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辖区:西北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西北地区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一向为世界所瞩目。一方面“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它记述着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沿主线的雄关、漫道、烽燧、寺塔、皇陵、壁画和雕塑,随处可见,堪称世界最大的历史文化宝库和最长的古代艺术长廊。另一方面,欢乐彪悍的民间文体活动,幽默诙谐、轻盈潇洒的民间舞蹈,奠定了该区旅游文化氛围的基调,而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千佛洞、高昌古城则是点睛之笔。
(二)当地民俗习惯
陕西十大风俗习惯: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www.xing528.com)
甘肃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甘肃就有45个,除汉族外,人口较多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满族等,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在饮食、服饰、婚丧、节日庆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如藏族的香浪节、浴佛节,回族花儿会,裕固族婚礼,陇东香包节,等等。兰州的牛肉面,东乡手抓,张掖小吃,天水瓜瓜,平凉羊肉泡馍,还有琳琅满目的新鲜果蔬,山珍野菌,会让你深感甘肃是一个风情万种的游乐天堂。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72万平方公里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对每一个旅游者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青海省世居少数民族主要为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多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素称“歌舞的海洋”。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汉族社火,那舞姿婆婆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润的藏族“拉伊”,那悠扬动情的蒙古族马头琴声,定会使你流连忘返。“花儿”(亦称少年),是广泛流传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情歌,也是叫山歌。“花儿”是青海民歌之魂,每年农历四月至六月,河湟谷地春意盎然,百花争艳,大地一片翠绿,各地别开生面的花儿演唱会也相继开始。而每年在羊肥马壮的夏秋时节举行的青海湖赛马会、玉树结古草原歌舞会、果洛大武的朝山会等各种草原盛会上,方圆数百里的人们身着风格质朴、色彩鲜艳的服饰汇集在一起,尽情歌舞,十分热闹,紧张而热烈的赛马、射箭、赛牦牛,惊心动魄。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群众主要聚居区,其次是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全国绝大多数县市都有回族分布。回族,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受阿拉伯、波斯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吸收汉族文化,是回族文化的两大特点,但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回族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回族主要从事农业,也经营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等方面尤以善于经营著称,珠宝玉石业、运输业、加工业、服务业等,都是他们的传统行业。清真小吃,别具风格,享有盛名。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清真寺的建筑是回族文化的重要方面,从古至今,各地回族基本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而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独具民族风格。过去由于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回族衣着已逐渐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西北地区的回族男装多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穿西装式的长大衣,戴青色或白色圆形平顶小帽。妇女的衣服,上窄下宽,一般长过膝或达及膝盖,都戴披肩盖头。盖头是用丝织品或棉织品做成,从头上套下,披在肩上,两耳盖在里面,颌下扣扣,只剩面部在外,俗称“古古”。回民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食草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物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严禁食猪肉,不吃马、驴、骡、狗肉,也不食用自死的禽肉及畜血,不染烟酒。回民爱吃各种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小吃,如味美汁浓的清汤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夹馍、羊杂碎汤、酿皮、白水鸡、切糕等,爱吃各种油煎食品,最常见的是油香和馓子。馓子条细心空,焦脆香酥,入口即碎。回民的盖碗茶很有特色,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及“八宝茶”。“八宝茶”里面放有花生、柿饼、红枣、核桃仁、芝麻等果脯作料,揭开盖碗,香气四溢。回族婚礼多以“主麻”日(星期五聚礼日)为吉日,婚礼大都在女方家举行,吉日正午,新郎由伴郎陪同去娶亲,阿訇做证成婚。回族丧葬习俗一直保持了按伊斯兰教教规实行土葬。
新疆居住着47个民族,主要的有13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他们在各方面形成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中维吾尔、哈萨克、回、蒙、柯尔克孜、锡伯、塔塔尔、塔吉克、达斡尔、满、俄罗斯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具有鲜明特色。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众,长期遵守《古兰经》对饮食的有关规定。新疆人特别重视水源的清洁卫生,因此,不许在水渠、水池和涝坝(农村水塘)中洗衣、洗脸、洗脚和洗澡,当然,更不允许在附近养猪。在待人接物上,亲友见面都要握手问候,或手放胸前鞠躬祝安。饭前,要洗手,洗完后切忌甩手上的水,要用毛巾擦干。在丧葬方面,新疆一般少数民族都实行土葬,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丧葬是不用棺材的。人死后,先由宗教人士给死者擦澡,然后以白布裹尸,用一种专门制作的平木板把尸体抬到墓穴地入葬。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人死后的第七天、第40天和一周年,家属要举行悼念活动,请阿訇念经,请亲友吃饭,此项仪式叫“乃孜尔”。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还有自己的两大节日,即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过这两个民族节日,这些民族群众都要穿上盛装,家家户户准备丰富的食品,有的家庭还要宰羊。一般说法,肉孜节是回族的大年。维吾尔族等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视古尔邦节为重要节日。过节时,互相登门拜谒,表示祝贺。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其他生活习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妇女爱着彩色绸裙,戴艳丽或洁白的头巾,喜爱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男性爱着西装,老人穿袷袢。在维吾尔族等家里一般都爱挂壁毯,地上爱铺地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