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仕子未因循,学术求精寓意新②。
元气生成天接地,太空宇宙物源根③。
如灾虐政君王敛,似盗腐风臣下吞④。
衰世尚能书此举,迎来中外为其欣⑤。
①罗钦顺(1465-1547年) 明代哲学家。字允昇,号整庵,江西泰和县人。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早年笃信佛学,后断然舍弃,“谓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承认“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是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一定条理的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他推崇朱熹的理学,力斥王守仁“讲良知之非”。而对朱熹“理与气是二物”的说法却不予以认同。著作有《困知记》、《整庵存稿》等。罗钦顺不但是明代的哲学家,而且是古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理论,主要体现在经世思想方面。他入仕后处在明代中叶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的衰世,对昏君暗政深恶痛绝。在《困知记》中指出:少壮之民窘于衣食者,十常八九,饥寒困苦之状,殆不胜述。中间一二,岁计粗给,或稍盈余,贪官污吏又从而侵削之……此皆有目者之所共见,诚可哀也。仁人君子能不思所以拯救之策耶?又,湖藩水旱荐臻,盗贼群起,军民憔悴之态,谈者自不忍究言。反复以思,恐未可谓之适然也,虐政如灾,贪风鼓盗,人事之失,殆非一朝以贻其患。在《整庵存稿》卷五中评论:“臣闻顷者查抄贼瑾家时,金银动余百万。此皆万民衣食之资,而聚为贼瑾囊箧之实,民之为盗,故其所也……”他劝告官员要闯过“富贵功名”关。在《困知记》卷上说:“有志于道者,必透得富贵功名两关,然后可以得而入;不然,身在此,道在彼,重藩密障以间乎其中,则相去甚远矣。”在《整庵存稿》卷二中说:“夫义重则利轻,公胜则私灭,所宜致思而力行者,其要无出于此。诚使惟公是秉,惟义是由,则德性无亏……”(www.xing528.com)
②凤林仕子未因循,学术求精寓意新:指罗钦顺虽推崇程朱理学,但对朱熹视理气为二物却不予认同。在学术和从政方面,开创一代新风并有独特见解。“凤林”,语出《泰和县志·罗用俊传》:罗用俊三个儿子钦顺、钦德、钦忠俱中进士,在朝为官,时人称泰和县为“凤林”。
③元气生成天接地,太空宇宙物源根:语意引自罗钦顺《困知记》卷上,指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就是宇宙万物之根本。
④如灾虐政君王敛,似盗腐风臣下吞:如灾虐政,应为“虐政如灾”。语出《困知记》卷四,原文是“虐政如灾,贪风鼓盗”。意思是说,如灾的虐政是帝王横征暴敛造成的;盗贼四起,甚至人民“造反”,是贪官污吏侵吞老百姓资财的腐败之风导致的。
⑤衰世尚能书此举,迎来中外为其欣:是说罗钦顺身历明王朝中叶的衰世,帝王昏庸,阉官刘瑾等擅权、奸臣严嵩等害政,使朝政日趋败坏,贪风四起。成化、正德、嘉靖三个帝王无所作为,专务声色犬马,淫乐无度,不理朝政。而罗钦顺却出淤泥而不染,尚能卓有建树。对于他这种精神和创获,使中外学者深受鼓舞。当代哲学史家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罗钦顺一生有两大学术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复兴元气”;日本学者山井湧在其《明清思想史研究》中认为,罗钦顺开创了“气学”。这说明罗钦顺对古代“气学”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