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州曲酒国家优质酒—大连市金州酒厂

金州曲酒国家优质酒—大连市金州酒厂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987年5月,金县撤县改为大连市辖金州区,“辽宁省金州酒厂”随后改名为“辽宁省大连市金州酒厂”。次年,38度低度金州曲酒投放市场,1986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酒;1989年,在第五届评酒会上与54度金州曲酒双双荣获银质奖。根据实物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的档案记载,此时金州酒厂以“大和尚山”为名申请注册商标。

金州曲酒国家优质酒—大连市金州酒厂

【部分获奖历史】1978年辽宁省优质产品奖;1979年5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名牌产品”;1981年和1984年两次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79、1984、1989年第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银质奖,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

【工艺及风味特点】该酒以高粱为原料,白曲霉制麸曲为糖化剂,酒精酵母、产酯酵母、多元醇酵母做发酵剂,采用原料清蒸除杂,混蒸混烧老五甑操作法,置入工培养的泥窖中发酵30天,经缓慢蒸馏,掐头摘尾,装瓷缸中贮藏3个月,经精心勾兑,再贮存3个月以上包装出厂。该酒感官特点是澄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绵甜,甘洌爽口,余味纯净。酒度有58、54、38度等多种。

【理化指标】香型:麸曲浓香

酒度:54~58度 总酸:≥0.6克/升 总酯:≥3.0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辽宁省大连市金州酒厂原位于金县的南山村,系在前朝鲜人池田龙于1943年在金州城开设的“南满农艺化学株式会社”果酒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46年,该厂以50万元卖给金县人民政府,改名为“金县酿造第三分厂”;1948年8月,该厂划归关东实业公司下属的酿造总厂,更名为“金州果酒厂”;1952年酿造总厂撤销后,划归当地政府领导,1958年改称“金县造酒厂”;1974年又改名为“金县酿酒厂”,转以白酒生产为主;1984年7月15日,经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批准,酒厂正式更名为“辽宁省金州酒厂”。[1]

1987年5月,金县撤县改为大连市辖金州区,“辽宁省金州酒厂”随后改名为“辽宁省大连市金州酒厂”。

金县,古称“金州”,是个古老的海滨城市,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酿酒自然条件。19世纪以前,大连地区以生产黄酒清酒为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内,这种状况仍基本维持不变。

1973年,金县酿酒厂开始试制浓香型酒,试验组于桥等10人,在轻工部高级工程师周恒刚等人指导下,首次采用麸曲做发酵剂,以河泥为培养基,通过延长发酵时间等办法,为乙酸创造适宜的繁殖条件,试制终于获得成功。辽南协作组、省及东北三省协作区经多次鉴定,均认为达到省级优质酒水平,定名为“金州曲酒”(58~60度),1974年国庆前夕正式投放市场。

“金州曲酒”的试验成功,突破了传统大曲自然发酵的框框,用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取代自然培菌,展示了微生物技术在制曲工艺改革上的巨大潜力,从而为北方制曲酒开辟了新途径。由于使用产酪酸较少的白曲霉菌培制麸曲做糖化剂,金州曲酒杂醇油含量仅为标准的三分之一,饮后无上头及口渴之感,问世不久即获得国家级银奖,一跃成为国家优质酒。

1985年,金州酒厂总产量达到2290吨,其中,曲酒1665吨。次年,38度低度金州曲酒投放市场,1986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酒;1989年,在第五届评酒会上与54度金州曲酒双双荣获银质奖。

【商标及其他】“庆丰”牌是目前发现的金州酒厂最早使用的商标,具有浓厚的“文革”时代特征。该商标推断启用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工商局1982年《全国注册商标名录》的酒类商标名单中,存有该商标的文字信息,1982年后被注销。

1979年,国家制定了新的商标使用规定。根据实物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的档案记载,此时金州酒厂以“大和尚山”为名申请注册商标。大和尚山,即现今大连大黑山深林公园内最高山峰,当地人称为“大虎山”或“老虎山”,距金州镇7.5公里。(www.xing528.com)

然而“庆丰”“大和尚山”牌商标均存在与酒的名称不相统一的情况,属于混同商标,应改为使用与“金州”相统一的商标名称。但此时的“金州”商标已经被本县的“满家滩公社酿酒厂”抢先注册。这样,又带来了的新问题——“金州曲酒”没有合适、合法的商标使用,必须改酒名称。

图36-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金州曲酒

幸运的是,“金州曲酒”在1979年获得了“国家优质产品”称号,由于国家对名优产品有保护政策,加上抢先注册“金州”商标的又是本县一家乡镇集体酒厂,给“金州曲酒”减轻了不少压力。在“金州”商标成功注册的1982年,该商标就被顺利地转到了金县酿酒厂的名下,快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表36-1 金州酒厂部分注册商标

表36-2 金州酒厂部分其他产品(截至1990年)

【注释】

[1]实物中发现,1984年10月,该厂产品商标上仍有标注为“金县酿酒厂”的,原因可能是使用未用完之库存商标。由于当年印制商标的成本远比今天要高得多,加之当时的商标意识及市场管理水平远未达到今天的这种高度,所以,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开支,遂将这些库存商标继续使用,贴完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