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获奖历史】1979、1980、1983年辽宁省名酒;1988年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1984、1989年第四、五届全国评酒会银质奖,获“国家优质酒”称号。
【工艺及风味特点】该酒以高粱为原料,麸曲(67%)、大曲(33%)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茅台酒工艺与本地传统工艺相结合酿制而成。该酒具有清澈如玉、晶莹透亮、入口醇厚、香雅回甜、余香悠长的独特风格。酒度有55度、38度。
【理化指标】香型:麸曲酱香
酒度:55度 总酸:≥1.0克/升 总酯:≥2.0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大连酒厂原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南沙河口村。其前身系日本人在民国二年(1913年)开办的清酒厂(原森川造酒厂);1945年8月,该厂被苏军接管,后由大连市人民政府接管转交给福泉号,改名为“新华造酒厂”;1952年,新华造酒厂并归“大连酿造厂”,为白酒车间[1];1957年,由于公私合营,一些酱菜厂并入大连酿造厂后组成该厂白酒分厂(含白酒车间,酱油车间);1964年6月,大连酿造厂白酒分厂独立,命名为“大连白酒厂”;1975年,大连白酒厂改名为“大连酒厂”,直属旅大市轻工业局。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东北、华北、华东的海上门户,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大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盛产苹果,山楂、葡萄、黄桃、樱桃等。由于地处战略要地,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大连曾遭受两次大的战争洗劫,沦为俄、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
图43-1 20世纪80年代部分辽海牌老窖酒
大连地区开办烧锅、酿造白酒始于1898年,在沙俄侵占旅大之前,清政府规定,白酒产地为辽阳,辽南只产黄酒。沙俄侵占后,废除清朝规定,随后貔(pí)子窝、大连沙河口、寺儿沟等地相继出现了烧锅,但规模很小,生产能力较低。
日本侵占旅大后,为垄断白酒生产,设立大连烧耐制造所,后因技术不过关宣告破产,于是大力发展日本酒(清酒)生产。日本投降后,因销路等问题,清酒和黄酒基本停产。
到了解放初期,大连只能生产白酒、酱油。1950年,大连酿造总厂恢复黄酒生产,由于黄酒酿造在大连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艺精湛。该厂生产的“大连黄酒”,自1963年连续蝉联三届全国评酒会银奖。1964年,“大连白酒厂”成立,白酒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1847吨。
1975年,该厂开始投产大连老窖酒。该酒在工艺上继承了传统酿造工艺之精华,博采众名家之长,结合现代新技木,融汇一体自成一家。该酒酒质纯正柔和,酱香浓郁奔放,香气细腻协调,回味绵软悠长,被人们称赞为“开瓶香满屋”,从此走出了仿茅台工艺的老路子。1978年,该酒首次参加省名酒评定会名列前茅,一鸣惊人;1980年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名酒。1986年,38度低度老窖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
1978年,国家投资500多万元扩建大连酒厂,增加年产1000吨的优质酒车间和年产1000吨的固态发酵白酒车间,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提高。1985年,酒厂年总产量达万吨以上。其中,白酒8000吨(其中,优质白酒1500吨)。主要产品有黄酒、白酒、露酒、味素等,其中,月宫桂酒、迎宾酒、多鞭酒、十全大补酒等露酒产品销往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www.xing528.com)
图43-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丰收牌旅大红葡萄酒(大连酿造厂出品)
【商标及其他】大连酒厂使用的“丰收”牌商标,据实物考证,推断于20世纪50末年代开始使用,广泛使用在其生产的各种黄酒、白酒、露酒、葡萄酒产品之上。
1964年,该厂成立为“大连白酒厂”后,主要使用“辽海”牌商标,一直保留至今。
表43-1 大连酒厂部分注册商标
表43-2 大连酒厂部分其他产品(截至1988年)
续表43-2
【注释】
[1]1952年的大连行政区划分称为旅大市,直到1981年,才恢复为正式的的行政区名称“大连市”。然而根据众多实物印证,该厂自20世纪50年代建厂起,在酒的商标上一直按传统名称使用“大连酿造厂”之名,并未加以改动,与《大连市志·轻工业志》(1997)中叙述的“旅大酿酒厂”(图43-2)有所区别,特此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