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话汉书第59卷汤传第29篇

白话汉书第59卷汤传第29篇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亲去世,张汤担任长安县吏。在任上,张汤与赵禹共同制定法律,将法律条令细化,严厉管束在职的官员。不久,赵禹调任少府,张汤升任廷尉,二人的关系很好,张汤视赵禹为哥哥。如果罪犯是豪强,张汤一定会罗织罪名,让罪犯伏法。由于这些,丞相公孙弘多次称赞张汤。天子采纳张汤的建议。张汤判案,惩治罪犯,罗织罪网,有很多大臣受到惩治,在办案中,张汤显示了能力,因为这些,张汤受到天子信任,升任御史大夫。

白话汉书第59卷汤传第29篇

张汤,杜陵县人。张汤的父亲曾担任长安县丞,张汤少年时,有一天父亲外出,把张汤留在家里,父亲回家,发现老鼠偷走了家里的肉,很生气,用鞭子抽打张汤。张汤气得用烟把老鼠从洞里熏出来,抓住老鼠,挖出被盗的肉,同时怒斥老鼠,用棍子敲打,边打边作审讯记录,而后判处死刑,把老鼠和被盗的肉扔到台下,用工具肢解。张汤的父亲在旁边观看,读了张汤写的审讯记录,好像一位狱中熟悉审案的狱吏所写,很惊讶,遂鼓励张汤学习法律

父亲去世,张汤担任长安县吏。周阳侯田胜(田蚡的弟弟)在朝中担任九卿,因犯罪被关押在监狱。在狱中,张汤悉心照料,田胜出狱后,被天子封为周阳侯,从此后,与张汤结为好友,介绍张汤认识一些权贵。后来,张汤在内史府担任给事,是宁成的属吏,宁成认为张汤很能干,向丞相府推荐,张汤既而担任茂陵县尉,主持营建茂陵。

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调张汤在丞相府担任长史,又举荐张汤担任侍御史,在审理陈皇后巫蛊案时,张汤严厉追查陈皇后的党羽,受到武帝赏识,提拔为太中大夫。在任上,张汤与赵禹共同制定法律,将法律条令细化,严厉管束在职的官员。不久,赵禹调任少府,张汤升任廷尉,二人的关系很好,张汤视赵禹为哥哥。赵禹为人孤傲,而张汤较为圆滑,以权术驾御属下。当初,张汤担任小吏,因为利益,与长安富商田甲、鱼翁叔等人有来往,及至担任九卿,交往者多为士大夫,与做生意的商人已经不属于同一阶层,日常交往,张汤仍然会虚意应酬。

当时,天子重视儒学,张汤在判决刑案时,会在判词中引用一些儒家经典,为此,廷尉署吸收博士弟子,让钻研《春秋》《尚书》的学者在廷尉署担任廷尉史,为办案斟酌法律用语。遇到疑难案件,张汤将案卷先呈报天子,与天子一起分析案情,天子对判决结果做出裁决,张汤记录下来,补充法令,此后作为判案依据,同时彰显天子英明。张汤提出意见,如果遭到天子否决,受到责备,张汤一定会谢罪,自我批评,以天子的意见为准,还要引用属下的意见:“臣的属吏原来也有此想法,正如皇上责备,但是,臣没有用,实在愚不可及。”类似情况,常会得到天子原谅。有时上奏,天子对张汤的奏意很满意,张汤会说:“这次上奏,所谈不仅是臣的想法,也是臣的属下某位掾史想到的。”张汤以这样的方式举荐属下,掩饰过失。廷尉署惩治的罪犯,如果天子欲治罪,张汤就会交给严酷的狱吏办理,如果天子有意放过,张汤就交给执法平和的狱吏办理。如果罪犯是豪强,张汤一定会罗织罪名,让罪犯伏法。如果是羸弱百姓,张汤则会讲:“这个罪犯虽然触犯法律,还是要交给皇上裁决。”裁决的结果,自然是按照张汤的建议处理。张汤担任朝廷九卿,生活上能严于律己,平时接待宾客,招待饮食,对待故旧子弟及穷亲戚很热情,张汤拜访有名望的公卿不避寒暑。因此,张汤虽然用心刻薄,在断案上也有差池,但常能受到众人好评。办案时,张汤多任用狠毒的酷吏,同时任用儒生、学者,帮助处理判案文书。由于这些,丞相公孙弘多次称赞张汤。

在惩治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案时,张汤穷根究底,严助、伍被受谋反案牵连,武帝有意开释二人,张汤争辩道:“伍被原来就有谋反的意图,严助出入禁闼,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却私下里勾结诸侯王。如此悖逆的人不受到严惩,以后还会有人效仿。”天子采纳张汤的建议。张汤判案,惩治罪犯,罗织罪网,有很多大臣受到惩治,在办案中,张汤显示了能力,因为这些,张汤受到天子信任,升任御史大夫。

在当时,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天子乘战胜之功,连续出兵征伐伊稚斜单于,崤山以东多次遭遇水、旱灾害,穷苦百姓流离失所,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拿出钱来安排,政府的财政已经很紧张。张汤按照武帝旨意,奏请铸造银币、五铢钱,由国家垄断盐、铁专营,限制巨商富贾,颁布告缗令(针对富人征收的财产税),鼓励百姓揭发偷漏税赋者,抑制豪强贵族兼并。为此,张汤使用各种方法,巧言解释法令,按照法律条文罗织罪网。每次上朝奏事,张汤都会与天子讨论国库的收入与支出,有时讨论一整天,天子甚至忘记吃饭。丞相庄青翟在朝中已经不起作用,天下大事均要有张汤参与意见才能做出决定。百姓苦于法律严苛,民间骚动,政府的一些经济政策还未收到效果,不法官吏乘机徇私枉法、鱼肉百姓,张汤以更加严酷的手段惩治犯法者。从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大家纷纷指责张汤残酷,然而,张汤受到天子信任。有一次,张汤有病,天子亲自到家中探视,天子对张汤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匈奴请求与汉朝和亲,天子让大臣们廷议。博士狄山说:“应该和亲。”天子让狄山讲出理由。狄山说:“战争是凶器,不可以轻启战端。当年,高祖讨伐匈奴,结果受困于平城,后来,只好采取和亲的政策。在惠帝、高后(吕雉)时,天下安宁。在文帝朝,文帝欲通过武力解决与匈奴的矛盾,当时,北部边郡苦于兵灾。在景帝朝,吴楚七国叛乱,景帝奔走于两宫(未央宫、长信宫),商讨平叛,在平叛的几个月里,天下百姓蒙受战祸。吴楚叛乱平息,景帝再也不谈用兵之事,天下因此而富足。今天,陛下又要用兵攻打匈奴,可是,国库空虚,边郡百姓生活困苦。从以上比较来看,臣以为还是和亲好。”天子问张汤,张汤说:“这只是腐儒之言。”狄山说:“我愚蠢、粗鲁。御史大夫张汤貌似忠贞,其实奸诈。此前,张汤处理淮南王、江都王谋反案,用法严酷,伤害了诸侯王,离间了皇室骨肉,使得诸侯王惊恐不安。我早就知道,张汤是一位貌似忠良、心怀奸诈之人。”听到这里,天子变了脸色,问狄山:“让你担任一个郡的太守,你能保证匈奴不再侵犯边郡吗?”狄山回答:“不能。”“担任一个县的县令呢?”狄山答:“不能。”天子再问:“担任一个要塞长?”狄山知道,再拒绝下去恐怕要治罪,只好说:“可以。”于是,天子派狄山驻守在边郡的一个要塞,只过了一个月,匈奴将狄山斩首而去。从此,每当群臣谈起此事,都震恐不已。

张汤有一位朋友名字叫田甲,是一位商人,为人有节操,在张汤还是小吏时,与张汤有很多来往,及至张汤地位显赫,田甲指责张汤行事的方法,但赞赏张汤有烈士之风。

张汤做了七年御史大夫,最终因事获咎,负罪自杀。

河东郡人李文曾经与张汤有矛盾,后来,李文做了御史中丞,有机会阅读宫中的文书、档案,李文从文档中找出可以伤害张汤的材料,揭发攻击张汤毫不留情。张汤手下有一位受到信任的小吏名字叫鲁谒居,为张汤鸣不平。此后,鲁谒居安排人上书揭发李文所做的不法之事,李文被捕入狱,张汤依法处死李文,也知道此事是鲁谒居干的。天子询问此事:“告发信是怎么回事?”张汤故作惊讶:“这件事可能是李文的仇敌干的。”鲁谒居卧病在家休息,在长安的闾里赁了一套房子,张汤前去探视,还为鲁谒居按摩脚掌。赵国很多人以铸铁、冶炼为职业,赵王刘彭祖(武帝的兄弟)常为冶炼、铸铁的事情与朝廷的官员发生纠纷,张汤则常常依法指斥赵王,因此而产生矛盾,赵王暗中搜集张汤的违法证据。鲁谒居曾经受命审理赵王的案件,赵王很生气,上书告发张汤:“张汤身为国家大臣,属吏鲁谒居有病,张汤竟然为鲁谒居按摩脚掌,此事令人怀疑,他们之间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天子将此事交予廷尉审理。此间,鲁谒居病逝,事情牵连到他的弟弟,被关押在导官署。张汤在导官署也关押有犯人,看到鲁谒居的弟弟被关押在里面,暗地里为他解脱,但是表面不露声色。鲁谒居的弟弟不知道张汤在帮助自己,怨恨张汤,让人上书告发,说张汤与鲁谒居共谋陷害李文。天子将此事交予减宣审理,减宣与张汤平时就有矛盾,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追根究底,案情有了进展,也不向天子奏报。碰巧,有人盗窃孝文帝陵寝墓园埋葬的冥钱,丞相庄青翟上朝,与张汤二人约好,在天子面前一同检讨。到了皇上那里,张汤却以为,丞相负责皇帝陵寝墓园的四季护卫,出了问题应该负责,自己与此事无关,不应该分担责任,拒绝检讨。丞相检讨后,天子让御史大夫调查此事,张汤欲按照法令惩治丞相,丞相顿时恐慌。丞相府的三位长史怨恨张汤,于是设法陷害张汤。

此前,丞相府长史朱买臣已经与张汤结怨很久,详情记载在《朱买臣传》中。王朝,齐国人,以通晓经术,曾担任右内史。边通,研究纵横术,为人刚烈暴躁,曾担任济南国相。朱、王、边三人职位原来都在张汤上边,后来遭到免官。此时,三人担任丞相府长史,需要向张汤报告工作。张汤因为受到武帝信任,长期行使丞相的权力,知道三位长史过去职位很高,却有意刁难他们,借以挫伤他们的锐气。三位长史私下里商议:“张汤与丞相原来商量好,一起在皇上面前检讨,却又出尔反尔,现在又借陵寝之事惩治丞相,说白了,就是想取而代之。谁不知道张汤背后做的那些污浊事!”于是,逮捕证人田信等,指责张汤在制定政策、奏请皇上批准前,私下里向田信等通风报信,让他们借机敛财,事成后与张汤分赃。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不法之事。三人将逼供的材料广泛散播。天子问张汤:“我打算推行的政策,这些经商的人怎么会知道,而且乘机聚敛钱财?好像有人通风报信。”张汤不承认错误,佯装惊讶:“怎么会这样?”加上减宣将鲁谒居的事情奏报天子,天子开始怀疑张汤不老实,当面欺诈。天子让人用揭发出来的八件案件诘问张汤,张汤一概否认,拒不交代。于是,天子让赵禹诘问张汤。赵禹来后,劝张汤:“你怎么不知进退!你办理的案子杀了多少人!别人揭发你的都是有凭有据,天子不想为难你,把你关进监狱。你也要好自为之,难道一定要找出更多证人来与你对证?”张汤只得写检讨,承认错误:“汤无尺寸之功,起于刀笔吏,陛下拔擢,位至三公。而今事出有因,臣却无力申辩,设谋陷害张汤者,就是丞相府的三位长史。”随后自杀。

张汤死后,全部家产价值不过五百金,还都是朝廷给予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家族兄弟及儿子们欲厚葬张汤,张汤的母亲讲,“张汤是天子大臣,而今被人用恶言陷害致死,你们要厚葬他,想要说明什么?”只是用牛车送葬,有棺材但没有外椁。皇上知道了此事,说“有其母方有其子”,遂将诬陷张汤的三位丞相府长史逮捕,全部诛杀。丞相庄青翟也被捕入狱,在狱中自杀。朝廷释放了田信。武帝痛惜失去张汤,此后,一再提拔张汤的儿子张安世。

张安世,字子儒,年少时,因为张汤在朝中的职务而担任郎官。张安世善于书写,在尚书省供职,工作勤恳,休假日也不肯外出。武帝巡幸河东郡,丢失三箧书籍,询问有关人员,答不上来。只有张安世还记得,将书中内容一一陈述。后来又购得原书,经校对,与张安世的陈述相同。武帝惊叹张安世有这样的才能,提拔张安世为尚书令,转任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主持朝政,看到张安世工作勤恳,任劳任怨,甚为器重。当时,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盖长公主因谋反罪被杀,霍光认为朝廷已经没有前朝的旧臣,奏请拜张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辅佐自己。不久,汉昭帝下诏:“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朝政,宿卫宫廷,任劳任怨,尽忠守责,从无懈怠。十三年来,天下太平,亲近的大臣,更要重用贤者,这是尧舜治国之道,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第二年,昭帝驾崩,还没有下葬,大将军霍光奏请太后拜张安世为车骑将军,与自己一起迎立昌邑王。及至发现昌邑王刘贺品行恶劣,不堪继任皇位,霍光又与张安世一起密谋,奏请废黜昌邑王,重新拥立宣帝刘询。宣帝即位,要褒赏大臣,诏命:“褒有德,赏有功,这是古今通义。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张安世,宿卫忠贞,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安定宗庙,加封食邑一万零六百户,功劳仅次于大将军霍光。”张安世的儿子张千秋、张延寿、张彭祖被任命为中郎将或宫中侍中。

大将军霍光去世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封上书:“圣王褒有德以抚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僚。朝廷尊贤,则天下效仿。陛下继承祖宗宏业,位于诸侯王之上,刚刚失去大将军,应该向天下宣示圣恩,向藩国彰显功臣,不要让大将军的位置长久空缺,以免非分之人觊觎,这是安定社稷、防止祸患的举措,须认真考虑。车骑将军张安世,在武帝、昭帝朝供职三十余年,忠信谨慎,勤劳政事,夙兴夜寐,与大将军一起制定国策。天下人已经享受福祉,张安世是国家重臣,应该让张安世享有尊位,担任大将军,免去张安世的光禄勋职务,让他专心致志考虑有关国家利益的大事。张安世的儿子张延寿厚道稳重,可以任命为光禄勋,在宫中宿卫。”宣帝也有此想法。张安世听说此事,不敢接受,奏请宣帝召见,在大殿上,张安世摘下冠冕,伏在地上叩头,说:“老臣听到些风言风语,事情决定之前,谈论此事,甚为不妥,不说,又内心不安。臣诚惶诚恐,自以为不能负起重任,臣不能接任大将军。恳请天子可怜老臣,让老臣得以终其天年。”宣帝笑了,说:“您太谦逊了,您不可以,朝中还有谁可以呢?”张安世一再辞让,还是未获得批准。几天后,宣帝任命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领尚书职事。几个月后,免去张安世的车骑将军职务,改任卫将军。两宫(未央宫、长信宫)卫尉、城门护卫、北军,均交由张安世统领。

当时,霍光的儿子霍禹担任右将军,宣帝同时任命霍禹为大司马,免去霍禹的右将军职务,这是一个虚职,其实夺去了霍禹的兵权。一年后,霍禹谋反,遭致灭族。张安世一向小心,更加诚惶诚恐。张安世的孙女张敬嫁给霍氏,因谋反罪受到株连,要被处死,张安世寝食难安,面容消瘦,暴露在外。宣帝看到了,心中不忍,问左右人,才知道事情原委,赦免张敬,安慰张安世,张安世更加惶恐。张安世掌握中枢机要,做事情小心谨慎,朝内朝外不敢泄露任何事情。每当制定政策,决定之后,即告病出宫,听到朝廷有诏令,就显得惶恐不安,让属吏到丞相府多次打探。朝廷大臣事前均不知道张安世曾参与制定政策。(www.xing528.com)

张安世向朝廷举荐某人,某人来谢,张安世很生气,认为向国家举荐贤才是职责所系,怎么能私下里相谢?为此,与此人断绝来往。张安世府中有一位郎官认为有功,迟迟得不到升迁,经常有怨言。张安世对他讲:“你认为功高,上司会知道的,作为人臣,做了一点事,怎么能总放在心里!”还是拒绝提拔他,这个郎官后来调换了职务。一位将军幕府掾史名叫迁,辞官到别处任职,张安世问其原因。掾史说:“将军是朝廷股肱大臣,下级长期得不到提拔,也怕被人讲闲话。”张安世说:“明主在上,贤与不肖看得一清二楚,作为臣下,严于律己就是了,何必总惦记着升迁?”张安世总是想躲避虚名,远离权势。

张安世担任光禄勋时,有一次,有一位郎官喝醉酒,在宫殿上小便。主事官员报告,要依法严惩。张安世说:“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地面返潮留下的印痕?不要抓住一点小过错,就给人定罪。”有位郎官调戏官婢,官婢的哥哥告到张安世这里。张安世说:“这是郎官与官婢闹着玩,她恼羞成怒,诬陷郎官。”然后告诉官署,让官署处分官婢。张安世就是这样为下属遮掩过失,化解矛盾。

张安世看到家中父子均在朝中担任要职,位尊爵显,内心常感到不安,请求朝廷让儿子张延寿到京城外补官。宣帝任命张延寿担任北地郡太守。过了一年多,宣帝看到张安世年老体衰,需要有人照顾,又将张延寿调回,担任左曹、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

此前,张安世的哥哥张贺在卫太子刘据身边任职,卫太子陷入巫蛊案,败亡,家人、宾客均遭到诛杀。张安世为了张贺向武帝上书,张贺得以活命,但还是被推入蚕室,接受腐刑。后来,张贺担任掖庭令,宣帝在年幼时,以皇曾孙身份在掖庭,受到皇室供养,张贺痛悼卫太子无辜殒命,皇曾孙孤苦无依,对皇曾孙照顾得很周到,给予宣帝的恩情很深。皇曾孙长成少年,张贺又亲自辅导皇曾孙读书,花钱请东海郡人澓中翁教授皇曾孙《诗经》。及至皇曾孙长大成人,张贺又为皇曾孙刘询在民间纳聘,娶了许家的姑娘(许皇后),所有的聘礼,都由张贺负担。刘病已在民间时,有很多奇异现象,详情记载在《宣帝纪》中,张贺知道后,常对张安世谈起,称颂皇曾孙是位俊才。张安世阻止张贺,说当今皇帝(昭帝)在上,不宜过多谈论皇曾孙(废太子孙)。宣帝即位,张贺已经去世。宣帝对张安世讲:“掖庭令(张贺)在世时称赞我,将军阻止他,将军做得对。”宣帝追思张贺的养育之恩,追封张贺为恩德侯,安排二百户百姓为张贺守护墓冢。张贺被推下蚕室前,生有一个儿子,去世较早,宣帝又诏令张安世过继幼子张彭祖,作为张贺的后嗣。张彭祖在年幼时,与宣帝同席读书,宣帝欲封赏张彭祖,先赐予张彭祖爵关内侯。张安世此前辞谢对张贺的封赏,又请求宣帝减少张贺的守护墓冢户数,请求减至三十户。宣帝说:“我这是在为掖庭令安排呀,不是为了将军你。”张安世这才作罢,不再坚持。宣帝下诏:“为已故掖庭令张贺安排墓冢守护民户三十家。”宣帝亲自为张贺的墓冢选定墓址,将张贺的墓冢安排在长安西斗鸡翁居住的房子南边,这里是宣帝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第二年,宣帝再次下诏:“朕幼年时,已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读书学习,恩惠卓异,功德茂盛。《诗经》讲:‘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封张贺弟弟(张安世)的儿子侍中、关内侯张彭祖为阳都侯,赐张贺谥号阳都哀侯。”当时,张贺还有一位在世的孙子张霸,年龄七岁。宣帝任命张霸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张安世认为,父子都已经封侯,享受的恩赏太重,请求减少俸禄。宣帝诏令都内府,暂存张氏的一些闲钱,有一百万之多。

张安世贵为三公、列侯,享受食邑上万户,身上却穿着粗丝织成的廉价衣服,夫人在家中亲自纺织,家中有童仆七百,人人安排做事,都掌握有一门手艺,家里治产业,锱铢积累,累积纤微,家产不断地增多,财富多过大将军霍光。宣帝即位,对霍光很敬重,但是心存忌惮,内心更加亲近张安世,心里有想法,绝不向霍光透露。

宣帝元康四年春天,张安世生病,上书归还列侯印绶,请求乞骸骨退休。宣帝伤感地说:“将军年老有病,朕甚为哀痛。将军不能亲自视事,还可以为朕出出主意,将军是先帝的老臣,善于处理复杂政务,这一点,朕不如您,可以就近请教。将军怎么能感情用事,归还卫将军、富平侯印绶呢?这不是要疏远朕,忘却旧情吗?这可不是朕希望的!愿将军努力加餐,服药治病,心无杂念,颐养天年。”张安世勉强起身,处理政务,当年秋天病逝。宣帝赐予印绶,动用战车、武士送葬,谥号为敬侯。赐墓冢,葬在杜陵(宣帝的陵寝)东面,将作大匠负责挖土起坟,修建墓园祠庙。儿子张延寿继承爵位。

张延寿已经位列九卿,继承爵位,封国在陈留郡,另外在魏郡还有封邑,封邑的收益,每年可达上千万。张延寿认为,自己身无寸功,却享受如此高的封赏,多次上书,请求皇上减去封赏的户数,又通过弟弟阳德侯张彭祖向宣帝当面陈述,态度诚恳。宣帝认为,张延寿有谦让之德,把他的封邑改在平原县,将两处封邑合并为一处,总户数不变,租税减半。张延寿去世,谥号为爱侯。嗣子张勃继承爵位,担任散骑谏议大夫。

元帝即位,诏令列侯举荐茂才,张勃举荐太官献丞陈汤。陈汤因为某事获罪,张勃受到牵连,削去食邑两百户,不久,张勃去世,元帝赐谥号为缪侯。后来,陈汤在西域立功,世人都说张勃识人,举荐良才。嗣子张临继承爵位。

张临谦逊、谨慎,每次登临宫中殿、阁,常叹息:“桑弘羊、霍光是前车之鉴,不敢不警惕啊!”临死前,张临将财产分予宗族、故旧,要求薄葬,不起高坟。张临娶了敬武公主(宣帝女儿),去世后,嗣子张放继承爵位。

成帝鸿嘉年间,成帝欲效仿武帝,与近臣举行宴会,张放是公主的儿子,人很聪明,性格开朗,成帝很喜欢,受到邀请。张放娶皇后弟弟平恩侯许嘉的女儿,成帝为张放安排帷帐,赏赐宅邸、乘舆、服饰,向世人宣称:这是在为天子娶儿媳,为皇后嫁女儿。朝廷为婚庆提供食宿,两宫(长乐宫、未央宫)使者帮助操办婚礼,冠盖不绝,赏赐上千万。张放担任侍中兼中郎将,负责平乐宫护卫,可以设置幕府,与将军幕府一样。张放与成帝同起同坐,受到极大宠幸,常常与成帝微服出游,北边到达长安以北的甘泉宫,南边到达长杨宫、五莋宫,在长安闹市,与平民百姓一起斗鸡走马,长达数年之久。

当时,成帝的几位舅舅看到张放如此受宠,深感忧虑,奏报王太后(王政君)。太后也感觉到成帝年轻贪玩,不能不加以劝导,严词责备张放。加上灾害频发,议论者纷纷将责任归咎于张放。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上奏:“张放骄纵恣肆,奢侈淫靡。前不久,有一位名叫修的侍御史等四人,奉命到张放府中捕捉盗贼,张放在家中,竟然让手下人闭门拒捕,用弩箭射伤捕吏,致使官员不能进入府邸。张放听说有一位叫李游的男子,向乐府送了一位漂亮女子,让人到乐府音乐监景武那里索要此女子,没有得到,竟然让一位名叫康的家奴及手下人,到音乐监景武家里打伤三人。又因某件公事,与乐府官员发生冲突,这名官员名叫莽,是一名游徼(主管巡逻,防备盗贼的官员),张放指使手下名叫骏的豪奴,率领四十余人,手持兵器,白日闯入乐府,射伤官员,绑缚官吏,斫破官府的器物。乐府里的人惊恐不安,纷纷逃匿。结怨的官吏莽,只好戴上刑具(髡钳),身穿赭衣(囚衣);乐府代理令史调率领众人,光着脚向张放磕头谢罪,张放这才罢休。手下豪奴及属下仗势欺人,霸占一位官吏的妻子,没有得逞,竟然杀害这名女子的丈夫;与人发生纠葛,竟然杀死此人的亲属,杀人者逃入张放的府邸,受到张放庇护,罪犯逍遥法外。张放品性恶劣,蔑视法律,罪恶昭彰,为臣不忠,触动阴阳,违逆天命,犯下大罪,实乃累犯,幸蒙皇恩,没有受到惩治,仍然骄横不法,形同背叛。臣子的罪恶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不宜让张放宿卫宫中。奏请罢免张放,贬回封国,以消除邪恶,平抚海内怨情。”

成帝不得已,将张放贬为北地郡都尉。仅过去几个月,又将张放召回,担任侍中。太后不得不出面讲话,成帝只好将张放外放天水郡,担任属国都尉。成帝永始、元延年间,连续几年出现日食,张放有很长时间不能被召回,成帝以玺书慰问张放,又过了一年,批准张放回家,照看母亲敬武公主的疾病,在家里待了几个月,公主病愈,才把张放外放到河东郡,担任都尉。成帝虽然爱惜张放,但上有太后监督,下有大臣谏言,不得不将张放调出京城,每次分手,都是流泪相送。后来,张放担任侍中兼光禄大夫,俸禄为两千石。一年后,丞相翟方进弹劾张放。成帝不得已,只得罢免张放,赐钱五百万,让张放回到封国。几个月后,成帝驾崩,张放思念成帝,哀泣而死。

当初,张安世的长子张千秋和霍光的儿子霍禹在朝中担任中郎将,带兵跟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乌桓。战事结束归来,拜谒大将军霍光。霍光问张千秋:此次战事,有何方略?沿途的山川形势如何?张千秋一边汇报,一边用手指着地图、军阵,对答如流,一清二楚。霍光又问霍禹,霍禹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应答,只会说:“这是文书掌握的。”从这一点,霍光很器重张千秋,认为霍禹无能,霍光叹息道:“霍氏恐怕要衰败,张氏要兴旺了。”及至霍禹谋反,遭致灭族,张安世的子孙,从宣帝、元帝朝以后,在宫中担任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校尉者有十几人。在功臣后代里,只有金日磾的后代、张汤的后代,能得到皇室如此亲近,他们得到的恩宠可以与外戚比埒。

张放的嗣子张纯继承爵位,张纯为人恭敬,注意修养,熟悉朝廷法令、前朝政事,有敬侯(富平敬侯张安世)的遗风。王莽篡位,张纯仍然享有爵位,建武年间,张纯担任大司空,世祖改封张纯富平侯为武始侯。

张汤居住在杜陵县,在武帝、昭帝、宣帝朝,张安世随着在位的皇帝,迁至陵寝县,三次迁居,最终住在杜陵县。

赞辞如下:冯商说,张汤祖上与留侯张良是同一个祖先,司马迁没有记述,《史记》有缺失。汉建国以来,受封为列侯者有一百四十几人,能够保国固宠,无人能比得上富平侯。张汤在任上,虽然执法严酷,最终获咎自杀,但是,张汤推贤扬善,也惠及他的后人。张安世履职,位尊而不骄;张贺抚育宣帝,生前积有阴德,这也荫庇了家族的兴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