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山之作的M82开始,巴雷特公司一直致力于大口径半自动为主的狙击步枪开发。又衍生出M82A1、A2、A3等系列产品。而20世纪90年代为了新战争环境开发的M90、M95及M99系列并未受到军方的重视。为了解决产品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巴雷特不断改进枪身及研发配套附件,最终改进出来的M107广受军方好评。
除此之外,巴雷特公司还为美军改良了M240LW(M240通用机枪轻量化版本)和REC7突击步枪(M16的升级版本,或称M468)(图3-35),虽然巴雷特公司只是采用新的配件及其材料使得其变得轻巧可靠,主要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动。
图3-35 巴雷特M240LW通用机枪(上)及REC7突击步枪(下)
图为巴雷特公司为美军改良的枪械,特点是采用的材料及配件使其变得轻巧可靠。
1.产品命名规则
与美国大多数的枪支命名方法一样,以M开头,为Model之意。例如巴雷特的第一款狙击步枪诞生于1982年,故而命名为M82即巴雷特82型狙击步枪。M90及其衍生系列命名方法雷同。M82A1为军用改进型,在此以M82A1为参照来对比各系列。以下采用对比的方法,整理和简化,以便容易理解。
M82A2是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跟M82A1的区别较大,改成了无托式,肩扛射击,主要是对武装升级,未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M82A1M是M82A1的最主要改进型,主要是把原来焊接在机匣上的机械瞄具、瞄准镜底和提把换成了皮卡汀尼导轨,枪托上增加了独脚架和后握把,另外降低了重量。M82A3是海军陆战队采购的M82A1改进型,与M82A1M的区别在于皮卡汀尼导轨比较高,而且没有独脚架。
略有不同的是A1M在测试期间被命名为XM107,这是军方的命名,正式装备后去掉X改称M107。M82A1 CQ则是M82A1M(即M107)的短枪管型号,缩短了枪管长度,便于机械化部队和空降部队携带。
2.巴雷特的开山作——M82
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军队装备机械化进程急剧加速。二战以来,坦克及装甲步兵车等已经成为现代陆军的战术核心,围绕着厚重的装甲展开战斗,一般的步枪难以造成良好的远距离杀伤。而作为大威力武器的火炮和火箭弹难以覆盖到细小的单兵作战单元且命中率较低。于是就出现了纯步兵团体对抗装甲部队时,一边倒的形势。
在陆军技术的发展上出现了技术空白,高级反器材装备价格极其昂贵难以普及;同时一般精准度的狙击枪械则因为威力不足无法穿透装甲。巴雷特则有效地结合了威力强大的.50勃朗宁机枪弹药和半自动步枪,研制了M82大口径步枪(图3-36)。
M82作为巴雷特公司的开山之作,是1982年巴雷特在最初模型枪的基础上改良并进行生产的第一款大口径半自动步枪。M82是伴随着新时期战争环境变化的划时代产物,它是现代反器材单兵装备最成功的突破。虽然尚不太成熟,但为单兵反器材装备的研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因此掀起了一股开发大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的热潮。
M82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和回转式枪机,半自动射击。击发子弹后枪管将会回退约25mm左右再由回转式枪机锁住。短暂回退后枪栓被推入枪匣凹槽将枪管拉回解锁。解锁的同时枪机还原并完成抛壳,下一发子弹被推入枪膛,扳机归位完成一次循环。射手可以再通过扣发扳机射出下一发子弹。为了便于卧姿射击,枪身下方装有相当有分量的巴雷特标准两脚射击支架,固定枪身的同时起到减弱后坐力的作用。
图3-36 早期的巴雷特M82狙击步枪
3.特战狙击步枪——M82A1到M107
□第一款军用特战狙击步枪M82A1
早期的M82并没有被军方采纳,巴雷特对其进行了持续性的改进,直到1986年,推出了符合军方要求的M82A1(图3-37)。相对于原来的M82,新式的巴雷特狙击枪采用了薄钢板冲压制作配件,枪身增加了凹孔以增强散热能力及减轻重量,枪口有两段圆柱形止退器用来减少后坐力,配有光学瞄准镜及可折叠式机械瞄准具,以备后用。
该枪全重14.02kg,全长1447.8mm,枪管长737mm;发射12.7mm勃朗宁子弹,弹匣容量10发;弹头初速853m/s,由于子弹的原因,有效射程达到1850m左右,最大射程6000m以上,然而超过2000m以上弹道已经无法控制,所以在最大射程前击中目标,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及的了,即便击中也不会有太大的杀伤力。
之前就已经提及,M82A1被称为特殊用途狙击步枪,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使用之后,其有效拦截载具、穿透混凝土墙壁的能力,逐步为各国特种部队和警察所青睐,M82A1是目前军队装备中最为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
巨大威力的代价往往是后坐力惊人,虽然采用了制退器,但早期的版本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样射手射击的代价是较大的。后来巴雷特改为采用V形的双室枪口制退器,后坐力大幅减小,即便如此,仍然能达到霰弹枪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图3-37 巴雷特M82A1
连续的射击会让前线士兵叫苦不迭,而且即便是制退器减小了后坐力的影响,枪口也会因此散出大量高压热气,导致严重的扬尘现象,不但会影响连续射击时射手的视野,更会将射手暴露在敌人的视线范围内,引来杀身之祸。
另外,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巴雷特狙击枪的重量达到了14kg,虽然是便携式的反器材枪械,但试想一下,需要迅速转换位置的狙击手在战场上提着约14kg、1.5m的大铁疙瘩跑来跑去,负担也是相当不轻的,也是相当致命的。
□为打击移动目标而改进的M82A2
图3-38 无托式的M82A2
巴雷特的开发效率还是比较高的,A1推出的第二年,便改进出了A2。这是巴雷特公司推出的第二款产品,主要是在A1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后坐力系统,并采用了无托式的结构,枪身长度也被缩减到了1409mm,而重量却不减反增到14.74kg。
M82A2主体结构并未做出太大改动,主要是无托设计(图3-38),将弹匣靠后并增加了握把。为捕捉移动目标,还增加了红点瞄准。主要研发目的是解决A1卧姿射击无法对准高空目标的缺点,并适合对付高速移动目标及反直升机武器。
其设计初衷是好的,而且也得到少量来自美军的订单,然而在实战中很快便发现A2实在是不怎么好用,已经无限接近14kg的重物扛在肩上,同时还需要快速移动瞄准和连续射击,即便是训练有素身体强壮的士兵,在重力和后坐力影响下也是吃不消的。
□适应战场需求的新枪——M107
A2这款产品并不能为巴雷特公司带来实际效益,不久就停产了,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它的无托设计,这一点也被沿用到了后来巴雷特新式狙击枪的设计中。放弃了M82A2的巴雷特,很快将发展方向放在了对A1的战术装备要求的改良之上,适时推出了M82A3,主要在枪身上增加了长形战术导轨,以适应美国军方的战术要求。
该枪被用来代替未能取得实效的A2投放市场,2005年初由于预算问题A3被用于代替美军原本选作XM107的M95,经过细微的修改正式命名为M107(图3-39)并正式全面列装美军。该枪继承了巴雷特狙击枪历来的特性——发射大口径子弹、射击精度极高、结构坚固稳定且射击弹道几乎不受外界气候因素干扰;配备枪口消焰器降低火焰和噪声,缓解了爆发性的扬尘和巨大声响带来的副作用。
当初开发就是为适应战场需求,战术导轨的加入也是巴雷特公司考虑到枪械装备的多元化和可替换性做出的变革。另外,分离式枪托内装大量柔软填充物以减轻后坐力,试验显示新型巴雷特狙击枪的后坐力甚至能达到比7.62mm步枪更小的地步;10发连续射击的能力也使得它更容易集中移动中的载具。
M107可谓完美地继承了巴雷特M82的优点及.50口径步枪的大名,官方正式采用的名称为Long Range Sniper Rifle,Caliber.50,M107。同年,巴雷特凭借该枪获得了2005年度美军十大军事发明的荣誉,成为公司的旗帜产品。
4.市场定制产品——M90~M99
□针对海外民用市场的M90
图3-39 巴雷特M107狙击步枪
在M82开发走到一定时期之后,巴雷特公司为响应国际标准减小枪身长度及重量,以增加巴雷特狙击枪的海外竞争力,开始了新型狙击步枪的研制工作。1990年,专门为开拓海外市场而打造的巴雷特M90(Barrett Model 90)狙击步枪诞生(图3-40),巴雷特一贯的优点被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一些革命性的调整和人性化的设计。
该枪空枪全重9.98kg,全长1143mm,枪管长度737mm;发射12.7mm北约子弹,后装弹匣容量5发;弹头初速854m/s,有效射程1800m,最大射程6800m;沿用了M82系列的短枪管后坐原理及V形高效枪口制退器,极大地减小了大口径带来的后坐力,枪身支架是仍可以和M82通用的两脚或三脚支架。
不同的是,在不缩短枪管长度的前提下,利用无托结构和新型材料将枪身长度缩短了300mm以上,重量也减轻了将近4kg,更加方便携带和转移狙击阵地。同时取消了皮卡汀尼导轨前端的折叠机械瞄准具,将导轨位置调高,瞄准镜靠前。
与以前作品相比,M90系列最大的不同或许应该归于它的手动式枪机,这种旋转后拉式枪机需要用手动方式上弹,牺牲部分射击速度,却减少了活动部件,增加了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射击的精度,这一设计也为巴雷特M90吸引了不少手动枪机爱好者购买。
枪身的机匣缩减到两部分,弹匣减少为5发,结构的简化也让枪身在不同环境下发挥稳定、易于保养。简化后的M90较同类大口径步枪成本也大幅下降。该枪面世后的定位是民用竞赛类枪械,主要针对的是广阔的海外民用市场,参与国际狙击枪竞争。直到1995年,巴雷特公司决定停产M90,改由新出炉的M95来代替。
图3-40 巴雷特M90狙击步枪
图3-41 巴雷特M95狙击步枪
□为军方开发新式狙击步枪M95
M90是针对海外民用市场,M95则是偏向于军用方向而设计的狙击步枪,后来也以XM107之名提供给美国军方试验,最终因为预算问题被M82A1M所取代。即使如此,M95也可以算得上是美国军方第一种专门研制的狙击武器系统。
现代化战争中步兵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保障生命安全的距离之外难以有效打击到目标,各国都开始研制大口径的狙击步枪。然而大口径狙击步枪使用的型号、弹药、配件种类繁杂,不方便快速更换和维护设备,也不利于筹划大口径狙击步枪的预算。武器模块化进程不断加快,巴雷特在M90的基础上加以更改,推出了M95。
相对于M90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外形上的变化,区分两者型号,大概也只能从枪身的标志和抛壳口的形状来判断了。若要说区别,主要就在于人体工学和系统化的设计上。M95(图3-41)的枪栓柄被设计得更靠下靠后,且更容易拉动,缩短了每一发子弹之间的间隔时间;而握把和弹匣的距离也前移约25mm左右,更方便装填弹药。相对于前作来说,其战术意义更加明显,无怪乎是为军方改进的型号。
此外,M95的部件被设计得更加坚固耐用和简单。枪膛部分镀铬防锈,意在减少维护次数和难度,枪管极易从枪身上拆卸以便缩短枪身,方便携带。而美国军方和巴雷特公司本身也为M95开发了一系列的附件,作为狙击系统的标准配件。
该枪最大的贡献或许就在于统一了军方长时间以来过于杂乱的狙击系统,让战争补给变得更为简单。20世纪最后一年,最终没能成为M107的它,却因为相对造价的低廉和可靠的精度,活跃在数十个国家的特种部队和陆军作战部队之中。(www.xing528.com)
□一枪毙命的执法利器M99
在未来战争之中,人类外骨骼和机械化程度会越来越高,相对于射速的压制,致命性才是今后武器开发的核心思想,大口径枪械无疑是最好的突破口。处于大口径步枪研制最前沿的巴雷特无疑需要考虑对未来的超前展望。高致命性和高精度才是巴雷特的追求。作为专门的大口径狙击枪制造商,巴雷特对于枪械射击精度的追求近乎疯狂,一直致力于简化和稳定枪身,减少步枪共振带来的精度偏差。
另外,虽然在普通军队的城市战中,作战距离较短,狙击枪的射速要求大于精度。但执法部门和特种警察需要执行诸如斩首、解救等任务,要求对敌方一枪致命,首发命中率即精度的要求是远远大于射速的,这也是作战部队和警察部队最大的区别。为了这一特殊的市场,巴雷特又对产品做出了新的调整。
1999年,巴雷特公司推出了M99狙击步枪——Big Shot(图3-42)。这是一款特别的枪械,就设计方案来说,采用了几乎可以称为返祖的结构,但却是依托于新时代的特种作战理念和先进的工艺,造出了一把一枪毙命的传奇之枪。
该枪有3种枪管长度:25英寸、29英寸、32英寸,用于不同的场合。空枪全重9.1kg/10.4kg/11.4kg,全长1090mm/1190mm/1270mm,分别对应630mm/730mm/810mm枪管。同样使用12.7mm口径子弹,没有弹仓,只能将子弹直接放入枪膛待发,可以说是只追求一发命中的效率。沿用之前的无托结构和旋转后拉式枪机;也没有配备机械瞄准,只有供安装瞄准镜的皮卡汀尼导轨;枪口制退器也没有改动,配合两脚支架大幅减弱后坐力,稳定射击。
图3-42 巴雷特M99狙击步枪
在M99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巴雷特公司对于精度的执着。为了提高精度,巴雷特将该枪的结构设计到简单到几乎令人发指的程度。使用者可以通过简单地拆下3个分解梢来将整个M99的枪身完整拆卸开来(图3-43),保养和维护极为方便,其初衷是为了增加枪身结构的稳定性,以提高单发子弹的射击精度。
与此同时,巴雷特将M99的枪管大大加厚,增加前端重量、减少枪口的震动,因此结构精简的M99重量却没有大幅下降。增加多个闭锁齿,采用刚性闭锁(人为开锁前,枪身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将首发精度达到极致。
枪管更长导致后坐时间也会变长,而刚性闭锁导致的枪身整体后移的冲力变得更大,如果不改进反后坐设备,射手根本无法承受。于是肩靠的枪托除了采用橡胶软垫之外,还增加了液压减震设置和悬挂式的减震附件,钢制的两脚支架还附带了铅颗粒负重袋,枪口制退器的效率也进一步改进,减震效果能达到75%左右。
除此以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完全没有弹仓设计,只能直接上膛。为提高精度和稳定性,完全放弃了射速。射手每次射击后都要手动单发上弹,如果首发没有命中,等射手第二次进入射击状态时,战场局势早已经沧海桑田了。然而这极致的精度绝非浪得虚名,只要射手技术熟练、心理素质过硬、稳定发挥,一发致命绝对不是问题。
巴雷特为M99配备的各式特种子弹也让其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再度提升,虽然不适合大规模的野外战场作战,但作为执法部门的特种狙击枪,M99毫无疑问是最优秀的,没有之一,颇有一番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意味在内。
图3-43 M99简单的结构
图3-44 早期的巴雷特M98
5.尝试中型口径——M98系列狙击枪
□夭折狙击步枪——M98
一向以.50口径大威力狙击步枪开发而著称的巴雷特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也曾尝试着开发过不少中口径狙击步枪。1998年前后面世的第一款中口径产品被称为巴雷特M98狙击步枪(图3-44),然而该枪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M98空枪全重7kg,全长1175mm,枪管长610mm;发射8.58mm子弹及10.6mm巴雷特子弹,弹匣容量10发;弹头初速975m/s,有效射程1200m;配有前两脚支架和枪口制退器、装有皮卡汀尼战术导轨及后备机械瞄准具。
该枪的自动方式仍然为导气式,半自动射击,通过弹药燃气完成退壳上弹。然而导气系统独立于枪管之外,枪管单独承受了一部分的后坐力。枪管采用比赛级的金属枪管,枪口同样配有V形高效枪口制退器,后坐力适中,射击舒适度好。
为减轻枪身重量,上机匣部分采用了质量轻的铝合金代替原来的钢材,下机匣为保持枪身的坚固不得不采用钢质。枪托部分则是玻璃纤维,护手则是聚甲醛树脂。这一系列的设计使得重量足足减少了一半左右,而且枪身也缩短了将近300mm。
M98最大的变化则是采用了介于7.62mm步枪子弹和12.7mm大口径机枪子弹之间的中口径弹药。该枪的开发目的是保证在足够远的距离用于对人员的一击必杀,故而在保障有效距离和致命性的前提下,并不需要太大的口径。过剩的威力带来的必然是难以抑制的后坐力和过分沉重的枪身,以及难以具备竞争力的高昂造价。
在1200m~1600m的距离以内,M98的精度足以一枪致命;质量轻巧、易于携带及转移;造价相对来说也不算高;后坐力适中、操作性较好,无疑给M98带来了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讽刺的是M98却被巴雷特公司自己摆了一道。
1998年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枪展上,M98进入人们的视野。可惜的是,尚在测试阶段M98却被巴雷特搬起来的巨石——M99给砸得七荤八素。在极致精度的M99和巨大威力的M82系列面前,M98显得不足,干脆还没投产就夭折了。
□重拾完美之作——M98B
近年来,巴雷特的儿子克里斯·巴雷特(Chris Barrett)重新拾起了对中口径狙击步枪的开发工作。经过数年的研制之后,2008年,巴雷特公司推出了当年M98狙击步枪的改进型,巴雷特M98B(Barrett Model 98 Bravo)(图3-45)并于同年8月正式开始生产销售。在.338口径狙击步枪中,M98B已经堪称完美之作了。
M98B空枪重量仅有6kg左右,全长1100mm~1260mm(枪托为可调节式),而枪管则有508mm/685mm两种,只使用8.58mm(.338口径)子弹,弹匣容量10发,有效射程1500m;无机械瞄准具,配有折叠式前两脚架,安装皮卡汀尼导轨。
作为M98的改进型,M98B与前作相似度并不高。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M16突击步枪的理念,枪匣结构、材料、握把及保险都可以看出斯通纳AR15的影子。枪管采用钢制带凹槽的中型枪管增加散热能力,枪口改用双边两口式的圆柱形枪口制退器。枪机的护套改为聚合物材料及玻璃钢材质,强度更大、保护性能更好。
M98B的下机匣也改用了铝质材料,可安前握把保持蹲、站姿射击。下部还有扳机组件的整体释放拉杆,可快速卸下和更换扳机组及调节扳机扣力。下机匣后部装有骨架式枪托,内衬可以调节高度的后脚架。材质和人体工学方面做得相当到位。
枪机则采用了旋转后拉式的手动方式,其目的同之前的M90系列一样——减少移动部件、增加射击时的稳定性。还配备了专门的瞄准系统和弹道计算装置,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向等重新计算弹道,很大程度上提升了M98B的远程命中能力。在气象状况良好的状态下,1600m左右的距离,只要能看到目标上半身就必然能命中。
图3-45 巴雷特M98B狙击步枪
在质量和长度及后坐力统统减弱的状况下,使得M98B的移动能力大增,经过训练的射手完全可以轻松地驾驭这一款对人员来说足以致命的中口径狙击步枪。
然而并非完美之枪就等同于无懈可击,虽然枪支本身价格并不算太高,但是配上全套的瞄准附件等,M98B的价格就能飙高。而且其使用的.338子弹价格不菲,训练大量的M98B狙击手所花的成本甚至足够买一堆M98B。
即使如此,只要能在战场上发挥得当,那“一点点”花费还算是值当。试想一下,在现代战场上,据估计20~30万发子弹才能打死一个人,而狙击手则区区数发子弹就足以杀人甚至是有可能改变战局,再贵的花费也是物超所值的。
□多用途狙击枪——MRAD
2009年初,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提出了精密狙击步枪计划。为了拿到军方订单,巴雷特公司在M98B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次年底推出MRAD(图3-46),全称Barrett Multi-Role Adaptive Design,即巴雷特多用途自行调应设计狙击步枪。但这款步枪却在竞标中败给了雷明顿公司的产品,只得转为面向民用市场销售。
该枪的具体参数大致与M98B相同,外形也没有太大区别。同样的铝质枪匣和仿M16工学设计、为防尘除垢而内置的枪机栓设计、专门配备的瞄准系统、聚合物枪身,这些都是可以在M98B的枪身上面找到的,甚至连手动枪机设计也一模一样。
要说不同就要体现在其开发的目的之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用途。枪管改为自由浮置式钢制枪管,整个枪管不与前托接触。前托加长至几乎包裹了绝大部分的枪管,所以重量略微增加。加长的前托上,皮卡汀尼导轨也相应加长。枪托两侧增加安装孔,可增加额外的战术附件,枪口制退器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为消音消焰设备。
在不计重量和实用性的前提下,MRAD的周身都可以挂满战术装备,例如握把、红外线辅助、夜视、高倍瞄准、消音等。相对于M98B的粗犷来说,MRAD显得相当精致和协调,这也是考虑到了枪械的美学感官而设计的。MRAD不愧是为了精密狙击步枪计划而开发的产品,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称得起“精密”一词。
即便是在竞标中败给了雷明顿的MSR狙击步枪,但却能在2012年被美国步枪协会评为年度步枪,可见其性能和设计绝对算得上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和无匹的高度,至少在2012年之前是少有敌手的,至于为何落败就不得而知了。
6.理想狙击武器——XM109反器材狙击枪
图3-46 巴雷特MRAD
在现代战场上,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起初的.50口径狙击步枪对于远距离摧毁车辆的能力已经显现出力不从心之态。巴雷特很早就将眼光放到了从发射.50口径子弹的狙击步枪研究转向发射20mm~25mm弹药的巨型口径狙击步枪之上。
这类榴弹型的狙击步枪的研制却因为极为罕见,所以苦于没有相应弹药提供支撑,只得一直往后压。后来美国军方开发的25mm榴弹为这种特殊武器的研制提供了可能。巴雷特公司把M107拿来做改进试验。2002年拿出了武器样品交付军方进行实验,并凭借这款实验品XM109(图3-47)拿下了美国军方计划的合同。
该枪战斗重量20.9kg,全长11645.4mm,枪管长44.7mm;发射25mm×59mm高爆榴弹,弹匣容量5发;发射速率425m/s,有效射程2000m,最大射程3600m。从使用的弹药种类上来说,只能定位于半自动榴弹发射器兼反器材步枪。
与其说XM109是一款步枪,不如说是由M107改进而成的武器系统。其实巴雷特公司并没有针对25mm高爆榴弹研制一款新的武器,而是将M107的机匣转换成为能够适应榴弹发射的需求。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为困难的。
虽然只是更换了巨大的枪管和供弹装置,从提出概念到样品出炉仅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但25mm口径的巨大枪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没有人能够驾驭的后坐力,如果沿用M107的设定,估计射手会随着步枪一起倒飞出去。
为了适应如此大口径弹药的发射,巴雷特公司对枪机和反后坐系统做出了改动。枪机的转换装置中设置了两根额外的复进簧及液压式缓冲器,以期待在巨大的发射动能下保障枪机不被损坏。而枪口制退器也从V形高效双口式制退器变为三室来增大气体反冲;两脚架底部增加了钉刺,射击时依托枪身重量嵌入地面,增加缓冲作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改进后,XM109的后坐力能够达到大致与霰弹枪相仿的程度。
使用如此高效的弹药,相对来说精度要求就不是特别高了。但XM109的精度仍然能够在相同口径的武器中保持巨大的优势,毕竟是由狙击步枪系统改进的。然而近21kg的巨大重量,导致射手转移相当不便;发射后引起的声响和制退器带来的烟雾也是相当令人无奈的,如果遇到侦查范围略大一点的快速反应部队,贸然射击就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即便已经尽量降低了后坐力,却仍然不能达到军方满意的要求。
图3-47 巴雷特XM109
直到2006年,未能正式列装的XM109与M107的衍生系列被统一命名为XM500武器系统,由巴雷特公司进行进一步的研制。然而该计划自从设立以来,这个武器系统似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具体情况已经不得而知。但巴雷特公司针对未来作战的设想和对枪械口径的界定上所做的努力已然在军界颇具影响力了。编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单兵防御能力的提升,XM109的尝试未必不会被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