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结束期四川工业: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抗战结束期四川工业: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这些困难在抗战时期尚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和危机最大的时期,则是目前这战争初停,复员未能完成的阶段。这些都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现象,而由目前的物价暴跌、金融奇紧、工业恐慌等事实加以证明了。可是,除国营工业的一切均随时由国家财政开支不说外,民营工业的所谓私人集资,差不多自三十二年工业衰落日甚起,即逐渐趋于半停止状态。

抗战结束期四川工业:中国战时首都档案文献

一、引言

过去大家都判断,抗战进入胜利的最后阶段,将是我们最艰苦和最困难的阶段,如果根据这一判断来观察大后方的工业,恐怕将以抗战结束到复员时期这一过渡阶段,为达到艰苦与困难的最高点。本来,在一个政治经济都很稳定而有组织的国家,由战争和平的阶段,虽不能说丝毫没有困难,但至少他们的工业,是不会发生被震动到有遭遇摧毁的危险的,他可以在短时期内即相当恢复常态。但在我们中国则不然,由于政治经济缺乏稳定性,由于国家和社会的一切在组织上缺乏坚韧性,在抗战结束的阶段,从各方面表现出一种混乱状态,特别是这次战争的胜利结束,来得相当突然,因而更行加重了这一混乱,乃是一个无容掩饰的事实。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这点原已困难重重的后方工业,他们将因于资金、原料、劳力、市场、物价的剧烈变化,因于交通运输情况的变化,因于金融市场的变化,因于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变化,乃至于政局的复杂而使工业移动问题得不到迅速解决等等,必然会加重他的困难和危机的。此种困难和危机,若不能即日努力来设法解救,则处此风雨飘摇的时期中,后方的工业实大有被淹没和摧毁的可能。老实说,后方这点工业,不但也是承继了数十年积累下来的一点残余的民族工业遗产,而且还大部分是另起炉灶重新建立起来的,历尽无限的心(辛)苦。我们不能坐听其全遭毁灭,而让明天又来一次另起炉灶的新建设,所以企图唤起大家积极起来挽救这一危机,便是作者本文的唯一目的。

二、抗战结束期工业上可能遭遇的困难与危机

后方的工业,在抗战时期,即已痛感到资金的缺乏,原料的不足,销路的窄狭,运输的不便,物价波动使工业成本过高,利润和资本均被侵蚀,财政、经济政策的失当,金融政策的失调,管理制度之不良等等困难,而使他日趋萎缩了。但这些困难在抗战时期尚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和危机最大的时期,则是目前这战争初停,复员未能完成的阶段。因为如果我们不否认经济不能脱离政治,政治的安定是经济的安定与发展的前提,那么在抗战时期不管政治上有好多缺点,总还有点战时的常态,因而经济的衰落,也还有点缓慢衰落的常态可寻。可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则不然,政治是失常的,于是经济也不能不失常;一切都有一种剧变的姿态,所以可以说一切都表现了他的混乱的象征。政治的混乱,他会必然地引起经济的混乱,后方工业在这浪潮中是非常危险的。比如说,政府现在是倾其全力在从事战区与敌后区域的收复和争取的,在这比战时更为扩大的政治军事活动与需要上,就必然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把一切物力、人力、财力均集中到那方面去使用,而对于后方经济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以此造成经济上相当的混乱,都已有事实的表现了。同样,在经济界的自身,有许多的人,现正徘徊于急欲复员而又不能立刻实现的歧途上,也自乱步骤地助长了这一混乱。这些都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现象,而由目前的物价暴跌、金融奇紧、工业恐慌等事实加以证明了。但这些混乱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主要的还是由于我们向无坚强的团结的民主政治基础,而这次日寇的突然投降,更增加了民主团结的障碍,不能很常态地去处理一般政治军事问题,形成了政治的不安,并由这政治的不安影响到经济的混乱。因为如此,所以目前的经济混乱,是以政治不安为其主导的原因,工业界乃至一般社会人士,都必须认识这点。明白了这点,我们现在再来分析目前工业上的许多严重问题吧。

(一)工业资金必将更感缺乏

后方工业资金,原是由下列几种方式取得的:①国营工业系由国家财政支付而来,民营则由私人集资而来;②民营工业的周转金,近年来一部分靠政府的放款和津贴,另一部分则靠向私家银行借贷;③工业资金从工业利润上积累而得。可是,除国营工业的一切均随时由国家财政开支不说外,民营工业的所谓私人集资,差不多自三十二年工业衰落日甚起,即逐渐趋于半停止状态。因为工业利润不但远不及一般投机事业,反而是渐渐只有失(蚀)本而没有利润可言,所以工业界早已不能吸引私资。在目前的状况下,工业在本文所叙述之种种困难和危机中,将更谈不到丝毫利润,因此也更吸引不了私资,乃是当然的道理。民营工业靠国家津贴和放款吗?以现时政府的动向言,为了达成其政治企图计,在军事与政治的开支上,我们敢于断言必比过去还要大,必无财力来扩大津贴放款政策,恐怕还相反的会在种种方式下来降低这种政策实施的程度,例如生产局取消定货办法,即其证明。此外向私家银行借款,不说在此风雨飘摇之际,他们不放心放款,就是放心放款,在现在各银行自己都感到头寸奇紧,无法应付的状态中,也将无款可放,这是已经表现出来了的事实。至于由工业利润来积累资金,上面已说过,工业界早已没有这种幸运了,现在更是毫无把握。民营工业的资金无法筹集,国营工业也好不了多少。政府的财政开支方向,既然大大的转向于应付目前政局方面去了,许多国营工业,必然也只有向隅唾涎,得不着充足的资金补助。从目前的情势推测,不但后方工业不能有新的资金补充,而且因为原料、市场将更行缺乏,无法发展生产,支持营业;因为物价波动太利害,不管看涨看跌,均将更会亏蚀他的原有资本,减少资金,所以工业界的资本,很可能在这剧变的环境中损耗至山穷水尽的地步。

(二)原料将必然更感困难

后方工业,在许多部门中,本早已感觉到原料缺乏的苦闷。不过就一般常识想来,在这抗战结束的期间,有的工厂将因种种困难而停闭或收缩一部分,有的工厂要暂时结束准备复员,如此在同种工业的原料供应上,必然会减少消费和竞争;并且战争一停,前后方的商货已可自由流通,则原料缺乏的问题必可因此得着解决。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大可靠的。因为第一,原料的供应大有赖于交通的灵活,很少的工业是可以仅赖当地原料来养活的。但是就交通运输言,在这时期将比抗战时期更为困难,因为政府的军事运输需要,显然已比抗战时期扩大了,而政府机关的迁移复员,工商业的迁移与复员,大批逃难人员的还乡与复员,其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将比战时大好多倍,一切交通工具都将被征用来供上述各项需要之用,目前政府已决定征用长江大批木船,即是证明。如此则对于维持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原料运输能力,必比战时更行降低,原料的供应必将更感困难。第二,许多靠半制品作工业原料的工业,如织布业以厂纱为原料,炼冶业以铁沙(砂)毛铁为原料之类的工业,将因那些半制品工业之本身原料缺乏而减产,将因一部分工业准备复员而使生产停顿,均足以造成这些依赖半制品为原料的工业发生原料恐慌。总之,在抗战结束之政治经济剧变时期中,工业原料之将更感缺乏,是十分可能的。

(三)工业劳力亦将有不足之虞

后方工业,因为多半是移置和新建的工业,没有长期培养技术熟练劳工的基础,故在抗战时期,多半是靠逃难内移的技术工人作主力来支持的,所以在以前即已经常发生技术工人缺乏和跳厂频繁的现象。这种现象,虽因八年战争的长期训练和生产紧缩与退减,而逐渐减轻了,可是在这抗战结束期,必有许多熟练技工还乡复员,这就可能造成工业劳动力的缺乏现象。

(四)市场将愈感窄狭

尽管抗战停止了,更尽管在复员声中许多工厂会停止生产准备复员,但仍将不会立即扩大一般工业生产品的销场。因为在农村负担依然奇重,农民生活未能改善,工业生产将继续衰落,一般公教人员及市民生活无所改进中,社会购买力在各种场合下均不会增加,市场依然是无法扩大的。实际情形会恰恰相反,广大的逃难民众在准备还乡复员中,最迫切的川资问题,均将靠更高度的节约和典卖旧货来筹集,目前已经发现的沿街充斥的旧货贩卖,正说明了这一事实。如此不但购买力和市场不能增加,反而是旧货将占领工业的新制成品的广大市场。假使再加上囤积居奇者看到战争结束而急于抛售囤货,则工业的新生产品的销场是会更加窄狭的。至于许多制造半制品的工业,虽一方面如前所述,由于此种加工工业的减少而使依赖半制品为原料的工业缺乏原料,但反过来说,他方面亦有可能因那些依赖加工半制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减少,而使此种加工工业亦缩小了市场。由此可知,在任何情形下,这一时期一般工业的市场,不但不会增加,而且是会大大的缩小的。

(五)交通运输的偏向更增加了物资流通的困难

我们在研究抗战结束期的工业原料时,已经叙述过这时的交通工具,无论是空运或陆运与水运,均将集中于应付目前政府的军事政治需要,集中于应付政府及一般人复员还乡的需要,所以对于工业的原料运输和供应,对于工业产品的推销运售上,都是会更见减少而增加他们的困难的,工业的经营将受到很大的障碍。

(六)物价的波动更将增加工业的困难

在抗战时期,由于物价的不断高涨,使得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常落在工缴费和原料的价格上涨之后,已曾给予工业界的巨大损失。但物价波动的情形,在这抗战结束时期,将是更加厉害的,此种物价波动,并且将和抗战时期采取不同的姿态:即抗战期的物价变化,大体上是一直上升的,而此一时期的物价,一定会有上涨也有下落,甚至可能在回涨后常常有暴落的情形发生。因为这时的政局的变化,可能是时好时坏的,复员的工作,也可能是时紧时弛的,以此会影响到物资在物资掌握者手中更难安静,商业的投机是会更为机警但又更加短促的。谁也在这时不能把握一个较远的有利无弊的前途,谁也不敢把他的资金较长期的冻结在任何一个固定形态上来运用,这就会造成波动性很大的物价变动,不过,我们要知道,就在这破格的跳跃中,无论看涨与看跌都将不利于工业生产,都对工业有损害。因为工业生产过程要在较长的时期中才能完成,无论物价上涨或下落,都须要有相当的持续常态,他才有可能对他的前途作相当的预见,有把握地来规定他的营业计划。反之,在任何预见都成为不可能时,则他一定也不可能去确定一个计划,这对于工业生产的进行上是极端困难的。因为如此,所以当物价不断地飞速上涨时,工业家往往是于卖掉他的生产品后,再也买不回来再生产同样产品的原料,收不回他所支付出去的全部工缴费和成本。近几年各工厂就陷于此种苦闷,而亏蚀了大量的资本,是一个显明的事实。同样,如果物价像现在这样,采取失常的暴跌姿态下落,则工业家由于以前是用贵原料与工缴费制成的生产品,此时却被迫以贱价卖出,其足以亏蚀他们的资本更大,也是当然的。总之,在抗战时期物价不断暴涨,已使后方工业大吃其亏,但那还只是从物价上涨一方面来威胁工业生产,在抗战结束的今日,物价的总趋势虽然是会看跌的,但在这一过渡时期,必将采取涨跌失常的上下波动姿态,他将更从两方面来夹击久已疲惫不堪的后方工业,所以他们的处境将更比以前要危险得多。

(七)财政、金融与一般经济政策的变动,更可能增加工业的困难

在这抗战结束期,政府将采取怎样的财政、金融与一般的经济政策,来抚辑流亡,休养民生,稳定经济,在有利的方面,我们除了看见过最近拨了20万万元来调节金融恐慌外,其余任何计划,都是尚一无所知的。不过就大体上看,以现时政府的政治企图和目前的客观情形言,为了实现他那种政治和军事要求,则其财政的开支,恐怕将比战时更大,因此所谓目前的财政、金融和经济政策,也更会发生一种偏向,偏向于集中全力去满足他那种政治军事的需要,而会无暇顾及甚至忽略了安定后方经济的方策的。事实是可靠的证人,我已说过,关于休养民生、平衡财政、稳定金融、维护工商业现状的一般计划尚未见到,可是那种偏向的政策则却已有了不少的端倪,是无可讳言的。

就工业政策本身来说,翁部长在八月廿五日举行的工业团体会议上的谈话,主要的对后方工业指示了三点:①政府对工业的救济不采取无限制的一般救济政策,只有与政府有用和有利的工业才能予以救济。②各工厂应行裁减员工,以减少成本,藉谋自救之道。③较小工业单位应予以合并,不能维持者听其倒闭停工。就他对于工业政策的这三点方针来说,我们以为是和休养民生,安定经济,保全并发展后方工业的途径全部或一部相左的。因为以第一点说,与政府有利和有用的工业,大半是无关于恢复和提高民生之日用所必需的工业,这种工业是都将不予以积极的救济的;同时配合他所指示的第三点看,则如在后方的织布工业,大部分还是小型的甚至半手工业性质的工业,不能合并都将听其停工,更证明他将会置一般民生所急需的工业于不理的。其实在抗战的军事第一的条件已不存在时,政府的责任,苦欲(而且也应该)改进战时人民久感匮乏和民生贫困的状态,则民生日用必需品的工业,正是当前亟需救济和发展的工业,不然即无从恢复和改进今日的民生。就第二点看,政府的这种工业政策,乃是不从扩张和发达后方工业生产着手,而是缩小生产机构,制造广大的失业员工与贫困。就第三点说,我们乘着这时把许多工业合并加以重编,把小厂变成大厂,把较优良的机器组合为可以增加生产力的大厂,当然是对的,但如果立刻梦想到最新的机器和工厂,马上可以建立起许多许多来,对于那些小厂立刻不管,采取淘汰方式,我们实在不能苟同。因为目前一般人民的生活需要品是急切需要增加的,我们不能让大家更贫乏地坐待新式的机器和工业建立后,才再来穿吃使用。所以现时的一般小型工业,不管他的生产工具怎样落伍,只要大规模的新式工业尚未建立起来,其生产品尚未达到足够可以满足人民需要以前,他将仍比纯手工业的生产要好些,仍可以供应一部分人民的需要,而是可宝贵的东西,若听令其消灭不加救济的结果,只有降低工业生产,增加人民的贫乏。这样看来,目前政府的工业政策,在总的方针上,已经是不利于后方工业的了!

其次,在财政政策上,以现时政府之政治与军事的要求,必然比战时还要扩大财政上的开支,因而一方面便不能立即希望减低一般的捐税,改善人民的贫困状态,增加消费能力,扩大工业生产品的市场,他方面即连对于工业本身的税捐,也将一时不能减低的。最近黄金的献金政策,正证明财政上还在多方设计加重税捐来增加财政收入。至于通货的发行,我们想像得到暂时是不会紧缩,而还有大为增大的可能的。一般的财政政策如此,他将同样影响于金融政策的愈益恶化。首先是政府目前的扩大支出,将使法币的流通大量转移到收复区去,后方的金融将一时失其周转与调节的灵活效能。同时,政府以黄金储蓄及捐献方式,吸收了大量法币使之回笼,造成一时头寸不足的现象,已经使得好些银行、钱庄感到应付不灵了。在银根紧俏情形下,即一般商业也感到筹码不足。这不但促使他们亟求商货抛售,构成物价狂跌的因素之一,并且一般商店也在生意萧条,资本周转失灵的状况下,发生动摇。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自然会造成信用放款的极不安全,银钱业不但缺乏放款的头寸,并且亦不敢大量放款,更会增加高利贷的作祟。工业所急需的资金既无从取得,则更要忍受高利贷资本的无情剥削,工业的危机,将是不可想象的。

根据以上所分析的各种理由,已经可以看到目前工业的前途是非当困难而暗淡的。可是在一般管制限价及统购统销政策仍无取消的迹象时,相反的是政府的补贴政策(如嘉陵江煤矿的补贴),已宣布取消,这一政策是必将逐步普通实行的,生产局的定货办法也已停止。这样一来,使得工业久已赖以维持残生的希望都断了,所剩下的就只是一付严格管制的枷锁,后方工业的全部坍台是很可能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目前各工厂不但已开始缩小生产,如重庆毛纺织业即其一例,而且连工人的伙食工资都发不出来,已成普遍现象,如果不积极起而设法挽救这一危机,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三、挽救危机之道

我们已经说过,后方的这点工业,是经过千辛万苦才保存和建立起来的,并且对于抗战曾有其宝贵的贡献,我们绝不能对于昨天才为抗战尽了力的工业,在今天抗战刚刚结束就弃置不理,让他崩溃下去,到完全复员后又再来另起炉灶重新建设。我们必须立即设法来挽救他的危机,保存这份抗战中的遗产。怎样挽救目前已临绝境的工业呢?根据前面的现实事态的分析,我们以为在政府和工业界自身双方都应各负应尽的责任而加以努力。尤其是政府方面所负的责任更为重大,因为目前工业上的危机,主要的也是大部分的原因系由政治环境所造成,只有政府才有力量来解救他。因为如此,所以就政府方面来讲,我们以为:(www.xing528.com)

第一,政府应立刻采取政治的民主团结方式,来解决国内团结问题。因为只有从政治上做到民主团结,中国才能在这国际和平已经实现的时候,同时实现国内和平,安定中国社会,立刻进入休养生息、稳定经济的阶段。很明显的,日寇是投降了,接收敌伪武装,收复沦陷地区,本不是十分困难的工作,问题就在于中国未完成民主的政治,未达到民主的团结,因而在抗日战争终结后,仍不能使军事行动告终,反有更行积极的趋势。可是军事需要的扩大,他必然更要增大财政的开支,于是首先落在工业家头上的灾难,便是国家定货、贴补、放款等救济政策的取消和缩小,便是通货的继续膨胀与货币紧缩的双管政策造成的金融混乱;便是税捐无法减轻,反以特种方式变相地增加,造成购买力低降。至于交通运输能力的更行困难,物价的失常态的波动,复员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均无一不与政局的不安为其总因,而影响于工业生产的困难。所以政府立即以民主方式促成国内的团结,无疑的是安定社会与救济目前工业危机的主要方策。

第二,既然国家财政问题与解决目前一般经济和工业危机,有极其密切的关联,那么在对外战争结束后,政府的财政政策绝不能再以军事第一为前提,而要以安定和改善民生,稳定经济,救济工商业的困难,进行复员等为第一和前提,我们主张①减轻田赋征实及一切税捐,停止一切强迫性的捐献和名目繁多的各项杂捐,藉以复苏民力,恢复他们的购买力,复兴工商业的销售市场。②立即停止通货膨胀,使物价不再继续上涨,而得着稳定和缓慢的下落,同时努力运用政府的财力,采取各种方式来调整物价,使其不至发生剧烈的暴跌,以减轻工商业的困难。③为了要达到前条所述的目的,一方面政府仍须采取进步的财政政策,依照社会各阶层的负担能力,使财力充足者能尽到应行负担的义务,以公债及累进税制来开辟财源,求得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在另一方面,不但应继续过去的工业救济与放款,并须扩大正当的工商业的救济和放款的尺度,所以定货、贴补和四行放款等办法,不惟不能停止而且还应该斟酌情形在暂时使之更行普遍。这种救济办法绝不只直接有益于工商业本身,他还可以尽到调剂物价的作用,不致增加工商业的意外困难。自然这种救济是应该有选择的,但这选择只能以工商业的正当程度为标准,绝不能以国营民营或与政府有利无利为标准,因为不如此绝不能普遍挽救目前的工商业危机。

第三,在金融政策上,除掉停止恶性的通货膨胀外,主要的政府应由国家银行准备和掌握大量的通货资金,准备随时依市场上通货需要的程度和缓急,有伸缩性地作灵活的抛出和紧缩的处(措)施,以调节银行业头寸的松紧,使金融进入安定状态,并安定一般的经济,重新恢复对正当工商业放款的常态,则其便利于工业生产一定是不小的。过去政府想以黄金来操纵通货,其政策是失当的。因为今日的黄金已完全变成了投机的商品,其本身已失掉了控制和调剂通货的能力,相反地他却助长了通货价值的混乱,引导游资乃至正当资金走入邪途,捣乱正常经济的发展,也使资金凝固,通货失其在市场上灵活运用与调剂金融荣枯的活泼作用。所以黄金政策应该立即停止,仍应由国家银行以通货资金之充分准备来把握通货市场,才能活泼地调剂金融与工商业的荣枯。

第四,一切管制政策,应当立即停止。物价限制,在普通市场上早已失效,而限价制度,结果只限制到正当工业家的生产成品,使他在成本以下出售其产品,这对于工业生产久已成为制(致)命的打击,此种管制办法固然是应该马上取消的。同时如统购统销政策,他不但阻碍了物资之自由买卖,同时也阻碍了物资之自由运输,甚至压低了农业原料生产,造成工业上的原料不足,市场缺乏种种困难。如果目前的管制政策再无限继续下去,则工业的危机将是无法挽救的。

第五,政府不能因目前的政治上的需要,因单方的复员需要,便忽略了后方工业生产的维持,而把交通运输的全力集中到那一方面去。在不能让后方生产事业停顿的理由下,必须设法拨出一部分交通工具专供后方运输之用,使后方的原料、产品和一般物资商品仍得灵活流通。否则后方工业将因原料的更行缺乏,产品更难推销而破产,一般社会经济也更会衰落混乱。

第六,政府应立即准备将迁来后方的工厂中之准备复员者的生产工具,计划予以收买,交由后方公营或公私合营。因为一方面需要重回沿江沿海一带去的工业家,自不能白牺牲一切而空着手走,另一方面后方的工业仍需维持继续开办下去,而这些工业单靠私人来接手,其中困难甚多,只有由政府来设法接收过来,保留在后方。

第七,政府必须立刻明定出没收敌人和附逆的汉奸工厂,作为补偿一切有功于抗战的工业和迁来后方支持抗战的工业者的损失的详细办法,以鼓励民族正气,同时使一般迁入后方的工业家不致因失望而慌乱,造成经济上的混乱。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详细而又公平地规划一般复员工业之先后次序及其办法,使一般工业家能安心从容地计划复员,而不至影响到目前生产。老实说,当工业界一经明白他们将无份取得敌伪工业来补偿其迁移损失,便感觉到进退无据的苦闷;政府未能详细规定出他们复员的先后办法时,大家都毫无秩序地争着设法抢先回去争点东西。如此绝不能安心于现有事业之经营。这种慌乱情形对个人固属不利,并足以造成生产衰落,经济混乱,影响于后方经济不小。

以上几点,是作者认为在目前工业危机中,政府所应特别注意并采取紧急处(措)施来挽救的。自然,这些处(措)施中仍以第一点所指出的政治处(措)施为主,没有那一前提,其他的一切问题都将只成为一种理想而已,是不能如愿实现的。在这里,我想除了政府所应注意和负责者以外,对于后方的一般工业家,也有几点希望。

第一,既然经济的安定以政治的安定为前提,要建立经济的常态发展和秩序,又以建立政治的常态发展和秩序为条件,那么一般工商业者仅从经济的行动上去要求救济经济的危机是不够的,大家实应进一步努力促成政治的民主和团结,以安定今日的政局。只有政局在民主团结基础上得着了安定,然后经济的危机才能被挽救,否则破产的命运是逃不脱的。

第二,在抗战结束了的今日,只要中国内部和平能在全国人民努力下得以实现,物价是会逐步下落的,一切投机的幸运已不可能继续存在。同时在这种情形下,工业的生产纵然在今天仍是艰苦的,可是在明天则是光明的。工商业乃至银行家们,不能再抱着近视的目光,不肯把资本投在工业上去。目前工业的困难,虽也希望政府来救济,但一切全靠政府不但没有可能,而且也不应该。因为政府的资金也是人民大众的血汗,我们不应把自己的钱装在荷包里,一切都指望着用人民的血汗来解决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长城和宝塔。工商业金融家们也应该自己努力去筹集资金,来解决资金缺乏的困难,挽救垂危的事业。

第三,一切需要复员的工业家们,准备复员固然是应当的,但应持之以从容镇静,要有条理和步骤地来准备自己的复员,不可像现在这样慌乱,使自己的现有事业陷于停顿与混乱。一天未能实现复员,便一天要使现有事业照常进行,并期其能够维持常态。因为这种精神,并不只有利于自己个人,同时也尽了安定后方经济的作用。大家慌乱的结果,必然造成整个经济混乱,加深目前的危机。

第四,在目前社会购买力尚未恢复和提高以前,后方工业生产品的市场当然是一个严重问题,并且这一问题还是工业上的基本问题。没有销路不但没有钱赚,并且就是不图赚贱的生产也无法继续再生产。因为如此,我们以为在收复区还未达到完全复员和恢复生产时,那些地方的残破和复兴工作,将会有物资缺乏与急切需要之感的,至少在短时期内是如此。所以在后方销路不旺的某一部分工业,某程度地可以随着复员工作的前进,去找得部分新的市场,来维持后方生产。这是要靠工业家们自己的努力的,政府的定货向来即只是对部分工业的,专靠这一出路一样不能解决全般(部)工业的市场问题。

总之,目前后方工业危机是严重的,要解救这一危机,实在需要政府和一般工商业金融家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政府采取贤明的政策才能见效,这一努力的中心,则应以政治的民主和团结为主。

四、四川工业上应有的处(措)施

前面所叙述的一切,虽说是关于全后方的工业问题,但由于四川是大后方的一省,他在一般问题上,与政府的政策和整个后方是不可分离的,因而那些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适用于全后方也适用于四川,就等于在说明抗战结束期四川工业之一般的问题。话虽如此说,但立足在这一时期之四川特殊地位与处境上,我们还得单独对四川工业应有的处〔措〕施,提供一点意见。

自抗战以来,后撤和新建的工业,大部分集中于四川,这一变迁是把四川向来的落后性改变了,把原无近代工业的四川,提高到可以列入幼稚的中国所谓工业省区之林了,这是四川的幸运。但是,很显然的,现有的许多迁川工厂,因为他们的工具并不是很新式的,重新迁回沿海一带颇不合算,必将大部分留在四川。四川人为了保持这份曾为抗战尽过伟大力量的工业遗产,为了使四川经济不因抗战停止而倒退,并能从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向前发达,也为了改进川民的生活,提高生活水准,发展四川的文化,都必需好好来接受这笔财产,作为发展四川经济的资本。实在说,四川的资源,虽不算十分优裕,但各种资源都有一点,亦有能力来接受这点工业遗产,发展工业。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愿在抗战结束和准备复员期中对四川工业的处(措)施上,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中央与四川省政府及四川工业界人士,予以积极的注意。

第一,后方的工业大部分在四川,救济四川的工业就等于救济了后方的大部分工业,这是不待言的。可是救济工业并不只在于补贴放款之一端,最重要的是设法为工业界恢复市场,而恢复市场又在于恢复人民的购买力,因此我们希望中央与四川省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减免四川的田赋和苛税,恢复人民的购买力,开辟工业市场。四川为抗战曾担负到全部战费的三分之一,此时抗战已停,也应该一纾民困,并作为救济四川工业的积极处(措)施之一。中央不能以为抗战已经结束,政府将还都南京,以后再不需要四川了,即对四川置之不理,这是不公道的。

第二,中央应将迁川工厂的机器设备出资买过来,交由四川省政府公营或用官民合办方式继续经营。四川省政府也应采取同样处(措)施,准备将这些工业接收过来,免使其停顿废置。

第三,四川的工商金融业家及一切有资力的人应当立即集资来维持现在的工业,以自力设法挽救危机。同时并自行收购迁川工厂,实行合并和重加编整,使其组织趋于合理化,以提高生产能力。凡一切为大生产所不适用的小型旧式机器,应设法分配到工业落后的地区去组织小型工业继续生产,以代替并改进那些地区的手工业。我们不应过分鄙视这些机器,只要他比纯手工业生产是进步的,只要更新的大工业尚未建立起来,他能尽到为人民生产一部分必需日用品的责任,便是很有用的,而且至少在三五年内仍有他们的前途。

第四,这次抗战,四川在财力与兵员的负担上,既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么在抗战后没收得来的敌伪工厂物资和一切赔偿,中央政府应依人口比例,至少移拨十分之一给四川,作为发达四川经济的资本。

除以前所述的一般工业危机的救济办法,同样适用于四川外,在目前的抗战结束期,四川所应特别注意者,尚有此四点,希望政府及川中有志人士,共同努力以赴,万勿使四川工业竟随抗战结束而衰落崩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