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匠心独运书“史诗”
诗圣挥毫动地情,兴衰正误析分明②。
贬斥君王迷女乐,挞鞭安史乱朝廷④。
诗风雅俗含经典,幕幕交相似影屏⑤。
二、读草堂诗有感
少陵野老笔含经,巧夺天工意韵盈⑥。
掣鲸搏海龙鳞赋,约地环山凤德铭⑧。
绝诣流芳千载颂,升华美学壮兰亭⑨。(www.xing528.com)
①杜甫(712—770年)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自其祖父时迁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好学深思,成年后学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是颇有政治抱负的一位志士。开元后期,因权奸李林甫当政,举进士不第,后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寓居长安将近十年,生活贫困,接近人民,对当时黑暗政治有深刻认识,安禄山叛军陷长安,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授官左拾遗。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继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为幕僚,严武表奏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于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朝廷腐败予以深刻批判,同情人民的苦难,他的许多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篇,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行世。
②诗圣挥毫动地情,兴衰正误析分明:指杜甫以惊天动地的情感用诗作评析唐王朝的盛衰史。其诗篇在肯定开元盛世的同时,大胆揭露当时的朝政腐败、社会矛盾。作品显示出唐王朝从盛世迅速转向分裂割据的历史,深刻分析衰败、动乱的原因,所以被称为“史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又一座高峰。从宋代以后杜甫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
③颂扬盛世萧何律,谴责沉沦伯嚭行:指杜甫颂扬开元盛世,在《忆昔二首·之二》一首诗中描述:“忆昔开元盛世日,小城犹藏万家室……”在谴责朝廷腐败、国政沦丧,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描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萧何,汉高祖重臣,这里喻指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的贤相姚崇、宋璟。“律”指萧何所作的《九章律》,语意引自杜甫赞开元盛世“百余年间未灾变”是因为得益于“叔孙礼乐萧何律”(见《忆昔二首·之二》);伯嚭,吴王夫差谗臣太宰嚭,屡进谗言误国以及陷害能臣伍子胥等罪行,这里喻指唐玄宗后期的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祸乱朝政,进谗言陷害宋璟等,以及引发安禄山造反等罪行。
④贬斥君王迷女乐,挞鞭安史乱朝廷:指杜甫在《宿昔》诗中贬斥唐玄宗沉醉于杨氏姊妹的淫乐之中,荒废朝政的无耻行径;严厉批判安禄山、史思明分裂国家,发动叛乱,给人民造成空前劫难的罪行。
⑤诗风雅俗含经典,幕幕交相似影屏:指杜甫诗篇雅俗兼采,既有精湛的文学造诣,又有浅近的民间语言,而着重反映官场腐败、人民疾苦。之所以被称为“史诗”是因为杜甫开启将律诗引入政治的先河,其诗中涵盖着朝政兴衰的经验教训、经典性论述。连篇吟咏起来给人以一种犹影屏一般的交相辉映的感觉。
⑥少陵野老笔含经,巧夺天工意韵盈:少陵野老,为杜甫自称。笔含经、巧夺天工,指杜甫的诗作蕴含着经典、有笔下生辉的巧妙,脍炙人口的效果。如《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画图省识东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等等。
⑦浪逐思飘云物动,波澜情感鬼神惊:语意引自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原文是“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
⑧掣鲸搏海龙鳞赋,约地环山凤德铭:是对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未掣鲸鱼碧海中”的升华。龙鳞赋:喻指杜甫的诗作像龙鳞一样的光彩。凤德铭:语意引自杜甫《壮游》:“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凤凰,儒家传说中具有高尚情操的瑞鸟。书以言志,是值得人们铭记的格言。
⑨绝诣流芳千载颂,升华美学壮兰亭:指杜甫的诗作其绝妙精湛的造诣,获得历代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宋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对杜诗十分推崇,宰相王安石特编《杜工部后集》。他曾有“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之叹!宋代人在庆历、嘉祐年间称:“天下以杜甫为师。”张方平在《杜工部诗》中称赞:“文物皇唐盛,诗家老杜豪。雅音还正始,感兴出离骚。”现代诗人闻一多在《杜甫研究论文集》中云:“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1961年12月15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将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序》。这里喻指文人墨客对杜甫超群绝伦诗篇的钦崇、向往,像《兰亭序》中那样“群贤毕至”的场面以壮其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