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县石油沟天然气,经凿井探得后,曾于二十九年作为行车燃料试验,行车结果良好,兹将其试验情形,分述如下:
天然气用以行车气体,必须随车携带,故须装入耐压氧气钢瓶井中,气压最高至106气压,直接灌入钢瓶,瓶内气压可至85气压,每瓶含气可至140立方公尺。但以之行车,则须将气压降至4寸至6寸,水柱压力始能通入汽车之化气机,使与空气混合,再入汽缸发火而爆炸,推动活塞,能变为动力。此种减压工作,在美国用高压,减压调节器,使通入之气,先减压至100磅左右,再经一低压减压调节器,使压力减至4英寸至7英寸水柱压力,然后应用。但此项减压调节器,国内缺如,乃用氧气瓶上之凡尔,一次减压至7英寸水柱,虽免可应用,惟气量不匀,行驶不甚圆满。鉴于前述困难,于是试用大油绸口袋,盛满天然气,此为英国煤气行车之法。气体通入口袋中,压力已减至与空气之压力相等,但因贮气不多,车上多带气瓶,每次停车加气,亦觉不胜其烦,故最后改用小油绸袋容量约10立方英尺装于司机台顶。袋有出入两口,入口与钢瓶于(子)连,由司机助手司其事,随时放气入袋,出口通化气。如是则袋中常有气,不虞缺乏,而气压均匀,有高压低压减压气之工作,且材料完全国产,价值低廉,工作简单可靠,尤合工作原则。化气机则用汽车原有者钻13分小孔,插入铜管,或用焊住,或用螺丝扣,接连其他改装部分,不过接铜管,自装至化气机,其改装后,仍可利用汽油,仅须将气管关住。
卡车行驶情形,汽车发动之时,必须使天然气与空气之混合比例合适,则发动至易,故化气机之空气门,须调节合度,一经调整以后,即时必改变。天然气须空气之比例约为一比九至十,较以汽油之需156倍空气者为少。驾驶时,一切动作,完全与汽车同。欲求加速,仅须足踏油门即可。据试验结果:每瓶气可行驶装重2.5吨之卡车16公里,约合每瓶气相当于1.25加仑汽油,即每加仑行驰12.8公里平路,速度可至每小时70公里,爬坡能力与汽油车相似。
天然气于试验完成后,以事属初创,各界人士,初未明其用途。探勘处爰于三十年八月开始,与中国运输公司订约,由处试开班车一轮,行驶“海棠溪—綦江”间,作示范之宣传,结果成绩优良,行旅称便。同时西南公路局筑渝段工程处所辖“海棠溪—储奇门”及“娄溪沟—九龙坡”两处汽车轮渡,均系以汽车引擎发动,月耗汽油约2000加仑。为节省此项燃料,经探勘处洽妥两处渡轮,代为改装,自十月起先后采用天然气行驶,并与探勘处订立合约长期供应,探勘处售气送气业务,即于此时正式开始。嗣后外界,渐知天然气功能,远较其他一切汽油代用品为佳。自三十一年邮局轮渡、中央政治学校、运输统制局运务处等机关,乃亦相继采用。同年五月,复与中运公司订立合约,供应该公司“海棠溪”至“土桥”、“南温泉”两线短途客车用汽,故自三十一年四、五月后探勘处外销气量,逐月增加,至三十二年四、五、六月份,月销达3000余瓶,合一万二三千立方公尺。三十三年五月,改“海土”、“海温”两线,改由重庆市公共汽车管理处办理增加车次,用汽较多。三十三年七月探勘处销气达4320瓶,因而节省之汽油,在5000余加仑。惟以此项气体之贮存,特用耐压钢瓶装灌,此项钢瓶内地至为缺乏,该探勘处虽经多方设法,目前赖以周转之瓶,仍仅280余只,终属不敷应用,致使大量天然气,仍多封闭井中,莫能致用,不无缺憾。关于此井天然气生产程序及主要设备,兹图示如后〈略〉,用见概况。其三十年十月至三十三年八月止,天然气销售情形,一并列表随附〈略〉,俾供参考。(www.xing528.com)
四川油矿探勘处天然气外销价值表
(三十年十月至三十三年八月)
续表
四川油矿探勘处天然气产量分月综合统计表
(三十年八月至三十三年八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