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格洛克手枪:著名产品及命名规则

格洛克手枪:著名产品及命名规则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要论及格洛克的著名产品,那就是格洛克手枪。图6-13 仓库货架上成批的格洛克手枪1.产品命名规则格洛克的命名,以大写GLOCK为开头,17为初始型号,意为格洛克17型手枪。此后从GLOCK17已经发展到42型数十款产品。2010年,格洛克公司为其众多的产品进行了划代。得到认可的GLCOK17迅速成为知名的警枪,而美国警察的认可无疑是其产品安全性最好的广告。

格洛克手枪:著名产品及命名规则

若要论及格洛克的著名产品,那就是格洛克手枪。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公司不断以格洛克手枪为原型,推出了从17到39型甚至是40型的手枪。每一个数字代表了一款新的型号,每一个型号又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而改制,试想一下,格洛克公司的仓库里所堆放的,就是数不尽的各式格洛克手枪(图6-13),其产业理念可见一斑。

978-7-111-51468-8-Chapter06-13.jpg

图6-13 仓库货架上成批的格洛克手枪

1.产品命名规则

格洛克的命名,以大写GLOCK为开头,17为初始型号,意为格洛克17型手枪。此后从GLOCK17已经发展到42型数十款产品。在每个型号之下还有加装了枪口制退装置的C型,如GLOCK 17C;及比赛级的L型,如GLOCK 17L。

2010年,格洛克公司为其众多的产品进行了划代。总共分为4代产品:握把只有磨砂和格子防滑的为第一代,握把前带手指凹槽的为第二代,加装导轨和两侧手指凹槽的为第三代,可更换背板和弹匣卡榫的为第四代。

978-7-111-51468-8-Chapter06-14.jpg

图6-14 GLOCK17(第一代)

2.开山之作——格洛克17

GLOCK17或许并不是格洛克公司的完美之作,然而其作为创刊号般的存在,为公司带来的突破性的发展,也为手枪界带来了冲击性的进步,故而其意义是非凡的。虽然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却具有让全世界的人开开心心吃螃蟹的推广作用,因此许多人称其为工程塑料手枪之首,这也是并不为过的。

斯通在设计手枪时听取了枪械专家的意见,针对市场上需要弹容量大、操作简单、经久耐用的手枪形势,极为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格洛克手枪,这是GLOCK17(图6-14)能在市场上走红的主要原因。

GLOCK17空枪全重625g,全长202mm,枪管长114mm;发射9mm鲁格子弹,弹匣容量10~31发;弹头初速370m/s,有效射程50m。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和枪管偏移式枪机,纯双动发射;带有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后期版本枪管下方增加皮卡汀尼导轨,部分版本有外置保险,枪身附有防滑纹理

格洛克手枪工作原理类似勃朗宁手枪,射击后枪管与套筒同时后坐,枪管被铰链拉向上偏移开锁,而套筒继续向后完成抛壳,再通过复进簧完成上弹和复位闭锁。这类原理自勃朗宁发明以来已经在M1911上经受了近百年的考验证明其动作可靠、精度良好,格斯通选择它作为制作蓝本也是中规中距的设定。

有了可靠的原理,格斯通和其团队开始着手工程设计和细节上的改动,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首先是击发结构上的改动:格洛克手枪取消了外置击锤,取消了单动发射;改为纯双动,只需要用力扣发扳机即可完成直接发射,不需要额外扳动击锤。

没有外置击锤和纯双动发射的好处就在于出枪快速,这一点深受各国军、警喜爱,紧急情况下最快开枪往往能够占据优势。该设计使得枪身流线性更好,能防止击锤挂住衣物难以取出。此外,格洛克的扳机被定型为三瓣式的特殊模样(图6-15),其中也包含着一个备受争议的设计——格洛克式的枪身保险模式。

978-7-111-51468-8-Chapter06-15.jpg

图6-15 格洛克手枪扳机特写

格洛克手枪并没有外置保险,只有内部3个击发保险,这让GLOCK17推出后难以受到使用者信任,没人能接受手枪随时走火的可能。公司只得通过实验数据说话,其手枪的扳机实为相当安全的设计,只有在中间的小瓣与整个扳机重合被压到位才能解除保险,同时发射子弹,其对于意外走火的防止能力并不弱。

实验证明,即便是高空摔落,格洛克手枪也并不会轻易走火;并且其扳机扣力适中,也并不会轻易发生误触扳机走火的现象。聪明的格斯通利用折扣的方式推销给美国政府部门,考虑到财政问题,格洛克被大量配发给警察。得到认可的GLCOK17迅速成为知名的警枪,而美国警察的认可无疑是其产品安全性最好的广告

格斯通决定大胆地利用强化塑料加表面氮化处理的方式来制造手枪,更是大胆地将整个握把、底座、套筒甚至扳机都采用了塑料,这在当时绝对是突破性的尝试。也使得枪身的重量降到600g左右,轻巧的枪械却十分耐用。

经过射击实验证明,这把塑料手枪的耐用和抗腐蚀程度甚至超过了金属外壳手枪。而塑料握把和弹仓一体的设计结构,更是在节约空间的同时加大了弹容量。另外,GLOCK17为打开民用市场还增加了枪管和滑套加长的射击比赛版本,命名为GLOCK17L。其性能和参数基本相同,只有射程和精度有了细微的增加。

即便格洛克被宣传得如此优秀,无论军警、平民,还是恐怖分子都希望拥有格洛克作为防身武器,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并非没有缺点。且不论诸多关于其外形丑陋与否的言论,编者以为这是个人喜好,无须争论。那么首当其冲便是扳机扣力难以把握,调节到过小的位置则容易走火,而过大则操作不顺畅,甚至是击发困难。其次就是手枪所使用的塑料制材。虽然塑料可以达到坚固耐磨抗挤压的程度,但承受高温后的膨胀系数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单来说就是受热后发生形变的稳定性问题,钢铁在极度发热的情况下稳定性依旧优于大部分工程塑料制品,故而能承受更多不同规格的子弹,而塑料在受热后极易发生大的形变。

978-7-111-51468-8-Chapter06-16.jpg

图6-16 炸膛的格洛克21

近段时间,一个国外网友曾经上传其使用格洛克21射击后,发生意外炸膛受伤的消息,并附上照片(图6-16)。对此格洛克公司所给出的解释为使用了公司安全手册规定不能使用的子弹,而格洛克枪管下端有小段薄弱地带的设计的确难以承受普通大口径子弹的膛压,尤其是不合规格的自装子弹。

3.自动手枪——格洛克18

尽管格洛克手枪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却也无法阻挡它风靡世界的脚步,很快公司便推出了一系列以地域法规、口径、不同需求为依托的大量改进版本。而其中唯一一款可以自动射击的则是GLOCK18自动手枪,目的在于提供给特种部队作战专用。

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国家对自动武器都采取管制措施,避免大量流入民用市场造成混乱。GLOCK18(图6-17)并非大销量型号,美国也仅供给执法部门使用。但由于其与GLOCK17大致相同,导致多有非法改造的GLOCK17自动版出现。

格洛克全自动手枪几乎与GLOCK17一样,其参数也大致相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套筒尾部击针的位置附有可释放击针保险的选择按钮。相应地,若选择全自动模式,则在射击时不会锁住击针,不松开扳机就能保持连续发射,因为没有加装限速装置,其理论射速可达每分钟1000发以上,当然,在实际射击中是难以达到的。

理论射速并不等于实际功效,反而因为格洛克全自动模式射速过快,加之枪身重量极轻,导致枪口严重上跳难以抑制;而10发左右的供弹也根本不能为其射速提供保障。于是格洛克公司为其手枪增加了带枪口补偿装置的GLOCK17C/18C等系列因此诞生。与此同时,公司还设计了更长的弹匣和改进型的底座来提供大的容弹量,远超同类产品的载弹量,使得GLOCK18获得了“手枪中的冲锋枪”之称号。

978-7-111-51468-8-Chapter06-17.jpg

图6-17 GLOCK18全自动手枪(第三代)(www.xing528.com)

所谓枪口补偿装置(图6-18),就是在原型的套筒和枪管上做了些手脚而形成的。首先在枪管的上方开两个向上的条状小孔,再将套筒相应的位置设计成缺口状。在射击后产生的气体由枪管喷出时会挤压流入枪管上方,产生对上较大的反冲力,用这股向下的力来抑制因后坐引发的枪口上跳,简单而又实用。

添加枪口补偿的GLOCK18兼具轻巧、快速、精准和火力猛的特性,在特种部队中颇受欢迎。专供特种部队的GLOCK18理论上不能与前作完美兼容,但在不顾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情况下,GLOCK17/17C实际上极容易改装为全自动模式。

在格洛克的所有系列中,唯独这款并没有后续的衍生型,仅对其进行了换代调整,最新的版本为增加战术导轨和手指凹槽、改进制造工艺的第三代GLOCK 18/18C。公司认为没必要在冲锋枪技术高度发达后,在可称之为鸡肋的自动手枪上再费周折。

看似威猛的弹鼓供弹式GLOCK18(图6-19)实际却并不怎么好用。首先是其携带不便,格洛克手枪本是贴身携带的自卫武器,加带弹鼓会增加作战负荷,与设计初衷背道而驰。其次是精度,装上弹鼓的GLOCK18头轻脚重,即便是枪口补偿装置也不能很好地抑制枪口上跳,而且不能保障全自动射击下在射程以内的精度。

978-7-111-51468-8-Chapter06-18.jpg

图6-18 GLOCK18顶部的枪口补偿装置

978-7-111-51468-8-Chapter06-19.jpg

图6-19 GLOCK18(带弹鼓)

格洛克手枪的有效射程在50m左右,最大杀伤距离不过100m,再快的射速也完全无法形成中远程火力网。如此近的距离内若有大量敌人,射手恐怕举枪装弹的机会也没有就被击毙了;若只是应对紧急情况,恐怕普通弹匣手枪比弹鼓式的手枪更能快速出击。编者反倒觉得,这一设计更适合恐怖分子制造人员密集场所的屠杀事件,当然这只是题外话。

4.百变尝试——格洛克衍生型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格洛克公司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客户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是推出了紧凑版的GLOCK19,其开发目的在于:保障枪械射程和精度的情况下,竭力地缩短枪身,以达到便于随身携带和隐藏的效果。

该枪在推出后收到市场的火爆反应,人们以更加短小精悍的GLOCK17手枪来定义它,由于部分零件可以与GLOCK17进行互换,使得新老用户很快就接受了它,作为制式武器的部门也乐得用其来代替原有的GLOCK17,这使其在短短十数年时间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多的单兵自卫武器,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GLOCK19重量仅595g,全长174mm,枪管长102mm,整整短了20mm,即便载弹全重也在17型之下。而其载弹、射程等数据因为使用同一机制、同一弹种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GLOCK19推出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公司对格洛克系列手枪缩小枪身、减轻重量极限的挑战,在80年代末,这样的产品实属难得。

GLOCK17/19作为格洛克手枪的第一代产品(图6-20),成为了其后改进的所有手枪的蓝本。90年代格洛克所尝试的便是对于不同口径子弹的改进。工程塑料承压能力存在一定限制,加之固有的薄弱环节,加大口径可能会导致安全系数下降的危险。

978-7-111-51468-8-Chapter06-20.jpg

图6-20 GLOCK17(左)与GLOCK19(右)对比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公司最先尝试的是专供美国联邦调查局10mm子弹使用的版本。为了适应更大的膛压,格洛克加大了枪身部件,更是首次采用了双复进簧设计,套筒的塑料部分也被加厚,延长了枪械使用的寿命,也减弱了大口径带来的后坐力。但该版本的针对性较强,仅供FBI使用而并未大量投产。

紧接着,为了试着突破美国人的M1911情结,又增添了.45口径子弹版本,然而很快就发现GLOCK21的枪身和膛线设计根本难以承受柯尔特.45ACP子弹带来的负荷,故障率和危险系数飙升,因此也只生产了一小部分就被以使用格洛克特制.45GAP子弹的版本及其衍生型的手枪所代替,这才逐渐稳定了市场。

另外的尝试还有使用.40S&W子弹和.357马格南子弹的版本,这些版本则是为了在长期使用转轮手枪的美国警察手中更轻易更换格洛克的手枪。事实证明格洛克公司营销手段的确较为高明,成功击败了美国手枪巨头史密斯-韦森。

这一阶段里值得介绍的另一个版本则是GLOCK19的再度缩小版,也可以说是袖珍版的GLOCK17手枪。从某种程度上说,格洛克缩小系列颇有类似德国瓦尔特PP系列的趋势。最新的GLOCK26(图6-21)更与经典的PPK手枪不相上下。

GLOCK26全重560g,比PPK轻了20g;全长163mm,枪管长87mm,略长于PPK;弹匣容量10~33发,远胜PP系列。性能上由于晚了半个世纪,就不做比较。GLOCK26比瓦尔特P99更适合选为007系列的用枪,当然这只是题外话。

到了这一代的格洛克手枪,还加入了氚元素光夜间瞄准具以适应夜间战斗的瞄准,可更换握把后板适应不同手型的需要,弹匣卡榫也可以根据左右手习惯调整,极具人性化。这些设计颇受人们喜爱,而其秉承了一贯可以互换零件(除了GLOCK 18)的设计,让使用者能够欣然随其产品更新而更换自己的手枪。

978-7-111-51468-8-Chapter06-21.jpg

图6-21 GLOCK26(左)与GLOCK(右)对比

5.瘦身手枪——格洛克42

近年来,格洛克为了达到手枪极致紧凑的目的,一再挑战瘦身极限。而为了保障使用的舒适度,不得不对手枪进行了一些修改。这也使得瘦身型手枪与一般格洛克手枪无法通用。最早的一款瘦身手枪是GLOCK36,其主要的修改就横向,枪身纵向长度并无变化,但却拥有了更狭窄的左右距,使其贴身性更强。

这款窄瘦型的手枪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便衣警察和保安的喜爱,在美国范围内广泛流行,而其较为便宜的售价也使得人们愿意将其作为后备手枪购置回家。2014年,格洛克公司推出发射标准9mm子弹的瘦身手枪,这是其第二次也是最为极限的一次尝试,这款最新的手枪名为GLOCK42,甚至可以称之为巴掌手枪。

GLOCK42空枪仅重390g,全长151mm,枪管长82.5mm;发射9mm短手枪弹,弹匣容量6发,有效射程50m。采用格洛克公司产品一贯以来的运作方式和结构,但由于尺寸问题并不能与其他手枪互换零件。另外,还对部分弹簧和保险结构进行了重制,加固了小手枪的薄弱环节,改善了市场反映的普遍问题。

这款迷你型的瘦身手枪的枪身刻印了USA的标记,专门供应美国市场。在2014年枪械展推出后引来了各方的注意(图6-22)。然而在实际使用后却发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对子弹的过分挑剔更是让人头疼。现已有不少客户因供弹故障甚至需要返厂修理,再次反映了塑料手枪的弹药适应问题和格洛克的固有缺陷。

978-7-111-51468-8-Chapter06-22.jpg

图6-22 2014枪展中的巴掌手枪GLOCK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