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学校理应走在前面,成为“推普”的先行者、主阵地和“推普”的基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资料,1997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学生2.5亿多人,占我国12亿人口的20.8%,其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在校人数即达2.1亿,单是小学生就有1.3亿,已达适龄儿童的98.92%。如果教育界“推普”工作搞好了,从学校一批批毕业的学生都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国家语委规定的在下世纪中叶以前全国普及普通话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说好普通话、提高语言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纳入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仅是“推普”的对象,而且是“推普”的动力和主力。“推普”不是教师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的分内职责。教师不仅要会说普通话。而且要说好普通话。语文教师则不仅要说好普通话,更要教好普通话。
当前教师使用普通话的状况还不是很乐观,与国家语委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各类学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约为1/3,就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据统计也只有50%的教师能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而测试合格率仅达60%至70%。教师使用普通话的状况,城市好于农村,市区好于郊区,青年教师好于中、老年教师。但不少教师还是用自己的方言讲课,南腔北调,学生反映难以完全听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就是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往往也发音不标准,不伦不类,成为“四不像”的“方言普通话”。一些教师由于怕说不好,就不愿说;因为不愿说,就老是说不好。“推普”工作在学校中仍然可以说是“推而不广,普而不及”。固此,大力加强培训,迅速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依然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www.xing528.com)
会说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师范院校必须把普通话水平列入毕业考核之中,不合格者不准毕业。各级学校都要把普通话达标作为在职教师评课、评优、晋级的必备条件,认真抓好培训,定期搞好测试。要像河南省那样,在教育系统实行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大中小学教师凡未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的,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虽达到规定等级但却不能坚持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者,也不得晋职、评先。对语文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要做“推普”的骨干。再加上校长要带头说普通话,采取多种形式推广普通话,使“推普”在学校造成气氛,说普通话在学校形成风气。这样,要做到“课堂无方言”、“校园无方言”,使普通话真正成为学校的课堂语言和校园语言,在不远的将来是可以实现的。
《中国教育报》98.1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