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话汉书》第83卷薛宣朱博传

《白话汉书》第83卷薛宣朱博传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时,陈留郡有大盗,破坏治安,成帝征调薛宣担任陈留郡太守,薛宣很快将盗贼肃清,官吏百姓敬重薛宣。成帝将薛宣调入京师,代理左冯翊,一年后正式任命。薛宣为此事责备池阳县令,县令审问狱掾王立,原来王立的妻子私自收受贿赂一万六千钱,事情过去两天,狱掾王立并不知情,王立为此事而羞愤自杀。郡府官员均认为薛宣关心属下。在郡府使用财物上,薛宣预先制定方案,做到物尽其用,节省开支。

《白话汉书》第83卷薛宣朱博传

薛宣,字赣君,东海郡郯县人。年轻时,薛宣担任廷尉署书佐、都船狱史,后来,在大司农府担任斗食小官,经察举为廉吏,补任不其县丞。琅琊郡太守赵贡巡视属下县邑,看到薛宣,很欣赏薛宣的工作能力,让薛宣跟随自己巡行县邑,回到郡府,还让妻子、儿女与薛宣见面,赵贡告诫他们:“赣君将来会官至丞相,我的两个儿子也有可能到丞相府做丞相的属吏。”再后来,通过察举,薛宣为官清廉,升任乐浪郡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荐茂才,薛宣担任宛句县令。大将军王凤听说薛宣是一位能吏,推荐薛宣担任长安县令,在任上,薛宣治理有方,以熟悉法律条令,受诏补任御史中丞。

当时,成帝刚即位,薛宣担任御史中丞,按照法令监察官吏,在朝外总领州部刺史,薛宣上书:“陛下宽厚仁慈,常忧心百姓疾苦,即位以来,时过中午还未顾上吃饭,没有闲暇时间娱乐,谨奉圣道,纠正错案,然而祥和气氛还未出现,阴阳仍未调和,其原因在于不称职的官员依然很多,教化还未收到效果。臣思考这些问题,认为有些官吏实施苛政,治理、教化的方式过于烦琐、苛查,责任在州部刺史,州部刺史不能按照法令行施政令,全凭个人好恶,对郡县的政事干预过多,甚至开启私门,听信谗言,寻找官员百姓的过错,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求全责备。郡县官员为此而手足无措,不得不在内部整饬,其政风已经影响到民众。在乡党间、宾朋间缺少祥和气氛,九族亲友间感受不到亲人相处时的欢乐,饮食慰问,这些纯厚美德正在日渐消失,迎来送往的礼节遭到轻视。人们缺少礼尚往来,阴阳阻断,不通和气,全是因为这些引起。《诗经》讲:‘民之失和,多在饮食。’俗话讲:‘苛政不亲,烦苦伤恩。’在刺史奏事时,应该向他们强调,懂得本朝施政的要务。臣愚蠢,不懂得治国理政的方法,奏请明主省察。”成帝同意薛宣的看法。

薛宣多次奏言,谈论施政时应注意的问题,奏请推荐州部刺史、郡国二千石官员,罢黜不称职的官员,能做到泾渭分明、有根有据,在朝中的名气日渐增长。后来,薛宣调任临淮郡太守,治理、教化很有成效。在当时,陈留郡有大盗,破坏治安,成帝征调薛宣担任陈留郡太守,薛宣很快将盗贼肃清,官吏百姓敬重薛宣。成帝将薛宣调入京师,代理左冯翊,一年后正式任命。

薛宣在左冯翊任上,属下高陵县令杨湛、栎阳县令谢游为人贪婪、桀骜不逊,挟持原郡府二千石官员的短处,原太守多次查究他们的不法行为,没有结案。及至薛宣上任,他们到郡府拜谒,薛宣招待他们酒饭,一起饮酒,招待得很周到。之后暗示他们要交代罪行,交出不应得的财物。薛宣察觉到杨湛有悔过之意,在简牒上,手写一份条目,将杨湛收受的赃款详列在上面,封好后,交予杨湛。薛宣说:“官吏百姓告发你,都写在简牍上,有人认为你监守自盗。冯翊敬重县令,收受赃款十金,按照法律,判刑很重,不忍心惩治你,所以密写简牍,让你知道。希望你考虑清楚,如果为官清白,没有接受赃款,此后可扬眉吐气,把简牍还给我,我会为你解释。”杨湛心中清楚,罪赃与薛宣写的一样,而薛宣言辞温和,并没有伤害的意思。杨湛当即解下印绶,交予县衙官吏,写信告诉薛宣,始终没有一句怨言。栎阳县令谢游自以为是名儒,轻视薛宣。薛宣单独移送公文,指责谢游:“告知栎阳县令,官员百姓在下面传闻,县令在任上治理苛刻,处罚从事徭役的百姓上千人;获取不义之财有数十万,供自己挥霍享用;听任手下官吏做买卖,不知从中捞取多少钱财。经查,罪证确凿,本来要派官吏依法惩治,担心有负举荐你的官员,会使得儒生受辱,因此派郡府掾史平告谕你。孔子讲:‘量力而行,不胜任就辞职。’请你认真考虑,我要选人代替你的职务。”谢游看了公文,也解下印绶离去。

频阳县北边靠近上郡、西河郡,是几个郡的交汇点,当地有很多盗贼。频阳县令、平陵县人薛恭是一位大孝子,笃行孝道,担任官职,但治理能力不行,治理效果不好。粟县是一个小县,地处偏僻,在大山中,当地百姓民风淳朴,容易治理。县令巨鹿人尹赏在郡府长期担任官吏,曾担任楼烦县长,被举荐为茂才,在粟县担任县令。薛宣奏请朝廷,调换尹赏和薛恭的位置。二人到任,履职几个月,治理的效果都很好。薛宣通过公文勉励:“在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孟公绰在赵国魏国做官,官做得很好,而在滕国、薛国做官就做得不好。因此,有人以德行彰显,有人以政绩肯定,‘君子之道,在于其位!’每个县邑都有贤君,冯翊有你们在,可以垂拱而治。愿你们恪尽职守,做出成绩。”

薛宣获知郡中官吏或百姓有人犯罪,就会将当地县长召来,让他们自行处罚,并告谕:“郡府之所以不加以惩治,是不想越级代理县里治理,而夺取贤县令、县长的好名声。”县长们既高兴又害怕,即刻免冠谢罪,回去后马上办案处理。

薛宣在任上赏罚分明,执法公平,令出必行,任职的地方都有值得称道的政绩,大多是一些宽厚、仁爱之事。池阳县令举荐狱掾王立为廉吏,郡府还没有来得及征召,听说王立私自收受囚犯家人的贿赂。薛宣为此事责备池阳县令,县令审问狱掾王立,原来王立的妻子私自收受贿赂一万六千钱,事情过去两天,狱掾王立并不知情,王立为此事而羞愤自杀。薛宣知道后,移送公文至池阳县令:“池阳县举荐的廉吏狱掾王立,家人私受贿赂,王立本人并不知情,以自杀表明清白,真的是一位诚实廉洁的官吏,很可惜!追认王立为郡府决曹掾,写在墓志铭上,放在灵柩旁,以安慰亡灵。县、府掾史及其他与王立相识者,都要前往送葬。”

冬至、夏至官吏休假时,捕盗曹掾张扶不肯休息,依然坐在衙署处理公文。薛宣教导张扶:“礼仪崇尚祥和,人情贵在通达。在一年日至时,官吏准予休假,这个规定由来已久。曹掾虽然还有公务没有处理,家里人同样盼望曹掾能早日回家团聚。曹掾应该与众人一样,回去与妻子、儿女一起,摆设酒宴,宴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大家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不是很好吗!”张扶很惭愧。郡府官员均认为薛宣关心属下。

薛宣为人,仪表堂堂,进退雍容大度,令人赏心悦目;处理问题缜密,肯动脑子,安排属下职务,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在郡府使用财物上,薛宣预先制定方案,做到物尽其用,节省开支。官吏百姓都很佩服薛宣这一点,郡中清静祥和。后来,薛宣升任少府,为宫中供应一应器物。

一个月后,御史大夫于永去世,谷永上奏:“帝王之德,莫过于知人善任,知人则百官尽职,不会有不称职、尸位素餐的官员。在古时,皋陶说:‘知人则智,只有知人,才能选择合适的官员。’御史大夫在朝中掌管教化,在朝外辅佐丞相治理天下,责任重大,绝非庸才可以胜任。而今要在朝廷大臣中选拔、补任御史大夫。选的人合适,则万众欢喜,百官心悦诚服;选的人不合适,朝政会受到损伤,帝王的功业会受到影响。虞舜帝英明,全在于选官,皇上不能不慎重!臣观察,少府薛宣才能卓越,通晓政务,此前曾担任御史中丞,在天子身边执法,公正廉洁,不惧权贵,举措得当;在临淮郡、陈留郡曾担任太守,两个郡治理得都很好,后来担任左冯翊,推行教化,鼓励善行,恩威并施,属下官员恪尽职守,奸宄绝迹,几年内没有到丞相府申冤告状的人,大赦后的盗贼,三辅地区减少十分之九。治理的功效显著,从左内史设置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好的政绩。孔子讲:‘称誉其人,须先行考察。’薛宣的功课考绩,在丞相、御史大夫两府均有记录,不敢在此妄加称誉,欺瞒皇上。臣听说,贤臣,没有比得上治理百姓更重要,薛宣的政绩已经证明。在法律方面的能力,薛宣担任廷尉有余;经术方面的学问,足以辅佐陛下推行王道,制定国策;身兼多种才能,有‘废寝忘食,为公忘私’之操守。薛宣在朝中不结交私党,没有为人请托的恶行,臣担心,陛下疏忽了《诗经·羔羊》的告诫,舍弃诚实为公的大臣,任用夸夸其谈之辈。在此,臣超越职权,陈述薛宣的人品及才能,奏请陛下留意考查。”成帝同意谷永的看法,任命薛宣为御史大夫。

几个月后,薛宣代替张禹担任丞相,受封为高阳侯,食邑一千户。薛宣任命赵贡的两个儿子为丞相府掾史。赵贡,是赵广汉哥哥的儿子,也是一位能吏。薛宣担任丞相,丞相府受理的申诉案件不满一万钱,不移送公文,此后按照薛宣的规定执行。可是朝中有些官员讥讽薛宣,认为薛宣处理政事过于琐碎,抓不住要点,不能称为贤相。当时,成帝喜欢儒术,薛宣经术肤浅,成帝也不喜欢。

过了一段时间,广汉郡的盗贼蜂起,丞相、御史大夫派府中掾史前往追剿,迟迟不能平定。成帝拜河东郡都尉赵护为广汉郡太守,按照军法行事。几个月后,斩杀贼首郑躬,招降数千人,平定盗贼。恰好邛成太后驾崩,丧事办得过于仓促,官吏催缴赋敛,要求尽快完成,成帝听说这些事,认为是丞相、御史大夫的过错,遂制册书,免去薛宣的丞相职务,说:“君担任丞相前后六年,在丞相任上本应该有忠孝行为,堪为百官表率,朕还从未听说过。朕不圣明,灾异多次出现,粮食连年歉收,仓廪空虚,百姓饥馑,流离失所,因为疾疫而死去的百姓成千上万,竟发展到人相食。盗贼蜂起,群臣不能恪尽职守,这是朕德能不够、股肱大臣选择不当的结果。此前,广汉郡群盗肆虐,荼毒吏民,朕为此而忧虑,多次问先生,先生不能实事求是地告诉朕。西部几个州被阻断,朝廷几乎不能控制。三辅官员仍然赋敛无度,酷吏朋比为奸,盘剥百姓,朕为此而下诏,让先生处理此事,先生却敷衍了事,没有认真的态度。九卿以下官员都秉承先生的旨意行事,也陷入欺谩,先生要为朝政混乱负责!有关官员弹劾先生任职懈怠,欺上瞒下,有伤风化,不能再总领百官、统理四方。朕不忍心将先生置于法官面前,请交还丞相、高阳侯印绶,辞官回家。”

当初,薛宣担任丞相,翟方进担任丞相府司直,薛宣知道翟方进是位有名的大儒,有宰相器度,与翟方进的关系很好。再后来,翟方进继薛宣后担任丞相,感念薛宣的旧恩,在薛宣被免职两年后举荐薛宣,说薛宣通晓法律条文,熟悉国家制度,此前犯的错误不大,还可以为国家效力。成帝再次征用薛宣,恢复高阳侯爵位,享受特进位,位置在成帝老师安昌侯张禹后面,兼给事中,检察尚书事务。薛宣复位,仍受到尊重。几年后,因为牵扯进定陵侯淳于长的案子,再次被免职回家。

当初,薛宣有两个弟弟,薛明、薛修。薛明官至南阳郡太守。薛修历任郡太守、京兆尹、少府,善于与人交往,在州里的名气很大。他们的后母与薛修住在一起,薛宣担任丞相,薛修担任临菑县令,薛宣去接后母,薛修不让薛宣接走。再后来,后母病逝,薛修辞去官职,为母亲守孝。薛宣对薛修讲,守孝要三年,很少有人能做到,兄弟二人为此而争执,薛修守完三年孝,因为此事,兄弟二人不和。

后来,哀帝即位,博士申咸兼给事中,申咸是东海郡人,攻讦薛宣不能奉养母亲,不为母亲守孝,缺少骨肉亲情,以不忠不孝被免职,不宜再恢复列侯,上朝侍奉皇帝。薛宣的儿子薛况是右曹侍郎,多次听到这样的诽谤,薛况花钱买通门客杨明,让杨明毁伤申咸的脸,让他不能再做官。当时司隶校尉空缺,薛况担心申咸会继任司隶校尉,遂让杨明在宫门外拦住申咸,把他的鼻子嘴唇砍破,身上留下八处刀伤。

案件交予有关部门审理,御史中丞汇集众人的意见,上奏:“薛况是朝中大臣,父亲做过宰相,两次受封为列侯,不相互告诫,秉承教化,反而为骨肉间的事情猜疑,薛况无端怀疑申咸受了薛修的调唆,诽谤薛宣。申咸所讲的事情尽人皆知,薛宣所做的事情有目共睹,皇上也知道。薛况知道申咸兼给事中,担心申咸会担任司隶校尉检举薛宣,于是收买杨明,在宫阙门外拦住申咸,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将朝廷的近臣砍伤,妄图堵塞朝廷的视听,掩盖大众的议论。行为残忍,令人发指,致使四方震惊、万众喧哗,这与百姓因泄私愤而争斗不同。臣听说,尊重皇上的近臣,就是尊重皇上,因为他们每天接触皇上。礼制规定,经过公门要下车;看到君王的车马经过,要手扶车上的横木,以示恭敬。君王的牲畜尚且要受到尊敬,更何况近臣?《春秋》大义,品质、意念恶劣,即使伤害他人有理,也不能逃脱死罪,侵犯皇上近臣的恶行,绝不能宽宥。薛况是主谋,杨明动手伤人,意念、行为均恶劣,犯下不敬罪,杨明也要受到惩罚,与薛況一样,判处杀头示众罪。”廷尉直认为:“法律规定:‘斗殴以刀伤人,应该判处完刑或城旦刑,蓄谋伤人,罪加一等,与预谋的首犯同罪。’诏书并未讲诋欺也要获罪。古人讲:‘并非因为道义打伤别人,与打人致伤者同罪,是因为毫无道理地伤害他人。’申咸与薛修的关系很好,多次讲薛宣的坏话,散布流言蜚语,不能说他做得都对。薛况伤害申咸,是因为申咸以恶言伤害父亲在先,听说安排司隶校尉的职务是在后,此前早有预谋,催促杨明赶快动手,并非担心申咸要担任司隶校尉才策划伤人。双方为了私事而争斗,即使在掖门外的大路上砍伤申咸,这与百姓械斗并无区别。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古今一样,即使在三代,也是这个判罚标准。孔子讲:‘做事情,要首先正名。’名不正,则刑罚不能公正;刑罚不公正,百姓就会手足无措。此次犯罪,薛况是首恶,杨明动手伤人,是大不敬,这与公私没有关系。《春秋》大义,要按照犯罪的成因定罪。这次犯罪的成因,是因为薛况看到父亲遭到他人诽谤而愤怒,并非其他罪恶。一定要加上诋欺罪,将一个普通刑事案件追究成死罪案,将人判处死刑,这也违背皇上的明诏,不符合法律惩治犯罪的本意,不能这样做。圣王不以愤怒增加惩治的标准。杨明被人收买,应以伤害他人定罪,与预谋者薛况一样,贬低爵位,改判完刑为城旦刑。”哀帝将这两种意见交予朝中公卿讨论。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认为御史中丞的意见对,从将军以下到博士议郎,认为廷尉直的意见对。最终薛况减罪一等,流放至敦煌郡。薛宣因为儿子犯罪受到牵连,被免职,贬为庶人,回到故里,在家中去世。

薛宣的儿子薛惠也是二千石官员。当初,薛惠担任彭城县令,薛宣从临淮郡调任陈留郡,路过彭城县,看到县里的桥梁邮亭损毁,没有及时修理。薛宣知道,薛惠的行政能力不行。在彭城县逗留几天,在官邸巡视,整理生活用具,观看馆舍后面的菜园,始终不过问薛惠职务上的事情。薛惠心中清楚,自己在县里的治理,不合父亲的心意,于是派门下掾吏将薛宣一直送到陈留郡,觐见薛宣,代替薛惠询问薛宣,为什么在彭城县馆舍,不向儿子薛惠教导一些为官的道理。薛宣笑着说:“为官之道,以法令为老师,按照法令行政就行了。能力行与不行,在于人的天赋,这怎么能教得会?”众人传言,均认为薛宣说得对。

当初,薛宣第二次受封为侯爵,妻子去世,宣帝的女儿、敬武长公主在家中寡居,成帝诏令薛宣娶公主。及至薛宣遭到罢官,贬回原籍,公主留在京师。再后来薛宣去世,公主上书,希望能够迎回薛宣的灵柩,葬在成帝的陵寝地延陵县,奏请获得批准。薛況私自从流放地敦煌郡返回长安,碰上大赦,留在长安,与公主私通。哀帝的外戚丁氏、傅氏在朝中显贵,公主依附他们,疏远王氏。平帝元始年间,王莽自封为安汉公,公主为此事出言不逊,伤害到王莽。薛况与吕宽的关系很好,在吕宽案件中,吕宽受到惩治,王莽连同薛况一起惩治,将薛况此前的罪行并案处理,派使者以太皇太后诏令,赐予公主毒药。公主愤怒地说:“刘氏孤弱,王氏专擅朝政,排挤刘氏宗亲,哪里有嫂子干预妹妹闺房里的私事,逼迫妹妹自杀的道理?”使者站在旁边逼迫公主,公主饮药而死,薛况被斩首示众。事情过后,王莽欺骗太后,说公主暴病而亡,太后欲亲自去吊唁妹妹,王莽极力阻止,才没有去。(www.xing528.com)

朱博,字子元,杜陵县人。朱博的家里贫穷,年轻时,朱博在县里当差,担任亭长,喜欢结交少年侠客,在一起搏击,比试武艺。再后来,朱博升任功曹,为人侠义、勇敢,追随士大夫,不避风雨。在当时,前将军萧望之的儿子萧育、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陈咸都是公卿子弟,以才能而闻名,他们都是朱博的挚友。皇陵县属于太常管辖,朱博以太常府掾史监察官员是否廉洁,补任安陵县丞,既而辞职,朱博来到京兆,担任曹史诸掾史,又出京城,担任督邮书掾。朱博所任职的地方均有政绩,为人们所称道。

陈咸担任御史中丞,因为泄露宫中谈话被捕入狱。朱博辞去职务,步行来到廷尉署监狱,伺候陈咸。陈咸在狱中受到拷打,遍体鳞伤,朱博扮作医生入狱,了解陈咸为何入狱。从监狱里出来,朱博改换姓名,为陈咸奔走呼号,为此受到几百下鞭打,陈咸得以免除死罪,此后,陈咸从监狱释放。朱博为此在朋友中享有盛名,再后来在郡府担任功曹。

不久,成帝即位,大将军王凤执掌朝政,奏请皇帝任命陈咸为将军幕府长史。陈咸推荐萧育、朱博在将军幕府任职,王凤对朱博颇有好感,推荐朱博担任栎阳县令,转任云阳县(昭帝的母亲云陵所在地)、平陵县令,政绩突出,又转任长安令。朱博治理京师有很好的政声,升任冀州刺史。

朱博原来是武吏,不懂得法律条文,担任刺史,要在州部巡视,在路上,有吏民数百人拦路告状,官衙挤满了人。属下从事请求留在府衙,登记告状的人及其冤情,登记完再走,欲借此观察朱博处理政事的能力,朱博心中明白,吩咐外边准备好车马。从事说,车马已经备好,朱博出门上车,会见告状者,让从事明确告知告状的吏民:“告状牵涉到县丞尉者,刺史不受理,不监察黄绶带官员,直接到郡府申冤。告状牵涉到二千石墨绶官员,等待刺史巡视完毕,直接到州部呈递状子。如果蒙受冤枉,或有关盗案诉讼,到所属县衙直接投诉。”朱博坐在车上,将大小案件很快处理完,犹如神助,四五百人离去。吏民大惊,没想到朱博处理问题如此果断。后来,朱博调查清楚,是老从事从中挑唆百姓聚会。朱博杀了这位从事,州郡吏民从此畏惧朱博的威严。再后来,朱博担任并州刺史、护漕都尉,升任琅琊郡太守。

齐地风俗,百姓做事情舒缓,喜欢养名,朱博刚到琅琊郡视事,右曹掾史就告病请假。朱博问其原因,回答是:“惶恐!按照旧例,二千石官员上任,要先派官吏到家中慰问,然后才起身上班。”朱博听到这样的解释,气得吹胡子瞪眼,拍着桌子说:“难道齐地小儿真地把这当作惯例啦!”于是,朱博召见诸曹掾史、书佐及各县的主要官吏,挑选合适人选,调整职务,将那些请假,等候慰问的官吏一律免职,脱下官服,赶出郡府,郡府人大惊。门下掾史贡遂是齐地有名的耆年大儒,教授数百个学生,拜见太守时,行动迟缓,朱博告诉主簿:“贡老先生不懂得官吏应该遵循的礼仪,主簿教他如何拜见太守,什么时候教会了,什么时候停止。”朱博又告诫属下功曹:“郡府的官属大多穿着博衣大裤,不像样子,从今天起,掾史穿的衣服要离地三寸。”朱博特别讨厌儒生,朱博所任职的郡,一定要免去议曹,说:“干吗要设置议曹!”那些读书人、儒生官吏有时候要向太守汇报工作,常引经据典,朱博一听就烦,朱博说:“我是朝廷委任的太守,按照三尺律令行政办事,讲那些圣人的道理干什么!把这些道理带回家去,等到尧帝、舜帝再世,讲给他们听。”朱博就是这样羞辱儒生。在太守任上几年,朱博彻底改变齐地的风俗,郡府掾史,也像楚、赵地方的官吏一样,按照官礼行事。

朱博治理郡县,常责令属县任用豪强,让他们担任县里的大吏,无论文武,量才录用。县里有盗贼或其他非常事情,朱博会以公文责怪地方没有尽力,一旦地方尽力而且有成效,就会厚加赏赐,如果任职官吏狡黠,敷衍了事,即刻处罚,因此,地方豪强俯首听命。姑幕县有一伙儿贼人,八人在县里报仇滋事,全部负案在逃。县长、县吏呈送公文,向郡府汇报案情,郡府贼曹掾史自告奋勇,欲前往姑幕县处理刑案。朱博将案子压了下来。功曹的属下又请求前去,仍然未获批准。郡府丞到朱博的住所谒见朱博,朱博接见府丞,说:“县里有他们的县长、县吏,郡府不应该干预县里的政务,府丞认为,郡府应该干预县里的政务吗?”然后朱博叫书佐进来,朱博口授一份檄文,说:“郡府告知姑幕县令、县丞:你们说罪犯在逃,难以捕获,呈送公文。檄令一到,县令、县丞立即布置,你们县里的游徼王卿,是捕获罪犯的高手,按照律令,让王卿将罪犯即刻捉拿归案!”王卿得到太守的敕令,诚惶诚恐,亲属们也大惊失色,遂日夜追捕,才十几天时间,就将五名罪犯抓捕归案。朱博又发去公文,说:“王卿奉法办案,行动迅速!檄令一到,就将王卿的功绩报告郡府。参加办案的部掾以下人员,可酌情录用,将剩余的罪犯尽快捉拿归案。”朱博调动属下处理政务,就是这样做的。

再后来,朱博以政绩突出代理左冯翊,一年后正式任命。在治理左冯翊时,文案方面,朱博不如薛宣,更多使用武力、权谋,布置网络,对吏民很少施以仁爱,敢于杀人。可是对于属下,朱博也很宽容,能够容忍他们的过错,属下官吏也愿意效力。

长陵县大姓尚方禁在年轻时,与别人的妻子通奸,被人砍伤,伤在脸上。郡府功曹受贿,向朱博建议,让尚方禁代理丞尉。朱博以其他事情召见尚方禁,见面后,看到尚方禁的脸上果然有疤痕,朱博避开左右,问尚方禁:“脸上的伤疤是怎么回事?”尚方禁自知瞒不过去,叩头招认。朱博笑了,说:“大丈夫做这种事不足为怪。冯翊愿意为卿洗去耻辱,重用你,你愿意效力吗?”尚方禁喜不自禁,回答:“在下愿意以死效劳!”朱博吩咐尚方禁:“不要泄露我告诉你的话,有重要事情再安排你,要记住。”把尚方禁当作心腹使用,充当爪牙,尚方禁早起晚睡,调查盗贼及其他罪案,很有成绩,朱博让尚方禁代理县令。不久,朱博召见功曹,关上阁门,指出功曹受贿,还有推荐尚方禁之事,交给功曹笔札,让他一件件记下来,“受贿一个钱,也要写下来,不得隐瞒。有半句隐瞒,就杀你的头!”功曹害怕极了,将自己受贿的赃款大小都写了出来。朱博核对详实,让功曹坐下来,责令他要改过自新。然后递给功曹刀子,削去所写内容,放功曹出去,继续担任职务。功曹此后小心谨慎,不敢有任何闪失,朱博随后又提拔功曹。

后来,朱博担任大司农。一年后,因为小罪被贬为犍为郡太守。此前,南蛮酋长若儿多次抢掠、杀害百姓,朱博与他的兄弟结交,让其作为内应,袭击并杀了若儿,郡中恢复太平。

朱博转任山阳郡太守,因病免官,再次被朝廷征召,担任光禄大夫,转任廷尉,掌管疑难案件,平反天下冤假错案。朱博担心廷尉署的官员有疑难案件不报,一上任就召见狱正、狱监、典法掾史,对他们讲:“我原来是一名武吏,不懂得法律,幸有众位贤君帮助,不会因断案而发愁!然而此前,我在郡里也断了二十几年案,耳闻目睹也有很多,三尺律令,断案的人起很大作用。掾史可以与狱正、狱监一起将此前断过的疑案,再拿几十件放在我面前,考试我,我为诸君再重新断一次。”狱正、狱监以为朱博只不过是给大家一个下马威,未必真的懂判案,于是一起拟出几件疑案。朱博将掾史召到面前,大家并排坐下,逐件应答,对于案情的处理,或轻或重,分析得八九不离十。下面听的官员莫不颔首点头,佩服朱博对法律的理解,才能过人。朱博每担任一个新职务,都会搞一些这种诡谲的名堂,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会受到下级欺瞒。

再后来,朱博担任后将军,与红阳侯王立的关系很好。王立有罪,被贬回封国,有关官员上奏,列出王立的同党、朋友,朱博也在其中,因此而受到牵连,遭到免官。一年后,哀帝即位,朱博以前朝名臣受到哀帝召见,重新得到重用,担任光禄大夫,改任京兆尹,几个月后,被越级提拔为大司空(御史大夫)。

汉建国之后沿用秦朝官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到了武帝朝,撤销太尉,设置大司马,前边冠以将军称号,不带印绶。到了成帝朝,何武担任九卿,向朝廷谏言:“在古时,百姓淳朴,事情也少,辅佐国家治理的一定是圣贤,模仿天上的日月星三光,设置三公,各司其职。到了后世,风俗败坏,政事繁多,宰相的才能赶不上古时的圣贤,丞相一身兼任三公所有职责,导致政治衰败,国家不能得到很好治理。朝廷应该重新设置三公,确定卿大夫的责任,按照权限授以政事,同时考查他们的政绩。”成帝就此事询问老师、安昌侯张禹,张禹认为何武说得对。在当时,曲阳侯王根担任大司马骠骑将军,何武担任御史大夫。成帝授予曲阳侯王根大司马印绶,为其设置官属,撤销骠骑将军,任命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为列侯,俸禄与丞相一样,这样就具备了三公的雏形。但是朝廷大臣在廷议时,均认为古今制度不同,汉朝从天子以下,直至佐史,均不同于古制,只改三公,职务责权难以分清,不利于国家治理。在当时,御史大夫府官吏居住的宿舍,有一百多处官员使用的井水枯竭,府中种植一行行柏树,有数千只野鸟晚上在树上栖息,早去晚归,被称为“朝夕鸟”,此后几个月,鸟飞走,不再飞回来,老人们都感到奇怪。又过了两年,朱博担任大司空,上奏哀帝:“帝王治国之道,没有必要沿袭旧制,时移势易,应该酌情改变。高帝以圣德接受天命,建立汉朝,设置御史大夫,位置在丞相下面,负责监察官员,辅佐丞相统领百官,上下相互监督,已经有二百年时间,天下安宁。现在改为大司空,与丞相的位置相同,没有获得皇天护佑。按照旧例,挑选郡太守、国相、政绩优异的中二千石官员,选拔合适者担任御史大夫,胜任职务者,既而升任丞相,位次安排有序,还可以尊崇圣德,尊重国相。而今,中二千石官员没有御史大夫的经历,直接担任丞相,权重太轻,对于国家治理,显得威望不够。臣愚以为,大司空的职务可以撤销,重新设置御史大夫,按照旧时制度。臣愿意率先垂范,担任御史大夫,为百官做出表率。”哀帝接受朱博的谏言,任命朱博为御史大夫。恰好大司马傅喜遭到免职,哀帝任命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卫将军,撤去属官,大司马在将军前面只是冠名,与过去一样。又过了四年,哀帝重新改丞相为大司徒,又设置大司空(御史大夫)、大司马(太尉)。

此前,何武担任大司空,与丞相翟方进一起上奏,说:“在古时,天子选拔诸侯贤者担任州伯,《尚书》讲:‘与十二个州伯商议。’通过这些了解下情,避免受到蒙蔽。现在的州部刺史就是古时的州伯,他们掌握一州的纲纪,负责推荐官员,他们推荐上来的官员可以担任朝中九卿,他们检举的不法官员会遭到罢黜,刺史的责任重大。《春秋》大义,用尊贵的人治理卑下的人,不能让卑下的人管理尊贵的人。州部刺史位于下大夫(六百石),让他们面对二千石官员,这样会轻重倒置,失去位序。臣奏请撤销州部刺史,改设州牧,以符合古制。”奏章得到批准。朱博在奏请恢复御史大夫的同时,又上奏:“汉家立国,圣德广大,宇内万里,设置郡县。州部刺史奉诏监察官吏,督察郡国,使得吏民安宁,按照旧例,在州部任职九年就可以得到举荐,担任郡太守、国相,有特别才能、政绩优异者,还可以越级提拔,虽然俸禄比较低(六百石),但是位置却很重要,得到的赏赐也很丰厚,任职的官员都愿意奋进立功。此前丞相翟方进奏言,撤销州部刺史,改名称为州牧,职务定为真二千石,位置次于九卿,九卿缺位,以政绩突出的州牧替补,政绩一般者就会苟且度日,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这样,设置州牧的目的就难以达到,郡国的奸邪也难以得到制止。臣奏请撤销州牧,仍然设置州部刺史。”奏请得到批准。

朱博为人廉洁、节俭,不喜欢酒色宴请。从卑微官职升任高官,食不重味,案上摆放不过三杯酒。每天早起晚睡,妻子在家里很难看到朱博。朱博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然而朱博喜欢与士大夫交游,担任郡太守及朝中九卿,常常宾客满门,想做官者,朱博就帮助他们走上仕途;有仇怨者,朱博也会鼎力襄助,解剑授人。这是朱博的一贯行事风格,朱博以此标榜,也因此而落败。

当初,哀帝的祖母定陶太后欲让哀帝上尊号,太后的堂弟高武侯傅喜担任大司马,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坚持正义。孔乡侯傅晏也是傅太后的堂弟,为人谄谀,顺着定陶太后的旨意行事。此时,朱博刚被任命为京兆尹,与傅晏的关系很好,二人共谋为傅太后上尊号,以此弘扬孝道。在当时,师丹被免职,朱博代替师丹担任大司空。在哀帝闲暇时,朱博多次密封上奏:“丞相孔光只会考虑自己的官位,不会为国家分忧解难;大司马傅喜是皇上的至亲,在朝中尊贵,却勾结朝廷大臣,结交朋党,对朝政无益。”哀帝罢免傅喜,将其贬回封国,将孔光贬为庶人,诏命朱博代替孔光担任丞相,封为阳乡侯,享受食邑二千户。朱博上书谦让,说:“按照旧例,丞相的食邑不能超过一千户,臣的封邑超越制度,臣诚惶诚恐,愿意向朝廷交还一千户。”哀帝批准奏请。傅太后对傅喜怨恨不已,让孔乡侯傅晏暗示丞相,向哀帝上书,撤销傅喜的侯爵。朱博受诏,与御史大夫赵玄商议。赵玄说:“这件事情已经定下,现在再提,不知是否合适?”朱博说:“孔乡侯秉承太后的旨意,我已经答应了他。匹夫相求,尚且言而有信,承诺了,就要去做,何况是至尊?朱博只有拼死做成此事!”赵玄只好答应。朱博不愿意单独就傅喜之事上奏,借原来大司空氾乡侯何武,此前因获罪遭到免职,回到封国,两件事情有相似之处,放在一起上奏。朱博说:“此前,傅喜、何武在三公任上,对治理国家没有帮助,既然已经免职回家,就不应再享有封爵和食邑。奏请将他们贬为庶人。”哀帝知道傅太后一向怨恨傅喜,怀疑这是朱博、赵玄秉承太后旨意,召赵玄到尚书省调查。赵玄交代事情的原委,哀帝下诏左将军彭宣及内朝官员讨论。彭宣等提出弹劾:“朱博身为宰相,赵玄身为上卿,傅晏以外戚享受特进位,都是股肱大臣,受到皇上信任,不考虑竭诚奉公,为国家普施教化,做出表率。明明知道傅喜、何武已经受到皇上恩赏,而且,已经经过三次大赦,朱博还要用不道德的手段,辜负皇上圣恩,勾结取信于外戚,背叛皇上,扰乱法制,可谓奸人之雄,欺下罔上,为臣不忠,毫无道德可言;赵玄知道朱博这样做非法,却不顾大义,妄自附和,大不敬;傅晏与朱博商议,欲免去傅喜的侯爵,犯下不敬罪。臣等奏请皇上,让谒者召朱博、赵玄、傅晏自行到廷尉署诏狱报到。”哀帝制诏书:“将军、中二千石、二千石官员、诸大夫、博士、议郎,再讨论一次。”右将军蟜望等四十四人认为:“彭宣等人的奏议,臣等以为可行。”谏议大夫龚胜等十四人认为:“《春秋》大义,大臣以奸诈服侍国君,国法不容。鲁国大夫叔孙侨妄图在公室专权,谮毁在晋国的同族哥哥季孙行父,晋国将季孙行父羁押,使得鲁国大乱,《春秋》有详细记载。傅晏背弃教令,谮毁同族兄弟,扰乱朝政,胁迫大臣,欺君罔上,是此案的祸首,是策划的主谋,应该与朱博、赵玄同罪,都是大逆罪。”哀帝减赵玄死罪三等,削去傅晏四分之一的封邑,让谒者持符节召丞相自行到廷尉署诏狱。朱博自杀,撤销封国。

此前,朱博从御史大夫升任丞相,受封为阳乡侯,赵玄从少府升任御史大夫,一起在前殿拜受官爵,二人一步步地登上台阶,接受策命,有声音犹如洪钟般鸣响,详情记载在《五行志》中。

赞辞如下:薛宣、朱博都是从佐史做起,后来逐级升任高官,直至担任宰相。薛宣在所有的职务中,都能做到施政清明,有很好的政声和口碑,可谓官员中的楷模。及至身居尊位,因为苛察,使得名誉受损,器物总有其局限性。朱博为官,敢作敢为,不考虑繁文缛节及道德说教,已经被儒生所非议,又看到在成帝朝,朝中大臣玩弄权术。皇帝改变了,对人的好恶与此前已经不同,还想依附外戚丁氏、傅氏,阿谀孔乡侯傅晏,最终落败,遭人非议,陷入欺君罔上的罪名,罪证确凿,难以辩驳,以饮下鸩酒结束性命。孔子说:“日子久了,子路也会不老实!”朱博也是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