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科学技术部门是最早开始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先锋队,早在1993年就开始尝试构建单机版警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来实现指纹的快速比对与检索,这是我国刑事科学技术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最早尝试。而信息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乃至整个公安领域规模性效应的展现则得益于2003年开始的“金盾工程”建设。以“金盾工程”所建立的公安专网为物质基础,借助以数据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化建设在十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基本适应当代刑侦工作需要的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体系。
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由个体识别、种属查询、综合业务三大类为主要构成,为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同时,为了实现个案认定分析、案件串并分析、人员轨迹刻画、重点人员协查分析,实现刑侦信息的关联、查证、拓展,各系统之间、各系统与其他刑侦相关信息资源系统存在相互关联关系,通过发送连接与数据请求,进行各种方式的数据共享,如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数据库、全国未知名尸体数据库、全国重大刑事案件信息系统、全国刑事信息联查平台、公安警务数据综合信息平台等,其结构体系如图1-4所示。
图1-4 刑事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体系
1.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
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简称现勘系统)作为“金盾工程”和“三基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2005年开始建设。现勘系统由公安部、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公安机关共同建设,一般采取部、省(直辖市)、地市三级建库模式,应用软件由公安部统一研究开发、统一组织安装、统一优化升级,主要由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和刑事科学技术部门管理使用。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资料制作、物证保管、检验鉴定、并破案件、信息查询、统计分析、门户管理、系统维护等九个子系统,涉及案(事)件现场勘验检查的全部过程,是刑侦技术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现场勘验检查工作向信息化方向的转变,提高了现场勘验检查的能力和水平。现勘系统集中存储犯罪现场信息,为指印、足迹自动识别等其他刑事技术业务系统提供现场指印和足迹等,为现场信息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基础。
2.指印自动识别系统
20世纪80年代末,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开始应用于公安业务,经历了单机版和网络版两个阶段,是刑事科学技术领域建设应用最早的信息系统之一。目前,大多数省份采用省市两级建库、省市县三级比对、多级应用的工作模式。截至2014年初,全国省级公安机关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存储十指指纹总量已达1.4亿人次,未破案件现场指纹总量580万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指印自动识别系统功能日趋完善。一是比对速度不断加快,从初期每秒1千枚到现在的每秒100万枚以上。二是比对查询方式从少到多,从以案找人一种查询方式,发展到目前已具备了查重、正查、反查、串并案等多种查询方法,重卡自动归并功能和自动追逃布控功能,形成了多方位、立体的查询和应用模式。三是指纹数据从单一到多种类型。针对流窜作案比例大幅度升高的态势,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存储的指纹数据从单一的违法犯罪人员十指指纹,逐渐扩大到本地违法犯罪人员、本地外来人员、外地违法犯罪人员和外地外来人员多个基础数据库模式。四是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重卡归并、追逃布控、查前科等十指比十指工作模式已实现了全自动化,无须指纹专业技术人员逐一甄别。五是系统的应用从单警种到多警种,指纹远程网络系统、便携式系统和指纹在逃布控系统除刑警使用外,已扩展到治安、交通、巡逻、监狱管理等多警种。
3.足迹自动识别系统
足迹是现场痕迹物证提取率最高、串并案件应用最广泛的痕迹物证。足迹自动识别系统是为了充分发挥现场足迹在侦查破案和案件串并中的作用,以足迹自动识别技术为核心,结合省、市、县(区)、派出所四级公安机关足迹管理的业务流程而开发研制。自2006年起,全国部分省份和地市陆续开始足迹自动识别系统建设,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市完成省级足迹系统的建设。在信息化侦查模式下,充分发挥足迹系统在案件串并、案件时空分析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4.全国DNA数据库
全国DNA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国公安机关DNA综合数据库。该库始建于2003年,采用部、省、地市三级建库模式,管理存储的数据包括犯罪现场DNA数据、违法犯罪人员DNA数据、重点人员DNA数据、受害人员DNA数据和未知名尸体DNA数据等。截至2014年6月,该库存储DNA信息已达2800余万份。二是全国“打拐”DNA数据库。该库独立于其他DNA数据库,于2009年5月19日正式启动,采用公安部一级建库、多级应用的模式。三是DNA数据快速协查比对平台。该系统为了应对DNA综合数据库网络查询所带来的延时问题,于2011年6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5.在逃人员信息系统
在逃识别系统建立于2000年,以身份证号为唯一编码标识每一名逃犯。并建设统一数据库。基于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公安机关建立了“人人可追逃、时刻在追逃”的追逃新模式,解决了传统追逃“时间特别长、成本特别高、成效特别低”的问题。
6.全国公安机关鞋样本数据库(www.xing528.com)
该数据库是全球唯一一个鞋样本数据库,覆盖了我国大约85%的鞋种样本,于2011年7月建成,采用公安部一级建库、多级应用的模式。截至2014年6月,该数据库存储鞋样本28万种,受理委托查询重大案件9981起,查中案件5801起,查中率58.26%。
7.全国现场枪击弹头弹壳数据库
该数据库始建于2003年。截至2014年6月,数据库共存储未破涉枪案件7200余起,弹壳样本8100余枚,串并案件144串338案,其中跨省案件23串54案。
8.全国公安司法机关装备制式枪弹信息系统
该系统通过激光条码冲压技术或者符号冲压技术在制式枪支的机针上标记特征来唯一标识枪支。
9.刑事技术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刑事技术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也称刑事技术网上作战平台,是指依托公安网,利用全国现勘系统、警务综合系统、DNA系统、指掌纹系统、足迹系统、视频等专业系统信息,开展案件串并、比中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技术工作,最大化地为打击破案提供支持的信息化平台。其功能模块有:串并案件功能、数据查询、图形管理、技术认定、信息管理、协查串并、合成作战、统计管理、系统管理。
10.实验室管理系统
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刑事科学技术十大专业检验鉴定业务的管理,实现对委托、受理、检验鉴定、鉴定文书审批的有效管理。
课后思考题
1.刑事科学技术信息化系统由哪三类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信息化侦查的发展,思考未来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将会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3.请自行查阅有关信息化侦查的文献,思考刑事技术信息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