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知远《中华诗鉴》-小桃红篇,全面展示后汉文化

刘知远《中华诗鉴》-小桃红篇,全面展示后汉文化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契丹主耶律德光灭晋后,把国号改为辽,在大梁称大辽皇帝,后晋地方各藩镇只得归附,惟刘知远手握重兵,坐观其变。契丹北撤时,刘知远见时机成熟,就与谋臣郭威商议进取中原。因此刘知远进兵顺利,几乎兵不血刃,六月,夺取了汴梁。刘知远在非常时期得到了皇帝的宝座,当时没有改国号,大局稳定以后,他才考虑国号问题,于是才改国号为汉,定都汴梁,次年改元乾祐,历史上称为后汉。

刘知远《中华诗鉴》-小桃红篇,全面展示后汉文化

静观时变待良机,后晋无兴替,末帝骄矜被遗弃。遇佳期,契丹撤出南疆地。乘机奋起,汉兴将继,又见短花时

①刘知远即后汉高祖(895—948年,947—948年在位) 沙陀人,因崇拜汉高祖刘邦,便改姓刘,自称是刘邦的后裔。后晋时,为河东节度使,累封至北平王。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兵攻入汴梁(今河南开封),抓走了石敬瑭的从子(即侄子)“孙皇帝”石重贵,封其为负义侯(详见“后晋灭亡”篇)。契丹灭后晋前,晋出帝石重贵对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很不信任,虽任命他为北面行营都统,其实只是用虚名来抬高他,对于各项军事的调度指挥,并没有让刘知远参与商议决策。刘知远为了保护自己,伺机图谋,就大规模招募士卒扩充军队,成为河东当时最强的藩镇,步兵骑兵达到五万多人。契丹主耶律德光灭晋后,把国号改为辽,在大梁称大辽皇帝,后晋地方各藩镇只得归附,惟刘知远手握重兵,坐观其变。天福十二年(947)二月十五日,刘知远在太原称帝,他不忍心改变晋国的国号和年号,但又不喜欢“开运”这个名称,于是沿用高祖石敬瑭的年号,改当年为天福十二年。这是历代皇帝登基不改国号从未见过的现象。这年二月十七日,契丹主因不习惯中原生活,率兵北撤,将石重贵及后晋降官和国库财物一并掠走,留下一个亲信萧翰镇守开封。契丹主德光在回撤路上竟然病死了。契丹北撤时,刘知远见时机成熟,就与谋臣郭威商议进取中原。耶律德光死后,辽国内部纷争,无暇南顾。因此刘知远进兵顺利,几乎兵不血刃,六月,夺取了汴梁。刘知远在非常时期得到了皇帝的宝座,当时没有改国号,大局稳定以后,他才考虑国号问题,于是才改国号为汉,定都汴梁,次年改元乾祐,历史上称为后汉。(www.xing528.com)

②短花:喻指昙花。昙花,属仙人掌科,花生于叶状枝的边缘,白色,极美丽,芳香,夜开,翌晨即萎,仅数小时,故有昙花一现之说。这里喻指后汉王朝国运之短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