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获奖历史】1978、1983年黑龙江省名酒;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4年、1989年全国第四、第五届评酒会银奖,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
【工艺及风味特点】特酿龙滨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高温曲为糖化发酵剂,汲取借鉴茅台酒工艺,采用高温闷料、六轮发酵、堆积增香、缓慢馏酒、分型摘酒、经多年陈酿后精心勾兑而成。该酒具有酒液微黄透明、色泽清亮、酱香突出、酒体醇厚、幽雅细腻、入口酱香明显、后味较长、空杯留香持久等特点。度数有60度、55度、50度、39度。
【理化指标】香型:大曲酱香
酒度:50~55度 总酸:≥1.0克/升 总酯:≥3.0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哈尔滨龙滨酒厂原址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大保定街16号(20世纪80年代初迁入平房区),该厂系1916年由私人业主孙继业创办的“增盛通”烧锅发展而来。哈尔滨解放后,“增盛通”烧锅被改为公私合营“健生酒厂”;1952年,酒厂更名为“地方国营哈尔滨第四制酒分厂”;1957年,第四制酒分册改称为“哈尔滨第四制酒厂”;1961年,酒厂正式定名为“哈尔滨龙滨酒厂”。至今,该厂已有百年历史。
图20-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龙滨酒厂部分龙滨酒、特酿龙滨酒
哈尔滨的白酒酿造业,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清嘉庆十年(1805年)。山东黄县的田保辉兄弟6人来到哈尔滨,在当时还是村落的香坊开设了第一家酒厂,号称“田家烧锅”,这是哈尔滨最早的一家白酒酿造厂家。
1916年,私人业主孙继业创办“增盛通烧锅”,后转由国民党接收大员宋继珊及其子宋风滨、宋凤思经营,改名为“增盛烧锅”,东北沦陷时期被强行改为“松滨联合株式会社”。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哈尔滨各酒厂均被强令生产军事用的75度酒精,以供日本侵略战争军需,同时建立了“酒精联合株式会社”。抗战胜利后,宋风滨废掉“淞滨联合株式会社”之名,仍沿用原名“增盛烧锅”;1946年,改为“健生酒厂”;哈尔滨市解放后,该厂改为公私合营,时年产量不足百吨。
1955年,全国第一次酿酒工作会议以后,黑龙江省在规模较大的酒厂中开始了搞优质名牌白酒的研制工作。第一家搞试制优质白酒的哈尔滨第四酒厂(龙滨酒厂前身),1957年派技术人员去贵州学习茅台酒的经验,同时与黑龙江省轻工设计研究所共同协作,在汲取茅台酒传统工艺的同时,结合本地红粮大曲酒酿制工艺,以大麦、豌豆培制青茬大曲(中温曲)、小麦制高温区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五次清烧的操作方法,历经两年多的时间,研制成功了优质龙滨酒(60度)。该酒色微黄,纯净透明,酒香浓郁,劲头大而口味柔和,饮后有余香,很适合北方饮烈性酒的习惯,1960年量产后广受好评。
此后,时年恰逢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瓶装龙滨酒只供应外宾以赚取外汇,国内消费者只能零杯享用,而且价格较高,每杯(1市两)零售价0.5~0.8元。
1963年,龙滨酒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一举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文革”初期,龙滨酒厂的生产受到冲击,产量下降。1966—1969年,年均总产量只有300吨,1970年以后开始回升。(www.xing528.com)
图20-2 20世纪80年代龙滨大曲
1973年,龙滨酒厂根据省优质酒会议精神,决定成立“三结合”特酿龙滨酒试制小组,再次派人到茅台酒厂学习,并邀请茅台酒厂的技术人员来厂指导,用了近3年的时间研制出了具有茅台酒风味的白酒——特酿龙滨酒。
特酿龙滨酒吸取了国家名酒的技术精华,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被誉为“北方茅台”。它与龙滨酒的区别在于,工艺更精、品质更高。龙滨酒为玻璃瓶包装,陈酿一年半以上出厂;特酿龙滨酒为瓷瓶包装,陈酿两年半以上出厂,酒质更为醇厚。由于包装新颖,因此投入市场后受到广泛好评,于1979年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1981年,为了提高龙滨酒产量,市政府决定投资1665万元,在平房区平新乡扩大龙滨酒生产基地。新厂于1982年5月破土动工,1984年春投入生产。新厂安装了现代化的酿酒和灌装设备,形成了酿酒、包装生产一条龙,年产龙滨酒5000吨。当年,39度特酿龙滨酒问世。1987年,酒厂又推出50度特酿龙滨酒。
表20-1 龙滨酒厂部分商标一览
1994年,龙滨酒厂与三九集团合资,成立了“哈尔滨三九龙滨酒业有限公司”,1996年7月正式被三九集团兼并。
【商标及其他】“龙滨”牌注册商标是哈尔滨龙滨酒厂最早使用的传统商标,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正式注册并开始使用,1979年申请续展,一直保持至今。该商标图案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段存有细微差异,需注意加以区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厂产品逐步增多并系列化,注册商标也逐渐增多,详见表20-1。
表20-2 龙滨酒厂部分其他产品(截至199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