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具有药用价值,尤其是陈年白茶,清热解毒,可治疗小儿麻疹、预防水土不服。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白茶被华侨带到东南亚一带,作为居家必备用品。华侨们的使用示范,推动白茶在东南亚的流行,而后白茶就进入流通领域。
在福鼎民间,很多农民都能用晒制中药的方法来晒茶叶的青叶,晒制后的茶叶悬挂在厨房的梁上,因为每天锅灶的使用使得茶叶周围的环境干度符合茶叶的存放标准,这些晒干的茶叶可供一家人长年日常饮用。如果这些茶叶存放时出现异味,就在锅灶里用微火进行复焙。这种茶叶类似现在的寿眉品种。
白毫银针最是珍贵,焙好的银针茶用报纸或牛皮纸包起来存放在灶台的烟囱边,可防止发霉,干燥密封储存方式流传至今;也有放在粮仓中的地瓜(番薯)米中。中医或者江湖郎中在出门行诊时,也常来拿些银针去,说是当药材配伍用。从前农村农民娱乐方式就是听木偶戏、澎澎鼓以及说书,这些靠嗓子挣钱的唱戏先生,还有教书先生,都备有白毫银针茶,一旦嗓子沙哑了,就马上取一小撮陈年白毫银针炖冰糖喝,歇上两三个时辰,就能继续上台说与唱了。在缺医少药的乡间,白毫银针好像几乎能治百病。平时若有上火牙疼、头疼脑热或出麻疹什么的,撮些许白毫银针炖喝,很快就见效。
正因为银针的贵重,在翠郊、棠园、柏柳、翁溪、黄岗、湖林一带的重点茶村,女儿家出嫁时,当母亲的会提前备好一两斤白毫银针,用棉纸包好放在箱底作为陪嫁,说是可保佑女儿及其家人一生平安;富贵人家女儿出嫁,在陪嫁中要有两个茶壶,两罐用锡罐包装的茶叶。
◤早期茶亭与家中泡茶器皿
福鼎地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太姥山先民和僧侣们,由于缺乏与外界交流,仍然坚持沿用晒干或阴干方式制茶自用,无意间将古白茶制茶工艺保存下来,并默默延续了千百年。山民自制的土茶,俗称“畲泡茶”“白茶婆”“粗茶婆”。各家各户主妇烧开水,在开水里投放一定量的“白茶婆”,所选茶叶类似寿眉。装满一大缸茶水,劳作时带到田间地头饮用,茶味清爽,久置不馊。寿眉都是由较为粗老叶子的茶叶制作而成,采制容易,制作方便,解渴、解暑,受人欢迎。
福鼎境内有100多座茶亭,以往古官道每5里路,就有一个凉亭,亭由福鼎有经济实力的望族施舍兴建,全年亭里常设“普世茶”,由专人烧水泡茶供行人解渴。这些茶叶基本就是寿眉类的粗茶,在大缸里放入茶叶,每天有专人续水,这种茶亭里的茶水最能止渴、解乏,体现福鼎人民的公益慈善心。(www.xing528.com)
福鼎人对白茶十分敬重,清明时节扫墓祭先祖时,采摘鲜嫩的茶芽在墓台上祭奠,先茶后酒;祭奠后不忘采摘清明茶叶带回家里晒干,说是清明茶有明目功效。采摘单芽制作白毫银针为“儿孙茶”,一芽一二叶的为“女儿茶”。福鼎人从不乱倒茶渣,以示对白茶的珍重。建新房和寿墓也离不开茶。建新房,要做两个芦葫袋装“五谷”挂在大梁两旁;做寿墓也要两个小罐(称五谷罐),一罐装茶,一罐装谷,放入墓中。平素老百姓的口头语也离不开茶,如你买东西东挑西挑,就会说你不是挑白茶;平时买卖称东西,称得太平(俗语称“没秤头”),就会说你是称黄金还是称白茶(也说明白茶的贵重)。对于一个十分讨厌的人,就会骂这个人真是“清明茶”,“清明茶”是“头春茶”(福鼎方言里“春”与“讨厌”同音)。
◤茶亭
流传很广的民谣与民歌也能体现福鼎人对茶叶的热爱:“叽咕叽,锯杉柴,阿妙老妈(婆)会泡茶,茶箬两粒囝,鼎里两尾虾,爬来爬去变大虾,大尾掏来食,细尾囥了爬。”
民国流行的说唱艺术桐诗《拣茶歌》唱道:“正月拣茶春头初,拣茶俊某(姑娘)喊做鞋;里面三寸粗布里,外面三寸做招牌。二月拣茶二月二,广东茶客还未来;去年茶价喊亏本,今年茶客莫敢来。三月拣茶三月三,拣茶俊某好后生;脸打光膛苏州粉,可比日头正上山。四月拣茶四月天,雨子来来着身边;脚穿木鞋起嗑响,肩头拿伞手拿线。五月拣茶五轮船,大男细女看轮船;哥哪要好纺绸裤,妹哪要好百绸裙。六月拣茶热难当,广泰茶行太平堂;也有童某(男子)相玩笑,也有俊某倒眠床。七月拣茶七月当,十分热闹是茶行;白茶先拣出去卖,红茶后拣价钱昂。八月拣茶是中秋,筛焙红茶乌溜溜;但愿茶卖好价钱,拣茶阿妹多工资。九月拣茶是重阳,拣茶俊某转回乡;也赚好酒寄次转(家里),也赚鱼肉送爹娘。十月拣茶秋风凉,择茶阿妹穿祥裙;也择黄道好日子,去送茶客上大船。十一月拣茶冷清清,茶行馆内都冇人;也有做茶败家计,也有女子赚大钱。十二月拣茶是年兜,拣茶赚钱一荷包;茶客赚钱讲真话,明年一定再来包。”
白茶与福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白茶已经深深烙上了福鼎这个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