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宝莲酒厂名优酒-国家优质宝莲大曲

中国宝莲酒厂名优酒-国家优质宝莲大曲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3年四川省商业优秀产品奖;1985年四川省名酒;1984、1988年商业部优质产品银爵奖和金爵奖;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酒无色透明,具有“无色透明、窖香浓郁、醇和净爽、诸味协调、余香悠长”的风格。酒度有60、54、38度。

中国宝莲酒厂名优酒-国家优质宝莲大曲

【部分获奖历史】1983年四川省商业优秀产品奖;1985年四川省名酒;1984、1988年商业部优质产品银爵奖和金爵奖;1988年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

【工艺及风味特点】该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特制成的包包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续糟混蒸工艺,经人工老窖发酵,低温入窖发酵60天,双轮底分层封泥,回沙回酒发酵,缓火蒸馏,分级摘酒,地窖陶器贮存,后期勾兑等工序酿成。酒无色透明,具有“无色透明、窖香浓郁、醇和净爽、诸味协调、余香悠长”的风格。酒度有60、54、38度。

【理化指标】香型:大曲浓香

酒度:54~60度 总酸:0.5~1.7克/升 总酯:≥3.7克/升

酒度:38度 总酸:0.35~1.5克/升 总酯:≥2.0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资阳宝莲酒厂原位于四川省资阳县宝台公社的宝台寺下沱江桥头,其前身源自解放初期成立的“伍隍槽酒联合社“川南国营第18酒厂”(1951年命为“资阳县酒厂”);1965年,该厂并入宝台乡酒精厂,易名为“四川省国营资阳县酒厂”;1988年底至1989年初,酒厂更名为“四川省资阳宝莲酒厂”。

资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西邻眉山,森林覆盖率达33%,是长江中上游的生态林保护区。产于四川资阳的宝莲大曲,源于久享盛誉的伍市干酒(伍市:地名,1985年复名为伍隍镇,因镇内有伍隍庙而得名)。据《资阳县志》载,清代康熙年间“资阳陈色、伍市干酒”,“煮酒贩运成都”,有“过龙泉香十里”之称。然而,伍隍场偏远而闭塞,交通不便,它得以成为酿酒勃兴的重镇,正是因为百余年来相对闭塞。为了躲避战乱,伍隍场被官绅视为可以全躯保家的“世外桃源”,人烟日臻辐辏,工商贸易逐现繁荣。加上富商豪绅、社会名流酬酢宴享之风滋长,对烟酒等消费品需求日增。抗日战争时期,因液体燃料匮乏,国民党政府大量收购干酒,加工成酒精,于是刺激了伍隍场酿酒业的迅速膨胀。

伍市干酒也称陈色酒,属于小曲其他香白酒。作为蜀中名牌佳酿,伍市干酒首创者系何人,大宗商品远销各地始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主要特点是,酒色清透明,清香醇厚,甘润柔和,尾净回甜,酒度60度。据《内江文史资料》(1986年)载,此酒创始人应是伍隍场东约二十里邹家祠早已歇业易主的魏姓槽房。该槽房始建于清同治年间,靠酿酒起家,世代相传,迄至解放前1年左右歇业,已历五代。当时,川西酿酒普遍采用玉米、小麦之类酿酒,远远不及伍隍场利用当地自产的优质红粮、特制小曲和两截山的泉水精工酿造的干酒。所以,凡有伍市干酒运抵成都,市内各大酒庄竞相抢购,魏氏槽房则披荆斩竦,开道于前。于是,伍隍场其他槽房接踵而来,仿效于后。但因交通不便,解放前的伍市干酒多凭人拉肩挑,辗转搬运,才得以畅销成都等地,成为驰名天府的名酒。

资阳解放后,人民政府委托有经营管理经验并具有烤酒知识的石正光等组织成立“新兴槽联社”(或名“伍隍槽酒联合社”),招股开业,时有7个作坊,1年后即扩展为18个作坊。1955年,联合社转为公私合营,以后又在两截山附近兴建“培德酒厂”,集中技术力量,充实和更新全套生产设备。与此同时,他们创造性进行改革和技术革新,对车间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做了重大改进,保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使伍市干酒传统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多次被评为内江地区和四川省的优质白酒。随着伍市干酒声誉日隆,销售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要求供货者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

1963年,四川省商业厅投资3.75万元,对宝台乡酒精厂进行扩建。1965年,“川南国营18酒厂”及全县公私合营各类型酒厂并入该厂,统一命名为“四川省国营资阳县酒厂”。

1973年,为继承和发扬伍市干酒的传统工艺,该厂汇集酿酒行家,采用科学方法,借鉴名酒经验,不断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法,酿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新一代大曲酒产品。因酒厂坐落于宝台山、莲花山的两山之麓,酒厂便将该酒命名为“宝莲大曲”,当年开始试产。1979年后,该酒多次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成为四川名优曲酒中的后起新秀,市场供不应求。1985年,该厂总产量达到了5917吨的历史高位。1986年,38度低度宝莲大曲酒研制成功,与54度宝莲大曲在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双获银奖,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www.xing528.com)

图68-1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部分宝莲大曲酒

【商标及其他】该厂最早使用的“雁江”牌商标,推测起用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据《资阳县志》及商标局文档记录显示,该商标起初并未正式注册。后经过重新设计图案,于1979申请注册,1980年1月获准通过并公告。

1979年,由于国家出台了新的商标使用规定,资阳县酒厂对产品的商标使用较为慎重,注册了多款商标,产品由此逐渐丰富起来。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商标法》逐步得到贯彻落实。由于前期缺少前瞻意识,一些厂家早期形成的品牌市场,很可能因商标的使用问题而导致侵权的发生。资阳县酒厂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如所生产的“千杯少”酒,原使用的“千杯少”商标因已被黑龙江省某酒厂先期注册,不得不更换酒的名称与商标。但迫于已经形成的市场,该厂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做法,将新注册的“千少”商标图案与文字连成一体予以介绍:“根据两部一局关于酒类商标名称应与特定名称一致的规定,特将我厂生产的‘千杯少’酒更名为‘千少’酒”。

表68-1 资阳宝莲酒厂部分商标一览

续表6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