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本草世人卫,宋代官修诚可贵。为期长达百余年,硕果辉煌功绩伟。 更有医家多智慧,合并两书成一粹。李公杰作未萌时,证类名篇居首位。
①本草:中药的统称。中国自唐王朝颁行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历经三百余年的辗转传抄,至宋时,因内容的错漏和药物的增添,《新修本草》已不能适应社会对药物的需要。宋太祖开宝六年(973),朝廷下诏由尚药奉御刘翰、御医马志、翰林医官张素等九人,修订《新修本草》,后编成《开宝新详定本草》。开宝七年,又命王光佑、李昉等人重加修订,成书二十一卷,定名为《开宝本草》。《开宝本草》比唐《新修本草》新增药物一百三十九种。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宋朝廷又命掌禹锡、苏颂等人修订《开宝本草》,于嘉祐五年(1060)编成《嘉祐补注本草》,简称《嘉祐本草》。此前,朝廷根据苏颂的建议,于嘉祐三年,朝廷下令各州郡,将各地所产各种植物、动物、矿物中属药物类的制成标本呈送京师。进口药材则命令关税部门及商人辨清来源,说明出处,选送样品到京,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药物普查。也是世界药物史上的创举。苏颂等人奉诏编成《图经本草》二十一卷,共有药图九百三十三幅之多,与《嘉祐本草》同时刊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刻板印刷的药物图谱。后来,医学家唐慎微将《嘉祐本草》、《图经本草》两书合并,又撰成《证类本草》,增收药物六百多种,分为十三类。本书附载方剂很多,增加方论一千多条,各种药物之后共附古今单方三千多剂。在一段时间里《证类本草》取代了国家药典的地位。大观二年(1108)宋徽宗命医官艾盛对《证类本草》进行修订,编成《大观本草》。《证类本草》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之前,一直是研究本草的范本,在本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