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殊为盖世功,传承儒学意情浓②。
谏王除暴施仁义,育士安良维旨宗③。
民贵君轻行德政,利轻义重倡平公④。
更将人格书模楷,青史留名百代崇⑤。
①孟子(约前372—前289年)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孟轲,邹人也,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学业有成后,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其思想学说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www.xing528.com)
②亚圣殊为盖世功,传承儒学意情浓:“亚圣”:指孟子倾情于继承并卓有建树地创新发展孔子儒家学说,因此被儒家、学界乃至元、明、清朝廷尊称为“亚圣”。其《孟子》一书,南宋朱熹把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经典、明清两朝科举的必读之书。
③谏王除暴施仁义,育士安良维旨宗:语意引自孟子与邹穆公一段对话。邹穆公对民不愿为他效死力,而欲“诛之”。孟子批评说:“凶年饥岁,老弱转乎沟壑……”是你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而造成的,这是“上慢而残下也”。你若“君行仁政”爱民、育民、安民,“斯民(必)亲其上”,效死力矣!
④民贵君轻行德政,利轻义重倡平公: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文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孟子对魏惠王说:“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概言之,是说只有实行“民贵君轻”之基本国策才能实现德政;只有倡导“利轻义重”之基本原则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⑤更将人格书模楷,青史留名百代崇:语意引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得出著名人物都来自艰苦环境锻炼而成的结论说:“故天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与增同意)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即忧患使人生存,安乐使人死亡)因为其有关至理名言,千百年来一直成为历代志士仁人所推崇、向往的典范,所以说“青史留名百代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