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复榘血战台儿庄:不战而撤受处决

韩复榘血战台儿庄:不战而撤受处决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李宗仁看来,不解决这个问题,韩复榘是不会积极抗战的。日军要韩复榘宣布山东独立,充当汉奸傀儡,对于这一点,韩复榘不能接受,因为他清楚这是对日军无条件地投降。27日,日军攻入济南,韩复榘不战而退,日军轻易地占领了济南,后又调兵南下,31日,泰安沦陷。韩复榘不战而撤的行为,自抗战以来首次发生,如不严肃处理,必将无法动员军民抗战到底。

津浦路北段的保卫战,原由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韩部下辖两个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桐萱;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这两军一直驻在山东境内实施防务。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军委把韩部划入第五战区,并任命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阻击从津浦线北段南下之日军。韩部两军虽然差强人意,但在山东人民的支援,以及华北八路军在战略上的配合下,日军也不敢贸然南下,所以一开始日军对津浦路北段采取了主守的战术。

韩部划入第五战区肩负抗击从津浦路北段南下日军之重任,李宗仁是很不放心的。因为他知道,韩复榘和国民党中央素有隔阂和矛盾。当然,这也属于蒋介石一贯实施歧视非嫡系部队政策所造成的,这已是天长日久的事了。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已不是十年内战时期调他去打内战,而是实施全民族抗战,大敌当前,持何态度,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可是,韩复榘对抗战缺乏信心,只图保存自己的实力。他总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了军队就有了一切,因此,断不能在抗战中将他的两个军消耗掉。所以,他不敢与日军作战。对此,李宗仁早有耳闻。他一到徐州后,很快赶到了济南,会见了韩复榘,并在韩复榘的总司令部住宿,与韩彻夜交谈。李宗仁虽第一次与韩复榘见面,但谈得还很合意。韩复榘虽是一个识字不多、言谈也很粗俗的人,但人生得眉清目秀,俨然是一位白面书生。他见李宗仁后开门见山地问:“长官,你看我们抗战有把握吗?”这正是李宗仁赶到济南会见韩复榘要谈的问题。在李宗仁看来,不解决这个问题,韩复榘是不会积极抗战的。所以,李宗仁同韩复榘聚谈通宵,反复解释:“抗战有把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真正认识到中国抗战必胜的道理的人不是很多的,而李宗仁是其中的一个。他认为,中国的抗战是不得已的,日本逼得我们无路可走,只有抗战与亡国两条路,我们只有选择抗战之路。因为日本侵略中国,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事,而且是具有国际性的问题。到一定的时候,欧战必然爆发,美国必然挺身而出,与日本作战,到那时,我们的抗战必然有转机。李宗仁的这番分析,使韩复榘开始认为抗战是有前途的。

把中国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欧战的爆发和美国的参战上,这是国民党将领中一个较普遍的看法。他们看不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不依靠全国人民抗战,李宗仁也不例外。这就造成了他们一方面虽然持积极抗战的态度,另一方面却等待时机的到来。所以,国民党中央所谓抗战的战略重点便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以待世界局势的转变。李宗仁以此观点反复地劝说韩复榘:我们抗战能拖得愈久愈好,千万不能泄气。韩复榘听了李宗仁对局势的分析与估计,也开始认为抗战是长期的,是有前途的,汉奸是当不得的,但是,他仍坚信一条: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于是,他不作拼死抗战,不愿将两个军在抗战中消耗掉。尤其是日军攻下平、津,沿津浦路南下之时,韩复榘开始向日军妥协投降。他秘密派代表与日军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小矶国昭和津浦路北段指挥官西尾寿造进行接洽,希图妥协。但双方条件相去太远,无法成功。日军要韩复榘宣布山东独立,充当汉奸傀儡,对于这一点,韩复榘不能接受,因为他清楚这是对日军无条件地投降。成立傀儡政权,为日军效力,这将成为民族的败类。而韩复榘只图日军不犯鲁境,以实现他既保存军队实力,又保持山东地盘的目的。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日军力图促使韩复榘充当汉奸,为实现这个罪恶的目的,采取了占领津浦路北端后迟迟未渡黄河、攻击济南等地的做法,以待韩复榘的叛变。

▲日军从中国守军弃守的黄河阵地登岸

然而,到1937年12月中旬日军攻下南京后,夺下津浦路全线,已成为日军会攻武汉前必须实现的一个战略部署,于是,日军采取了强硬态度,强迫韩复榘接受日方条件,但是,韩复榘不从。于是,日军于12月23日从清城、济阳间渡过黄河,向南进攻。27日,日军攻入济南,韩复榘不战而退,日军轻易地占领了济南,后又调兵南下,31日,泰安沦陷。1938年1月2日,韩复榘又放弃在大沱口阻击日军的机会,使日军于1月5日攻占济宁,造成了日军沿津浦路长驱南下的局面。在津浦路北段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李宗仁在徐州得到报告后,立即命令韩复榘循津浦线后撤,设险防守。可是,韩复榘不听命令,竟率所部两军,舍弃津浦线,向鲁西南撤退。这不仅完全破坏了第五战区李宗仁制定下达的“先拒南下之敌于黄河北岸,而后集中主力击破由南京北上之敌”的作战方案,而且使津浦路北段正面大门洞开,大批日军乘虚南下。后来,幸亏沿路还有少数部队,拼力死守,才阻止日军迅速前进。

李宗仁对韩复榘不战而撤的行为十分愤慨。他严电斥责韩复榘违反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的“各战区守土有责,不得退守其他地区”的命令,令他重入泰安,坚持抗战,坚守国土。然而,韩复榘不但抗命不从,反而复电说:“南京失守,何有于泰安?”“全面抗战,何分彼此。”李宗仁对韩复榘不与日军作战,轻弃黄河天险,屡次抗命,造成津浦路北段战争失利的局面,电告了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

韩复榘不战而撤的行为,自抗战以来首次发生,如不严肃处理,必将无法动员军民抗战到底。此事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严重关注,一致要求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严肃惩处韩复榘,呼声十分强烈。

1938年1月15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统帅部发出命令,要第一、第五战区师长以上的军官,可以暂离阵地的都要齐集商丘参加军官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除第一、第五战区的国民党部队的军官外,还有八路军的主要将领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等共80多人。对于这次会议韩复榘十分担心,害怕蒋介石会处置他。所以,在会前,韩复榘曾派专人到徐州向李宗仁请示,问他应否亲自出席这次军事会议。李宗仁回答得十分干脆:“应该去!”于是,韩复榘如命前往。

在这次会议上,先由蒋介石讲话,后由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报告战况。但会议只听讲话而不讨论,几个人讲完话就散会。蒋介石在会上说,首都南京已失陷了,但中国政府决心抗战到底,高级将领要有坚持抗战和为国牺牲的精神。蒋介石除讲话外,还作出了逮捕、惩处不遵守命令,擅自撤退的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的决定。但这个决定蒋介石并没有在会上宣布。(www.xing528.com)

当与会人员散会后纷纷离去时,刘峙突然起立对韩复榘说:“韩总司令请慢点走,委员长有话要同你讲!”韩复榘闻言只好留下,但十分紧张,感到大祸即将临头。离会人员也议论纷纷,说:“韩复榘糟了!”此时,会场内虽只有李宗仁等几个人,然而蒋介石的便衣卫士仍在会场内站着,等待刘峙下达命令。刘峙见会场内只有李宗仁等几个人后就对韩复榘说:“韩总司令,你可以跟他们去。”韩复榘一听顿时脸色发青,垂头丧气地跟几个卫士走了。

蒋介石逮捕韩复榘的行动很快地传开了。这个行动对国民党的将领可以说是一个震惊,说明韩复榘的路是走不通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难当头,不战而败,弃人民不顾,弃国土不守,这是天地不容、人民不饶的罪恶。

1938年1月15日下午,蒋介石又在商丘行辕内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出席者除蒋介石外,只有程潜、白崇禧、李宗仁三人。会议一开始,蒋介石就声色俱厉地说:“韩复榘不听命令,擅自行动,我要严办他!”并向程、李两位战区司令长官宣布逮捕韩复榘的命令和理由。程潜听后也说:“韩复榘应该严办,这种将领不办,我们的仗还能打下去吗?”李宗仁虽然没有说什么附和的话,但他对韩复榘不遵命令,擅自败退鲁西南,将津浦路北段大门洞开,使日军长驱南下,一举夺取济南、济宁等战略重镇,对徐州造成严重危急的局势,早已报告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所以,大家也都明白他的态度。于是,会议开始讨论另一个问题,即实施所谓的军政合一。自抗战以来,地方行政机构往往不能配合军事上的要求,严重影响作战,所以,提议以战区司令长官兼辖区内的省政府主席职务,即程潜任河南省主席,李宗仁任安徽省主席。

▲徐州会战期间蒋介石(中)与李宗仁(左)、白崇禧(右)合影

这次会议后,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对战区和战略部署又作了调整。主要是以武汉为核心,开展津浦线方面作战,阻敌南下,力保晋南、豫北,以保障武汉重镇;在山西方面,提出“反攻太原”口号,阻挡日军向晋南、豫北推进。

这次会议结束后,第一、第五战区的军官们都迅速地返回到各自的驻地,以尽抗战之力。

不久,虽未经军事法庭审判,蒋介石将韩复榘枪决于武昌。此事传出后,使国民党军队中的各级官兵受到震动,全国人民举手称快。尤其是山东群众拍手叫好,他们对韩复榘恨之入骨。山东的百姓说,韩复榘在山东,平时搜刮民财,扩张武力,日军侵入山东,擅自败走,不顾人民的死活,使百姓遭受日军残杀,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山东的不少县城,他罪该万死,杀了他真是大快人心。

处决韩复榘,对日后的滕县保卫战、临沂大捷以及台儿庄战役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使参战部队认识到,应在战场上为国捐躯,拼死到底,决不能投降叛国,这是军人的天职和荣耀;而不战而逃,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让日军在中国大地上施行暴虐,是军人的耻辱。所以,在后来的战役中,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