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瑟兄弟:百年经典步枪,战争中大放异彩

毛瑟兄弟:百年经典步枪,战争中大放异彩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瑟公司的产品成分比较单一,主要以步枪为研发核心,这也是由于毛瑟兄弟对于步枪的执着而造成的。军方委托皇家兵工厂进行改进和生产,M1869步枪很快便在战争中大放异彩。1872年,普鲁士向毛瑟兄弟开出了大量的订单,用以完全替换旧制式步枪。

毛瑟兄弟:百年经典步枪,战争中大放异彩

毛瑟公司的产品成分比较单一,主要以步枪为研发核心,这也是由于毛瑟兄弟对于步枪的执着而造成的。G71/84系列、G98系列作为德意志帝国的制式步枪,几乎贯穿了整个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历史,直到联邦共和国的成立。中后期,其公司员工也研发出了著名的C96连发手枪,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驳壳枪,以及战争利器G42轻重两用机枪

1.产品命名规则

毛瑟公司的产品命名基本都有两套系统,公司内部编号及军方编号,总的来说也算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其中步枪和手枪及机枪存在着细微的区别。

以步枪来说,毛瑟公司统一编号为M开头,意为Mauser Model,即毛瑟式;其后数字表示开发年份,如M71就是毛瑟1871式步枪,M71/84则为M71步枪84年改进型。被军方采纳的步枪则有军方编号,以G开头为Gewehr,M71德军称G71。后缀K为kruz的缩写,即缩短版,如G98K;开头K为Karabiner的缩写,即卡宾枪,如Kar98K卡宾枪。

以手枪来说,M96等系列原本是为军方开发的手枪,但未被列入军备,只有公司编号,毛瑟M96海外销量大,名称也多种多样,通称为C96,即Construction96,在中国称驳壳枪。HSC手枪(图2-57)的全称为Hahn-Sebstspanner pistole ausfurung C,即自动击锤手枪C型,是公司为了与瓦尔特PP手枪竞争而开发的,交付海军使用。

毛瑟公司参与开发的机枪只有一款,即按军方要求开发的MG42,也只有简单的军方编号:Maschinen Gewehr1942,意为1942型机枪。

978-7-111-51468-8-Chapter02-57.jpg

图2-57 为击败PP手枪而开发的毛瑟HSC

2.第一种毛瑟步枪——1871式

毛瑟71式步枪是毛瑟兄弟于1867年开始设计、参照法国夏塞波步枪原理改进出来的新式后装步枪。1867年转到诺里斯兵工厂的毛瑟兄弟研发了这款步枪,并以自己的名字及诺里斯的名义申请了专利。1871正式被军队采用并命名为G71步枪(图2-58)。

G71空枪重4.6kg,全长1344mm,枪管长852mm;发射11mm×60mm黑火药金属壳子弹,弹仓的载弹为定装单发;弹头初速440m/s,射程270mm~1600m。

毛瑟71式步枪最大的特色在于旋转后拉式枪机,上弹后前推拉机柄关闭弹膛,则处于待发状态,将退壳钩下拉后自动抓住弹壳底部,射击后旋转后拉即可退出弹壳,增加了射击速度与可靠性。枪身设有手动保险,枪膛有弹时安全性增加。

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深感自己的步枪不如法国先进,在战争中吃了大亏的军方,决定采用新式步枪。经过对比,效仿了法国夏塞波步枪的毛瑟M1871击败了对手巴伐利亚运达M1869(Bavarian werder)步枪,成为普鲁士军方的制式步枪。军方委托皇家兵工厂进行改进和生产,M1869步枪很快便在战争中大放异彩。

1872年,普鲁士向毛瑟兄弟开出了大量的订单,用以完全替换旧制式步枪。毛瑟步枪还大量出口到塞尔维亚和中国,中国成为最早使用毛瑟步枪的国家之一。M1871的影响力波及范围极广,中国的汉阳造以及中正式步枪,就极大地依赖于毛瑟步枪的设计;日本明治维新后,所采用的第一种制式步枪村田式(图2-59),也大量参照了毛瑟步枪的设计。其后毛瑟还推出了缩短型和骑乘步枪,缩短了枪管及枪身。

19世纪晚期,枪械发展出现空前盛况,各国相继对步枪做出了改良。在接下来的俄土战争中,土耳其装备了先进的美国温彻斯特M1866步枪,处于劣势的土耳其利用连发步枪完全压制住了俄国的强大攻势,成功瓦解了俄国的进攻。这给尚在使用单发步枪的德意志及毛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危机感,改良一款连发步枪势在必行

978-7-111-51468-8-Chapter02-58.jpg

图2-58 当年生产的G71步枪

978-7-111-51468-8-Chapter02-59.jpg

图2-59 日本村田式步枪

1884年,尝试对毛瑟G71步枪进行了改良,起初的设想是采用盒式供弹,然而在实验中出现了上双弹药的故障,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急于推出连发步枪的毛瑟参照了美国温彻斯特的杆状装填步枪的原理,将G71改为管状弹仓装弹的G71/84(图2-60)。

在外形上,G71与G71/84的差异并不大,长度和威力也差不多,基本只是对供弹方式做出更改。改制后的毛瑟步枪开始逐渐替换老式的毛瑟装备于德国军队。改装后的毛瑟步枪,管状弹仓在枪管下方,容量为8发,一发射击完之后,通过退壳钩进行退壳,弹仓的弹簧会自动将后续的子弹顶到枪膛,极大地提升了设计速度。

然而,管状弹仓毕竟还是在飞速发展的步枪技术中处于落后地位,很快德国政府方面就组成了军事委员会推出了新的小口径无烟发射药的步枪弹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委员会步枪代替了采用不久的G71/84,此时毛瑟新式步枪生产量还是相当少的。不过据说在一战中,德国的二线部队中似乎有人还在使用这一款G71/84步枪。

德国政府单方面采用了委员会步枪引起了手握枪械生产大权的保罗极度的不满,为此保罗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对毛瑟步枪进行改良,推出了一系列改良形态,然而终究没能引起军方的注意。毛瑟的执着使得他在步枪方面的造诣不浅,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编者认为,执着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过于急切。

众所周知,研究出一项新的科技要经历不停的失败和从头再来,科学家最重要的是要沉得住气,毛瑟步枪给保罗带来的荣誉太重了,这使得他多少有些急功近利。试想,在G71改良中,若非急于推出产品而采用了过于成熟或者说老旧的技术体系,而逃避了针锋相对的问题,否定自己的设计,G71的改良未必会输给1888式。如此说来,保罗是跳进了自己给自己挖下的一个大坑,着实让人觉得可惜。

3.G71的改进型——1898式毛瑟步枪

不甘于被1888式委员会步枪取代的“仇”,保罗·毛瑟近乎疯狂地对毛瑟步枪进行改进,自1889年开始,毛瑟几乎每年都能推出一款改良步枪。虽然没能取代委员会步枪,但作为政府支持的军工企业,毛瑟对步枪的改良也着实做出了不少成就,为后来G98的出现和毛瑟步枪的传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努力总会带来收获,保罗的疯狂改良终于得到了回应。1898年,毛瑟所研发的M1898式毛瑟步枪终于引起了军方的重视,同年,德军正式淘汰委员会步枪,开始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作为德军新的制式步枪,并以军方编号命名为G98步枪(图2-61)。

978-7-111-51468-8-Chapter02-60.jpg

图2-60 G71/84步枪结构

978-7-111-51468-8-Chapter02-61.jpg

图2-61 毛瑟G98标准型

毛瑟G98标准步枪空枪全重4.2kg,全长1250mm,枪管长740mm;发射8mm圆头步枪子弹,弹匣容量5发;弹头初速755m/s,有效射程800m;手动发射。

保罗在不断地改进中,使用了后拉直式枪机及双排弹仓供弹的设计,缩短了弹仓,增加了可靠性,还增加了保险扣,加大了步枪的安全性能。该枪也由于动作可靠,坚固耐用,作为制式武器,一直陪伴了德国军队将近半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直到今天仍然能作为军事或准军事组织的装备。

由于委员会步枪的影响,毛瑟G98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委员会步枪口径圆头子弹,直到1905年德国研发了尖头子弹8×57JS,毛瑟步枪又不得不返厂而重新设定枪膛和瞄准具,用来适应子弹变化带来的弹道改变。

毛瑟G98在经历过战火考验后,随即发现了一个问题:枪身过长,堑壕战中携带和使用不甚方便。于是毛瑟便相继推出了G98A及G98K,缩短了枪管,将直式的拉钩改为下弯式,背带扣也被设计到枪身侧面,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其中有一款不太为人所知将枪栓下翻的版本,是1904年专为自行车部队(图2-62)所设计的款式。

经过一战的洗礼,G98步枪的设计变得越来越成熟。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不允许武器的研制和出口,毛瑟公司与国外公司合作绕过《凡尔赛条约》,继续对G98步枪进行改良。口径从原来的8mm被控制到了7.92mm;在原来的枪身基础上,增加了空枪挂机的设计,目的是提醒士兵弹仓已空,这就有了G98B的出现。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改良又没有引起德国政府大多的注意,就像G71一样,G98也陷入也一个瓶颈期,这些改良的款式并未装备到军队而是销往了海外。1930年,中国国民政府采购了一批G98K,并得到了来自毛瑟公司的图纸,国民政府的军械工厂仿造G98K推出了中正式步枪,这是中国第一款制式步枪。

978-7-111-51468-8-Chapter02-62.jpg

图2-62 一战中配备G98AZ的德军自行车部队

第一款毛瑟的出口伴随了日本民族的崛起,而第二款则伴随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不管怎样,这一时期所生产的毛瑟步枪虽然没有突破进展,却由于出口到欧洲及亚洲诸国,引发了一场关于毛瑟仿制的狂潮,毛瑟在人们心中几乎成了步枪的代名词。

4.二战的制式武器——Kar.98K毛瑟步枪

基于G98K标准型及G98B的设计,毛瑟20世纪30年代推出了毛瑟98卡宾枪。1935年,纳粹政府把该枪当做纳粹军队的制式武器,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军方编号,这一款步枪被命名为Kar.98K(Karabiner 98 kurz)毛瑟短卡宾步枪。而当时所装备的大量G98步枪及G98B也被送到工厂重新改装成kar.98K投入使用。

该枪全重3.7kg左右,全长1110mm,枪管长600m;发射7.92mm×57mm毛瑟子弹,内置弹仓容量5发;弹头初速760m/s,有效射程500m(机械瞄准)/800m(瞄准镜)。

Kar.98K延续了G98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及双排子弹内置弹仓,可单发装填,也可通过弹夹一次装填5发;拉钩采用下弯式,便于携带及加装瞄准镜。采用V形缺口式照门,并加装了圆形护照。带刺刀座、手动保险、左侧带背枪带,枪托中部带有金属洞,便于分解装置,提高了维护的便捷性。Kar.98K步枪(图2-63)可靠性高且精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最好的旋转后拉式步枪之一,享有世界名誉。

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军工发展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坦克及飞机等机械化装备之上,步兵战术的制定也围绕着机械化进行,步兵单兵步枪的发展实际上已经相对滞后了。二战前夕,半自动步枪相继被研制出来,而德国只是采用了改进以后的G98手动步枪。

实际上,围绕着半自动步枪,保罗很早就开始了研究,1898式步枪的研制完成后,他就开始半自动步枪的研究,可惜后来资料付之一炬,我们也只能通过推测得知其中一二。98式毛瑟半自动步枪(图2-64)采用的是管退自动机构,是最早采用这种机构的步枪之一,其原理多少借鉴了毛瑟C96手枪的机制。

978-7-111-51468-8-Chapter02-63.jpg

图2-63 Kar.98K及纳粹德军制式装备

978-7-111-51468-8-Chapter02-64.jpg

图2-64 罕见的毛瑟98半自动步枪

该步枪设置了单发、半自动和保险3种状态,发射6mm×57mm毛瑟子弹,采用弹匣式装弹,弹匣位于枪管下方,枪身结构延续了毛瑟98式的设计,枪机装置则像是毛瑟自动手枪的放大版,经过实验证明,这款半自动步枪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这款设计对一战之前的枪械世界来说,算得上是极为超前的科技了。据记载,保罗为了研制这款步枪,甚至被炸瞎了右眼,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了步枪研制,毛瑟实在是不遗余力,毛瑟兄弟堪称是世界步枪研制的代名词。

然而该步枪设计重约7.1kg,步兵使用起来不便,远不及G98好用;若减轻重量,则需要极高的制作工艺,其成本甚至超过了机枪,还不如直接使用机枪划算。而一战之前,枪械部件制作工艺并不发达,甚至可以说难以支持半自动步枪的大量生产。

在当时的环境下,手动步枪才是战场的主流武器,一款好的手动步枪远比过于复杂的半自动手枪更有意义,于是这款超前的作品最后也就随着保罗的去世而变得鲜为人知,倒是作为狩猎步枪,受到了民间人士的喜爱。难以想象,要是当时保罗找到了克服这些缺陷的办法,对世界战局将会产生如何震撼的影响。

再回到Kar.98K步枪,由于半自动步枪在二战初期大量装备的只有美国部队,而初期德国并未与美国有过大规模陆军交战,而苏联的步枪主要还是使用手动式莫辛纳甘步枪,加之德国军队战术的运用得当,完全有能力压制战场火力。(www.xing528.com)

Kar.98K的用途范围相当广,射击精度极高,装上3~6倍瞄准镜的Kar.98完全可以作为狙击步枪(图2-65)活跃在战场上,更可以加装榴弹发射器。二战期间,13万支Kar.98K狙击步枪被装备到德军部队,如鬼魅般的纳粹狙击手给盟军带来了一场噩梦。

对于大多数德军士兵而言,从训练开始所使用的就是Kar.98K步枪,这支步枪几乎伴随了他们的整个军旅生涯。尽管这款步枪是如此优异,然而却难以经受战争的煎熬。在生产工艺上,德军对于步枪的不重视,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为了迅速生产并装备,达到每个人都用枪的地步,毛瑟步枪的生产一再简化,到战前生产的毛瑟步枪,几乎已经只能刚刚达到军用的标准,甚至更差。随着战事吃紧,产能进一步下降,其制作品质及可靠性,已经是可想而知了。

战争中后期,盟军的科技逐渐强大,让德军感到了巨大威胁。苏军逐步用半自动步枪STV40代替莫辛纳甘,射速得到提升的苏军在战场上已经对德军产生了极大地压制,就连作为狙击步枪也受到了考验,手动步枪需要拉动枪栓退壳,清脆的声音使射手极其容易暴露位置,完全受到了使用半自动狙击步枪的苏军射手的压制。

意识到半自动步枪重要性的德军开始进行G41自动步枪装备计划,可惜为时已晚。毛瑟甚至是被后起之秀击败,失去了为德军提供半自动步枪生产的机会,不过此时的德国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大量生产替换步枪了,所以直到结束战争,Kar.98K一直是德军的制式步枪,甚至在东西德国对立期间,也有不少Kar.98K出现。

978-7-111-51468-8-Chapter02-65.jpg

图2-65 Kar.98狙击型

5.西方不亮东方亮——毛瑟C96手枪

毛瑟公司不仅在步枪的研究中取得了成功,在手枪的研制方面成绩也是斐然,其名气并不在瓦尔特手枪之下。其中毛瑟左轮手枪和毛瑟C96系列的设计是最为精妙的,然而左轮系列因为其复杂的结构让军方的军械专家颇有成见,并未取得成效。不过毛瑟C96手枪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却几乎影响了整个世界。

或许对毛瑟C96这个名字,大部分人都不太熟悉,毕竟这是欧洲的叫法。在中国,广大军民习惯称呼它为驳壳枪或盒子炮、二十响。相信读者朋友们在不少抗战类的影视作品中,没少见过它。驳壳枪原名为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而其原型设计者并非毛瑟兄弟,是毛瑟工厂的费德勒三兄弟。

19世纪90年代,毛瑟工厂车间主管费德勒三兄弟受到毛瑟重用,在闲暇之余,研制出了一款9mm口径半自动手枪,在此基础上毛瑟加以精心改良。1895年底,以毛瑟的名义申请了专利并开始向军方推出该手枪。1896年,开始生产,毛瑟希望其为军方所装备故而命名为毛瑟1896手枪(图2-66)。

该枪空枪重1.13kg,全长288mm,枪管长140mm;使用9mm子弹,弹匣载弹6/10发;弹头初速425m/s,有效射程100m,最大200m;V形缺口照门。为防止士兵错误装填7.62mm子弹,在木质枪柄上刻上了红色的9,于是也被称为Red 9。

M1896使用短后坐原理,闭锁系统和枪机相连,在后坐力的作用下,闭锁榫向后运动,手枪仍然处于闭锁状态,枪机则因为闭锁榫的脱出得以实现抛壳,复进簧把枪机推回,进而上弹待发。这支手枪是最早使用半自动原理的手枪之一。

978-7-111-51468-8-Chapter02-66.jpg

图2-66 毛瑟1896半自动手枪

978-7-111-51468-8-Chapter02-67.jpg

图2-67 C96毛瑟手枪

事与愿违,除在一战时由德国军方开出的订单外,直到其停产为止也没有能作为军队的制式手枪。一战后对手枪的口径做出了更改,成为使用7.62mm口径子弹的C96(图2-67)在俄国革命时,被布尔什维克党人大量使用,他们将其称为BOLO。

1927年,西班牙枪械设计师将C96改进为可拆卸弹匣式装弹的自动手枪,具备全自动射击功能。而毛瑟工厂于1932年起也开始自行生产,并命名为Schnellfeuer速射型C96。德军在二战时有少量装备,并将命名为M712,也有人称为M1932。

该型号仍然采用7.62mm子弹,弹匣容量被增加到了20/40发,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拆解,据说只需要有一发毛瑟手枪的子弹,就可以将其完全拆解。其原始设计几乎完美,基本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外形奇特也是它的亮点之一,这一点在后续的改进型中也并未加以改变。强烈的机械感和四四方方的枪身在当时看来,可以说是丑得令人印象深刻,却又不会令人心生厌恶。枪身左侧有一个按钮,可以调节单发或全自动发射。

令毛瑟公司感到无力的是,这把手枪实在难以在欧洲打开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军方订单。因为高昂的价格,加上较大的尺寸,都是当时欧洲各国军队所难以接受的,更何况作为自动射击手枪,其枪口上下跳动难以控制,必须用木质的枪匣组合到枪身作为枪托,过于复杂,携带不便,使用起来实在令人为难。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出人意料,毛瑟公司一共生产了100万支左右的C96,而各国仿制达到了数百万支,其中最大的使用地是在中国。这款手枪在中国受到了超乎寻常的欢迎,在中国抗战历上,谱写出了属于它的传奇(图2-68)。

978-7-111-51468-8-Chapter02-68.jpg

图2-68 朱德南昌起义中使用的C96

由于军阀混战时期的中国被日本限制了武器进出口,正好驳壳枪不在其列,威力又较大,于是各方军阀大量采购。有意思的是,智慧的中国人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解决自动射击枪口跳动问题——将持枪的手心朝上,利用枪口跳动横向扫射,不仅增加了射击的稳定性,更是增加了杀伤能力,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驳壳枪的传入,改写了中国手枪甚至中国战争的历史。其手枪柄的设计,以及将枪匣连接枪身作为枪托的设计,都在后来几乎所有的仿制及自制的手枪中得到体现。由于其枪管长,射击精度高,可自动发射,一度成为中国枪手的首选,伴随着中国军人走过了从军阀混战到解放战争甚至是朝鲜战争的漫长历史。

由于中国战场的特殊性,装备驳壳枪的中国手枪队,在敌后进行的破坏、干扰等特殊任务,被不少人认为是世界特种部队的始祖,而其建立的基础,就是方便携带、威力可观的驳壳枪。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或许是毛瑟及费德勒兄弟所始料未及的。虽然是仿制,但也包含了毛瑟的心血。

6.希特勒的“收割机”——M42轻重两用机枪

说到德国的机枪,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马克沁,这款大口径、大威力的机枪,在一战中仅仅一天就“收割”了数万性命。其恐怖程度可想而知,在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合约》严格限制了德国研制生产水冷重机枪等重型武器,并大量销毁了现存的马克沁机枪。

德国人无奈只能接受这一条约,但偷偷保留了马克沁机枪,纳粹上台后绕过条约开始备战,着手研制了更精良的空冷机枪MG34轻重两用机枪(图2-69)。最初研发由瑞士开始,后来被莱茵金属公司收购并继续改良,之后由毛瑟生产。

978-7-111-51468-8-Chapter02-69.jpg

图2-69 MG34机枪

然而德国人很快便发现,其制作过于复杂,不能大量满足战争需求,纳粹军方开始寻求更符合需求的机枪来代替MG34服役。毛瑟公司聘请锻造师对MG34进行修改,1942年完成并开始服役,军方将其命名为MG42(Maschinengewehr 1942)通用机枪(图2-70),然而MG42并未完全替换MG34,而是与MG34及M08等一同服役到战争结束。

MG42全重11.57kg,全长1120mm,枪管长533mm;发射7.92mm毛瑟子弹,75发弹鼓式的供弹或300发链式的供弹;弹头初速755m/s,有效射程1000m,最大射程5000m;发射速率为每分钟1200发左右,配备3~6名操作人员。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及滚柱式闭锁系统,枪口装有消焰及制退装置。供弹采用金属供弹链,左右侧均可供弹。只能进行连发,且不论何时松开扳机都能进入待发状态。

延续MG34的空冷原理,枪管套上有数个金属洞用以提高散热能力;枪管为可快速更换式,只要抬起操作杆,倾斜枪身即可倒出过热枪管,仅需数秒即可完成更换,且无须用手去触摸过热的枪身,极大地提升了持续时间。

由于射速极快,在达到1000发每秒以上时,所发出的声音与布匹撕裂的声音相似,被德军士兵称为希特勒的锯子,而盟军士兵更是粗鄙地称之为希特勒的拉链。

值得一提的是,MG42采用的是与一般机枪不同的敞开式枪机,这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速度过快,容易过热导致枪管及枪膛缩小,进而导致不能供弹或退壳后无法射击;甚至有可能导致走火及炸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敞开式枪机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而且敞开式的枪机闭锁则等于待发,这也为提高机枪的发射效率做出了帮助。

二战前夕,性能优异的MG34给纳粹带来了一个难题,即便所有工厂火力全开,也不足以满足制作复杂的MG34生产需求,而德军步兵战术却偏偏是以机枪为核心,为此必须对其进行改良,在具备其所有优点的同时,能迅速地生产。

当德国的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士提出了在机枪生产工艺上采用冲压技术代替传统的机床切削式生产,以节约制造的时间及材料。很快,并非武器制造行业人士的他被聘请到毛瑟工厂参与新式机枪的研制,这就是MG42机枪。

978-7-111-51468-8-Chapter02-70.jpg

图2-70 MG42机枪

978-7-111-51468-8-Chapter02-71.jpg

图2-71 MG42结构分解

MG42机枪的研制,是机枪制作技术上的革新,金属冲压技术代替了传统技术,机枪的生产时间及用料几乎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成本也大大下降。且在毛瑟工厂设计师的努力下,该枪的结构(图2-71)也被大大简化,组装变得更加便捷快速。这在当时产能下降,金属资源稀缺的德国来说是极为实用的。

有趣的是,当时的盟军所得到的情报是德国已经处于崩溃边缘了,连作为战术核心的机枪也已经开始粗制滥造、工艺简单,简直就像是由几个铁块组成的。然而在后来的实战中,盟军士兵却吃够了它的苦头,甚至将其视为噩梦,一度让美苏士兵士气低落。

盟军的枪械专家很快便发现,MG42的制造工艺,已经超出了他们不止一星半点。据统计,1943年直到战争结束,MG42共生产了100万支以上,产量甚至接近冲锋枪,这在当时的德国来说,是不可思议的高。

不负所望,MG42的可靠性相当高,无论是在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都可以保持稳定的射速。被MG42击中的士兵,常常是连中数弹,生存几率很小。而空冷的原理,让其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减少了枪管更换次数,苏联士兵一度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在西线,就连一路猛进的美军士兵,也不得不将其视为心腹大患。而其不仅作为步兵战术核心,也可以成为车载机枪,甚至高射机枪。

当然,再完美的设计,也必然会有缺陷存在。极高的射速带来的是对射手极高的要求。MG42的后坐力极大,即便有支架辅助的标准卧姿射击,给射手带来的冲击也不小;射速过高往往会导致轻轻一扣扳机子弹就打完了,带来的就是子弹数量巨大的浪费,须知,就算是经验老到的射手,一次扣发至少也会飞出5发左右的子弹。

最后则是枪管的更换,过高的射速必然会导致枪管急速升温,理论上500发左右就必须更换枪管,而更换枪管的MG42则会成为众矢之的。据统计,绝大部分被摧毁的MG42,都是在换枪管时中的招。可以说,射手的水平才是决定MG42威力的核心。

诺曼底登陆(图2-72)作为盟军胜利的转折点意义非凡,然而其惨烈却也让人不堪回首。据记载,在奥马哈海滩登陆作战中,仅仅一名20岁的德军MG42射手赛弗洛,在整个战斗的8小时中,就造成了4000多名美军士兵倒下,其中一半以上死亡。

也就是说,单单一挺MG42在8小时就造成了登陆的盟军4000人以上的死亡,说MG42是希特勒的“人命收割机”,一点也不为过。

978-7-111-51468-8-Chapter02-72.jpg

图2-72 诺曼底滩头的德军机枪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