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名臣谓脊梁,忠贞志决救危亡②。
秉廉拒贿称模楷,抗敌驱凌佩领航③。
两代帝师倾肺腑,一心画策力图强④。
维新欲作中流柱,后党操刀愿未偿⑤。
①翁同龢(1830-1904年) 清末维新派。字声甫,号叔平,江苏常熟人。咸丰二年(1852)状元。同治、光绪帝师。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1882-1884年(光绪八年至十年)和1894年-1898年两度担任军机大臣。1895年起兼任总理衙门大臣。中法战争时主张抗法,支持张之洞抗敌。反对李鸿章妥协。中日甲午战争时主战,不赞成李鸿章消极防御的被动措施。主张光绪帝亲政,变法图强。1898年1月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在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诏”后,被慈禧太后开缺回籍。戊戌政变后,又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翁同龢又以书法名于时。著作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今辑有《翁同龢日记》。翁同龢知识渊博,才堪大用,被时人喻为维新派第一导师。(www.xing528.com)
②清末名臣谓脊梁,忠贞志决救危亡:是说状元宰相翁同龢,面对满清王朝自鸦片战争后,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瓜分,处于岌岌可危之势。他临危受命,誓作一个顶天立地、不屈外侮的脊梁;他忠贞志决,誓做一个力挽狂澜、救亡图存的国士。
③秉廉拒贿称模楷,抗敌驱凌佩领航:是称赞翁同龢这位两朝帝师,又两任军机大臣,官阶一品,位极人臣的大员,为革除晚清的政风腐败、贪贿盛行的积弊,以身作则,垂范令行,拒收贿赂;另外,他毕生力主抗敌,反对妥协、割地、竭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御侮精神也是令人赞叹的。关于拒收贿赂,他凡获馈赠都用《日记》详细记载,对于不得已而收下少量馈赠,都用以物易银的办法等价奉还,这在晚清大臣中实属罕见。庄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一书中,这样评价说:“清末高官显贵,差不多人人有钱,除非是翁同龢这样不事苞苴(指馈赠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的廉介之士……”由此可见,他真称得上一代楷模、一代领军人物了。
④两代帝师倾肺腑,一心画策力图强:指翁同龢先后做了同治、光绪帝两朝帝师。为改变国家积弱积贫、屡遭列强侵略瓜分的局面,他倾尽全力教导两位帝王,先后给他们进讲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明代张居正的《帝鉴图说》等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欲将光绪帝锻造成一位乾纲独断、号令天下的英主而为其出谋划策,以变法图强。
⑤维新欲作中流柱,后党操刀愿未偿:指翁同龢在维新变法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遗憾的是,因为以西太后为首的后党及其他顽固势力挥舞屠刀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扼杀,使翁同龢满腔热血付之东流。而实际上光绪皇帝发动具有划时代意义、震撼中华大地的“戊戌变法”,其决心就是来自翁同龢;康有为之所以成为维新变法的中坚,亦因为翁同龢的举荐。所以翁同龢被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语意引自变法失败后的第七年,当时流亡在瑞典的康有为获悉翁同龢病逝的消息,异常悲痛,连作十四首哀悼诗,其中第一首有“中国维新业,谁为第一人”之赞叹。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翁同龢的纪念馆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和爱国者,就是在某种意义对翁同龢一生及其主张变法图强思想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