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识殊为心志豪,雄才大略越前朝②。
两厢满汉山河拓,一体君臣社稷牢③。
博学开科招儒士,贤能会试聚英骄④。
六次躬身赢士佩,三回俯首博人褒⑥。
系情农本咨丰歉,施惠工商慰碌劳⑦。
激励垦荒谋福祉,轻徭薄赋解民焦⑧。
奖廉反腐王纲正,惩贿诛贪铁手操⑨。
端本源澄明镜举,政清流洁吏风昭⑩。
南平叛逆听王命,北伏侵渔息剑刀⑪。
光复台湾开海禁,相安蒙古壮屏壕⑫。
悉收科技真知采,借鉴史书经典淘⑬。
垂范令行资表率,以身作则育群僚⑭。
巍巍功德前无古,中外钦崇竞折腰⑮。
①康熙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1661-1722年在位) 清世祖顺治福临第三子。八岁登基,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在位期间实现了大清帝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其疆域之大可与元帝国比拟,其作为可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媲美。有“千古一帝”之誉。既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又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昭信在所著《康熙评传》结语中说:“康熙思想的历史地位,的确不可低估。他的思想与他的事功一样,集守成与创新于一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其思想的广度、深度、知识含量、深远影响,均属于名家中的杰出者。康熙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但在当时,在后世,即在当今,也都值得重视。”其业绩、思想理论分为两大部类,各涵盖九大亮点。业绩:调整中央机构,重用汉臣;平定三藩,统一政令;统一台湾,开海贸易;抗击沙俄侵犯,保卫东北边疆;统一蒙古,安定北疆;六次南巡治河与团结江南士大夫;改革赋役制度,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学术,发展科技;矢志不渝,安定西藏。思想理论:崇儒重道,经世致用的学术观点与哲学思想;慎终如始的从政安民之道与君臣一体论;“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的反对朋党与秘密建储思想;端本澄源,源清流洁的察吏举措与吏治思想;战略决策与息兵、安民,从严治军与战略战术的军事思想;以农为本,量入为出的节用思想;施惠工商的革新举措;因俗宜民的民族思想与扶危济困的民族政策;“各行其道”的宗教思想与宗教政策。康熙帝非常业绩、卓越思想的历史地位,在当时,可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俄国彼得大帝齐名,因此,博得国内外及后世的极高评价。其统治时期号为“治平”。所遗憾的是,在位期间,存在诸子争夺太子之位和晚年因放松吏治,造成地方官贪酷之弊。(www.xing528.com)
②卓识殊为心志豪,雄才大略越前朝:指康熙帝亲政后,年仅十六岁时就擒拿结党营私、圈地乱国的权臣鳌拜。继而大刀阔斧地实行一系列超越前代的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
③两厢满汉山河拓,一体君臣社稷牢:指康熙团结并依靠满汉大臣、军民,进行卓越的奋斗,使清帝国疆域之大,超越除元帝国以外的汉、唐任何一代王朝。有“朕满汉一视”之说(《康熙起居注》第一册),并撰《君臣一体论》以自谨。
④博学开科招儒士,贤能会试聚英骄:系指康熙不但重用汉臣,而且广为招纳汉族名士。康熙十八年(1679),钦试博学鸿儒于体仁阁,在他亲自主持下,选取一等彭孙遹等二十名,二等李来泰等三十名,俱从优以翰林用(《清圣祖实录》卷七一)。此后江南名士多主动投服于清朝。
⑤黄河治理农家利,华夏安宁水患消: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亲政后,将“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河务”,即治理黄河水患。康熙提出务为“一劳永逸之计”(《清圣祖实录》卷六三),在能臣靳辅及其幕宾陈璜等经过十二年艰辛努力,终于将河患予以根治。
⑥六次躬身赢士佩,三回俯首博人褒:六次躬身:指康熙为根治黄河水患及开通漕运,六次南巡,亲临实地考察河务。三回俯首:指康熙首次南巡,为笼络汉族士大夫,赴南京明太祖陵行三跪九叩大礼;赴山东曲阜孔庙亦行三跪九叩大礼,并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大成殿;康熙礼贤下士,如靳辅为治河立下大功,于其临终,康熙特下哀痛诏以悼念。以上举动是封建帝王中所少见,跪拜前朝开国君主,更属罕有,不得不令士庶钦佩和嘉许。
⑦系情农本咨丰歉,施惠工商慰碌劳:是说康熙以农业为国民经济之根本。在《御制文·第三集·卷二十六》笔记中写道:“为政者保爱善良,如农夫之育嘉谷;剪除奸慝(tè),如农夫之锄恶草。故曰:政如农功。”特别关心农业丰收与歉产的情况,但不以工商为末,十分体贴工商业者的辛劳。据《康熙御制文》卷三,康熙说:“朕思商民皆吾赤子,何忍使之苦累……”康熙三十七年(1698)诏令免商户税银三(3.0285)万两。
⑧激励垦荒谋福祉,轻徭薄赋解民焦:为增加土地面积,康熙鼓励农民垦荒,诏令新垦荒地起科“三年后再宽一年”至四年或有六年的。使土地面积从顺治十八年(1661)为五百四十九万顷,到康熙二十年(1685)增至六百0八万余顷。为减轻农民负担,据记载,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因灾减税或蠲免税达五百四十五次,康熙五十一年(1712),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制,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⑨奖廉反腐王纲正,惩贿诛贪铁手操:指康熙发现广西罗城知县于成龙以廉明著称,从知县累拔至两江总督,称之为“天下廉吏第一”。而对满族山西巡抚穆尔泰,在任内科派百姓,勒索贪污,康熙严厉说:“朕不行力断,谁肯执法?”将其判绞刑处死。
⑩端本源澄明镜举,政清流洁吏风昭:应为“端本澄源,源清则流洁。”语出《清圣祖实录》卷九十六。这是康熙考察官吏与吏治的基本指导思想。
⑪南平叛逆听王命,北伏侵渔息剑刀:叛逆:指康熙削“三藩”中反叛的首恶吴三桂及耿精忠。北伏侵渔:(见定风波·《中俄尼布楚条约》注①)
⑫光复台湾开海禁,相安蒙古壮屏壕:指康熙二十三年(1683),任命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施琅以全权,攻灭台湾郑氏政权,迫郑克塽纳土归宗。并决定“解除海禁”,放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康熙对蒙古(时外蒙古)采取“乱则声讨,治则抚绥”、“宣威蒙古,并令归心”的方针,使蒙古臣服于清王朝。随后,康熙将蒙古“四十九旗哨兵”分派战略要地。使蒙古成为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通屏障和战壕。语意引自《清圣祖实录》卷二十七,康熙自豪地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⑬悉收科技真知采,借鉴史书经典淘:指康熙认为一国之君不但要精通政治,而且要懂得科学技术。由于他孜孜以求地学习、钻研古今和中华史学、科学知识,而造就成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文武兼备的一位封建帝王,又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中最有科学知识的人。他一生自撰及组织有识之士编撰各类书籍达六十余种,从中学习和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在编撰《明史》的基础上又编撰一部大型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他生活在中西文化交融时代,发愤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组织中外学者绘制成超越亚洲的著名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以及《律历渊源》。
⑭垂范令行资表率,以身作则育群僚:指康熙帝凡要求臣下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如他有吸烟嗜好,为要求朝臣戒烟,他率先戒掉;他不准官员贪污受贿,所以决不允许臣下借机向他送礼。
⑮巍巍功德前无古,中外钦崇竞折腰:是说综观康熙为帝期间所创下的业绩和建树的思想理论,及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因此,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钦佩和称道。晚清曾国藩,将康熙列入“自古英哲非常之君”(见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序)。梁启超对康熙留下的科学成就,在《饮冰室合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高度评价说:“这些都是我们文化史上值得特笔大书的事实。”法国人白晋在其《康熙皇帝》(赵晨译)一书中竟极为崇拜地说:“连做梦也未曾见过的伟大人物,是自古以来,统治天下帝王当中最圣明的君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