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东海开渔,温岭渔村的避风港内万船齐发。
船身高高浮出水面,船头悬巨大红绸,各家旗号飘扬,
渔民全部站在甲板上,背对家乡,面朝大海,礼炮在头顶轰鸣,
岸边还有队伍击鼓,标志一年“海作”之始。
明朝初年台州人王士性将浙江全境分为“泽国”“山谷”“海滨”三区。他在《广志绎》里说,“杭、嘉、湖平原水乡,蓄泽国之民,稻作为计,舟楫为居,易于富贵,俗尚奢侈,缙绅气势大而众庶少;金、衢、严丘陵阻险,为山谷之民,樵采为计,石气所钟,猛烈鸷愎,喜习俭素;宁、台、温连山大海,是海滨之民,海作为计,餐风宿水,百死一生,海利为生不甚穷,民得贵贱之中,俗尚居奢俭之半”。一省三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彼此迥异,百里之内甚至连方言都不太通。今日就算交通便利,一个杭州人跑进台州海鲜市场,还是这也新鲜,那也好奇。
台州靠海,这里的海岸线上没有暖阳与细沙,而是一片黑礁与滩涂,海水幽蓝伸向远方,与天空连接。即便是风平浪静的午后,海潮拍打岩石的轰鸣声也能传很远。渔民出海虽说已有大船与雷达,但依旧无法与自然抗衡,是全凭运气与勇气的职业。船上的生活十分枯燥艰辛,一人宽的通道,一人宽的小床,碗口粗的牵引绳,百米长的巨大渔网,还有时刻都在摇晃的湿滑甲板。如果说这种日子还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地方,那就是可以近距离目睹大鱼出水、风味俱佳的瞬间。
马鲛遍布中国沿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和带鱼、鲳鱼一样属于寻常海鱼。这种鱼通体一条大刺,肉厚易食,在胶东半岛和东北地区叫作鲅鱼,鱼肉用来包饺子,江浙、福建一带则喜欢煎熟或者红烧,除了极内陆的省份,大多数中国人对它都不陌生。因为出水即亡,远海捕捞的马鲛通常冰冻运回,冷冻与运输造成鱼身大量水分与油脂流失,肉质不够鲜也不够肥,所以价格就平到百家食。唯独清明前,东海马鲛的身价忽然暴涨。
清明前的马鲛,身价骤增
鲛,引申义为武力争斗,马鲛得名也因为骁勇。常年生活在远海的马鲛,背部呈海蓝色,在深海快速行进,几乎隐形,偶尔调整身姿,才能发现它们布满蓝色斑点的白腹,所以也叫“蓝点马鲛”。成鱼头部硕大,生着强有力的下颌与利齿,是极迅猛的群居肉食鱼,象山、台州一带的渔民叫它们“串乌”。
只有清明前后,马鲛群才会奋勇闯入无数渔船聚集的近海。东海水域低盐,水流和缓,温度适宜,是马鲛绵延子孙的乐土,它们自远海一路奔袭,只为到此留下珍贵的鱼卵。二三十年前台州、象山一带,渔民仅划小船,在近海一网就能捕两三百斤马鲛,满到几乎要爆网。大鱼出水,双鳃还会奋力张合,十几斤的雌鱼足有成人手臂长,在大灯照射下一身蓝鳞泛着孔雀绿光,如海面般斑斓。
渔民喜欢把刚捕到的马鲛身体微卷,放在盆中。和别的鱼不同,马鲛身体不会随生命消逝而瘫软,反而绷成弓形。尾部分叉平缓的巨母鲛,身价甚至媲美野生大黄鱼,若是剖开鱼腹见鱼卵尚未成形,那这只母鲛连葱姜都不须放,仅用腌渍雪里蕻加水煮,鱼肉便洁白细润,一丝腥也无。尤其尾部集聚着大量鱼油,是初春最顶级的“糯”。
如今一网串乌三百斤的景象很少见了。清明时近海渔民一日两次出航,能抓三五尾大鱼已算好运。一旦有巨母鲛上钩,即刻会被商户一抢而空,饕客则专挑那几日守在港口边的餐馆,取近水楼台之便。母鲛烧好上桌,鱼卵半融在汤中,整块鱼尾浇上收浓的子汤,酥糯脂滑。这是大鱼积攒了一整年的好味道。
贵,不代表清明母鲛高贵,马鲛也不是濒危鱼种。贵,仅仅说明海鲜资源正在枯竭。近些年清明捕鲛时,渔民会把渔网孔隙调大,供小鱼通过,仅抓大鱼,维持马鲛种群的平衡。当然只要有经济实力,绝对能好好吃一尾鲜鲛。然而母鲛一路风尘仆仆,有机会吃到就一定不要浪费,也别过度恶吃,给鱼群留一条明年再回家乡的路。(www.xing528.com)
大部分海洋鱼类无法养殖,比如常见的鲳鱼,性格暴烈,遇到渔网阻隔会拼命撞击,直到鱼吻鲜红,出水即亡。伴随技术发展,半野生养殖鱼开始在台州近海的小岛上普及,巨大的桶状渔网一直探入海底,石首科里的大小黄鱼、黄姑鱼、梅潼鱼,都能平稳供市。养殖鱼活动区域小,身形较松,滋味比不上野生鱼,然而滩涂上的青蟹恰好相反,养殖蟹的膏黄嫩肉远比野生蟹丰腴鲜甜。
青蟹是中国人可以从年初吃到年尾的好食材,水蟹、奄仔、重皮蟹、黄油蟹、膏蟹、肉蟹,是青蟹在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名称,吃鲜、吃肉、吃黄、吃膏,各有所长。养青蟹尤其挑水土,须海湾滩涂泥质肥美,四季略有温差,海水清洁且咸淡适中,才能出好蟹。纵观中国的海岸线,唯有浙江台州与广东江门,属一流产地。
青蟹的一生,随着肉质的变化,名字也跟着不断更改,奄仔、水蟹、肉蟹、膏蟹,都是它的昵称
台州附近的三门县,自明清时代即有养蟹历史。但台州人舌头刁,六、七月间自家桌上摆的是金清镇的小青蟹。在地图上不难发现,台州椒江入海口呈喇叭状,陆地内凹,形成天然港湾,每天退潮时成片滩涂与岩石便裸露出来,无数泥螺、贝壳与跳鱼就藏在岩隙与气孔之间。附近村民与整群白鹭就趁此机会,在泥沼中搜寻美味。
穿过滩涂,跨越海堤,能见到山海之间的蟹田。金清人很低调,青蟹产量不大,鲜少宣传。他们养蟹不用鱼虾,喂的是一种豌豆粒大小的贝类。蟹场田坎上落满贝壳,乍看还以为是白色沙滩。活贝鲜度高、腥味少,青蟹捕食之后肉与膏自然鲜甜。尤其春末夏初的小青蟹,蟹黄初生,清鲜滋味更是抵达巅峰。蟹农捞蟹都在清晨,蟹商凌晨就要起身,抢先挑选大只仔,披着晨光送入府城,台州人就可以享用当日鲜货。
不生活在海边,想不到青蟹如此生猛。年初投下数百万蟹苗,年终一亩田捞蟹不足五千,除了贝壳,小蟹也会沦为大蟹的食物。刚出水的小青蟹手掌大小,爬起来手脚迅猛,公蟹腿脚有力甚至能跳起。盛蟹的塑料大盆中要预先装满苇叶,才能防止蟹斗。再熟练的工人也不敢徒手抓,要借长钳夹取,再将其五花大绑起来。蟹商守在盆边选母蟹,一要掂重量,二要对光照,壳不透亮、分量又足的大蟹必肥。
禁渔期的餐桌,一样精彩
蟹农小屋守在田边,他们吃蟹不用蒸,活蟹加酒加姜,直接放在铁锅中水煮。煮到水干透,风味尽收回蟹中,膏黄半凝,嫩肉含汁,热气腾腾地掰开,也不用蘸什么调料,连膏带肉吮一口,鲜到太阳穴狂跳。小青蟹上市时,正巧遇上当年新收的小土豆。看着两不相干的食物,台州人偏就凑在一起了。青蟹斩半,膏黄用猪油煎香,烹入老酒、头抽、鲜姜与红糖,再与嫩土豆一起烧酥,当土豆表面微微起一层焦,汤汁醇厚时,遍撒青葱起锅。吸饱了蟹汁的土豆,质地绵甜细腻,表面有焦香,甚至比青蟹更出彩。啃罢蟹身,吃足土豆,再盛一碗热饭,淋上几大勺盘底蟹汁,猛扒几口,便是神仙也不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