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担任郎官几年,朝廷派唐蒙前往西南,负责打通夜郎、僰中的通道,征发巴郡、蜀郡上千官兵,为工程供应粮食,郡里还安排了转运粮食的差役,有一万余人。工程期间,唐蒙引用战时军法,杀了蛮夷首领。巴郡、蜀郡百姓惊恐不安。天子得知情况,派司马相如前去晓谕唐蒙等,指责他们执行政策有误,同时向巴郡、蜀郡百姓说明,这不是朝廷的意思。相如去后,发布檄文:
告巴郡、蜀郡太守:蛮夷不服从朝廷治理,已经很久,不时袭扰边境,烦扰朝廷官员。陛下即位以来,安抚天下,恩惠施予四方。朝廷征调大军,讨伐北方匈奴,单于恐惧,拱手臣服,屈膝言和。康居地处西域,也多次派人,通过重重翻译,向大汉皇帝稽首称臣,贡献方物。汉军东指,闽越、东越先后平定;南越国都城番禺,粤王派太子到长安来朝觐皇帝。南部蛮夷,西部僰人,争先恐后,孝敬贡物,不敢有丝毫懈怠。其族人举首翘望,议论纷纷,皆愿意内附为汉臣。由于路途遥远,山高林密,川流湍急,难以抵达。朝廷看到逆天者已诛,为善者未赏,派中郎将前往安抚,征发巴蜀各五百军士,携带礼品,兼任护卫,以防意外,并未有讨伐的意思。听说汉军将领引用战时军法,巴蜀子弟受到伤害,民众不安,还要由巴蜀转输军粮,这不是陛下的意思。士卒有人逃亡,有人自残,这样做,辜负了皇帝对人臣的希望。
边郡将士,看到边境举火,烽燧冒烟,就会提枪上马,弯弓搭箭,奋勇争先,唯恐落后。他们在边郡迎刀枪、冒箭矢,义无反顾,为国家捐躯。连生死都不顾,怎么会恶意对待已编入户籍的百姓,视巴蜀百姓为异类?国家为长远考虑,需要巴蜀子弟负起责任。将军有皇帝封赏,享受爵位,受封为列侯,居住在长安东第。去世后,功名可以传于后世,封土传予子孙。侍奉君王,需要忠诚。功名传于后人,建立的功勋万世不灭。作为忠臣,肝脑涂于中原,热血浸润大地,生死不避。现在,需要巴蜀子弟出使南夷,送去礼品,就自残或逃亡,逃避责任。这样做,死后将会被人耻笑,有谥号也是至愚,为父母带来耻辱,受天下人指责。人的思想有时会差得很远!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父兄没有给予教导,子弟犯下错误没有及时劝谕,寡廉鲜耻,世风浇薄,即使伏辜受戮,也没有什么不妥!
陛下叹惜使者与士卒这样做,又痛悼百姓愚昧,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再次派使臣晓谕百姓,解释征调士卒的初衷,同时,追究造成士卒死亡的责任。训示当地三老孝悌,教导不够,造成后果。现在是农忙时节,还要烦劳百姓,已经晓谕附近县,担心边远溪谷间的村民,还未能得到皇帝慰问。檄书一到,即刻向下面县、道传达,让百姓知道陛下的旨意。切勿懈怠!
相如返回长安奏报,唐蒙已经打通通往夜郎的部分道路。朝廷还要修筑西南夷道,又征发巴蜀、广汉郡的士卒,施工的人数有数万。道路修了两年,仍然不能完工,士卒死伤枕藉,耗费国库资财上亿。蜀郡百姓及负责工程的官员均认为,修筑西南夷通道得不偿失。当时,邛夷、莋夷的君长听说南夷已经归附汉廷,得到朝廷很多赏赐,也希望内附,他们请求朝廷派出官吏,与南粤一样对待。天子问司马相如,相如答:“邛、莋、冉、駹靠近蜀郡,道路容易打通,秦朝时,还设置过郡县,汉建国,郡县被废弃。如果重新打通道路,设置郡县,效果会超过南粤。”天子也有此想法。天子拜相如为中郎将,带上朝廷授予的符节,出使西南夷,副使是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乘坐四辆传车,又让巴蜀的官吏带上礼物,笼络西南夷君长。相如到了蜀郡,郡太守以下官员在郊外迎接,县令背负弓箭在前边引路。蜀郡人认为,相如此次归来非常荣耀。相如的岳父卓王孙、临邛的乡绅在城门外献上牛、酒,以示敬重。卓王孙喟然叹息,自己当初不愿意把女儿嫁给长卿,实在是见识短浅。这一次相如返回蜀郡,卓王孙又分给女儿许多财产,与儿子一样多。相如出使西南夷,经略边疆,促使邛、莋、冉、駹、斯榆的君长争相内附。此后,朝廷撤销原来的边关,将关口外移,向西抵达沫水、若水,向南抵达牂牁。士卒打通灵山道路,在孙水修筑桥梁,以方便邛人、莋人通行。司马相如返回长安奏报,天子很高兴。
相如出使蜀郡,很多老人讲,修筑通向西南夷的通道无用,朝中有些大臣也持有同样看法。相如欲提出谏言,然而工程已经开工,不能停止,便写了一篇文章,以蜀郡父老的口吻阐述想法。在文章中,借老人诘难使者,双方应答,以阐明天子的旨意,强调出使的目的,让百姓明白,皇帝的用心良苦。文章如下:
汉建国已经七十八年,圣德传递六世,汉军威武雄壮,皇帝普施恩惠,万民沐浴恩泽,洋溢乎域外。朝廷派使臣出使西部,普施教化,汉风所指,争相内附。冉、駹已经归服,莋、邛相继称臣,斯榆,苞满获得平定,汉军高奏凯歌。汉使东行,抵达蜀都。
当地耆老、搢绅、士大夫,有二十七人,恭敬前来拜谒,寒暄过后,表述想法:“人们都说,天子对于夷狄,以羁縻为主,让他们与圣朝的关系保持不断就行了。现在要发动三个郡的军民,修筑通往夜郎的道路,三年时间倏忽而过,工程依然艰巨,军民疲惫不堪,百姓负担沉重。还要连通西夷,百姓哀苦愁怨,担心工程浩大,难以完成。对于使者来讲,这也是一件难以交差的任务,朝中大臣,听说为了此事也在议论纷纷。邛、莋、西僰与中原交通历年都有,难以胜记。古往今来,君王以仁德召唤,他们未必肯归附,以武力兼并,效果也未必好,勉强的事情总是难以成功!现在剥夺百姓的利益,将钱财耗费在迫使夷狄归附上面,弊大于利,收效甚微。鄙人孤陋寡闻,冒昧谈论这些,不知高低。”
使者讲:“你们来,就是要说这些吗?按照你们讲的,蜀郡不需要改换服饰,巴郡也没有必要移风易俗了。我一向讨厌这些说法。事关重大,不是旁观者能看得清楚。我此次行程急迫,其中原因不能解释得太详细,还是拣重要的讲吧。
“人们常讲,世上须有非常之人,才能成就非常之事;有了非常之事,才能获取非常之功。非常者,就是想法、做法与普通人不同。因此说:当‘非常’开始时,黎民百姓会感到恐惧;大功告成后,百姓又会乐在其中。
“在远古,洪水滔天,大水泛滥,民众不得不迁徙至高地,在荒野中生活,山地崎岖陡峭,有许多不便。夏后氏大禹看到这种情况深感忧虑,率领百姓修筑堤防,堵塞溃坝,疏通河道,引导洪水,让洪水顺利入海,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当时的辛苦劳作百姓都能理解吗?大禹也只好身心疲惫,率先垂范,手脚上布满老茧,肌肤上磨光汗毛,才创立如此丰功伟绩,大禹创立的伟绩昭显于后世,至今人们仍在享受大禹带来的福祉。
“贤明的君王继承宏伟的圣业,岂能得过且过,拘泥于世俗,做任何事都循规蹈矩,取悦于世人!贤明的君王崇尚的是宏伟的议论,坚持的是未竟的宏业,立下的丰功伟绩为后世人所敬仰。贤明的君王一定思维活跃,采纳的意见不同凡响,君王创立的功业,犹如日月一般辉煌。《诗经》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四海之内,全部都要考虑到。君王只要认为有些地方还未沐浴圣恩,君王就会感到不安。普天之下,疆域内的民众,冠带之属,全部享受福祉,没有缺憾。方外之国,风俗迥异的夷狄,由于舟车不通,人迹罕至,政教还没有开展,不能推行教化,他们不仅袭扰边郡,夷狄间也经常发生内乱。这些人不通礼仪,邪恶横行,杀君夺位,君臣易主,尊卑失序,父兄反目,劫掠幼儿为奴婢,受到伤害的人哭泣哀号,向汉廷申诉。他们讲:‘人们都说,中原是礼义之邦,向万民施以仁政,百姓无论老幼,都能得到抚育,为什么偏偏要舍弃我们!’他们翘首以盼,犹如久旱期盼甘霖,这样的哭诉,心肠硬者都会闻之落泪,贤明的君王岂能无动于衷?因此,挥师异域,北伐匈奴;南派使臣,令南粤归化;四方百姓,普遍受到教化。西夷、南夷已经归附,希望得到封号的夷王有很多。汉朝边关向外移至沬水、若水,在牂牁以西设置边关,打通灵山险道,在孙原河架设桥梁,将圣人的教化传播于四方。百姓普遍感受到仁义,朝廷广施恩泽,边地有了规范,夷狄不再闭塞,愚昧迎来光明,休憩甲兵,停止攻伐。中外远近,享受和平,百姓过上祥和的日子,这不是很好吗?拯救百姓于水火,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结束衰世的败亡,接受周礼的教化,这些都是天子想要做的。百姓虽然辛苦,岂能停下已经开始的工程?
“有为的君王,往往以勤奋开始,以收获告终。此次受命于天,取得的成效就在眼前,为此而增添泰山封土,增加梁父山禅礼。到那时,鸾凤齐鸣,雅颂高奏,德同五帝,义比三皇。凡夫俗子能理解这些吗?这就好像凤鸟翱翔于寥廓,张网捕雀者,还在紧盯着湖沼。岂不是可悲可叹!”
此时,各位进言的士绅已经不知所措,忘记此行的目的,下面的话不知该从何谈起,连声讲:“高尚啊,朝廷的圣德,这正是鄙人所愿意听到的。百姓即使辛苦,也愿意将这件事情做到底。”遂起身告辞,感谢使者接待。
再后来,有人上书,说相如在出使期间收受蜀人的贿赂,被免去官职,在家居住一年,又被朝廷征召,拜为郎官。
相如口吃,不善言谈,但文章写得很好。相如有糖尿病,与文君结婚后,有了钱,虽然在朝中做官,但是不愿意参与公卿对国是的讨论,常称病在家里休息,也不羡慕官职、爵位。相如曾经跟随天子到长杨宫打猎,武帝喜欢亲自射杀熊罴、野猪,纵马狂奔,追逐野兽。相如上书,向皇上提出谏言:
臣听说:万物即使是同类,能力仍然有差异。乌获力大无穷,庆忌奔跑如飞,孟贲、夏育勇猛无畏。臣愚以为,人有差异,野兽同样如此。陛下喜欢挑战、冒险,亲自射杀猛兽。如果有一天,猝然遇到一只迅猛的野兽,埋伏在车旁,猛地扑向陛下的乘舆,驭手无法躲避,此时身边即使有人,也来不及反应,即使有乌获的力气、逢蒙的射技,也难以发挥作用。到那时,人就好似枯木朽株,会被猛兽尽情地撕咬。猛兽的利牙尖爪,犹如胡、越的刀枪,羌、夷的利箭,从车毂下举起,从车辕旁射来。其情其景,何等危险!天子出行,虽然有万全措施,这些事情,还是要小心为妙。
天子出行,首先要清理道路,乘舆缓缓前行,走到中途才放开缰绳,让快马奔驰。即使这样,驭手有时还会操控失灵,衔口不起作用,更何况驶临草地,在高岗丘壑间奔驰,到那时,陛下只顾着猎取野兽的快乐,却忘记了难以预料的危险,欲躲避猝然而至的灾祸,恐怕为时已晚!陛下不爱惜万乘之躯,不顾自身安危,喜欢在惊险刺激中寻求愉悦。臣斗胆以为不可取。
聪明的人,总是在萌芽时就能发现问题;有智慧的人,总是在无形中规避未然的祸患。祸患一般萌生在疏忽时,在人们不注意时。民谚常讲:“家有千金,不坐垂堂。”比喻虽小,可以见大。臣奏请陛下留意。
武帝读罢,很高兴。在返回途中,路过宜春宫,相如奉上新赋,哀悼秦二世皇帝。内容如下:
驰骋荒塬,跃上土坂兮,驰入昔日辉煌之秦宫。俯视江岸,堤岸蜿蜒兮,眺望南山高低之葱茏。山势险峻,空谷幽深兮,顿觉谷口视野之广阔。渭水汩汩,一去不返兮,流经关中广袤之沃野。林木葱茏幽深兮,竹林摇曳在风中。跃上东塬土坂兮,踏卵石涉水向北。驻车陷入凝思兮,凭吊二世皇帝,继位不能慎选朝臣兮,亡国失去祖宗基业。相信谗言至死不悟兮,致使宗庙香火断绝。呜呼哀哉!操行不能不谨慎,荒冢芜秽得不到修整兮,魂灵飘泊难以享受血食。
相如接受任命,担任孝文帝陵园令。武帝对相如写的《子虚赋》《上林赋》很喜欢。相如也感觉到,皇上喜欢神仙故事,相如说:“上次写的《上林赋》,还不算完美,臣可以写出更华美的。臣曾写过《大人赋》,还未写完,写完后,愿意奉上陛下观览。”相如认为,神仙一般生活在山水林莽间,体态消瘦,这不大符合帝王对于神仙的想象。此后,相如将写完的《大人赋》,奉上天子,内容如下:(www.xing528.com)
世有大人兮,住在中州。宅邸万里兮,却很少驻留。叹世俗狭隘兮,遂率性而远游。驾紫色彩虹兮,乘祥云而上浮。竖格泽星于长竿兮,映照苍穹之光耀。挂旬始星为骖铃兮,曳彗星为旗旒。随风锦旗舞动兮,漫卷而又招摇。揽攙枪星为旌旗兮,剪霓虹以为绸。五彩纷呈炫目兮,飙风激流而云荡。驾应龙拖曳乘舆兮,赤螭青虬配曳骖乘。昂首曲颈驾云腾雾兮,爪牙在彩云间翔舞。奋龙首嘶鸣于昊天兮,踏祥云驰骋遨游。前后顾盼景色壮丽兮,拖曳乘舆起伏奔走。重返大地略显疲惫兮,又驰骋于山川径流。狂喷鼻息似亢奋兮,祥云消逝,彩云退去。
乘舆历东极少阳至北极太阴兮,求真人以共谋。互致问候而后向西兮,横渡飞泉谷转而向东。遍访仙人以探求真理兮,汇聚众神于北极星辰。五帝先行在前兮,太一尊神紧随陵阳神后。玄冥神居左,黔雷神在右兮,朱雀飞翔在裔皇神前头。伯侨仙与羡门仙服侍兮,歧伯太医捧药方在后。祝融神清理道路示警兮,廓清气氛而迤逦前行。随乘舆有万乘之众兮,彩旗伴侣华盖招摇。句芒神作为前导兮,吾将赶赴南方。
经崇山峻岭见唐尧兮,九嶷山拜见虞舜。一路行来纷繁嵯峨兮,纷乱驳杂间向前狂奔。混乱冲撞其无序兮,天公此时骤降甘霖。暂聚拢以观览葱茏兮,纷繁苍翠令人陶醉。闻雷声震耳欲聋兮,惊鬼谷涌出魑魅。遍览八极而观四海兮,再渡九江而穿越五河。登火焰山又浮弱水兮,弃渡船再涉流沙。斥葱岭流淌冰水兮,令女娲鼓琴河伯起舞。天色朦胧扬起尘暴兮,召雷神喝叱风伯,惩罚雨师。西望昆仑之混沌兮,径直驰往三危山。推天门踏入帝阍兮,携玉女同车往返。登阆风山稍为歇息兮,如鸟高翔继而栖息。阴山间低处徘徊兮,亲眼目睹西王母真颜。皓然白发戴首饰穴居兮,三足青乌充当信使。即使长命百岁不死兮,似这般又何足欣羡。
起銮驾返回帝阍兮,途经不周山颠,在幽都山聚餐。呼吸朝露吞咽云霞,咀嚼灵芝哦食琼华。觉身轻而飘飞,欲腾越而高举。电闪雷鸣之倒影兮,徜徉滂沱雨中。导车訇然从天而降兮,薄雾消散于尾闾。觉环宇局促而狭隘兮,展身姿于北极。弃车骑于玄阙山兮,飞身跃上北廷。下视苍茫大地兮,上望寥廓之苍穹。目眩视其混沌兮,耳闻宇宙之恍惚。乘太虚之于无极兮,撇众友而独自彷徨。
相如向天子奉上《大人赋》,天子读罢,大喜过望,飘飘然有飞升高举、腾云驾雾、云游天地之感。
相如有病,被免职,把家迁至茂陵县。有一天,武帝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派人到相如家里去,把相如的书全部取来,以免将来遗失。”武帝派所忠前去,到了相如家,才知道相如已经去世,家里没有留下多少藏书。所忠问相如的妻子,相如的妻子回答:“长卿没有书了。他每次写完,就会有人拿走。临死时,留下一卷书,长卿嘱咐,如果有使者前来取书,就将这卷书呈送皇上。”最后这卷书,是关于封禅的,所忠带走这卷书,奉上武帝,武帝很惊讶。这卷书的内容如下:
自从上古开天辟地,上天生育万民。经过历代帝王,直至秦朝,无不沿着前人的足迹,遵循圣人的遗风,可谓错综复杂。很多人已经声名湮灭,不为世人所知,这样的人和事难以胜计。从虞舜、夏禹以后,开始建立谥号,为人所称道的帝王、诸侯,有七十二君。勤政做出贡献,事业繁荣昌盛,为后世人所纪念。没有听说过,悖逆天理者,其事迹留存于世间。
轩辕黄帝之前,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难以知道上古时的情形。五帝、三皇及《六经》典籍所记载,大约了解一些。《尚书》讲:“君王圣明!大臣忠诚!”按照典籍记载,君王没有能超越唐尧者,贤臣没有能超越后稷者。后稷在唐尧时创立伟业,其后裔公刘在西戎昭显圣德,周文王革新制度,带领周从一个部族走向繁荣昌盛,奠定太平基业。后来,周室衰落,但是,历经千载没有恶声,可谓善始善终!周的成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从一开始就小心翼翼地奉行仁政,还有,认真地教导子孙。周室制定的制度简约,易于操作;恩德广被,百姓富足;法度严明,易于遵守;传承合乎道理,易于实施。因此,成王虽然年幼,周室的事业却异常兴隆,其功业甚至超越文、武。仔细考察周代历史,探究其始终,没有做出过特别大的贡献,难以与今天相比。但是,周王仍然登临梁父山、泰山,封禅,建立尊号,扬名显德。大汉创立的伟业,犹如甘泉喷涌,惠泽八方,遍布四野,云蒸雾霭,上达九重,下至八极。万物生灵,蒙受恩德,武功彪炳,和气横流,近睹丰功,远视伟绩,凶残者授首,暗昧者昭彰,万物欢乐,天下安康。将瑞兽驺虞放归于山野,麋鹿欢腾于上林,取嘉禾一茎六穗置于供案,牺牲双角共抵之兽献于祖庙,获取周鼎,放龟于歧水,在池水中套取翠黄、乘龙神马。有巫师迎接鬼神,好似灵圉一般,安置在宫殿,待为上宾。世间各种奇谲异物,看上去如此倜傥变幻,可谓奇妙无穷。所有符瑞嘉应汇聚在一起,仍然不足以赞颂汉室的圣德,是因为还没有将封禅作为大事对待。在上古,周武王伐纣,白鱼跃入舟中,美德上传于神灵。王室以白鱼作为符瑞,就可以登临泰山,不感到惭愧!以古鑒今,圣汉也要当仁不让。
此后,大司马进言:“陛下以仁德施惠于众生,讨伐不臣的蛮夷,远近归附,蛮夷执礼贡献,皇帝的圣德犹如远古圣君,业绩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美德仁厚,符瑞臻至,相继显现,不期而至。陛下应该在泰山、梁父山设立祭坛,举行封禅大典,建立尊号,以彰显丰功伟绩,上天届时会降下福瑞,以响应盛大祭典。陛下谦虚,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天神、地祇、山岳,三神共同庆贺,到那时,将是何等荣耀。没有王道参与,朝中大臣均感到不安。有人讲,上天显示晦暗,有祥瑞征兆不应该推辞,一定要推辞,那么泰山还有什么像样的碑记,梁父山还有什么像样的祭坛。古代的帝王都是选择适当时机,举行封禅,末世帝王才停止封禅,这些记载,在后世广泛流传,要不然怎么会有七十二君封禅的故事?君王实施圣德,祥瑞就会显现,看到祥瑞,封祭泰山,不是违背礼义。圣明的君王不应该放弃封禅,应该毕恭毕敬地向地祇行礼,拜谒天神,在中岳嵩山勒碑记功,以显示皇帝至尊,阐述圣德,发布尊号,祈求福祉,与黎民百姓共享欢乐。这是一件宏伟大事,天下至为壮观的大事,帝王都要认真对待的大事,不可有丝毫懈怠。愿陛下早日付诸行动,届时,汇集先生们的儒术,目睹凌晨时的日月微光,百官恪尽职守,记录下整个封禅过程,著成文章,像《春秋》一样,完成一经。将原来的六经增加为七经,抒发感慨,让后世激荡清流,扬起碧波,传递华美德音,歌颂先人功绩。上古时的圣君,之所以永享盛名,为后世人所称道,就是用封禅的方法。陛下应该安排官员,准备好必要的礼仪,以供观览。”
天子听罢,欣然动容:“好吧,朕就试一次!”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天子结合诸位大臣的谏言,讨论封禅的具体礼仪,吟诵诗词,赞颂湖沼的广阔,嘉瑞的吉祥。天子制作辞颂:
苍天覆盖兮,彩云悠悠。天降甘霖兮,湖沼可游。浸彼沃土兮,何物不育!嘉谷六穗兮,仓廪充实。
不仅甘霖兮,润泽沃土;岂唯润汉兮,泛流四方;万物滋润兮,思念恩德。泰山至尊兮,望君封土。君王仁德兮,何时封禅!
瑞兽斑斓兮,乐我苑囿;黑白花纹兮,体态可掬;恭敬谦和兮,君子姿容。久闻盛名兮,今睹其容。来历迷惘兮,天降祥瑞。舜帝曾见兮,有虞乃兴。
麒麟瑞兽兮,游嬉灵畤。孟冬十月兮,君往郊祀。卧于舆前兮,帝用献祭。三代盛世兮,前所未闻。
黄龙腾飞兮,因德翱翔;炫彩迷惑兮,可现辉煌。阳明显现兮,施福庶民。先圣御驾兮,据典籍记载,受命所乘。
天命有章兮,何必祝祷。祥瑞臻至兮,晓谕封禅。
从往古的典籍,看得很清楚:天意与人事相互应答,上下呼应。圣王做事情须小心谨慎。人们常讲:兴要考虑衰亡,居安还要思危。商汤、周武虽然至尊、威严,但仍然对神祇敬畏,舜帝在祭祀时小心翼翼,唯恐礼仪不周,就是这个意思。
相如去世五年,天子开始祭祀后土祠庙。八年后,天子到中岳嵩山祭祀,封泰山,禅梁父山、肃然山。
相如的著作,还有《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这里收录的是公卿士大夫所熟悉的文章。
赞辞如下:司马迁说:“《春秋》从已知之事推论隐讳之事,《易经》见微知著,《大雅》谈到的王公大人,他们的品行影响到庶民百姓,《小雅》讥讽各类人物,包括上层的王公贵族,表达的风格不同,旨意相通。相如的辞赋,有许多华丽的辞藻,最终也能归结为节俭,达到劝谕的目的,这与《诗经》的讽谏,不也异曲同工吗?”扬雄认为,相如的辞赋过于靡丽,奢华成分有百,劝谏仅为一,好似郑卫淫靡之音奏罢,曲终点缀一点儿雅音。这个评论有些过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