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战前为中国工业的中心。“七七”大战爆发后,上海及沿海地区的工业,损失破坏,极为惨重。现战事结束,失土光复,将来中国工业建设的分区问题,却大有研讨的必要。财政评论社由渝移沪出版,承嘱写稿,谨以此问题提出,聊供商讨。
中国在抗战以前,工业建设的地点,完全基于自由的、自利的立场,集中于沿海一带。这种情形从战前实业部登记的工厂分布区域(如下表)就可知其大概:
这些工厂,因为大部分在沿海区域,而中国又没有强大的海空军备,保护沿海的国防,所以“七七”大战一经发生,不破毁于战火,便沦入于敌手。若不是当时以最大的努力将一部分工厂的机械,迁到后方,恐军民更感受物资缺乏的压迫,以至于影响士气。
我们受了这次的严厉教训以后,战后的工业建设,自当采取分区集中的办法,以应国防民生之需要。
先说为什么采取“分区集中”的理由。这从中国幅员的广大,资源的分散,战时工厂的建设以及国防的条件可以说明的。
中国的面积约为12042973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四分之一,占全世界陆地面积十五分之一,极东至西经一三五度零二分半之黑龙江乌苏里江合流处的耶字界牌(碑),极西至东经七〇度零二一分之帕米尔的巴达克山;极南至北纬一五度零四六分之西沙群岛南端的特里屯岛;极北至北纬五三度五二分半的萨彦山脊。像这样一个面积宽广的国家,如不在工业上采取分区建设的办法,则全国的物资文化与民族意识就不易融通一致,蔚为泱泱大国。中国兼有寒温热三带之长,物产与资源的分布是很广泛的。如淮河以北的麦,淮河以南的米,东北的大豆,豫陕冀的棉花,甘青新的羊毛,晋陕川湘等省的煤矿,甘肃新疆西康等省的石油,辽察鄂皖的铁矿,湘粤桂赣的锰,赣湘粤的钨,滇川鄂黔的铜,湘省的锌锑,以及各地其他的物产。若分区开发,就地经营,不但省去了许多浪费,而且可以发挥各地的特长。
再按抗战期间工厂分布情形(如下表),也可以证明战后的分区办法是必要的:
由上表看来,现在工业建设的地点在西南一带者约占三分之二强,在西北一带者约占八分之一强,合在一起,则西南西北的工厂当占总数90%以上。这些工业,固然因为战争关系,被迫退到后方,但是为着迁移困难及国防需要,似不可于战事结束之后,纷纷迁回,集中沿海一带,重蹈以前的覆辙。〈后略〉
【注释】
[1]摘自吴宗毅:《战时经济问题》第2章第2节,原作无成文出版时间,估计应在抗战前期。
[2]该文是经济部1938年拟订的《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的“总说”部分,即“西南西北战时经济建设方案工业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3]摘自经济部《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的“属于工业之调整者”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4]摘自《经济部工矿调整处第一次全年工作报告》,标题为编者所加。
[5]摘自《中央日报》,1940年3月8、9日。
[6]“×××”系为保密计,省略其详细数字与地址,下同。(www.xing528.com)
[7]节选自1940年《经济部报告》,标题为编者所加。
[8]摘自《国民公报》,1941年4月19日。
[9]原载《中央周刊》第3卷第42期。
[10]原载《经济汇报》第5卷第11期,1942年6月1日出版。
[11]此文作者为经济部工矿调整处。
[12]原载国民党中央训练团编印《:团长言论选辑——经济》,1943年版,本文为蒋介石1943年4月27日在全国工业建设计划会议全体会员聚餐席上的讲话,标题是原有的。
[13]本纲领于1943年4月20至29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建设计划会议通过,呈奉蒋介石核准后,又经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修正公布。
[14]摘自1943年出版《工业建设计划会议报告》。
[15]节选自经济部编《六年来之工矿》,标题为编者所加。
[16]摘自《国民公报》,1944年12月1日。
[17]摘自《中央日报》,1945年1月25日。
[18]摘自《大公报》,1945年5月20日。
[19]原载《财政评论》第14卷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