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来自《中外园林史》

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来自《中外园林史》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在产生的初期便与生产、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贯穿于整个生成期,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积累了种种与自然山水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促成了人们对大自然环境生态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老庄哲学的影响非常深远,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自然山水审美观,成为中国人特有的观赏价值观。

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来自《中外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在产生的初期便与生产、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贯穿于整个生成期,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积累了种种与自然山水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促成了人们对大自然环境生态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

远古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把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视为神灵的化身,大自然生态环境被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覆盖以神秘的外衣。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自然物逐渐成为可亲可爱的东西,它们的审美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领悟。狩猎时期的动物、原始农耕时期的植物,都作为美的装饰纹样出现在黑陶文化时期和彩陶文化时期的陶器上面。但它们仅仅是大自然的片段和局部,而把大自然环境作为整体的生态美来认识,则到西周时才始见于文字记载。《诗经·小雅》收集的早期诗歌作品中表现出了山水审美观念的萌芽状态,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记述了作者在南山(终南山)所见的风景之美,运用比兴的手法,以此喻彼,把优美的自然事物联系人事,从而丰富了审美的内涵。

到东周时,比兴的运用更多地见于《诗经》和楚辞的篇章,且更贴近人的品德和素质。屈原的作品中,就直接以善鸟香草配于忠贞,以恶禽秽物比拟谗佞,以虬龙鸾凤托为君子,以飘风云霓隐喻小人。山水审美观念的萌芽,也在人们开始把自然风景作为品赏、游观的对象这样一个侧面上反映出来。(www.xing528.com)

古代人们把自然作为人生的思考对象,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和发展。老子山川河流中,用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去预测宇宙的种种奥秘,去反观社会人生的纷繁现象,感悟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万物本源之理,认为“自然”是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哲学观。庄子进一步发展这一哲学观,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观点,即“大巧若愚”“大朴不雕”,不漏人工痕迹的天然美。老庄哲学的影响非常深远,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自然山水审美观,成为中国人特有的观赏价值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