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及影响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及影响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研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衍生出来的两个新的研究主题。[21]国外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心理韧性特征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是衡量一个人内在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果表明了自我效能感本身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所共同关注的内容,相关研究成果证明了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可能存在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及影响

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行为主义重行轻欲、重智轻情的倾向,把个人的需要、认知情绪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重视人的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的作用[19]

科研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衍生出来的两个新的研究主题。国内外对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科研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对自我效能感的构成元素进行研究,他们的核心目标在于找到构成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核心要素,发现影响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科研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从以下研究中可以看到学者对三种效能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特征。边静为了了解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探索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时,采用了“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两个问卷。“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将学业自我效能感分为3个维度课程学业自我效能感、科研活动自我效能感、社会实践自我效能感),发现:①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良好,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平均数得分低于中度水平。②文理科生在科研活动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上差异显著;入学方式不同的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差异显著,在学习能力方面差异也显著;城镇和农村学生的总体学习适应性差异非常显著;读研之前是否参加工作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差异显著;③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上与学习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3个维度(课程学业自我效能感、科研活动自我效能感、社会实践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均有预期作用。[20]陈娜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其研究发现,①英语专业硕士学习投入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情感投入,对科研的专注也有待提升;②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及英语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男性整体表现比女性好;高年级的认知维度较强;高英语水平者投入较大。③学习投入的四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④通过质的分析发现,影响英语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因素主要源于自身的态度、导师的指导以及学校的支持条件等方面。[21]

国外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心理韧性特征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国外的研究归纳了与学生心理韧性特征相联系的因素:大学生所在年级、毕业期限、时间管理、目标承诺、平均绩点、互动与反馈的质量、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个人成长、自我动机、社会关系或身份支持等众多因素,而自我效能感属于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众多因素之一,该研究同时也归纳了阻碍学生心理韧性特征发展的因素:资源少,学习路径少,交流能力不强[22]。克汀(Curtin),斯蒂瓦特(Stewart)和奥斯特洛夫(Ostrove)等将留学生和国内学生做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术性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研究过程中关注了导师支持和归属感与学生的自我学术性概念之间的关系[23]。博恩(Bong)和斯卡维克(Skaalvik)等对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学术概念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24]。玛希(Marsh)建立了Marsh模式,分析了自我学术性概念的结构[25]。比斯克(Bieschke)等学者实证检验了在国外流行的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研究自我效能量表(the Research Slef-Efficacy Scale),由177名博士生完成,这177名博士生来自不同的专业,通过因子分析博士生的自我效能有四个主要因子:形成概念(Conceptualization)、早期任务(Early Tasks)、汇报结果(Presenting the Result)和执行(Implementation)[26]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自我效能感、科研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等概念进行了研究,涉及了一般性自我效能感和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的共性特征、区分性特征,试图对这些效能感进行测量,发现效能感的主要构成因素,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结构与关系,探讨了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对象、影响范围、影响力、影响路径。证实了“自我效能感”不仅在工业、商业和各类组织中的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研究存在作用和影响,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场所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对这些场所的员工、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了企业和公司在进行人事管理过程中,对员工进行激励、考评、培训及与之相关的奖励和升迁等的主要依据,为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组织成员的工作状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理论基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了一般性自我效能感和特殊领域自我效能感在理论上的价值:自我效能感是不同场景下的产物,它可能产生于工作环境,也可能产生于学习环境,还可能产生于研究环境。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状态,它是个体成长、发展的标志,它与亲和力、灵活度、独立性、依赖性、创造性、宜人性、外向性等个体心理特征形成相互影响,是构成一个人的综合性心理素质和特征的重要因子。自我效能感是衡量一个人内在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它是测量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一个人的内心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程度和水平的重要刻度。它也是解释外在环境因素、各类中介性因素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机制和过程的重要依据。自我效能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作为结果变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也可以作为调节变量来影响在不同场景下的各类因素。自我效能感也可以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对个体的情感、认知、行为模式的变化和保持带来显性的或隐性的影响,也可能对个体的行为结果带来影响。国内外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果表明了自我效能感本身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所共同关注的内容,相关研究成果证明了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可能存在的影响。相关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和研究范围上的限制,为研究博士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博士生科研行为的影响、对博士生师生关系的影响留下了研究空间。本研究将研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自我效能感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也将研究在思考如何实现科研价值和科研理想的前提下,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如何影响博士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度、专注度和奉献度,研究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如何影响博士生处理师生关系中的矛盾时的态度,如何影响博士生处理师生关系中的矛盾时的行为模式。

【注释】

[1]Leary T.Interpersonal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a function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for personality evalu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57,3(1):123.

[2]Birtchnell J,Shine J.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the interpersonal octagon[J].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2000,73 Pt 4(4):433.

[3]Pincus A L,Gurtman M B,Ruiz M A.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SASB):Circumplex analyses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 with the interpersonal circle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8,74(6):1629-1645.

[4]Birtchnell J.The Interpersonal Circle and the Interpersonal Octagon:A Confluence of Ideas[J].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2014,21(1):62–72.

[5]Pincus A L,Gurtman M B,Ruiz M A.Structural analysis of social behavior(SASB):Circumplex analyses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 with the interpersonal circle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8,74(6):1629-1645.

[6]Schmidt J A,Wagner C C,Kiesler D J.Psychometric and circumplex properties of the octant scale Impact Message Inventory(IMI-C):A structural evaluation[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99,46(46):325-334.

[7]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3.

[8]周文根.信任理论与基于制度的强制性诚信形成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6:6.

[9]周文根.信任理论与基于制度的强制性诚信形成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20.

[10]彦涛.不可不学的管理学32定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32.

[11]向荣.西方信任理论及华人企业组织中的信任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5(6):41-46.(www.xing528.com)

[12]黄哲梅,洪婉媚,曹丽红,等.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00-701.

[13]徐文文,王瑛,卢国华.硕士研究生师生关系质量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1):828-832.

[14]王平.教学活动中信任机制建构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2):54-56.

[15]吴珺如.从皮格马利翁效应看高校师生信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65.

[16]欧阳常青.教学管理中的信任问题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6,6(6):54-58.

[17]赵丽,江光荣,辜庆.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3):175-179.

[18]李伟,张文慧,王淑红.组织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55.

[19]郑雪.积极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0.

[20]边静.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4.

[21]陈娜.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调查研究--以对广西三所高校英语研究生的调查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2]Hart C.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Persistence in an Online Program of Stud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Interactive Online Learning,2012,11(1):19-42.

[23]Curtin N,Stewart A J,Ostrove J M.Fostering Academic Self-Concept:Advisor Support and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Graduate Student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3,50(1):108-137.

[24]Bong M,Skaalvik E M.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Self-Efficacy:How Different Are They Really?[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3,15(1):1-40.

[25]Marsh H W.The Structure of Academic Self-Concept:The Marsh/Shavelson Mode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4):623-636.

[26]Bieschke K J,Others A.The Utility of the Research Self-Efficacy Scale[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1996,4(1):59-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