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桓帝听信谗言,将李膺、陈蕃等人下狱,被捕者达二百多人,被称为东汉王朝第一次党锢事件。刘启下令在全国大肆缉捕党人,这是第二次党锢事件。第二次党锢事件达到顶峰,延续十年之久,被诬陷者达一千人之多。②史弼非拘二句:指第二次党锢事件中,大多郡县随波逐流,罗织罪名,陷害无辜。使很多人因为史弼秉公办事,抵制邪恶而得以幸免。
汉家末路,奸宦擅权行妄举。君主庸愚,清议驱邪被陷诬。 桓灵更误,多少无辜遭杀戮。史弼非拘,正义维公抗恶徒②。
①党锢事件:指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现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称为“清议”。后来,清议之风日盛,形成清议派。当时受清议所赞许颇具盛名的有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和王畅等人,他们对宦官掌权深恶痛绝,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后来,一些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赞成清议派,反对宦官专擅国政。因此,宦官们把这些人看成眼中钉。他们诬告清议中备受推崇的人物李膺“养太学游士,结交诸郡生徒,互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谤朝廷,疑乱风俗”。汉桓帝听信谗言,将李膺、陈蕃等人下狱,被捕者达二百多人,被称为东汉王朝第一次党锢事件(详见《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汉灵帝刘启(168-188年在位)建宁二年(169),山东郡督张俭,因品评宦官专权害政,中常侍侯览指使督邮(助郡守督察郡政)朱并诬告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共结朋党,图谋推翻朝廷。刘启下令在全国大肆缉捕党人,这是第二次党锢事件。这次党锢事件连同前次的李膺、杜密、范滂等,一并构陷在内,有一百余人死于狱中(详见《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八》)。第二次党锢事件达到顶峰,延续十年之久,被诬陷者达一千人之多。直到爆发黄巾起义才告停止。(www.xing528.com)
②史弼非拘二句:指第二次党锢事件中,大多郡县随波逐流,罗织罪名,陷害无辜。只有平原相史弼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的郡连一个人也没有上奏。使很多人因为史弼秉公办事,抵制邪恶而得以幸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