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赤峰第一制酒厂的向阳牌陈曲酒,享誉全国

内蒙古赤峰第一制酒厂的向阳牌陈曲酒,享誉全国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酒业组合”收归国有,1950年命为“赤峰酒厂”。同年,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开展“质量月”活动,“向阳牌陈曲”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1984年,向阳牌赤峰陈曲酒(58度)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获银质奖,一跃进入国家优质酒行列。1986年,38度“向阳牌”陈曲酒研制获得成功,次年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1988年首次出口南美和加拿大。表46-1内蒙古赤峰市第一制酒厂部分商标表46-2赤峰市第一制酒厂部分其他产品

内蒙古赤峰第一制酒厂的向阳牌陈曲酒,享誉全国

【部分获奖历史】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名优产品;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1984、1989年第四届、第五届评酒会银奖,获“国家优质酒”称号。

【工艺及风味特点】此酒以精选红粮为原料,白曲制成麸曲加5种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先进的窖泥培养技术,经清蒸、清烧、混入、入窖发酵40天、贮存半年、精心勾兑而成。该酒清澈透明,香浓醇厚,尾净余长,具有“绵、甜、净、香、柔”的独特风格。酒度有58、55、53、38度。

【理化指标】香型:麸曲浓香

酒度:53~58度 总酸:≥0.7克/升 总酯:≥3.5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赤峰市第一制酒厂前身为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开设的“乾蔚兴”烧锅,1947年收归国有;1950年,该厂被命名为“赤峰酒厂”;1956年,酒厂更名为“地方国营赤峰酿造厂”;此后,该厂由省营下放赤峰市管理,易名为“地方国营赤峰市制酒厂”;1984年10月,正式改名为“赤峰第一制酒厂”。

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燕山北麓,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同时也是中国古老文明——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清朝以后,赤峰地区成为清政权的巩固后方,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清雍正、乾隆时期施行“借地养民”“移民实边”政策,出荒放垦,南方移民大量涌入,逐渐把原来的牧区变成农区,出现了许多农业人口集聚的居民点,商业活动由此兴起。

19世纪初,赤峰城镇已商号林立经济繁荣。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山西曹号联号在三道街西屯路北开设“乾蔚兴”烧锅,时为全县最大的烧锅,年产白酒13万斤。

图46-1 20世纪80至90年代初部分向阳牌陈曲酒

日伪初期,因实行经济统制,赤峰酿酒作坊纷纷倒闭;1939年,日伪当局强行接管“乾蔚兴”,改为“酒业组合”。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酒业组合”收归国有,1950年命为“赤峰酒厂”。(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末,赤峰酒厂产品多沿袭旧时传统品种,也有少量色酒,所生产的“赤峰老窖”工艺仍较落后。为了适应发展要求,弥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酒厂引进了廊坊食品发酵研究所的“泸型酒微生物的选育及防止窖泥老化”以及“己酸菌人工培养”科研成果,并与辽宁大学生物系合作,开展“增己降乳”的科学试验,为争创名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79年,经过工艺改良生产出的优质酒,主体香气更突出,泥臭味也消除了,于是,酒厂把这种优质酒命名为“陈曲”酒。

同年,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开展“质量月”活动,“向阳牌陈曲”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1984年,向阳牌赤峰陈曲酒(58度)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获银质奖,一跃进入国家优质酒行列。

1986年,38度“向阳牌”陈曲酒研制获得成功,次年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1988年首次出口南美和加拿大。

1989年,赤峰市第一制酒厂已发展成为内蒙古主要的优质酒生产企业,年综合生产能力2000多吨,其中,陈曲酒850吨。

【商标及其他】赤峰市第一制酒厂使用的“向阳”牌商标,是赤峰地区最早注册的商标之一;该商标1959年7月1日被批准正式注册,广泛应用在该厂的各种酒类产品之上,1979年续展注册,一直保留至今。

表46-1 内蒙古赤峰市第一制酒厂部分商标

表46-2 赤峰市第一制酒厂部分其他产品(截至198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