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宏志拔千钧,改革图强力创新②。
铁腕劲风犹电掣,利锋律令似雷鸣③。
农耕竭力年丰颇,军战唯功岁捷频④。
变法身歼何足惜,丹心一片献嬴秦⑤。
①商鞅(前390—前338年) 战国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初为魏相公孙痤(cuó)家臣,后入秦。秦孝公六年(前356年,一说在三年)任左庶长,实行变法,旋升大良造(官名,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同时又为爵名),秦孝公十二年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变法。后十年(前340)因战功封于商、於之地(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商君,因称商鞅。商鞅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被贵族陷害,车裂而死。
商鞅变法 即两次大改革:第一是在秦孝公组织的御前大辩论后。为取信于民,据《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其措施突出在四个方面:一是编制全民监督网;二是强行实行小家庭制,力促增产;三是鼓励全民争功,唯战唯荣;四是重定爵秩等次,以显尊荣。第二次改革亦在四个方面:一是禁大家制,行分户令;二是统一度量,颁标准器;三是重整耕地,始口赋;四是广行县制,兼设县署。变法之初,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同《列传》)。商鞅变法的政策措施主要保存在《商君书》中。后来形成商学派,对秦国及整个中国历史,曾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效应。在先秦的政治里,几乎没有一个学派对中国历史有如此激烈澎湃的影响力。(www.xing528.com)
②商君宏志拔千钧,改革图强力创新:是指商鞅为在秦国创新改革图强,以力拔千钧、识冠群僚之气势,在秦孝公主持的御前辩论大会上驳倒保守派故步自封的言论,赢得了秦孝公鼎力支持,从而得以大刀阔斧成功地实施一系列变法改革的措施。
③铁腕劲风犹电掣,利锋律令似雷鸣:“鸣”属庚韵部,因合意故用。是说商鞅用铁的手腕、利剑般的措施,犹雷似电那样的严厉、迅捷和震撼,在变法中实行重赏重罚。第一次改革,因保守派唆使太子犯法,竟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用刀刻额涂墨);第二次变法,公子虔以身试法,被处以“劓之”(劓yì,即割鼻之刑)。从而扫清障碍并震慑保守派和反对派,使变法得以顺利实施。
④农耕竭力年丰颇,军战唯功岁捷频:即《商君书》变法中推行发展农耕的《垦令》和战争赏赐《军爵》的激励政策,使秦人为农耕而竭力,为战功而用命。因此,农业连年丰收,战场捷报频传。经过两次变法改革使秦国由原来“半华夏、半夷狄”的落后之国,骤然跃升到超越东方六国,成为最富有、最强大的超级军事强国。商鞅因功累升至左庶长、大良造,成为掌握秦国军政的最高长官,并受封于商、於之地十五城,称为“商君”。
⑤变法身歼何足惜,丹心一片献嬴秦:系说商鞅为秦国变法图强、不惜献出自己身家性命。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秦孝公病逝,继位的秦惠文王是商鞅的宿敌,在公子虔等的掀动下,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即行“车裂”之刑,并“灭商君之家”。然而惠文王并没有更改商鞅变法的律令,不仅如此,后嗣之国君,对商鞅之法一如既往地遵照执行。其影响力直至140年之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