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扭转、弯曲等多种载荷的作用,因此,车身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如果刚度不足,那么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异响、风噪、内饰脱落等。
车身作为一个完整的子系统,通过悬置、衬套等弹性元件与底盘连接。以车身为质量,以悬架及轮胎的刚度和减振器的阻尼构成的振动系统,在低频范围内存在六阶刚体模态,如上下跳动(Bounce)、俯仰(Pitch)、侧倾(Roll)等。这些模态频率低,容易受路面激励的影响而激发,发生整车抖动、偏频等低频振动,给车内乘员带来不舒适感。
车身还具有多种弹性振动模态,如弯曲、扭转、局部弯曲等。这些振动模态对整车NVH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
1.弯曲振动
车身结构细长,前后方向尺寸大,因此,垂向及横向刚度低,车身最基本的振动模式是垂向和横向弯曲。而路面激励和发动机激励多是垂向的,因此,垂向弯曲模态最容易被激发起来。如图3.3.1所示为车身垂向一阶弯曲模态,如图3.3.2所示为车身垂向二阶弯曲模态。
图3.3.1 车身垂向一阶弯曲模态
图3.3.2 车身垂向二阶弯曲模态
车身垂向弯曲通常包括一阶弯曲和二阶弯曲。一阶弯曲有两个模态节点,一般位于前、后减振器中心处,车身中部和头部、尾部的振动相位相反。而二阶弯曲则有三个模态节点,除了前、后减振器中心外,B柱附近也有一个,模态节点前后的振动相位是相反的。
除了上述整体弯曲以外,有的车型还存在局部弯曲,如前端垂向弯曲、后端垂向弯曲。这是由于前后刚度不均造成的,如图3.3.3所示。
横向弯曲通常指前端的横向弯曲,由于前端框架的横向刚度相对于整车来说较弱,因此,横向弯曲模态容易出现,而整车横向弯曲模态则不容易出现,如图3.3.4所示。
图3.3.3 后端垂向弯曲
图3.3.4 前端横向弯曲
车身的弯曲模态一般在30Hz附近,与发动机的怠速激励很接近,因此,车身弯曲模态很容易被发动机激励激发起来,引起振动和噪声问题。如怠速振动就是车身弯曲模态被发动机怠速激励激发起来,使车身产生振动,并带动转向盘振动。
车身后端弯曲模态稍高,一般在50Hz左右。而车身声腔模态也在同一频段,因此,车身后端弯曲模态很容易激发起车内声腔模态,出现轰鸣噪声。
车身的横向弯曲模态与操纵稳定性有关。车辆在转弯时,会产生横向激励,如果车身横向刚度过低,则会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给乘员带来不舒适的感觉,严重时还有发生事故的风险。
2.扭转振动
汽车属于长方形结构,存在扭转振动模态。汽车最常见的扭转模态包括后端扭转和整车扭转,如图3.3.5和图3.3.6所示。特别是MPV、SUV等车型,后端扭转模态较低。(www.xing528.com)
图3.3.5 车身后端扭转
图3.3.6 整车扭转
扭转模态作为NVH重要目标之一,在工程设计阶段要重点关注。从车身截面、接头刚度、白车身扭转模态等入手,保证最终整车状态下的扭转模态达标。一般来讲,后门框的结构对扭转模态影响最大,在设计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尽量使后门框形成封闭结构、各部位刚度均匀。
车身扭转模态对异响影响最大。如果车身扭转刚度过低,那么受到激励时,扭转振幅过大,使得搭载在车身上的内饰件产生过大的相对运动,这是产生异响最主要的原因。同时,车门、风窗玻璃等处的开口变形量也很大,会产生过高的风噪声。
如果车身的扭转刚度过低,那么车身受到激励后,会产生过大的变形,使得焊点、螺栓等处的应力过高,影响车身的疲劳寿命。
3.局部振动
车身除了上述的整体振动以外,还存在局部振动。特别是前围板、地板、顶盖、备胎盆等面积较大的板件,都存在局部振动模态。如图3.3.7所示为车身局部模态,发生在后地板处。
图3.3.7 车身局部模态
车身局部模态常常是引起NVH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座椅安装点局部模态,会引起座椅的振动。地板和前围板局部模态通常是引起轰鸣噪声的主要原因。如图3.3.8所示为顶盖局部模态引起的车内轰鸣噪声。通过加强后,顶盖局部模态改善,车内噪声也有明显降低。
图3.3.8 顶盖局部共振噪声的改进
车身设计过程中,地板、前围板、顶盖、侧围、车门内板等面积较大的板件要关注局部模态。对这些位置应该设定目标,并采取结构优化设计以满足目标要求。这些板件的面积大,因此厚度不能太厚,否则会造成重量超标。可以在板面上设计加强筋、增加加强板、采取曲面形状等措施。如图3.3.9及图3.3.10所示为地板的结构优化设计过程。在原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优化结构,一种是设计加强筋,另外一种是设计成曲面形状。通过动刚度对比,可以了解到曲面结构的性能最佳。
图3.3.9 地板曲面设计
图3.3.10 不同结构地板的动刚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