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颛顼帝任命南正重负责天文,火正黎负责地理。唐尧、虞舜之际,继续重用重氏、黎氏的后裔掌管天文、地理,一直延续至夏、商,因此,重氏、黎氏的后裔都是掌管天文、地理的官员。到了周代,程国伯爵休甫是他们的后裔。周宣王时,程国已经失去封国,休甫的后裔仍然掌管王室的天文、地理,姓氏改为司马。此后,司马氏掌管王室的史册、典籍。在周惠王和周襄王时,司马氏来到晋国。再后来,晋国的中军将领随会逃往秦国,司马氏跟随随会来到少梁。
自从司马氏离开王室京畿来到晋国,家族就分散开来,有的在卫国,有的在赵国,有的在秦国。在卫国者,后人做了中山国的丞相。在赵国者,以传授剑术而闻名,蒯聩就是其后人。在秦国者,其后人司马错与张仪辩论,认为秦军应该先征伐蜀国,秦惠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司马错率领秦军,征伐蜀国,蜀国平定,秦惠王改设为蜀郡,司马错担任蜀郡首任太守。司马错的孙子司马蕲,在武安君白起手下任职。少梁后来更名为夏阳。司马蕲与武安君在长平坑杀赵军降卒,率领秦军返回,与白起一起在杜邮被秦王赐死,葬在华池。司马蕲的孙子司马昌,是秦王的铁官。始皇统一天下,蒯聩的玄孙司马卬在秦末投奔农民军领袖武信君武臣,率领义军攻占朝歌。秦灭亡,义军首领在咸阳分封诸侯王,项王封司马卬为殷王。汉军讨伐楚军,司马卬投降汉军,殷国改设为汉的河内郡。司马昌生司马毋怿(yì),司马毋怿曾担任长安四市之一的市长。司马毋怿生司马喜,司马喜受封五大夫爵,去世后,葬在高门。司马喜生司马谈,司马谈在朝中担任太史令。
太史令司马谈向唐都学习天文,向杨何学习《易经》,向黄子学习道术。武帝建元、元封年间,司马谈担任太史令。司马谈叹息,学者对先秦诸子的学说领会有歧义,以讹传讹。对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学说,司马谈有自己的看法:
《易经·系辞》讲:“天下学说纷纭,目的终归统一,殊途同归。”阴阳、儒、墨、名、法、道诸家谈论的宗旨,归纳起来,仍然是如何治理国家,只是从不同侧面,有些讲得明白,有些讲得含蓄。我(司马谈)仔细研究阴阳学说,阴阳家极力夸大祥瑞、灾异,有很多忌讳,令人做事情拘谨,常有敬畏之感,但在四季运行上,其阐释有独到之处,不可忽视。儒家学说论述面广,缺乏要领,费力大而收效少,儒学倡导的义理难以推行,但是,强调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序,这是不变的道理。墨家倡导节俭,人们很难做到,墨家的观点不能照搬,但是墨家强调务实、提倡节俭,不能忽视。法家严苛,缺少恩义,但是提倡君臣有别,这是不变的原则。名家过于拘泥于形式,失去对事物的理解,但是强调名与实的联系,这一点值得重视。道家令人精神专一,动静符合自然,充分利用物资,这是要点。道家强调阴阳,博采儒、墨两家的长处,吸收名家、法家的优点,与时俱进,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立足于世俗,包罗万象,要点简约,易于操作,费力少而收效多。儒家的做法不同,儒家认为,君主是天下人的表率,君唱臣和,主先臣后,这样,君主劳顿而臣下安逸。道的精神,强调去除刚毅,制止贪欲,舍弃聪明,以此来推行道术。儒家学说过度耗费精力,使得身体劳累,疲惫不堪。如果过度劳累,与天地共存,欲保持长寿,没有听说过。
阴阳学说,谈到四季更替、八卦方位、十二度星位、二十四节气,强调法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其实也未必,因此说,阴阳学“使人拘谨,令人生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重视天道运行的规律,应该加以肯定,不遵循天道运行,又有何法则可以遵循?“四季的变化不能改变,这是自然法则。”
儒家学说,以《诗经》《尚书》《易经》《礼经》《乐经》《春秋》六艺为准则。儒学六艺,载入典籍,论述有成千上万,几代人都难以弄清楚;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难以通晓礼义,“儒家学说驳杂,缺少要领,费力大而收效少”。但是,强调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序,这一点要肯定。
墨家也崇拜尧、舜,歌颂尧、舜的圣德,墨家讲:“堂高三尺,土阶三层,茅屋不翦,椽檩不斫;土碗吃饭,瓦盆饮水,糙米充饥,藜藿为羹;夏穿葛衣,冬披鹿裘。”为死人送葬,桐木为棺,仅有三寸厚,举乐致哀,哀伤有度。尧舜率先垂范,领导人民,强调殡葬礼仪简约,堪称万民表率。但天下都按照这样去做,就没有了尊卑。随着时间推移,事情也会有变化,因此说:“勤俭难以持久。”但是,强调务实,节省用度,强调勤俭才能富家。这是墨家的长处,其他学说不能否认。
法家六亲不认,无论贵贱,一律按照法律,使得亲人间、尊卑间的恩义荡然无存,可以在非常时期使用,但不能作为常法,因此讲,法家“严苛少恩”。但是,强调尊主卑臣、厘清责任,不能僭越权位,其他学说不能否定法家的合理成分。
名家过于烦琐,对于细节强调过分,令人难以抓住要旨,专注于名词解释,失去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所以说,名家“令人感到拘束,失去对事物的认识”。对于事物,要求名实相符,处事严谨,认真考证,这是名家的长处。
道家提倡无为,又说无不为,提出的主张容易施行,表述的含义难以理解。其核心思想是“虚无”,因循为用。没有不变的势,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形,用以解释世间的变化,不在乎事物的先后,因此能把握主动。所谓法则,要看具体时间、具体情况;所谓尺度标准,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说“圣人不投机取巧,重要的是要顺应变化。守道虚无是道家的常理,以因果关系,发展辩正看待事物,才是道家的原则”。群臣上朝,让他们阐述思想。名实相符的为正,名实不符的为空。不听空话,就不会产生奸邪,贤与不肖自然就能区分,黑与白一清二楚。君主对待问题能够做到这些,还有什么做不成!既合乎大道,又解释混沌。天下光明,返璞归真。人活着要有一股精神,形体是存在的形式。精神耗尽就会枯竭,形体过劳就会疲惫,形神分离,就是死亡。死者不可以复生,分离将难以复合,对于这一点,圣人看得很清楚。由此看来,精神是生命的本源,形体只是外在。不先确定形、神间的关系,只是说“我可以治理天下”,根据在哪里?
太史公的工作负责天文,不治理百姓。太史公有一个儿子,名字叫司马迁。
司马迁在龙门出生,曾在黄河以西、龙门山以南放牧、种田。从十几岁起,司马迁就开始诵读古文。二十几岁时,司马迁南下游历长江、淮河流域,登临会稽山,探访大禹穴,遍游九嶷山,在沅江、湘水之间游历。司马迁北上到达汶河、泗水,在齐鲁大地游学、受业,考察儒学遗风,在邹县、峄山学习射礼。司马迁曾经在蕃县、薛县、彭城受困,从梁国、楚国返回。在朝中,司马迁担任侍郎,奉皇帝诏命,西行出使巴郡,南下出使蜀郡,考察邛地、莋地、昆明,返回后向皇上复命。
武帝元封元年,天子举行封禅典礼,太史公司马谈有病,滞留在周南,没有跟随皇帝封禅,心中很难过。儿子司马迁返回,到了黄河、洛河间,到父亲养病的地方来看望父亲。司马谈握着儿子的手,泣不成声地说:“我们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太史令。再往上,直至虞舜、夏禹之际,名声显赫,负责天文,到了后世才逐渐衰落。难道要在我手里让家族的事业结束?你要重新担任太史令,要继承先祖的事业!现在,天子继承千年盛举,举行封禅泰山大典,我没有去,这是我的命吗?是我的命啊!我死之后,你肯定要做太史令。做了太史令,不要忘记完成我的著作。你要谨记孝顺,在家中奉养双亲,在朝廷忠于国君,人生以忠孝立身,才能够扬名于世,为父母争光,这是最大的孝。天下人称颂周公,说周公制作诗歌,歌颂文王、武王的圣德,人们宣扬周公、召公的德行,颂扬太王、王季的深谋远虑,一直追述至周代的先祖公刘,周室的始祖是后稷。在周幽王、周厉王之际,王道缺失,礼乐衰微,孔子编撰、整理文献典籍,修订《诗经》《尚书》,编撰《春秋》,学者将这些文献作为行为规范。从鲁哀公获麟,至今已经有四百年,诸侯兼并,对于历史的记述变得残缺不全。现在,汉朝复兴,海内一统,明君贤臣,有无数的忠臣义士。我作为太史令,却没有将这些记录下来,给予评价,作为文献留存于后世,心里感到惭愧!你一定要把我的话记在心里!”司马迁跪在父亲面前,流着眼泪说:“儿子虽然不聪明,但一定会记住父亲的教导,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加以编辑,把父亲的计划完成,不敢懈怠。”司马谈去世后第三年,元封三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仔细阅读收藏在皇家书库的藏书。五年后,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初一凌晨冬至日,天子诏命使用太初历,在明堂上正式颁布,祭祀群神。
太史公司马迁说:“先人有言:‘自从周公去世,五百年后有孔子,孔子距今已经有五百年,到了继承孔子的事业、昭显先贤思想的时候,整理《易经》,续作《春秋》,根据《诗经》《尚书》《礼记》《乐礼》的修订原则,对历史加以编辑、整理。’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晚辈司马迁,我要当仁不让!”
上大夫壶遂问:“当初,孔子为什么要撰写《春秋》?”太史公司马迁回答:“我听董仲舒先生讲:‘王道遭到废弃。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国君惧怕他,士大夫排挤他。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张已经难以施行,王道难以恢复,于是,将鲁国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编辑为《春秋》,进行评论。孔子认为,天下的读书人,从中可以得到启发,通过褒贬诸侯,申斥大夫,以达到宣扬王道的目的。’孔子说:‘我与其空洞地说教,劝说诸侯,还不如付诸以行动,将史实载于典籍,典籍发挥的作用更大。’《春秋》阐述夏禹、商汤、文王、武王的王道,确定纲常伦理应遵循的原则,辨明疑问,甄别是非,崇善抑恶,尊贤斥不肖,存亡国,继绝世,振兴颓废,这些都是王道要做的事情。《易经》记述的是天地、阴阳、四季、五行,在变化中辩证发展。《礼记》阐述纲纪人伦,注重于行。《尚书》记述先王经历的事情,注重于政。《诗经》描绘山川、溪谷、鸟兽、草木、牝牡、雌雄,注重于风俗。《乐礼》是一门经学,注重于社会和谐。《春秋》注重辨明是非,对治国理政有借鉴。《礼记》强调人的欲望要克制,《乐礼》强调社会需要和谐,《尚书》阐述先王治国理政的经验,《诗经》描绘人的情感,《易经》以事物的变化引导人,《春秋》阐述礼义的重要。拨乱反正,没有比《春秋》更能说服人。《春秋》内容有数万言,列举的事例有几千件。各种情况在《春秋》交汇出现。《春秋》记述弑君的事件有三十六起,亡国的事件有五十二起,诸侯国君逃离封国,社稷得不到维护,各种变故难以计数。考察这些变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抛弃礼义。《易经》讲:‘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臣弑君,子弑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作为国君,不能不读《春秋》,否则会对谗言视而不见,身边有贼臣,也茫然不知。作为人臣,不能不读《春秋》,否则会对每天发生的事情,不知如何应对,遇到突发事件,不知该如何处理。作为君父,不能不了解《春秋》大义,否则会承担恶人的罪名。作为人臣、儿子,不能不了解《春秋》大义,否则会犯下篡弑、大逆不道的罪行。以为是在做善事,不了解礼义的重要,也会受到谴责。不了解礼义的主旨,就会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事情发生。君不像君,自然会被臣下冒犯;臣不像臣,自然会犯下篡逆的罪行;父不像父,不能尽父亲的责任;儿子不像儿子,自然会忤逆不孝。这四种行为,是天下最大的恶。说它们是最大的恶,一点也不过分。因此说,《春秋》集礼义之大成。礼防止罪恶发生,法只能在罪恶发生后发挥作用。法的作用容易认识,礼的作用容易被忽视。”(www.xing528.com)
壶遂继续问:“在孔子那个时代,上无明君,忠臣得不到重用,孔子才会编撰《春秋》,用空泛的论述确定礼义的标准,当作原则。如今,你这位夫子,上有贤明天子,下负有重要责任,万事俱备,人尽其能。夫子的论述是想要说明什么?”太史公回答:“啊,你这样理解,其实也不尽然。我听先人讲:‘伏羲氏时代,人们性情淳朴,演绎《易经》八卦。尧舜之际,天下处于盛世,《尚书》记载,在当时,已经有了礼乐。商汤、武王创立的圣业,受到诗人赞颂。《春秋》褒贬善恶,推崇三代的德政,维护王室的权威,这些并不完全是为了讽谏。’汉建国以后,直至当今贤明天子,祥瑞多次显现,封禅泰山,确定正朔,改变服色,普施恩惠,域外百蛮通过多重翻译前来朝贺,献礼祝寿,其事迹难以计数。朝廷上下,百官群臣,都在竭力颂扬圣德,仍然不能表达心意。贤士有能力得不到重用,是国家的耻辱;明王圣君圣德得不到宣扬,是史官的过失。我负责这项工作,不能将皇上的圣德载入史册,将功臣、大夫创立的功业详细记录、予以评述,辜负先人的嘱托,这是我的罪过。我记述的事迹,全部是按照顺序还原历史,是在整理史料,不是创作。您将其与《春秋》比较,您理解错了。”
太史公制定计划,着手编撰。在开始写作的第十年,遭遇李陵之祸,太史公被捕,羁押在监狱。太史公喟然长叹:“我应该遭受这样的大罪吗?身体已经残废,还能写下去吗?”冷静之余,慎重思考,太史公说:“《诗经》《尚书》言简意赅,是作者思想的表述,是潜心思考的结果。”于是下定决心,继续发奋,将唐尧以来的事迹,直至武帝获麟为止,详细记述,从黄帝开始。《五帝本纪》为第一篇,《夏本纪》为第二,《殷本纪》为第三,《周本纪》为第四,《秦本纪》为第五,《始皇本纪》为第六,《项羽本纪》为第七,《高祖本纪》为第八,《吕后本纪》为第九,《孝文本纪》为第十,《孝景本纪》为第十一,《今上本纪》为第十二,共十二本纪。《三代世表》为第一表,《十二诸侯年表》为第二表,《六国年表》为第三表,《秦楚之际月表》为第四表,《汉诸侯年表》为第五表,《高祖功臣年表》为第六表,《惠景间功臣年表》为第七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为第八表,《王子侯者年表》为第九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为第十表,一共十表。《礼书》为第一书,《乐书》为第二,《律书》为第三,《历书》为第四,《天官书》为第五,《封禅书》为第六,《河渠书》为第七,《平准书》为第八,一共八书。《吴太伯世家》为第一世家,《齐太公世家》为第二,《鲁周公世家》第三,《燕召公世家》第四,《管蔡世家》第五,《陈杞世家》第六,《卫康叔世家》第七,《宋微子世家》第八,《晋世家》第九,《楚世家》第十,《越世家》第十一,《郑世家》第十二,《赵世家》第十三,《魏世家》第十四,《韩世家》第十五,《田完世家》第十六,《孔子世家》第十七,《陈涉世家》第十八,《外戚世家》第十九,《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荆燕王世家》第二十一,《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留侯世家》第二十五,《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绛侯世家》第二十七,《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五宗世家》第二十九,《三王世家》第三十,共有三十世家。《伯夷列传》为第一列传,《管晏列传》为第二,《老子韩非列传》为第三,《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伍子胥列传》第六,《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商君列传》第八,《苏秦列传》第九,《张仪列传》第十,《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穰侯列传》第十二,《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平原虞卿列传》第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六,《魏公子列传》第十七,《春申君列传》第十八,《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乐毅列传》第二十,《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田单列传》第二十二,《鲁仲连列传》第二十三,《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李斯列传》第二十七,《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英布列传》第三十一,《淮阴侯韩信列传》第三十二,《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田儋列传》第三十四,《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张丞相仓列传》第三十六,《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傅靳蒯成侯列传》第三十八,《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爰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田叔列传》第四十四,《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一,《匈奴列传》第五十二,《南越列传》第五十三,《闽越列传》第五十四,《朝鲜列传》第五十五,《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循吏列传》第五十九,《汲郑列传》第六十,《儒林列传》第六十一,《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大宛列传》第六十三,《游侠列传》第六十四,《佞幸列传》第六十五,《滑稽列传》第六十六,《日者列传》第六十七,《龟策列传》第六十八,《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共有六十九列传。
汉继承五帝的伟业,接续三代中断的事业。周室王道衰微,秦抛弃古文典籍,焚烧《诗经》《尚书》。汉建国后,在明堂石室,在皇家书库,把散佚的古文典籍收藏保存起来,金柜里保存的玉版典籍有许多缺失。建国初期,萧何修订法令,韩信编修军法,张苍制定律历,叔孙通制定礼仪,文学事业蓬勃发展,《诗经》《尚书》等古代典籍相继在民间出现。自从曹参推荐盖公,重视黄老学说,贾谊、晁错提倡申不害、韩非的法家学说,公孙弘以儒家学说在朝中受到重用,一百多年来,散落在民间的古籍、遗文佚事,逐渐汇总至皇家秘府。太史公父子凭借这些古代典籍纂修历史。太史公(司马谈)说:“呜呼!我的先人曾经掌管历史典籍,在唐尧、虞舜之际已经名声煊赫,在周代是王室的太史令,司马氏主要负责天文、历史。一直延续至我这一代,要谨记在心!谨记在心!”此后,太史公(司马迁)整理散佚的史料、逸闻,帝王崛起的地点、起因,追本溯源,见微知著,考察朝代兴衰的原因,根据史料,提出个人观点。推及三代,详录秦汉,从轩辕黄帝开始,直至武帝,排出顺序,太史公著作十二本纪。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历史事件错综复杂,有些年代交叉,有些已经难以辨别清楚,有些事迹变得模糊不清,根据手中的资料,太史公著作十表。礼乐制度,随着世代在发展,也会有所增减,律历也会有所改变,典章制度,山川形势,天人神鬼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将这些志书汇总,太史公著作《律书》《河渠书》《封禅书》《天官书》《平准书》等八书。二十八宿环绕北极星,三十根辐条集中于车轴毂,辅弼大臣环绕在帝王周围,以忠信礼义辅佐帝王,太史公著作三十世家。维护正义,扶正祛邪,倜傥潇洒的士人,要让他们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要让他们的功名、事迹流传于后世,太史公著作七十人物列传。全书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太史公将这部史书取名为《太史公书》,这是编撰此书的大略。太史公认为,这部书籍可以拾遗补缺,作为一家之言,辅助《六经》,成为另一经传。总揽百家观点,正书藏于名山,副书留在京师,以供后世君子阅览。第七十篇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的自传。全书有十篇内容缺失,仅保存下目录,缺少正文。
司马迁遭受腐刑,又担任内朝的中书令,仍然受到武帝信任。司马迁的朋友,原益州刺史任安写信给司马迁,以古代先贤为标准,对司马迁有责备的意思。司马迁回了一封书信,即《报任安书》,内容如下:
少卿足下:此前承蒙写信予我,教我要谨慎待人接物,向朝廷举荐贤良,辞语间可见殷勤、诚恳,似乎有责备的意思,未能听从您的劝告,甘愿流于世俗,在下不敢。我虽然身体残缺,也曾在长者面前领受教诲,只是自惭形秽,动辄得咎,欲补过常担心受辱,内心抑郁而又无从倾诉。俗话讲:“为谁奔忙?讲了谁听?”钟子期仙逝,伯牙不复弹琴。为什么?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我已经身体残缺,即使身怀绝技,犹如随侯珠、和氏璧般珍贵,品行犹如许由、伯夷般高尚,也难以再获荣誉,只会为世人增添笑料。
书信迟复为歉,我跟随皇上,刚从东边返回,又因俗事繁忙,相见恨晚,时光倏忽而过,恨不能抽出余暇,再聆听足下教诲。谁料想,少卿犯下不测重罪,旬月间就要临近冬季,我还要跟随皇上到雍县祭祀,恐怕足下受刑的日子也将临近。到那时,我即使有满腹衷曲,又向谁去诉说?逝者的灵魂也会怨恨于地下。因此,我愿意略陈愤懑,不嫌鄙陋。旷延时日,时至今日才回信,幸勿怪罪。
我听说,修身者拥有智慧,施爱者怀有仁义,敢于取舍者守义不移,勇对耻辱者无所畏惧,留名于后世者品行高尚。有此五种品德,立于世间,不会败落,其英名应与君子同列。人们常讲:祸害没有比得上贪婪,悲哀没有比得上受辱,丑恶的行为没有比得上辱没先人,遭受耻辱没有比得上遭受宫刑。受过宫刑者,难以计数,这也不是一朝一代的事情,由来已久。春秋时,卫灵公与阉宦雍渠乘坐一辆车,孔子感到耻辱,离开卫国,前往陈国;商鞅由宦官景监引见,贤士赵良马上警觉;宦官赵同与文帝同乘一辆辇车,爰盎随即提出异议;自古以来,世人鄙视阉宦。即使普通人,只要与阉竖联系起来,就会感到沮丧,为人不齿,更何况慷慨豪迈之士!而今,朝中即使缺乏士人,又怎能让刀锯之下的废人举荐天下豪杰、贤士!我由于先人的官职,在朝中任职,服侍皇上已经有二十余年。我经常自我反省:对上,不能竭尽忠信,享有献出奇计妙策的美誉,得到明主赏识;其次,也不能拾遗补缺、推贤荐能,为朝廷举荐贤良之士;在外,不能跻身军旅、攻城野战,建立斩将搴旗的功勋;等而下之,也不能不辞劳苦,获取高官厚禄,在亲友族人面前夸耀荣誉。此四样才能,我无一具备,现在,只是苟延残生,博取皇上优容而已,没有什么长处可以展示于当世。记得此前,我也曾经侧身于士大夫之列,在朝堂上高谈阔论,不时引经据典、长篇宏议。现在已经身残形秽,在朝中犹如扫除仆役,混迹在卑贱人中间,哪里还敢昂首挺胸、谈论是非,如果再这样做,岂不是蔑视朝廷,羞辱当代俊杰!算了!算了吧!像我这样的人,有什么可讲!又能讲些什么!
事情的始末,已经很难解释清楚。我从小自负,自以为身怀不羁之才;长大成人,却没有在乡邻间留下美誉。皇上幸以先人的原因,在朝中给我一个施展薄才的机会,出入宫廷。我原以为公私不能兼顾,顶盆岂能仰望天空?遂断绝与宾朋的交往,忘却家室的负累,殚精竭虑,奉献不肖之才,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求得皇上满意。事情偏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与李陵同在朝中任职,平素交往并不多,志趣也不尽相同,甚至从未在一起吃过饭、喝过酒。但是,我从侧面了解到,此人是当代奇士,在家孝敬父母,在外交往守信,面对钱财,坚守廉洁,取舍之间,以义为先,待人谦让,礼贤下士,常有奋不顾身、为国分忧、报效朝廷之念,这是李陵的一贯作风。据此,我认为,李陵有国士之风,人臣为国家赴死,不顾自身,急国家所难,堪为英雄。李陵出征讨伐匈奴,举措失当,遭遇失败,那些只知道保全妻儿、爱惜性命、畏首畏尾的大臣,此时却群起攻讦(jié),构陷夸大李陵的罪过,令人深感痛心。当初,李陵出征时,仅率领五千士卒,却能够深入匈奴腹地,抵近匈奴王庭,在虎口中肆虐,视强虏于无物,挑战虎狼之师,与单于鏖战十余日,斩杀的敌寇已经远超出自身的损失。一时间,强虏死伤枕藉,匈奴酋长惊恐万状,穷途末路,不得不求助于左右贤王,调集草原上弯弓射箭的骑士,举一国之力,围攻区区五千壮士。我五千健儿转战千里,矢尽计穷,救兵不至,士卒虽然伤亡,但在紧急关头,仍然前仆后继。李陵振臂一呼,全军将士无不响应,士卒奋起,擦干眼泪,抹去血迹,弯弓射箭,甘冒霜刃,与敌寇死战,绝不后退。在李陵全军覆没之前,从前线返回的战士报告,朝廷公卿王侯莫不举杯,向皇上祝酒庆贺。接下来几天,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皇上为此而食不甘味,朝堂上一片沉寂。大臣们惴惴不安,不知所措。在当时,我竟然不自量力,以卑微身份,看到皇上愁肠百结、悲伤愤懑,恨不能捧上一颗赤诚之心。我以为,李陵一向与部下同甘共苦,获得部下衷心拥戴,祸福同享,在此紧急关头才能同生共死,奋力效命沙场。即使古时的名将,也不过如此。虽然暂时陷入敌境,观察李陵一向的行为,我相信,李陵一定会再寻找机会,报答皇上的厚恩。即使汉军征战失败,损失无可挽回,已经创下的功绩也足以告慰世人。我多么想把心中的想法向皇上吐露,苦于没有机会。恰巧皇上诏问,我就把对李陵的看法一一表述,希望能够作为参考,堵住那些势利小人攻击、诬陷的言论。我的表达或许不够准确,引起明主误会,认为我以李陵的功劳贬低贰师将军的功绩,为李陵开脱,将我逮捕入狱。可怜我拳拳忠心,却难以辩解,最终以侮慢欺君之罪,按照廷尉判决,受到严惩。由于家贫,家中财产不足以赎罪,平时的交游也爱莫能助,皇上的左右近臣没有人愿意为我辩护。身非木石,面对执法官吏的威严,关在幽深的大牢,又能向谁去诉说?现在,少卿也身历其中,我当时的心情,不正是少卿此时的心情?李陵投降,连累了他的家人,而我被推入蚕室,最终遭受腐刑,为天下人所耻笑。痛心!痛心哪!
事情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向俗人解释清楚。我的先人不曾立下盖世功勋,享受剖符丹书的荣誉,所任官职也仅是负责文献、史籍、天文、历法,近似于占卜、祭祀的官吏,在皇上眼里,犹如倡优一般可以任意侮辱,也为世俗所轻视。如果我伏法被杀,好似九牛身上拔去一毛,性命与蝼蚁又有何区别?世人看待我的死,不可能与死于名节的英雄相比,只会认为我罪大恶极,对自己的罪行无从狡辩,获罪伏辜,才走向刑场。为什么?我的工作性质已经决定了人们对我的看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意义不同。人受到惩罚,首先不能辱没先人;其次不能辱没自身;其次不能受到非礼;其次不能受到辱骂;其次不能被绳索捆绑;其次不能穿上囚服,其次不能戴上刑具,受到箠打的凌辱;其次不能剃去毛发,戴上铁圈受辱;其次不能毁伤肌肤,割裂肢体受辱;最极端的就是遭受腐刑,这是最重的侮辱。《礼记》说“刑不上大夫”,指的是要爱护士人的气节,不能忽视。猛虎游弋于深山,百兽恐惧,及至落入陷阱,关在兽笼,摇尾乞食,虎威已经荡然无存。因此,在上古,画地为牢,士人拒绝入内;削木为吏,士人拒绝应对,以自杀回答羞辱。而今,士人手足遭到捆绑,身上戴上刑具,暴露肌肤,忍受箠打,关在幽深的大牢。此情此景,面对狱吏,谁还敢不以头撞地;看到狱卒,也只能屏息静气。为什么?已经被牢狱的积威吓破了胆。投入监牢的士人,说不会受辱,那是自欺欺人,人哪里还有尊严!当年的西伯周文王,是身为伯爵的诸侯,被羁押在羑里;李斯是秦国的丞相,受到五刑处死;淮阴侯韩信曾受封为楚王,在陈县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南面为王,也被关押在牢狱,受尽折磨;绛侯周勃诛杀吕氏,权倾朝野,也被关押在请室(清洗罪过之室,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请,通“清”);魏其侯身为将军,也被迫穿上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戴上三种刑具;季布做过朱家的钳奴;灌夫在居室受辱。这些人都是当时的王侯将相,声名远扬,及至身陷囹圄,没有含愤自杀,只能与平民一样,古今相同,怎么会不受到侮辱!因此说来,人的勇敢和胆怯,是形势造成;人的强与弱,为环境所逼迫。这其中的道理,明白以后,就不会感到奇怪!人不能在定罪前就自杀,稍显犹豫,等到鞭子落在身上,再想着为名节去死,岂不是太晚了!对士大夫用刑,古人很慎重,就是这个道理。人没有不贪生怕死的,思念父母,顾念妻儿。也有激于义理者,不屑于此,但那也是迫不得已。我不幸很早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姊妹,孤身一人,少卿想,我当时会怎样思念妻子、儿女?勇敢不一定非要为名节去死,怯懦也可以向往道义,何时何地不能激励自己!我虽然怯懦,为活命而苟延残喘,也懂得生命的意义,以至于含垢忍辱,在狱中忍受酷刑!奴婢侍女尚且能不甘心受辱而自杀,面对死亡,我却这样身不由己!之所以隐忍苟活,陷入粪土而不肯离世,是我心中还有未了的心愿,耻于一旦死去,所著作的文章不能流传于后世。
自古以来,富贵而声名湮没者,人数难以统计,只有那些卓越者才会留名于后世。在往昔,西伯受拘,演绎《周易》;仲尼受困,撰写《春秋》;屈原流放,写下楚辞《离骚》;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孙子受髌刑,整理《兵法》;不韦迁蜀,传世《吕览》;韩非被囚于秦国,才有《说难》《孤愤》的问世。《诗经》三百篇,大抵是圣贤遭受磨难、发愤努力而写成。这是因为他们心中郁结,壮志未酬,不能直抒胸臆,不得不将思绪诉诸笔端,用笔辑录下来,昭示于后人。左丘明双目失明,孙子被施以刖刑,均已经成为废人,不能再与常人一样,只好退而写书,以抒发愤懑,希望通过文章阐述胸中的志向。我不揣冒昧,也以身残为借口,整理天下的逸闻旧事,考察成败得失的起因,总结国家兴衰的教训,写成一百三十篇文章。希望能够找出天人间的联系,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初稿还未完成,遭受李陵之祸,痛惜著作未成,在身遭腐刑时,仍然心存意念,面无愧色。现在全书著作完毕,希望能够将其藏之于名山,传之于后人,在通衢大都,人们都能够读到它,以此弥补我此生经受的屈辱,即使忍受千刀万剐,又有何惧!然而这只能与智者交谈,又怎能向俗人流露!
我已经遭受酷刑,卑贱之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常受到世俗的诽谤、议论。我以口舌招来祸灾,被乡邻耻笑,令先人蒙羞,还有何面目到父母的坟前祭扫?即使经历千秋万世,也难以洗刷我的屈辱!言及此,我已经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在家中常有忽忽若失之感,出门则茫然不知所往。一想到遭受的羞辱,就会汗流浃背,难以名状。我现在身为宦者,如闺阁之臣,难道因为羞辱就躲藏在深山洞穴!也只能随世俗而沉浮,因时事而俯仰,以此麻痹自己,免得疯狂。而今,少卿教我在朝中举荐贤良,更显得荒谬不经。即使我有此想法,自我修饰一番,花言巧语,聊解忧闷,不但无益,反而会受到世俗猜疑,自取其辱。等到我去世以后,或许能看到我的功过是非。书不尽意,略陈鄙陋。
司马迁去世,史书开始面世。在宣帝朝,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首先评论司马迁的史书,《史记》在社会上流传。到了王莽执政,有人请求朝廷封司马迁的后人,司马迁的后人受封为史通子。
赞辞如下:从上古以来,有了文字,就开始有史官职务,由史官记录历史,载入史籍。到了孔子编撰《春秋》,记述的内容,上至唐尧,下至秦缪公。唐尧、虞舜之前,虽然有文献记载,留存的很少,有些记载荒诞不经,不能当作经典,因此,黄帝、颛顼的历史不是很清楚。及至孔子编修鲁国历史,撰写《春秋》,左丘明辑录史实,撰写《左传》,又将很多史料编写进《国语》。还有《世本》,辑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的帝王、公侯、卿大夫及帝王谱系。春秋之后,七国纷争,秦兼并诸侯,拥有天下,又有了《战国策》问世。汉兴以来,伐秦之后,楚汉相争,又有了《楚汉春秋》。司马迁根据《左氏》《国语》,采用《世本》《战国策》的内容,以及《楚汉春秋》的内容,详列在书中,一直写到武帝天汉年间。叙述秦汉部分较为详细,摭取典籍,采纳民间传说;记载古时的传略,写得较为简略,有些部分还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涉猎的史实很广泛,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年,司马迁可谓奋笔耕耘,辛勤备至。但是,对于是非的评论不如古人,论述大道,先黄老而后六经;叙述游侠,舍弃士人而收录奸雄;谈论货殖,崇尚财势而羞于贫贱,这是司马迁略显不足之处。刘向、扬雄博览群书,均以为司马迁有良史之材,赞赏司马迁善于厘清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俗,文章叙事直观,引用史实,强调实据,不虚美,不隐恶,对历史人物可谓实录。呜呼!以司马迁的博学多才,还不能凭借智慧安身处世,最终遭受迫害,惨遭酷刑,既而发愤著述。《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内心的真实表露,其表述,犹如《小雅》中巷伯在愤懑时写下的诗篇。《大雅》讲的“既明且哲,善保其身”,只有达人才能做到,真的太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