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武帝未因循,立国开基数革新②。
施教育人严治吏,重农轻赋力安民③。
勤劳任勉饿肤体,俭朴为怀忘己身④。
寡欲清廉除嗜好,史书罕见一仁君⑤。
①萧衍即梁武帝(464-549年,502-549年在位) 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萧道成的族人。曾任齐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梁书·武帝本纪》记载,萧衍少有大志,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曾被齐竟陵王萧子良召入西邸,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合称“西邸八友”。他长于文学,又精乐律,曾创制准音器具,名“通”,和长短不同的笛十二支以应十二律,并善书法。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在位期间,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提倡儒学,鼓励农桑,减轻赋税,生活俭朴,并大兴儒教。太清元年(547),接受东魏大将侯景求降。第二年侯景叛乱,渡江攻破都城,他受困饥饿而死。(www.xing528.com)
②梁朝武帝未因循,立国开基数革新:喻指梁武帝萧衍代齐建梁后,没有沿袭南齐王朝的腐败政治,而是标新立异地提出一系列创新改革的主张(如注①所述)。
③施教育人严治吏,重农轻赋力安民:语意引自《南史·梁高祖本纪》记载,四年(505)下诏修饰国学(儒学),在京都建康设五经馆,置五经博士。以培养人才,选拔良吏。分遣使者,巡视州郡,若遇“忘公徇私,侵渔事务者悉随以闻”。反对那种“州牧多非良才,守宰虎而传翼”。“或借厨帐,或借厩库,或遣使命,或待宾客,皆无自费,取自于民”的贪官暴吏。在经济上,他重视农业,鼓励农耕,多次下诏减免租调,以减轻人民负担。
④勤劳任勉饿肤体,俭朴为怀忘己身:语意引自《梁书·武帝本纪》:梁武帝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至冬月,四更竟(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皲(jùn)裂(手足破裂)……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庶事繁拥,日倘移中,便漱口以过。
⑤寡欲清廉除嗜好,史书罕见一仁君:语意引自《武帝本纪》:梁武帝身穿布衣,木棉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五十便断房室(房事)。不饮酒,不听音声……历观古昔人君,恭俭庄敬,艺能博学,罕或有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