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论短长,三分孔孟二分庄②。
四家逊色休坛场,一帜增辉入殿堂③。
①袁枚(1716-1798年) 清代文学家、诗人。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又号存斋(《袁枚全集》第八册“附录四”),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随园老人、仓山叟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博学多才,乾隆三年(1738)考中举人。四年(1739)考中一甲第五名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然而,由于袁枚轻视清书(满文),讥之为“蝌蚪”,被外放为江苏溧水县令,继调沭阳县令。在任期间,袁枚关爱百姓,惩治不法,功绩卓著,其恩师尹继善时任两江总督,推荐袁枚为高邮刺史,因遭奸人中伤未果。袁枚对官场陋习深恶痛绝,故以母亲年高及本人患病为由,辞官归隐。于乾隆十三年(1748)购买江宁隋织造园,改名“随园”,隐居终老于此约五十年。从此悉心著述。据《清史稿》袁枚本传称袁枚著《随园集》,凡三十种……现存有十种,如《小仓山房诗集·文集》就达七十四卷,还有《随园诗话》、《子不语》等。被誉为“一代骚主”,“海内龙门”(张燮《寄祝简斋姻伯八十寿》)。成为主盟诗坛、性灵派领袖,以其文学理论、诗歌特色享誉文坛。在学术方面,袁枚严厉批评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在诗论方面,袁枚对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性灵”为诗的本质,有创新和发展,他大胆地宣称:且夫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三十)。袁枚作诗不走寻常门径,要独创新风,提出:一曰风雅之怀,二曰狂放之性,三曰真挚之情,四曰闲适之趣。袁枚为抨击理学所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在《子不语》中有一篇耐人寻味的《沙弥思老虎》(续《子不语》卷二),写自幼与老和尚在五台山顶修行十余年、从未下过山的小和尚,一日偶然随老和尚下山,所见牛马鸡犬皆不识,须老和尚一一指告。忽见妙龄女郎走来,小和尚惊问此为何物,老和尚怕他动凡心,正色告之曰:“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上二人回山,老和尚问他今日所见何感,小和尚居然答曰:“一切我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他不得。”这无疑是人的情欲本性使然。这是袁枚用一个诙谐的故事,指责老和尚“戒色”的软弱无力。(www.xing528.com)
②学术批评论短长,三分孔孟二分庄:是说袁枚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位“思想学术批评家”。其批评内涵有褒有贬,而思想基础是以儒家为主,庄子为辅。语出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卷九自白:“问我归心向何处,三分周、孔二分庄。”
③四家逊色休坛场,一帜增辉入殿堂:四家:指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五中品评:仿神韵派王士禛者为“贫贱骄人”;仿格调派沈德潜者为“权门托足”、“木偶演戏”;仿浙派厉鹗者为“步宋人冷径”;仿考据学肌理派翁方纲者为“古董开店”。一帜:指袁枚“性灵说”及其学术批评理论在乾嘉学坛独领风骚,驰骋乾嘉诗坛近五十春秋,被誉为“一代骚祖”,“海内龙门”。
④小说斑斓盈灼见,诗歌精彩压群芳:是说袁枚的著名小说《子不语》,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超越同时代小说;其诗歌创作达四千四百八十四首,且多体现“性灵”之趣,精湛多彩。其思想宗旨:具有风雅之怀、狂放之性、真挚之情、闲适之趣的四大特色。
⑤凌驾百代称华夏,拔萃性灵辉四方:指袁枚卓尔不群的一系列著作,凌铄(lì)百代,称誉华夏,语出乾隆朝进士,广东学政李调元在《袁枚诗选序》中称赞袁枚的诗作“凌铄百代,自成一家”;其性灵诗更扬名海外,辉映四方。语出日本学者广濑旭窗在《咏诸家三首》中,有一首咏袁子才,其中有“春花明艳放奇香,无实也能辉四方”之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