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民蠹并欺凌,气壮山河讨不平②。
联手先生行大义,合谋豪杰数挥旌③。
波推辛亥开新宇,浪卷皇朝葬旧廷④。
一曲凯歌书绝唱,比肩国父谓精英⑤。
①黄兴(1874-1916年) 中国民主革命家。名仁牧,学名轸,继改名兴,号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黄兴才思敏捷,文才出众。但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决心弃文习武。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赴日本留学,和蔡锷、杨守仁等创办《游学译编》。次年参加发起拒俄义勇队(旋改名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与刘揆一、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任会长,策划长沙起义未成。次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等发起创立中国同盟会,任执行部庶务,居协理地位。1906年发动萍浏澧起义,发布《中华民国军起义檄文》。继后从1907年起,先后参与或指挥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和广州新军起义(即黄花岗之役),率领敢死队进攻督署。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与清军进行顽强作战,并取得阶段性胜利。沪、苏、杭等地光复后到上海,被独立省各都督府代表会议先后举为大元帅和副元帅代行大元帅职权,但未赴任。参与南北议和。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他将军制改为师、旅、团、营、连,这套名称一直沿袭至今。临时政府北迁,任南京留守。袁世凯背叛民国后,黄兴于1913年7月由上海至南京任讨袁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因意见不合,未参加。旋赴美,但仍与孙呼应,积极策动讨袁,大力宣传揭露袁世凯倒行逆施、企图复辟帝制的罪行。1916年袁世凯死后回上海,不久病逝。今有《黄兴集》。黄兴是比肩于孙中山的一位不屈不挠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民主革命领袖,在当时及身后,一直受到革命志士仁人的广泛赞誉。(www.xing528.com)
②列强民蠹并欺凌,气壮山河讨不平:指在腐朽没落的晚清时期,中华民族不但濒临外国列强侵略瓜分的危亡局面,国人备遭凌辱;同时还要受到已沦为列强奴役中国人民工具的满清王朝的压榨和盘剥。革命志士黄兴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沉沦与危亡,为民族的尊严,国人的民主、自由,以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举义旗,讨不平,矢志不渝致力于推翻封建专制的清王朝。
③联手先生行大义,合谋豪杰数挥旌:指黄兴与孙中山为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民族大义为重,携手共同策划武装起义,而具体实施大多为黄兴所策动指挥。黄兴与众多志士谋划的起义先后达十多次。典型的如长沙起义、萍浏澧起义、镇南关战役、黄花岗起义等。其中以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广州黄花岗起义最为惨烈,从而推动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三·二九”起义使清廷惊慌失措,镇压起义的水师提督李准不得不承认“民心思汉,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维持”(见李准《光复广东始末记》)。
④波推辛亥开新宇,浪卷皇朝葬旧廷:指以黄兴与孙中山为首发动和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像洪波一样地推动着武昌起义的爆发。辛亥革命的成功壮举,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开创民主共和的新天地新时代,其革命洪流像巨浪一般地淹没了封建专制的清王朝,也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王专制。
⑤一曲凯歌书绝唱,比肩国父谓精英:指黄兴为推翻满清王朝封建统治,矢志不渝,发动了数次武装起义,从而为武昌起义吹响了号角。他参加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在当时条件下,谱写了一曲实属前无古人的绝唱。“国父”,系中华民国中后期国人对孙中山的称谓。所谓比肩,是说黄兴为国家民族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可与孙中山媲美和相提并论。语意引自辛亥革命前后国士俊杰对黄兴的赞誉。如宋教仁说,孙中山与黄兴“同为吾党泰斗”(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章太炎在《悼黄兴》的挽联中称颂黄兴“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孙中山在《祭黄兴文》中说:“惟公之生,为众所瞻仰……惟公之死……无老无幼,无新无旧,皆知今日中国不可无此人……起四千余年之古国,挽四百兆涣散之人心,是犹赖公在天之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