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园林史:公共园林及其影响

中外园林史:公共园林及其影响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等一些近郊的具有公共园林性质的风景游览地。亭在汉代是驿站建筑,后演变为点景手段,又逐渐转化为公共园林的代称。兰亭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兰亭集序》展示了文人名流的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所流露的审美趣味,给予当时和后世的园林艺术以深远的影响。图3-8兰亭休禊图兰亭园的特点有以下三个:①自然造景;②建筑布局较为规整;③历史文化景观。

中外园林史:公共园林及其影响

文人名流经常聚会的新亭、兰亭等一些近郊的具有公共园林性质的风景游览地。亭在汉代是驿站建筑,后演变为点景手段,又逐渐转化为公共园林的代称。兰亭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兰亭集序》展示了文人名流的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所流露的审美趣味,给予当时和后世的园林艺术以深远的影响。

晋代兰亭碑亭(见图3-5)位于绍兴市西南14 千米的兰渚山下的兰亭园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现存兰亭(见图3-6)于清代重建,景色宜人。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御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晋代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友在此聚会,书写《兰亭集序》,序中描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曲水流觞”(见图3-7)。

图3-5 兰亭碑亭

图3-6 兰亭平面图

1.大门;2.鹅池亭;3.鹅池;4.曲水流觞;
5.流觞亭;6.墨华亭;7.御碑亭;8.右军祠

(www.xing528.com)

图3-7 曲水流觞画

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兰亭休禊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3-8)。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曲水流觞”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曲水流觞”的手法,自此相传下来,如故宫乾隆花园、恭王府花园、檀柘寺园林等。

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存的兰亭是明朝中叶以后移建的,虽然亭址已非原地,但仍然依山傍水,有茂林秀竹、清流映带。园林大致可分成四个部分:戏鹅池及鹅池亭区、曲水流觞区、右军祠和御碑亭区。御碑亭为八角重檐,造型稳健,兼具江南园林建筑和北方皇家苑囿建筑的特点。八根檐柱外,置有青石砌筑的台座和护栏,栏杆望柱及栏板雕刻精细,是园内级别最高的建筑,亭中置立的碑石高6.8 米,宽2.6 米,厚0.4 米,重达2 万多千克。其正面镌刻清康熙皇帝临摹的《兰亭序》全文,反面刻着乾隆皇帝书写的《兰亭即事》七律诗一首。盛清两位皇帝均留下了御笔墨宝,更显出这块碑石的历史价值。这里地势较开阔,林木繁茂,背后又有青翠的兰渚山为屏障,非常幽静,是园内主要的山水观赏区。而西侧不远处的王羲之纪念祠堂——右军祠,则是观赏传统书法艺术的一座小水院,正殿前有一清池名墨华池,池中建有墨华亭,两侧廊墙上嵌有古代碑刻帖石,其中唐宋以来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就有十余种,是兰亭人文艺术精粹的汇集之地。

图3-8 兰亭休禊图

兰亭园的特点有以下三个:①自然造景;②建筑布局较为规整;③历史文化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