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以及绮春园的发展历程

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以及绮春园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离宫御苑有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清漪园(颐和园)。至此,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绮春园早先原是怡亲王胤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

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以及绮春园的发展历程

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离宫御苑有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清漪园(颐和园)。

1.圆明园

圆明园是一座平地起造的人工山水园,它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御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圆明园最初为雍正做皇子时的赐园,称帝后对圆明园进行扩建,乾隆年间进行第二次扩建。圆明园为康熙赐名,雍正说这一名字意旨深远,殊未易窥。他在《圆明园记》中将其解释为:“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按照雍正的理解,“圆”指个人修养圆满无缺,君子立身行事遵循中庸之道;“明”指光明磊落,睿智明达。后来,乾隆又赋予“圆明”二字以先忧后乐的政治寓意。

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北京西郊自然山水环境优越,此处地偏人稀、山脉绵亘,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长流不息,湖泊池沼众多,自辽代开始至明代,西郊已逐渐成为园林荟萃之地。晚清文学家王闿运在《圆明园词》中有言:“离宫从来奉游豫,皇居那复在郊圻。旧池澄绿流燕蓟,洗马高梁游牧地。”由此可知,圆明园选址不同于历代皇家园林毗邻都城,而是建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区。圆明园先后经历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建,面积由七八十公顷扩大到二百余公顷,内部格局和规划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整。第二次扩建始于乾隆二年(1737年),至乾隆九年(1744年)完成大体的工程,乾隆八年至九年是圆明园改建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长春园作为圆明园的重要附园,为乾隆皇帝归政“他日优游之地”,始建年份不详,但在乾隆十年(1745年)内务府档案已有记载。绮春园于乾隆年间被赐予大学士傅恒,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纳入圆明三园(见图7-14)。至此,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图7-14 乾隆时期圆明三园分布图

圆明三园景观特点:①以水景为主,因水而成趣。水面大、中、小有机结合。三园都由人工创设的山水地貌作为园林骨架。②建筑总计一百二十余处,其中一部分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形式多样。③叠山理水,与建筑形成有机穿插嵌合,以求多变的形式。④以植物为主题而命名的景点不少于150 处,约占全部景点的六分之一。⑤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例如,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时期,在圆明园的东面建成长春园,东南面建成漪春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统称圆明园。各园景色各有不同,都有各自的宫门和殿堂。全园利用原有的沼泽地,挖河堆山,形成河流、堤岛,营造园中有园的景观布局,颇具江南水乡景观的特色。乾隆时期,根据各景点所形成的景观特色,定出有代表性的四十景,其中十二处是乾隆时期新增的,并配有御制咏诗40 首,即后称的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见图7-15至图7-21)。

图7-15 廓然大公《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

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

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

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

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

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

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

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图7-16 圆明园“廓然大公”景区

(图片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图7-17 圆明园“多稼如云”景区

(图片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图7-18 圆明园“方壶胜境”景区

(图片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图7-19 圆明园“曲院风荷”景区

(图片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1)圆明园西部的中路,是三园的重点,包括宫廷区及其中轴线往北延伸的前湖、后湖景区。后湖沿岸周围九岛环列,最大的一处是“九州清晏”。这九处景点呈九岛环列的布局是“禹贡九州”的象征,居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尽端并以九州清晏为中心,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寓意。后湖的景观特点:幽静。布局于变化中略具均齐严谨。

(2)圆明园的东部,以福海为中心形成一个大景区。中央三个小岛上设置景点“蓬岛瑶台”,福海四周及外围,分布着近20 处景点。其中南屏晚钟、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是模拟杭州西湖十景之三。

(3)圆明园的北面呈狭长形地带,形成一个单独的景区,是一条从西到东蜿蜒流过的河道。共建有十余组建筑群,显示水村野居风光,立意取法于扬州瘦西湖。圆明园规划设计特点:有许多新意和开创性成就,但建筑密度较高,同时某些地段景点过于密集,甚至有些景点的模拟过于矫揉造作。

图7-20 圆明园“天然图画”景区

(图片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图7-21 圆明园“万方安和”景区

(图片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景点布局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南景区占全园的绝大部分,大水面以岛堤划分为若干水域,主体建筑群是淳化轩。南景区建筑比较疏朗,山水布局、水域划分均很得体,在造园艺术上,比圆明园要高出一筹。北景区,即“西洋楼”,包括六栋西洋建筑物、三组大型喷泉、若干庭园和点景小品,沿长春园的北宫墙成带状分布。北景区植物配置,采用欧洲规整式园林的传统手法;园林小品点景采用中西结合的手法。

绮春园早先原是怡亲王胤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园内共有景点29 处,其中佛寺正觉寺是圆明三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一处景点。

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多处江南私家园林(见表7-1)。分别为安澜园(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乾隆南巡时的行馆,被赐名为“安澜园”)、仿照无锡寄畅园而建的廓然大公、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苏州狮子林(黄氏涉园)而建的狮子林等。

表7-1 清乾隆时期圆明园写仿江南私家园林

全园式写仿——长春园狮子林写仿苏州狮子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南巡期间,乾隆皇帝初次游赏狮子林,欣喜过望。于第四次南巡之后即乾隆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1771—1772年)在长春园东北角的丛芳榭东侧仿建了一座狮子林。对此,乾隆皇帝作《狮子林八景·狮子林》,诗云:“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因教规写阊城趣,为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来惟古楼,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无二,呼出艰逢懒瓒吟”。由此可知长春园狮子林仿自黄氏涉园,即苏州狮子林。

苏州狮子林(见图7-22)原为宋代官僚别业,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禅师及其弟子所建的佛寺园林,取佛经狮子座之意,故名曰“狮子林”。园内以石峰见长,风格简雅,久负盛名。明代中后期被强权侵占,园景衰落后曾一度沦为畜牧场所,清初仍未改观。时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学者潘耒作《壬午上巳狮子林修禊》一诗云:“亭台屡兴废,水石何清雄。一地列数园,结构争人工。天巧落畸士,屋角藏千峰,峰峰尽皱瘦,穴穴皆嵌空。”由此可知,园子此时被分为几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归张氏所有,仍可见内部崖石林立,山洞幽奇。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南巡虽然未曾驻跸游园,但亲题“狮林寺”之额。乾隆年间,此园归黄氏所有,并改名为涉园,园景也逐渐得到恢复。至此,狮子林由佛寺园林完全演变为私家园林,园林基本风貌可参见《南巡盛典图录》中狮子林图,图中园子面积不大,建筑疏朗,叠石风格突出,怪峰嶙峋辅以繁盛的植物,颇有城市山林之感。

图7-22 苏州狮子林奇石

刘敦帧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对狮子林描述到:“1918年至1926年间又改建,并向西池扩大,堆置山丘,东部为宗祠族学。园内建筑基本上全部重建,其间搀揉了一些西式手法。解放后予以整修,开放游览”。扩建后的狮子林中心景观仍延续曾经的格局,四周外延之后园景更加丰富。从元代到民国时期,可以看到狮子林格局不断在发生变化。但庆幸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重修改建,使之仍保留原有的山形水制,以叠石假山取胜,重修的建筑也多沿用旧时题额。而乾隆皇帝仿建的长春园狮子林应是黄氏涉园与倪瓒《狮子林图》结合下的产物,与苏州狮子林的格局风貌多有出入。

倪瓒的《狮子林图》(见图7-23)绘于明初,后于清初被收进《石渠宝笈》藏于紫禁城养心殿中,乾隆皇帝初识狮子林便源自于此,且十分珍爱,先后在图上钤有多处印章。但此时他并不知晓狮子林真实存在,误以为是倪瓒别业,更不知其原为僧人所住的寺院园林,故后期仿建时,在园林意境的营造上产生了偏差。

长春园狮子林仿建于乾隆第四次南巡(1765年)之后,于1772年建成。后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在避暑山庄二次仿建,即文园狮子林。如今圆明园中现存的狮子林遗迹,假山斑驳,乱石叠置,虽不复当年盛况,但仍可以看出曾经大致的山水关系,另外入口水关、虹桥、水门三座拱桥依然幸存,矗立于此。

局部式写仿——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写仿海宁陈氏隅园。圆明园本园内四宜书屋因失火而部分毁之,故后来在此基址上仿建安澜园,对此《安澜园记》中有记载:“安澜园者,壬午幸海宁所赐陈氏隅园之名也。陈氏之园何以名御园? 盖喜其结构致佳,图以归,园既成,爰数典而仍其名也。然则创欤? 曰非也,就四宜书屋左右前后,略经位置,即与陈园曲折如一无二也。”但实则并非略经位置,而是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改动,实为新建之景。此次写仿并非全园考虑,而是根据现状场地的环境和大小,对海宁陈氏隅园进行了精心取舍,选择以中心岛屿为核心的景观即部分园景进行了仿建,因而可以称为局部式写仿。

图7-23 倪瓒的《狮子林图》

(图片来源:刘敦帧《苏州古典园林》)

海宁陈氏隅园地处海宁县城盐官镇的西北角,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为安化郡王王元的私园,人称“王氏园”。宋末元初之时,景致荒废。明万历年间,曾官至右堂寺少卿的海宁著名文人陈与郊辞官回乡,在此荒园旧址上兴建一座宅园,取名“隅园”。原因有二,其一是此园在城西北角一隅,其二是园主号隅阳。清初陈氏一族多身居高位,园子疏于管理,故再度衰落。康熙年间,其后人陈元龙对园景进行整修,作为归老颐养之所。雍正十一年,陈元龙告老还乡获御笔题字“林泉耆硕”,园子正式改名为“遂初园”。海宁因为海塘经常被潮水冲垮,因而从康熙到乾隆三朝皇帝均十分重视此处安宁。尤其乾隆皇帝三次南巡均与修筑海塘有关,在此期间驻跸此园,对园景十分欣赏,故赐名为“安澜园”,取“海塘安澜之意”。该园景曾盛极一时,有“乾隆行宫”的美誉。之后园主感念圣恩,对园子不断地进行扩建修葺,在乾隆晚期园林景致达到鼎盛。在《遂出园诗序》中有详细记录此时的园林格局,园内有小桥流水、古藤水榭,景象一片空明,圆明园安澜园的写仿原型即是遂初园。清末以后,安澜园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加之陈氏家道中落,一代名园几近荡然无存。

圆明园本园之安澜园是在四十景之一四宜书屋的旧址上改建的。园址位于福海西北侧,东面、南面两侧临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和平湖秋月,北侧是充满江南意趣的北远山村,风景俱佳。四宜书屋(见图7-24)又称“春宇舒和”,始建于雍正年间,皇帝御笔题“四宜书屋”之额,正所谓“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四时景色皆宜,最适读书。整体平面格局较为简单,空间十分疏朗,除西侧涵秋堂临水而建,其余建筑均位于土山环绕之中,清幽静谧,正适合读书之用。

图7-24 安澜园四宜书屋平面图

(图片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一月四宜书屋遭遇火灾,部分建筑焚于大火,之后一直处于半毁状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南巡归来即下旨利用此地对陈氏隅园加以仿建,同时命名为“安澜园”。如今,此景在圆明园中已彻底被毁,再无踪迹可寻。

扩展式写仿——长春园如园写仿江宁瞻园。长春园如园营建始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即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回京后,建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清仁宗御制文集》中记载:“规仿其制于长春园东南隅隙地,建屋宇数楹,命名如园。取义如瞻园之意”。由此可知,长春园如园仿自江宁瞻园。

江宁瞻园位于城内的大功坊,据明代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可知,此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开国功臣徐达七世孙徐鹏举所建的“魏公西圃”,凿池叠山,起废兴园。万历年间其后人徐维志再兴土木,栽植花木,营造出清幽古朴的一方天地。自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底定江南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瞻园(见图7-25)一直为布政使衙署,因此园林属性由私家园林转换成衙署花园。其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被其景致吸引,御笔亲题“瞻园”匾额。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瞻园景致得到空前的拓展和全面的修缮,有“竹石卉木为金陵园亭之冠”的美誉。从清代画家袁江绘《瞻园图》中可清晰看出乾隆皇帝南巡前园中风貌,大致格局是东为衙署,西为花园,中间以假山、院墙间隔。园子东部为全园景致重心所在,四面假山围合,多为湖石所叠,中央有一水池,池之南岸为临水石台,供休憩之用。其后紧邻一歇山顶厅堂,东西各有一游廊,同时与北岸临水小轩相呼应。园中花木较多,西侧环境疏朗幽致。据文献载,清末之时至民国时期的历次修缮中,仅翦制荒秽、构筑亭堂,除面积日渐变小外园中山水框架并未有太大改动,但西侧园景已不复存在。

图7-25 南京瞻园平面图

(图片来源: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

长春园如园位于长春园宫门的东侧,是一座从选址、设计到施工一气呵成的新建园林,占地19000 平方米,属于长春园内五座园中规模最大的。始建于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后,因喜欢瞻园的结构之妙,恰逢当时长春园在集中增建东部园景,于是就命人在最东南一角仿建瞻园,两年后建成。

其他形式仿写——廓然大公仿写无锡寄畅园。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初次南巡游寄畅园,便为其幽深景致之胜折服,更是给出了“江南诸名墅,唯惠山秦园最古”的高度赞誉。乾隆十九年(1755年),廓然大公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整体形制仿无锡寄畅园,后形成廓然大公八景。咸丰十年,室内陈设毁于英法联军的破坏,后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彻底毁于战争

廓然大公之所以仿无锡寄畅园进行改建,其一,源自乾隆皇帝游园之初对于祖父的瞻仰,康熙南巡亦曾驻跸此园,赐名“寄畅”。其二,乾隆皇帝自身对其山林环境的喜爱以及对江南私家园林风光的向往,乾隆十六年初次驻跸寄畅游园,欣然而归。回京后,在清漪园万寿山东麓建惠山园,作为乾隆皇帝南巡后的第一个完整写仿的作品,它深得寄畅园山林清幽之境,处处萦绕着文人园林的天然与雅致。惠山园的成功,更是激发了乾隆皇帝的写仿热情,所以决定再次仿建。其三,廓然大公已初具园林格局,为其仿建提供了优越的现状环境。

综上所述,圆明三园的景观布局特点:①模拟江南风景的意趣,有的甚至直接仿写某些著名的山水名胜;②借用前人的诗、画意境;③移植江南的园林景观加以变异,有些小园林甚至直接以江南某园为创作蓝本;④再现道家传说中仙园琼阁以及佛经所描绘的梵天乐土形象;⑤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⑥以植物造景为主要内容,或者突出某种观赏植物的形象、寓意。(www.xing528.com)

2.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见图7-26)又称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进行规划,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宫廷区包括三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宫、松鹤斋、东宫。苑林区包括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图7-26 承德避暑山庄

苑林区的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平原景区宛若塞外,山岳景区犹如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1)湖泊景区包括人工开凿的湖泊及其岛堤和沿岸地带,整个湖泊由洲、岛、桥、堤划分为若干水域。其中最大的是如意洲,面积为4 公顷,在全园中相对建筑密度比较集中。建筑布局与水域有机结合。

(2)平原景区南临湖、东接院墙、西北依山,呈狭长三角形地带。建筑密度较低;植物配置丰富。

(3)山岳景区面积较大,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二。以山体为主,各山峰形成起伏连绵的轮廓线。建筑密度低,起点缀作用,以突出山庄天然野趣的主调。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最初被称为热河行宫,根据文献记载此时已有“十六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热河行宫正式落成启用,之后又继续拓展湖面、增建宫苑,至康熙五十年(1711年)扩建完成。康熙帝为宫苑题名“避暑山庄”,并从众多景点中选定三十六景题名赋诗。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避暑山庄宫墙建成,标志着康熙朝避暑山庄营建工程彻底竣工。

康熙时期园林风格追求自然质朴,体现了对道家自然无为、守素抱朴的追求。康熙皇帝将避暑山庄的景数定为“三十六”,与之后乾隆皇帝题的“三十六景”共同组成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直接体现了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思想,即把避暑山庄看作是人间仙境。在具体的景点营造上,表现道教神仙境界的“蕊珠院”为位于后湖中央的多层楼阁,“上摩清颢,下瞰澄波”,具有传说中仙境的意味。借用“一池三山”表达了对蓬莱仙境的向往。康熙皇帝在避暑山庄诗中写道“瑶池芝殿老莱心,涌出新泉万籁吟”,借“云帆月舫”船舫式建筑表达“蓬莱别殿挂云霄,粲挥毫”,描绘了理想中的蓬莱仙境,并对“一池三山”进行了创造性地表达,将之定为第二景“芝径云堤”;御制诗文“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数丛夹岸山花放,独坐临流惜谷神”“妄言清静意,频望群生嘉”,体现了道家“致虚守静”的思想。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见图7-27):

图7-27 冷枚《避暑山庄图》中的康熙三十六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

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

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3.清漪园(颐和园)

北京西湖历史悠久,据科学考证其水域约于3000年前就已进入稳定的湖泊时期,有史记载其于金代得到开发,自元代瓮山泊时期就已是北京西北郊著名的公共游览地。元人陈旅诗曰“茂柳垂密幄,层莎布柔毡。回风飒幽爽,有鸟声清圆。……芙蓉濯新雨,迴立方婵娟。”明代更有络绎不绝的文人在这里留下了众多诗文绝句。明初诗人王英咏“雨余亮雁满晴沙,风静花香霞麦荷。曾见牙桥牵锦续,遥看翠浪接银河。秋光渺渺连天净,山势亭亭绕岸多。好是斜阳湖上景,芙蓉千叠映回波。”明代后期《长安客话》载“环湖十余里,荷蒲菱巧,与夫沙禽水鸟,出没隐见于天光云影中,可称绝胜。”可见西湖风景秀美、生态环境优良由来已久。乾隆七年(1742年),弘历途经青龙桥诗赞西湖“屏山积翠水澄潭,飒沓衣襟爽气含。夹岸垂杨看绿褪,映波晚蓼正红酣。风来谷口溪鸣瑟,雨过河源天蔚蓝。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历次往返于东西四处皇园的乾隆早已对这片水域有所属意。但因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工程,乾隆一时不便再造苑囿(见图7-28)。

随着圆明园大举扩建完成之后,原本就已缩减的西北郊水源此时变得捉襟见肘,西北郊诸多大型园林、稻田用水与都城、潜运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乾隆不得不考虑广开上源,而西湖如稍加改造恰可作为上游水库调蓄用水。但要行造园之实,则还需师出有名,因此弘历巧借为母祝寿,选择在畅春园的瓮山(后改名为万寿山)为钮祜禄氏依山修建刹宇祈福,而造园的主旨在名义上也就是为母祝寿了。加之此时玉泉山已被建为静明园,且西湖(昆明湖)水域较元明时代已经东移远离玉泉山。所以,在综合考虑到西湖的景观资源、生态环境、可作大型水库调蓄用水及瓮山建寺近便母后祈福等因素的基础上,初步的择址就划定在了西湖、瓮山一带。该址离乾隆居住的圆明园很近,又介于圆明园和静明园之间。三者形成平地园、山地园、山水园的多种形式的庞大园林集群。西湖从元、明以来已是京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诸园大抵都是于上代的基础而扩建,园林规划难免受到以往既定格局的限制。而瓮山西湖的原始地貌几乎是一片空白,可以完全按照乾隆的意图加以规划建设。清漪园建园前后山水关系(见图7-29)。

清漪园(见图7-30)面积约为2.95 平方千米,包括了万寿山和昆明湖。万寿山东西长约1 千米,高度在60 米左右,昆明湖南北长约1900 米,东西最宽处为1600 余米,水面面积约占全园的75% 。北边界文昌阁到贝阙一线设置了宫墙,东、南、西三面不设宫墙,昆明湖与园外乡野风景浑然一体。一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长堤与西堤及其支堤将昆明湖面分为三个部分,湖中分布着三大三小六个岛屿,三个大岛为南湖岛、藻鉴堂岛与治镜阁岛,三个小岛为小西泠、知春岛和凤凰墩。

清漪园的景观布局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昆明湖的水域划分、万寿山与昆明湖的位置关系、西堤在湖中的走向及周围的环境都很像杭州西湖。清漪园建设的时候,其东侧有皇家园林圆明园,可以处理政务,因此清漪园的功能主要是休闲游憩、寄情于山水。作为行宫御苑,清漪园总体布局按照宫苑分置的格局,设置独立宫廷区和苑林区。宫廷区在昆明湖东岸、清漪园的东北端,东宫门为正门,其前为影壁、金水河、牌楼,往东有御道通往圆明园。宫廷区包括外朝区与内寝区,外朝区正殿为勤政殿,与二宫门、大宫门构成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内寝区位于外朝区西侧、昆明湖东北岸,包括乐寿堂、宜芸馆、玉澜堂等,各自呈合院布局。玉澜堂建筑群位于勤政殿以西,包括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正殿为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为霞芬室,西配殿为藕香榭,回廊相连。第二进院落西侧为两层临湖的夕佳楼,院中为黄石假山。玉澜堂以北为宜芸馆,东配殿为近西轩,西配殿为道存斋。乐寿堂位于宜芸馆西北,背靠万寿山,正殿宽七楹,东西有配殿,前有门殿面宽五楹,直面昆明湖,悬挂匾额“水木自亲”。由于乾隆并不在清漪园处理政务,所以宫廷区规模较小。苑林区位于宫廷区以西,包括前山前湖景区和后山后湖景区,前山为万寿山南坡,前湖即昆明湖。

图7-28 清漪园《三山五园外三营地理全图》局部

图7-29 清漪园建园前后山水关系

(图片来源: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漪园的园林建筑,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传统特点和造园手法,并且有所发展。清漪园主要建筑群分为朝寝区和以佛香阁为首的万寿山南北中轴建筑群两部分,建筑功能上前者为朝寝、后者为祝寿祈福。乾隆曾就该园而讲“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宵”,且乾隆修建清漪园之初为避非议,首先利用兴修水利、为母祝寿作为开端。在《万寿山清漪园记》中乾隆说道“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成景得景的重点自然当选以佛香阁为首的万寿山南北中轴建筑群。然后从该园作为圆明园之属园及其地理与山水环境来看,清代帝后夏季多居圆明园、畅春园,而万寿山东端则正好居二园西侧,来路便捷。因此,作为该园入口之一的东宫口适宜布置朝寝区,背山面湖,沿山体最高点垂直于山脉大致的东西走向朝南布局,成为主景建筑最佳选址。此前曾有明代圆静寺位于该处。而不同的是,昆明湖经拓展之后额临万寿山,前山几乎完全面向湖面,整个前山前湖如众星拱月一般围绕佛香阁建筑群形成朝揖之势,具有一种主景突出的吸引力。而万寿山南北中轴建筑群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后大庙则位列后山。

图7-30 清漪园平面图

(图片来源: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1.东宫门;2.勤政殿;3.玉澜堂;4.宜芸馆;5.乐寿堂;6.水木自亲;7.养云轩;8.无尽意轩;9.大报恩延寿寺;10.佛香阁;
11.云松巢;12.山色湖光共一楼;13.听鹂馆;14.画中游;15.湖山真意;16.石丈亭;17.石舫;18.小西泠;19.蕴古室;20.西所买卖街;
21.贝阙;22.大船坞;23.西北门;24.绮望轩;25.赅春园;26.构虚轩;27.须弥灵境;28.后溪河买卖街;29.北宫门;30.花承阁;
31.澹宁堂;32.昙华阁;33.赤城霞起;34.惠山园;35.知春亭;36.文昌阁;37.铜牛;38.廓如亭;39.十七孔石拱桥;40.望蟾阁;
41.鉴远堂;42.凤凰墩;43.景明楼;44.畅观堂;45.玉带桥;46.耕织图;47.蚕神庙;48.绣绮桥

清漪园景点分布以万寿山山脊为界分南北两个景区,前山前湖景区和后山后湖景区。

前山前湖景区占全园面积的88% ,景观轴线突出。除中央建筑群构成的主轴线以外,还在两侧设置了四条辅助的轴线。五条轴线的安排控制住了整个前山建筑布局从严整到自由、从浓密到疏朗的过渡、衔接和展开,把散布在前山的所有建筑物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该区域是全园的中心,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而下是佛香阁(见图7-31)、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字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琉璃砖瓦的无梁殿(智慧海)和高达四十一米的佛香阁,气势雄伟,色彩鲜丽。

图7-31 万寿山佛香阁

(图片来源:中国摄影)

清漪园的北部万寿山耸立如翠屏,各种建筑物和风景点布满其间,而南部却是碧波粼粼的昆明湖。昆明湖水面广阔,由西堤及其支堤划分为三个水域。湖中有几处岛屿浮现水面,又以长堤、石桥加以联系。西堤六桥是仿照杭州西湖中的苏堤修筑的,垂杨拂水,碧柳含烟,人们漫步堤上,胸中倍觉轻松舒畅。其中东水域最大,中心岛屿南湖岛以十七孔石拱桥(见图7-32)连接东岸。

清漪园“石舫”(见图7-33)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其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皇帝都会陪他的生母崇庆皇太后来这里放生。其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 米。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在东宫门和东山区,清漪园原有水旱十三门,主要入口是东宫门,其次是北宫门。因此在东宫门里布置了许多组重要的建筑物。一进东宫门是仁寿殿,清代的封建帝后们夏天住在园中,就在这里“听政”。在仁寿殿前陈设着造型精美的铜龙、铜鹤,院中山石挺秀。

后山后湖景区,即万寿山北坡,山势起伏较大,后湖即界于山北麓与北宫墙之间的一条河道,称后溪河,占全园面积的12% 。后山后湖景区主要景点为惠山园(谐趣园)和苏州街。

(1)惠山园,嘉庆十六年(1811年)改名为“谐趣园”(见图7-34)。位于清漪园内东北角,是仿照江苏无锡著名的寄畅园而建的,在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

景观特点:生趣,因地势低洼,山泉汇入其中;楼趣,屋顶设计别致,所有建筑屋顶均采用“黑活”布瓦;桥趣,共有五座桥,以知鱼桥最为著名。

(2)苏州街(见图7-35)又称“后溪河买卖街”,地处后湖中心地带。

图7-32 十七孔石拱桥

(图片来源:中国摄影)

图7-33 “石舫”

(图片来源:中国摄影)

图7-34 “谐趣园”

图7-35 苏州街

清漪园的后山以曲折幽静著称。山路在山腰盘绕,路旁古松槎丫,犹如一幅图画。山脚是一条曲折的苏州河(也称后湖),时而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真有江南风景的意味。

清漪园的景观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水取胜

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全园面积约为2.95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因此,设计者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

2)湖山结合

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湖山景色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古代的造园艺术家和工匠们,在设计和建造这座园林的时候,充分利用了这一湖山相连的优越自然条件,恰当地布置园林建筑和风景点。如抱山环湖的长廊和石栏,湖和山界限分明而又紧密结合。

3)鲜明对比的手法

建筑壮丽、金碧辉煌的前山,建筑荫蔽、风景幽静的后山;浩荡的昆明湖,怡静的苏州河;建筑密集的东宫门,景物旷野的西堤和堤西区,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4)“借景”的造园技法

设计时既考虑园里建筑和风景点的互相配合,又考虑四周的自然环境、附近的园林和其他建筑物的紧密结合。昆明湖的东岸,西山的峰峦,西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结合在了一起,构成了清漪园中的景色。这种园里园外都有景的“借景”手法,既扩大了园的范围,又丰富了园的景色。

5)“集景摹写”

清代北京西郊诸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着重运用这种手法。在清漪园建造之初,乾隆就派出许多画师和工匠,到全国各地去参观和摹写有名的风景和建筑物,把它们仿造在园里。清漪园中的景色,可以说是汇集全国各地有名的建筑物和胜景而成。但是,设计者和造园工匠只是仿其风格,而绝非生搬照抄。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之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