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与战时化学工业之演变
吾人欲洞知战时后方化学工业之建设与发展,不能不回溯战前吾国化学工业之实际情况为何如也。战前吾国化学工业之演进,其速度至缓,分布至为不均,而其具有近代化之规模与设备者,当以上海之江南制造局(成立于同冶六年)为嚆矢,其产品以硫酸与硝酸为主。继之而兴者,厥为各省之火药局。当光绪之世,其进步略见显著,且因通都大邑之发展而形扩大:例如上海之伦草造纸厂(光绪十七年),华昌造纸厂(二十五年),龙章造纸厂(三十三年),天津之天津硝皮公司(二十四年),上海机器制革公司,江南制革公司(二十八年),重庆之森昌泰火柴公司(二十七年),上海之祥文烛皂制造公司(三十一年),天津之天津造胰公司(三十二年),其最昭著者也。鼎革后,国内多故,人民喘息于离乱之中,惶惶然有不可终日之感。然而化学工业之进展,非特未受其阻碍,且为一具有近代规模之创造事业焉。兹试以民元至中日战争发生前,各种新兴民营化学工业之显著者例举之:如山东之鲁丰制碱公司,上海之天原电化厂、开成造酸厂、天利氮气厂、江南化学厂、新亚制药厂、浦东酒精厂、大中华制钙厂、求盛酒精厂,天津之渤海化学公司、利中三酸厂,唐山之得利三酸厂、永利硫酸亚厂,西安之集成三酸厂,太原之西北化学厂,梧州之两广硫酸厂,广东之惠阳与揭阳制糖厂等。
战前吾国化学工业之发展,虽有足多者;然而质与量之优劣,相差甚巨,而其分布之地域,则以沿海一带为最多,内地几微乎不足道。根据经济部所编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工厂登记之统计数文,可知战前化学工业之总厂数为534雇用工人数为61019。其中大部分均建立于上海,几占全部30%以上。其他沿海各省占全部50%以上,内地各省所有之化学工厂,不过占全部8%而已。
抗战军兴后,政府乃下令沿海各工业将机器原料及技工自动迁往内地,并由政府协助之。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至二十九年底止,三年半之时间内,除国营公营事业外,民营工业中之化学工业,经政府协助而迁往内地者,计有60厂。其中移至四川开工者40厂,陕西3厂,湖南9厂,广西1厂,其他各省7厂,化学工业所需之机器与原料约迁入8000余吨,四川即占3400余吨,湖南3800余吨,陕桂各100余吨,其他各省约500余吨,技工之内移人数约1300余人,服务四川者600余人,湖南590余人,陕西30余人,广西及其他各省100余人。此一工业之内迁运动,非仅给予后方化学工业之伟大赐与,且为之建立一巩固基础,以为未来之发展也。
经过数年来之努力,后方化学工业之进展,实居第一位,以厂之单位论,则有826以资金论,则有5万万元以上之数额(战前为534厂,资本为46340千元)。而四川一省所建立之厂数,几占全数47.9%,资金则占6324%。兹列表于下:
表一
续表
依据吾人之分析,战前与战时化学工业之演变若何?酸碱工业之重建于后方,一也;利用后方所产之原料,二也;品质之提高,三也;新型化学工业之建立,四也。由此可见后方化学工业之进展与巩固,绝未因各种困难而受重大之打击。即其间偶者有一二例外,然亦不足以阻止其前途之发展。
二、战时后方化学工业发展之概况
近年以来,后方化学工业——尤其酸碱化学工业之发展,最为蓬勃,暨因受政府之奖助与企业家之努力;同时更因受内迁工业之刺激与影响。以时间论,民国二十九年与三十年间为极盛时期,其新建工厂之数为154与261(见表二),几占全部化学工厂之半。以地域论,四川当居首位。故本文所论到之概况,亦以四川为主要对象。以工业本身论,化学工业为在厂数与资本比数较大之一部门。以类别之,可得十四:曰酸碱,曰酒精,曰炼油,曰涂料,曰火柴,曰造纸,曰制革,曰制胶,曰烛皂,曰制药,曰肥料,曰搪瓷,曰化装品,此外尚有水泥砖、火砖、陶瓷、玻璃、电石、制糖、榨油与调味品等。
表二(www.xing528.com)
续表
化学工业不仅有关民生之改进,且有关国防之加强,而酸碱工业之建立,尤关化学工业之基本。当民国二十五年以前,全国酸碱之年产量计盐酸为6万余担,硫酸为25万余担,硝酸3万余担,碱为86万余担。抗战后,全部陷入敌手。但今日后方之碱酸工业,经数年之努力,基础殆已石立,其生产指数,可于下表窥见一斑:
酒精工业之生产能力,预计日可达4万加仑,然以物价不断上涨,糖价上升之速度,几瞠乎其后,致蔗产减少,益以生产成本过高,筹措资金,自感困难,以致年来酒精之产量日减。但其中亦有例外者,如大成实业公司,因得银行之协助,设备及流动资金,均有增加,又如上川公司利用霉米发酵制造,以代替桔糖,原料问题得以解决,产量皆有增加。其他如火柴、造纸、皮革、烛皂、制药、肥料、玻璃、制糖等工业,皆能尽量利用各地所产之原料,以求本身问题之解决,且皆成效卓著,大部可供应后方军用与民生所必需之成品。
若论技术之改进,首推造纸,次为玻璃、炼油、碱类及制药等。抗战以来,国际通路,几至完全断绝,向之依赖外货以供我用者,今则舍自行制造外,别无他途。一时造纸工业相继而兴,但有近代规模之机器造纸厂仅14家,年产数千吨,惟以需要增加,筹设新厂者亦有数处,现以原料,动力及设备之限制,尚无显著之进展。独造纸技术之进步,则非常迅速,如卷烟纸、票据纸、绝缘纸、钞票纸等,在短期内均已试制成功,并能供给一部分之需要。玻璃制造之技术,亦较抗战前进步,现有12厂除能精制理化用玻璃器皿外,且能试制玻璃镜片与耐热玻璃等。炼油之成就,为提高代汽油之百分数与纯化问题,其他高度纯碱与新药之提炼等,尤为化工技术最著之成绩也。
新型化学工业之创立,以植物油裂炼代汽油为最。其他电木鞣料与制胶等亦日趋发展,此不仅在技术上之成功,且因其所采之原料,系属国产,固不难予取予求也。此外如金刚砂布,砂轮高级油墨,亦均有相当成就。
三、当前化学工业之检讨
近来后方之生产事业,均呈萎缩景象,独化学工业,除少数产品较前产量略减外,大部分均有增加,尤以烧碱及纯碱之增加为最巨,几达80%~90%。其所以致此者因其:(一)为直接或间接制造消耗物品之工业;(二)制造之弹性较大,各产品之性质,种类与数量,均可视需要之多寡加以调节;(三)资金周转较速。否则每多发生减产或生产停滞之现象,如耐火材料、水灰等。至酒精、炼油或代汽油等,既因原料供给困难,且工厂本身又不能改制其他物品,故不仅产量减少,且有不振之势。其他如制药等工业,则因制造需时较长,资金积压过久,殊难望其避免困难也。
碱类之供应仍感不足,故关心化学工业人士,已在设法使其增产,期能随时随地可以供给此项原料。造纸工业之发展,除四川方面已有优良之成绩外,西北、西南、中南各区纸张之供应,可由新建工厂之生产以资应付。造胶工业在技术上已有显著之成就,如向之依赖外货之橡胶辊筒、动胶带、高压胶管等,今已能全部自给矣。
化学工业中之主要困难为:(一)原料供给不足,及(二)价格不时之高涨。其中受影响最甚者,为酒精工业及炼油工业。就代汽油一项而论,近来之产量已较去年同时产量减少38%。其他原料须由国外购运者,如红矾(包括一切铬盐)其困难更甚。故为分配适宜计,除限制其用途以免浪费外,更宜奖励代替品之研究与使用。此项工作,非仅恃政府之鼓励,而须从事化学工业者有以自谋也。此无他,扩充研究机构与设备,俾有志研究之人员,有所寄托焉。
四川为化学工业最发达之区,今后应将重要化学工业能达到就地供给与就地取材之境界,以免运输之困难,而期产品成本之减低。故后方重要地域如贵阳、昆明、衡阳、桂林、西安、河南、甘肃、江西、福建等地,应按其产生原料之性质,以为建立化学工业之张本,此不仅可以打破战时生产事业之困难,且可以奠定战后化学工业之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