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傅玄:南面之术-中华诗鉴

傅玄:南面之术-中华诗鉴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傅玄却能够潜心于著述,以为司马氏禅代之后而建言献策。即著作带有纲领性借鉴意义的所谓人主“南面之术”的《傅子》一书。语意引自《傅子·任贤》:人君对待贤士要“开至诚之路,秉自平之心”。⑤遗憾晋君经未识,群书治要纳良方:指晋武帝司马炎自统一全国后就不再有所作为,所以傅玄的人主“南面之术”,没有应用于西晋。魏徵在《群书治要》中大量摘引《傅子》文中治国安民的论述,从而成为《贞观之治》中的“一剂”良方。

傅玄:南面之术-中华诗鉴

王朝更迭士彷徨,傅子潜心书鉴纲

崇德尚贤行善道,施仁布义获宁康

民安国泰江山固,身正风端事业昌

遗憾晋君经未识,群书治要纳良方

①傅玄(217-278年) 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曾任散骑常侍、司录校尉等职,封鹑觚子。魏嘉平四年(249),高平陵政变后,曹魏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入司马氏集团之手,傅玄入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幕府。傅玄学问渊博,精通音乐,于诗擅长乐府。傅玄最大的成就是撰成《傅子》一书,该书主要讲用礼教治国,在《傅子·戒言》中说:“上好德,则天下修行;上好言,则天下饰辩。修行,则仁义兴焉;饰辩,则天下伪起焉。此必然之证也。”《傅子》还充满着哲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是按照“气”的自然之理而运动的,并说:“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指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观点。主张限制士、农、工、商人数,其余务农,并提出封建赋税应“至平”、“积俭”和“有常”三原则。另著有《傅玄集》已佚,明人辑有《傅鹑觚集》,清人方濬师集校本较为完备。(www.xing528.com)

②王朝更迭士彷徨,傅子潜心书鉴纲:是指曹魏政权在频频更迭中走向灭亡的阶段,一些朝臣、士子大都感到惊慌失措。而傅玄却能够潜心于著述,以为司马氏禅代之后而建言献策。即著作带有纲领性借鉴意义的所谓人主“南面之术”的《傅子》一书。

③崇德尚贤行善道,施仁布义获宁康:意为人君者若能行德政,用贤良,布施仁义,就能使国家安定,人民康乐。语意引自《傅子·任贤》:人君对待贤士要“开至诚之路,秉自平之心”。又《戒言》:“上好德,则下修行,则仁义兴焉。”

④民安国泰江山固,身正风端事业昌:意为人主者,若能率先垂范,作臣民的楷模,就能“事业昌盛”,事业昌盛,就能“国泰民安”,民安国泰就能江山稳固。语意引自《傅子》:“治人之谓治,正己之谓正”,“正己者所以率人也”,如此这般的先正己后正人,必能带动政风、民风,这样必将形成上下合力建设、创繁荣的局面。

⑤遗憾晋君经未识,群书治要纳良方:指晋武帝司马炎自统一全国后就不再有所作为,所以傅玄的人主“南面之术”,没有应用于西晋。事隔三百年后为唐代明君、名臣唐太宗魏徵所采纳。魏徵在《群书治要》中大量摘引《傅子》文中治国安民的论述,从而成为《贞观之治》中的“一剂”良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