相差无几。例如曼利夏M1886步枪,则为Mannlicher Model1886;StG58及StG77命名与StG44相同。
斯泰尔公司的也有着自己的常用名称,而这些名称大都以枪械的定性来决定。例如,StG77的出口名称为AUG,即陆军通用步 枪(Armee-Universal-Gewehr,德 语)的缩写;TMP冲锋手枪的全称为战术冲锋手枪(Taktische Maschinenpistole)。
2.首次研制——M1895
19世纪80年代末,曼利夏意识到自己所设计的M1885等系列步枪在除了弹夹装填的优势外,存在着不少缺陷,主要问题就在于退壳出膛困难和枪机安全性低。此时对后装闭锁有着丰富研究经验的沃恩德尔就找到了曼利夏,决定展开合作,以斯泰尔的步枪为原型,开始研制新式步枪以解决这些麻烦。
1890年,结合了斯泰尔的闭锁设计和曼利夏独有的弹夹、直动枪机等先进技术,两家公司合力推出了新式步枪——斯泰尔-曼利夏步枪。从此奠定了两家公司长期合作的坚实基础。1895年,他们共同研制的这款步枪被奥地利军队正式采用,并为之命名为斯泰尔-曼利夏1895式(Steyr Mannlicher Model 1895)(图6-36)。
M1895全重3.78kg,全长1272mm,枪管长765mm;发射8mm曼利夏步枪子弹,弹仓容量5发;弹头初速533m/s,有效射程300m~500m,标尺最大射程2000m。带机械准星和V形缺口式照门。该枪最大的特色便是直拉式的手动枪机和曼利夏弹夹式的装填,这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设计(图6-37),辨识度极高。
直拉式枪机开锁后动作流畅,向后拉动枪栓就可转动机头,理论速度优于旋转后拉式枪机。但抽出弹壳的力度不足、速度慢,分离机头加长了后坐行程、开锁时间延长,一增一减,M1895实际射击速度比旋转后拉式慢,实际性能值得争议。
弹夹供弹虽然提高了一次性装弹的数量,然而早期的设计却需要在弹仓内加装固定弹夹的装置,使得枪膛部位过分臃肿。真正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其安全性,M1895无法在没有完成完全闭锁的状态下设计,使得装填中发射走火的可能性大降。
图6-36 斯泰尔-曼利夏M1895
图6-37 M1895内部结构
在M1895面世后,其卡宾型、短步枪型相继推出,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欧国家甚至是北美诸国所广泛采用的国际性枪械。也是凭借着这一款枪械让斯泰尔公司从枪械生产走到了枪械研制的道路上,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枪械制造商,相当于创刊号的它意义非凡,标志着斯泰尔枪械制造帝国的开始。
3.为敌而造——MP3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使得德国的枪械公司无法生产包括冲锋枪在内的多种枪械。然而德国的枪械研制却从未中断,莱茵金属公司通过瑞士索洛图恩兵工厂开始秘密生产新式冲锋枪。由于该工厂产量不大,莱茵金属又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了斯泰尔公司的控股权,转到奥地利生产。
1934年开始出产,命名为34型冲锋枪(Maschinenpistole 34,MP34),又几经转手秘密装备到德国党卫军及国防军。由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纳粹党的政策促使德国财政实力猛增,不差钱的德国人要求斯泰尔公司用最好的材料和最精细的做工出产,当时出产MP34以用料上乘、做工精细、品质可靠而被称为冲锋枪中的劳斯莱斯。
MP34空枪重4.25kg,全长850mm,枪管长200mm;发射9mm手枪子弹,弹匣容量32发;弹头初速410m/s,有效射程150m~200m。采用反冲式工作原理和开放式枪机,配有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弹匣为横式,枪管外包裹带刺刀座的多孔隔热枪管套,可安装折叠式的两脚架辅助稳定射击。
斯泰尔MP34(图6-38)的复进簧安装在木质的枪身底座中,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位于上方的枪机;机匣顶部可以通过按动释放扣轻松打开,维护简便。钢制散热枪管套包裹整个枪管,将枪械重心前移并保护枪管避免侵蚀,使得枪械在保持持续开火、长期勤务、使用寿命上都得到提升。另外,刺刀座的添加也是别出心裁。
前倾的横式弹匣插槽有效保障了供弹效率和流畅性,防止子弹被卡;枪身设有枪机保险及外置手动保险以防止意外走火,安全性较高。刺刀座一反常规地位于枪管套右侧,充分考虑到冲锋枪在近身应急时保持短小的枪身和易执行动作的情况。
这把冲锋枪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其整合了快速填充功能弹匣部件(图6-39),常规的横式弹匣插槽附有上下开口并可以纵向固定弹匣。射手可以通过将弹匣从插槽底部的插口垂直固定在枪身上,然后通过8发弹夹快速对弹匣进行装填工作。
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战争酝酿的过程中,该冲锋枪除被德国大量购买进行装备外,也被奥地利本国警察及部分欧洲国家作为制式冲锋枪使用。令斯泰尔公司和奥地利没有料到的是,觊觎已久的纳粹德国端起奥地利为他们打造的武器明目张胆地进驻。
图6-38 安装刺刀的MP34冲锋枪
图6-39 MP34特殊的弹匣插槽
二战期间的奥地利名存实亡,举国上下沦为了德国的前线堡垒和军火制造基地。斯泰尔公司的生产和研制部门被德军及德国企业所掌控,这也算是奥地利和斯泰尔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参与了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MP34的精良和昂贵在战争后期显得难以满足,很快被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的MP40冲锋枪所取代。
4.陆军通用步枪——AUG
无托步枪和突击步枪的研制由来已久,20世纪初期法国就有无托步枪出现;20世纪60年代英国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设计,无托式突击步枪成为了一种研究方向和换装趋势。现代军事大国的制式步枪中,大部分都已换装了无托式突击步枪。
奥地利军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研制新式步枪代替比利时的FN FAL的计划,并开出了极为严苛的条件:重量不大于M16,长度不大于冲锋枪,可靠性不低于AK系列,实质就是超越现役绝大部分制式武器。1977年,陆军通用步枪AUG(Armee Universal Gewehr)(图6-40)应运而生。
标准型AUG空枪重3.8kg,全长790mm,枪管长508mm;发射5.56mm子弹,弹匣容量30发;弹头初速940m/s,有效射程450m~600m。采用短行程导气式活塞原理和转栓式枪机,配有固定的光学瞄准镜;带可拆卸式握把、鸟笼式消焰器。
图6-40 AUG A1通用步枪
图6-41 AUG的塑料部件
AUG是枪械史上第一把正式列装为制式武器的无托式突击步枪,研制的过程也是集合诸家所长。主设计师中就有格洛克的设计师霍斯特.韦斯珀(Horst Wesp),故而其设计也是无托、塑料、望远镜、模块化的等诸多优秀元素的集合。
为达到重量轻的目的,公司聘请了颇有工程塑料研究经验的韦斯珀参与设计,AUG的枪身使用了大量工程塑料(图6-41),包括前握把、扳机、甚至弹匣在内都是强化的塑料聚合物。其耐磨、抗腐蚀程度良好,这在格洛克手枪中也得到了继承。
关于长度,斯泰尔公司则选用了无托式结构来解决。与其他的无托枪械相同,AUG的枪机和供弹被设定在枪托,在保障枪管长度的同时精简枪身长度,而射程与精度并未受到影响。AUG并不是最早这么做的,但是却是最早成功的例子。
AUG最成功的莫过于其模块化的理念,早年俄国及法国均在枪械中有所应用,但如此优良的人机功能和可靠性则前所未有。AUG就被赋予了冲锋枪、步枪、卡宾枪和步枪的多功能。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即可将其拆分为几个板块进行更换、存放或维护。
关于人体工学设计,AUG的抛壳口可根据需求随意转换左右。小倍数瞄准镜的应用使突击步枪的瞄准结合了快速、远距离的特征;瞄准镜底座可向左右倾斜,方便射手调整的瞄准位置。扳机外圈与握把形成整体,即便带着厚手套也能很好地扣发。
中空的枪托尾部可以存放各式的维护工具以保障战场的维护;轻质的枪身重心设置在握把位置,单手射击便利。另外,其透明的塑料弹匣便于射手观察剩余弹药,同时其强度也足以承受重型汽车的碾压,这在当时也是绝无仅有的。
首先采用AUG的是奥地利军队,命名为StG77并大量装备到陆军部队及伞兵特种部队。20世纪80年代前后,AUG畅销全球,被多国的特种部队和执法机构选用。高回报往往也伴随着不少的指责,经历战场的AUG A1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和缺陷。
最显著的缺陷就是无托式的步枪前握把与活塞距离过近,射击时产生的气体很容易将没有防护的在前握枪的手灼伤,斯泰尔公司因此收到了不少的抱怨。而且其望远镜式的瞄准镜视场太小,不利于打击移动目标;扳机扣发所需力度较大,使得射手进行难以流畅地射击,这也使得战斗力大打折扣,饱受士兵所诟病。
另外,其纤细的瞄准镜和把手极易在近身搏斗中损坏的弱点和前轻后厚重的特征,让使用者在近身防卫的紧急情况下使用相当不畅,也减弱了携带的舒适度。针对这些足以致命的弱点,斯泰尔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相继推出了AUG A2和A3(图6-42)来进行缺陷补充,根据使用者反馈,这些改进颇有成效。
后期的AUG大都是改善导气装置、增加皮卡汀尼导轨、改善扳机握力、采用冷锻重型枪管增加前端质量来应对早期版本的固有缺陷。最典型是AUG A3,暴露的枪管外加装了包裹枪管的战术附件,在保证散热的情况下提高了极端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枪械用途的广泛性,也解决了射击后灼热的气体喷出误伤射手的问题。
图6-42 AUG A3标准型
AUG A3系列可以加装辅助瞄准系统及加挂榴弹发射器,将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另外,包括透明弹匣在内的部件加涂深黑色迷彩。虽全副武装的A3质量必然大于前期版本,然而其由于良好的稳定性和显著的多用途能力,使得AUG枪族添色不少,实质上是相当成功的,这一点从其优于早期版本的销售额度也可以看出。
既然是模块化武器(图6-43),每一代的AUG都会有步枪、冲锋枪及机枪变种存在。冲锋枪版本需要改换9mm枪管和供弹装置增加近距离的火力;而机枪版则改换枪机,配用长弹匣和高倍瞄准镜,支持中远距离编织火力网进行支援射击。
AUG枪族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造型博得了世界的眼球,虽然相对来说AUG的价格较高,但附带的多型枪管和发射机制相当于配备了从近程到中远程的武器系统,也算是物有所值。公司还授权了部分国外承包商生产民用版本,风靡全球。(www.xing528.com)
使用塑料枪械似乎成为了奥地利军队的标志,从格洛克到AUG,从手枪到步枪,清一色的工程塑料极大地减轻了单兵战斗负荷。在行军中的步兵背着巨大的行军囊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的传统,而奥地利的两家军工企业却向这种传统发出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前后爆发的叙利亚内战中,以往一向武器装备落后而不成编制的反对派军队,却意外发现统一的军队着装和先进而昂贵的AUG武器系统。据调查显示,其所用的AUG被抹去枪械编号,这批来路不明的装备相当耐人寻味。
5.战术冲锋手枪——TMP
20世纪90年代末,斯泰尔公司依托工程塑料技术研发了一款外形和定义更加暧昧的冲锋手枪——战术冲锋手枪(Tactical Machine Pistol),简称TMP(图6-44)。顾名思义,就是为了CQB室内近身战斗而开发的战术武器。
图6-43 AUG A1(从下至上依次为标准型、卡宾型、冲锋型、机枪型)
图6-44 TMP战术冲锋手枪
冲锋手枪的界定在手枪和冲锋枪之间,根据研制的方向不同,会产生以全自动手枪为蓝本的突击手枪或以冲锋枪为蓝本的微型冲锋枪。前者是将手枪改为全自动的放大版,而后者刚好相反,可以看做是冲锋枪的微缩版本。冲锋手枪的定义相当模糊。
TMP空枪重1.3kg,全长282mm,枪管长130mm;发射9mm手枪子弹,弹匣容量15~30发;弹头初速380m/s,有效射程50~100m。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配有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带固定式前握把,枪口前端可加装消音器。
利用枪管短后坐及复进簧回转运动,实现自动射击,与一般自动手枪和冲锋枪射击原理基本相同。为了增强射速与流畅度,TMP的枪机仅有一个闭锁突榫,开闭锁十分迅速;而且内部结构简单,加上较长的枪管,其射程与精度也高于一般自动手枪;前握把也可辅助稳定,提高精度,能对手枪进行较大的火力压制。
从外形来看,除前握把和较为突出的尾端之外,TMP与一般手枪无异。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TMP重量较轻,加之其上下机匣的结合线十分明显,仅有一个滑动按钮以供快速拆分。而恰巧是这条明显的分界线往往让人误认为TMP机匣的上部分手枪套筒,而该枪则被认为是一把长相怪异的手枪而已。
突出的尾部所容纳的是TMP较为靠后的枪机,目的在于保持前端枪管的长度;较为靠前的主握把则是为了保障枪械的平衡性。该枪的拉机柄位置较为特殊,被设定在枪身顶部末端,通过后拉来完成待发。可减少手部动作幅度,加快出枪速度。
TMP的发射机构采用了AUG的形式,轻扣扳机可实现单发,一扣到底则为自动射击模式。为了打开潜力巨大的民用市场,斯泰尔公司经过略微改进推出了斯泰尔SPP特殊用途手枪(Special Purpose Pistol)(图6-45),只能半自动发射。
SPP取消了前置握把,改用较轻的枪管,发射9mm手枪子弹。各国枪械管制中禁止平民拥有全自动武器,为了避开管制销售枪械,取消了全自动射击功能的SPP实际上就是放大版手枪。作为自卫武器,其射速和射程略快于一般的半自动手枪。
然而其较手枪更大的枪身,携带并不如一般的隐藏型手枪,重量也大于一般手枪,编者认为在这一增一减之后,SPP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图6-45 SSP手枪
6.斥候狙击步枪——Scout
斥候步枪的概念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前队员杰夫.库帕斯(Jeff Kuipers),最初的构思是制造一款通用步枪(General-Purpose Rifle),集合轻巧、火力强、精度高的单兵作战武器。因为其能够让单兵在敌后安全侦查,便于携带并足以一枪致命的武器。
在概念提出后不久,斯泰尔公司就根据其特征开始研制狙击步枪。1983年前后,公司推出了成品——斯泰尔Scout狙击步枪(图6-46)。依托斯泰尔的设计,精度和可靠性相当有保障;然而手动枪机、并不远的射程使其并不适用于军队作战。
Scout全重3.2kg,全长1039mm,枪管长415mm;发射5.56mm/7.62mm子弹等诸多弹种,弹匣容量5~10发,有效射程400m。采用旋转后拉式的手动枪机,配有瞄准镜安装导轨及可折叠式机械准星,枪口可加装消音器,带可折叠式前两脚支架。
Scout在结构设计上相当成功:冷锻枪管和工程塑料制造枪身坚固耐用而又轻巧。枪托底部用树脂制成,可有效减弱后坐力;枪托中空,可携带维护工具。其导轨位置靠前,瞄准镜安装位于枪身的中前端,这是为了方便射手端枪射击。
枪身流线性极佳,其两脚架设计可谓点睛之笔。看似臃肿的脚架实为底座外壳部分,收起时即为前护手,并不需要额外加装。设计节约了枪身携带空间,减轻了重量;同时又对枪械整体美观起到了增光添彩的作用,足见设计者的用心。
优秀的设计并不代表实际功效,Scout难以适应需要远距离精度、高射速的现代狙击步枪模式,仅获得了少数警察部队的订单。然而作为一款狩猎步枪却深得用户喜爱,其精美的外形和轻便可靠的品质,让其迅速风靡民用市场。
为再次冲击市场,公司在Scout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推出精英型(Elite)(图6-47)。这次的改进主要针对执法部门的城市近程战斗,希望能够取得官方的订单。然而其重量已经达到4.2kg,堪比一般狙击步枪,作为斥候步枪的定义也变得模糊。
图6-46 斯泰尔Scout步枪
图6-47 斯泰尔精英型
Elite的主要改进在于采用了570mm的重型枪管,弹头初速和射程有了显著提升。顶部的安装导轨改换成为了整体式的皮卡汀尼导轨,瞄准镜的位置也相应后移,更加具有卧姿射击和狙击步枪的意味。枪托的托腮板被设计为可调节式。
新式的步枪依旧没有在官方市场有太大的建树,对外也仅有美国等少数国家的特种部队购买,然而却在狩猎市场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其特性早就决定了其受众的范围,Scout系列的尝试的确是符合狩猎爱好者多于军事用途,有此结果也理所当然。
7.神射手——SSG
20世纪中期,在奥地利国防军成立之后,其所使用的狙击步枪是改进春田M1903和德国毛瑟K98而制造的老式狙击步枪。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新式手枪和突击步枪研制的相继开展,奥地利军方便将狙击步枪也纳入到换代的项目之中。
军方对其提出的要求则是:400m以内命中靶纸头部,600m内命中靶纸胸部以上,800m以上对运动靶纸命中率不低于80%。好在不负所望,60年代末斯泰尔公司的69型狙击步枪(Scharfschützen Gewehr)(图6-48)正式投产。
SSG 69空枪重4.6kg,全长1119mm,枪管长650mm;发射7.62mm/6mm子弹,弹匣容量5发(旋转)~10发(双排);弹头初速860m/s,有效射程800m,最大射程3700m。采用旋转后拉式手动枪机,带机械瞄准具,可更换光学瞄准镜。
后端的枪机回转式闭锁、仅需旋转60度的拉机柄,使得身为单发步枪的SSG射速有所提高。加长的机匣和枪管底座牢牢结合,射击稳定性良好。扳机扣发的长短及力度可以调节。老式的旋转弹仓(图6-49)供弹流畅,节约枪身空间。
图6-48 奥地利士兵手中的SSG69狙击步枪
图6-49 SSG旋转式弹仓
工程塑料及冷锻枪管使SSG 69比一般狙击步枪轻1kg~2kg,减轻了战斗负荷,增加枪身耐用程度。枪管为自由浮置式,只有末端与枪机相连,提高了精确度。金属部件暗化处理便于隐藏;迷彩为绿色,因此SSG也被人称为绿枪。除在制作工艺和处理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外,其主要结构大多保持了曼利夏步枪的优点。
SSG系列最大的缺陷在于枪机与闭锁系统的分离,虽然精简了结构,增加了枪机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曼利夏步枪传统的抽出弹壳力度不足的问题。一旦机匣累积污物,就有可能使得步枪在射击后无法抛出弹壳,需要射手勤于保养。
1970年,SSG 69正式成为奥地利军方的制式狙击步枪,斯泰尔公司顺势推出了民用版的SSG 69PI及警用狙击步枪PII、PIV。无论是在射击比赛中,还是实战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度和可靠性都超出了原来的预期,因此被冠以神射手之名。
此后30多年,SSG系列一直作为奥地利军队的主要步兵远程枪械使用。进入21世纪后,恐怖主义成为世界话题,各国针对反恐怖行动开始重新研发武器。2004年,斯泰尔公司向军方提交了69型的改进款,命名为SSG 04狙击步枪。
SSG 04大体沿用前作结构,顶部及前端两侧增加皮卡汀尼导轨和散热肋条。为减轻后坐力增加枪口制退器和可调的托腮板。枪身经黑色磷化处理,勤务性和隐藏性更佳。拉机柄旋转增加到70度,枪机闭锁位置前移,射击中可以更加平稳地实现手动操作。改换重枪管增加了子弹初速和适应性,射击精度再次得到提升。
然而SSG 04的改进相对比较保守,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特种部队的反恐需求,未能列入制式装备。公司只得继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2010年释出SSG 08代替(图6-50),除了核心的枪机安全系统,SSG系列这款步枪算得上是焕然一新。
SSG 08几乎是一款重新设计的狙击武器系统,外形到内部结构均有了不小的调整。为了发射更大威力的.338马格南子弹,枪机部分都被放大;枪管也采用了比赛级锤锻式的重枪管,重量上升到6.2kg,但无论是精度还是稳定性都上升了一个台阶,枪口还增加了高效的制退器,以期减弱后坐力、提高连续射击的精度。
图6-50 SSG08及枪托折叠细节
底座被重新设计,取消包裹的枪管套,对弹仓进行加厚;截短导轨将瞄准镜固定在靠后的位置。枪托改为可折叠和调节铝合金式,增加聚合物握把,提升移动和携带的便利。枪身可通过简单的按钮拆卸,使更换枪管和维护更方便。经过测试后,SSG 08加入到了奥地利特种部队的作战武器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