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敌进攻遭重创,叫嚣竭力增兵将。共产党人难忍让,挥师抗,运筹帷幄谋强项。 俯瞰中原心计上,跃登大别山歌唱。三路两厢声势壮,掀巨浪,反攻阵势呈无量。
①俯瞰中原进军大别山:大别山在豫、鄂、皖三省的边境,为长江、淮河分水岭,是中原战略要地。古代兵家多谓:夺取中原,就能占有天下。《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踞中原而有东南。”共产党毛泽东正是夺取了这一战略要地,由此,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走向胜利的彼岸。从1947年起,人民解放军在一年的内线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军一百二十万人,解放军总兵力发展到一百九十万人,其中正规军一百万人,国民党军队从内战开始的四百三十万人下降到三百七十万,其中正规军由二百万人下降到一百五十万。国民党蒋介石为摆脱困境,于1947年7月4日颁布《全国总动员案》,力图将战火烧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和物力,使人民解放军难以持久。中共中央当机立断,做出出人意料的决策,不等完全粉碎敌人的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优势,立刻转入全国性反攻。中共中央经过精心策划,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作为主要突破目标。当时,国民党正集中兵力于东西两翼战场,中间部分兵力比较薄弱,仅是凭借黄河天险,以少数兵力实施防御。大别山区曾经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条件好,利于解放军立足生根。解放军只要能占据大别山区,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钳制中原,迫使蒋介石调动进攻山东、陕北的军队回援,同解放军争夺这块战略要地,由此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战略目的。为了实现这个作战计划,中共中央制定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格局。三军配合是: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的野战军主力为中路,实施中间突破,直趋大别山;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皖区;以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两翼牵制是: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进攻陕北之敌北调;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向海边。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十二万人以出乎敌人意料的突然行动,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经过艰苦的行军和激烈的战斗,在8月末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刘、邓大军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奋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轮番进攻,到11月,共歼敌三万余人,建立了三十三个县的民主政权,初步打开了大别山地区的局面。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际,由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八万人在8月下旬渡过黄河,挺进豫西。由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也在9月越过陇海铁路南下,进入豫皖苏平原。至此,三路大军都打到外线,布成“品”字形阵势,纵横驰骋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大海的广大地区,把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