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阿权贵洁其身,恪守家风意写真②。
从谏任贤王业振,讳言宠佞稷途纷③。
四民月令万家乐,一部名篇千载尊④。
治国魏公精要取,兴农贾子著中存⑤。
①崔寔(实,约120——约170年) 东汉政论家。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涿县)人。官至尚书。他是王符好友崔瑗之子。一生主要在东汉末期度过。在崔寔童年、少年所在的安帝、顺帝之世,东汉王朝已经陷入衰乱之中。在崔寔成年而走向社会的顺、桓之际,东汉王朝已经完全进入末世。崔寔面对当时“皇路险倾”的严峻形势,在政治上力主革新。虽不为当权者所重用,但亦不愿追随那些飞扬跋扈的人物。因他从小就受到家学的熏陶,所以具有“出入典籍”、“通融百家”的素养,在抨击时政的过程中使其成为一位具有异端性格的思想家。所著《政论》集中凝聚了他的批判精神和改革主张,而《四民月令》则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和社会理想。其《政论》,《隋书·经籍志》著录五卷,现存清人严可均辑本一卷。其《四民月令》记载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北魏贾思勰引载于《齐民要术》,隋杜台卿引载于《玉烛宝典》。(www.xing528.com)
②不阿权贵洁其身,恪守家风意写真:指崔寔父亲崔瑗洁身自爱,不愿与权臣梁商为伍,不“再为贵戚吏,以病固辞”。崔寔看到东汉王朝腐朽没落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为恪守不阿权贵、清正廉洁的家风,以洁身自好,故不愿做官,悉心从事著述工作,写出当时反映社会现象且有真情实感的《政论》一书。
③从谏任贤王业振,讳言宠佞稷途纷:指崔寔在《政论》中以古鉴今,指出君主若能任用贤臣又纳谏如流,一定会振兴王业;反之若一味地讳疾忌医,任用奸佞,听信谗言,必将造成社稷分崩,混乱不堪。严厉批判“世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现象。认为那样会造成忠臣日疏,奸佞日近,君主荒淫,乱国之臣嚣张跋扈,国势江河日下的严重危机。
④四民月令万家乐,一部名篇千载尊:指崔寔在批判朝政腐败,提出改革主张无望的情况下,转而关心农民的生产生活,在总结前人实践基础上,又有创新,撰成《四民月令》。《四民月令》是详尽地阐述士、农、工、商进行生产、贸易和生活的一部名著。它不但包括农、林、牧、渔的种植、养殖生产经验,还包括社交、教育、交易、医药等方面的知识。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一部名篇:指《政论》一书受到后世的尊崇并影响千载。
⑤治国魏公精要取,兴农贾子著中存:指唐代著名谏官魏徵编撰《群书治要》,从崔寔《政论》中摘引六节中有关兴亡治乱的论述,以供唐太宗李世民借鉴。贾子:指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将《四民月令》收入在其《齐民要术》书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