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鳌,字立夫,镶红旗汉军籍,滦南(旧时隶属滦州)小水坡人,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卒于同治四年(1865)。祖籍在江西鄱阳县大石桥,康熙年间迁徙于此地。何健鳌生前官至总戎之位,死后被清同治皇帝谥为果毅之号,并遣殿前礼官到小水坡按御赐一品官的礼遇,亲主安葬和祭祀。皇家“赐恤国典”,钦命“礼官祀事”。时,永平府、滦州衙的大小官员纷纷亲临奉祭。
何建鳌生前,奉清廷之旨,带八旗之兵,征战数省,俘太平天国名将李开芳,擒捻军领袖张洛行,斩黑旗军首领宋景诗,及至同捻军赖文光部战于曹州陷入重围,为救主帅僧格林沁,三次杀进重围,马死而短刀步战,力竭而数创身死。其效忠清廷,可谓肝脑涂地。据《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一》载:“诏嘉其至死不离主帅,依提督例优恤,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果毅。”身陷重围后,义军则憎其镇压起义,凶悍狠毒,血债累加,恨之发指。众刃齐下,碎戳其尸,肉体竟不得还乡。
《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一》载有《何建鳌略传》,地方志收录《御赐葬祭文》《御赐碑文》及大学士倭仁所撰《何果毅公墓志铭》。囿于历史的局限,论功罪或失偏颇,执褒奖或言其过。然而,我们应当对其生平事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根据倭仁撰《何果毅公墓志铭》《清史稿》等文献,概括其传略如下:
清嘉庆十九年生于州南乡里,其父何世英,建鳌于弟兄5人中行四。其从小行为端正专一,不好嬉耍。7岁跟私塾老师就读时就深明大义,立志要建功立业。在学馆上完课后,就经常使用小弓箭习射,总是命中于靶。私塾老师和何的爷爷不禁对他钟爱有加。
13岁时,即随族兄外出练习武功,很精很专,长进很快。17岁就勇冠童子军。
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年参加会试没能考中。后在右营供职。壬寅年补西便汛把总。
父亲去世后,他和三兄在一起生活,在家,弟兄友爱;在外,勤于军务,长辈、长官莫不器重他。
咸丰元年(1851)春,跟随大臣副都统富察达洪阿征讨粤西。时,太平军洪秀全与杨秀清分兵回师桂平新墟、紫荆山,凭险据守。
七月初十、十五,八月初三等日,清军分五路攻紫荆山新墟。建鳌随富察达洪阿部同太平军大战于紫荆山新墟,枪毙太平军多名。此役相持2个月,洪秀全等数次突围皆为官兵所阻。其间建鳌立战功,得到相国的保奏,皇帝赏赐蓝翎,2年后补升千总。
咸丰三年(1853)年后,随从理蕃院尚书宗室恩长围剿河南省太平军,阵前多次获胜。后恩长率部与太平军秦日纲、罗大刚战于巢湖,恩长战败死于江中。不久,建鳌返回京城。这一年太平军定都金陵,遂即封李开芳为定胡侯、林凤祥为靖胡侯、吉文元为平胡侯,令3人率兵间道北伐。年底,李开芳兵抵保定南60里之张登镇,京师大震。
咸丰四年(1854)正月,太平军北伐军李开芳自独流而出,离京师不远。
清廷派参赞大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兵御敌。建鳌此时归僧格林沁部,建鳌随部从王家口一带追太平军到舒城、阜城,李开芳等突出阜城东走,跨运河为浮桥。建鳌率部又攻克后康村、连庄坫宅等太平军军营寨。血战多日,生擒斩杀多名,夺得无数刀枪器械。二月二十七,僧王上奏朝廷拟任守备,先换顶戴,待八月补任南营守备。此间建鳌在连镇开仗多次,把太平军北伐军首领林凤祥擒杀。后移师高唐,追杀太平军到山东茌平属地冯官屯,擒获太平军首领李开芳,并把他押送回京。
五月,亲王僧格林沁率部凯旋回京,咸丰帝在养心殿接见,并赐宴勤政殿。
咸丰五年(1855),英吉利在粤东开衅,每思北犯。故命郭贝尔西凌阿分兵赴湖北对抗太平军,僧格林沁遂留京师。建鳌作为僧王爱将,亦留京营任事。
咸丰六年(1856)六月,拿获私铸人犯,上奏皇帝替换花翎。
七月初五,奉旨开拔到河南军营,归英桂指挥。在角子山剿匪有力,上奏拟任都司,加游击衔。剿灭阜阳白莲教后,上奏请任游击。
七月二十,调到大臣僧格林沁营内任职。
十月,到京营任游击。
咸丰八年(1858)四月,英国公使额尔金纠结法美两国驶兵船北上,骤至大沽海口占据南北岸炮台,以要挟清廷,至六月才退。至此海口防务甚重。
《清史稿·何建鳌传》记载了他率清军抗击英法联军的经过:秋七月,亲王僧格林沁奉旨率军镇守大沽口,建鳌奉命随行军前,先修筑大沽、北塘营垒炮台,购巨炮分布要塞。下令州县伐大木运到海墟,植丛桩于水底,以御轮船;再于大沽口外布铁戗,索以铁链,横阻河面,严密部署防守。
咸丰九年(1859)五月,各国舰队,以遵例互换合约为由,兵船进犯天津。英国海军统领何伯将过大沽,致最后通牒。僧格林沁率建鳌等在炮台,遥见洋舰飞驶而来,忙遣员荡舟出口去会晤各国使臣,告以大沽设防,请改由北塘驶入。使臣闻之,多半听命,唯有英兵舰长卜鲁士,自恃为英国公使鄂尔金的兄弟,依仗坚船利炮,抗不遵听,领兵舰竟直驶入大沽口。卜鲁士炮轰护港铁链、木桩,进入鸡心滩,把截住港口的铁链,用炮炸裂,卜鲁士坐船当先,竖起红旗,要与中国开战。亲王僧格林沁传下军令,俟外国人逼近炮台,就开炮轰击。卜鲁士竟然将港内的铁索木桩,一概毁掉,进攻炮台。随后英俄法小轮船十三艘鱼贯而入。并掩护陆军登岸。僧格林沁下令开炮,双方激战,炮台上守军不断伤亡。直隶提督史荣椿偕大沽副将龙汝元中炮同殒于阵地。何建鳌面对列强悍敌利炮,面无惧色,亲上炮台,率守军力战。激战竟日,击沉英舰数艘,余舰挂白旗下驶。英法步兵千余人登陆,也被击退。激战中,数艘英舰被击沉,数百英兵毙命,大挫敌军。何伯受重创,赖美舰相助始得免。此战“毁敌船于内河者十三艘。持数日,敌船引去”。大沽口一战,是英军在广州被林则徐重创之后的又一次大挫。何建鳌在大沽口大挫英军,遂被加封副将衔。
咸丰九年(1859)六月,大沽口战后,英、法、俄、美四国百余艘兵舰来犯,何建鳌随僧格林沁退守通州。有大臣奉旨与四国议和,未成。敌兵向京城推进。何建鳌随僧格林沁迎击敌人,擒获英国参赞巴夏礼,绑送京师。
法兵至八里桥,会合英军万余人分左右翼进,京师九门戒严。僧格林沁部率骑兵刀枪与战英、法联军的洋枪大炮酷战于通州八里桥。于强弱悬殊、人仰马翻、血肉横飞中,何建鳌和所率人马,前仆后继,无畏难趋避之心。终于,因不敌联军的洋枪大炮而败绩。然,那场战斗,于今无论见之于文字记载,或见之于影视镜头,仍令人惊心动魄。(www.xing528.com)
咸丰十年(1860),建鳌随僧格林沁大臣为翼长,在山东一带围剿捻军。
咸丰十一年(1861),赴济南及登、莱、青各府属追剿捻军,屡次获胜。随即又带兵勇炮位到江南宿迁、沐阳各路,围攻马庄、高唐沟、高流镇的各股捻军,包抄杀死捻军数千人,缴获枪炮多件。
接着在山东曹州府一带剿灭各股土捻,连连取胜,并攻克如川口、刘家庄、郭家糖房、马家集、魏湾等地捻军。围攻捻军营寨擒获捻军首领,获枪炮旗帜无数。十二月,奏请副将之职。
同治元年(1862)九月,建鳌率兵攻克安徽毫州捻军首领李廷彦等数寨。同月,奏请调任陆路总兵,任营总,追述剿杀张洛行之功。
同治二年(1863)三月,皇帝赐予他雄勇巴图鲁名号。六月,剿平山东淄州县白莲池等处的黑旗军,围剿宋景诗于高唐,并捣毁其后方大营,擒获斩杀其残部。
同治三年(1864)五月,补任京营副将。同年征剿蒙亳,消灭捻军首领苗沛霖,解救出数以万计的难民。
张洛行死后,其侄张总愚接任其职,纠集太平军余部首领赖文光、任柱等,活动于湖南、河南、山东、安徽、福建各省。清军同他们多次交战,没能清除其势力。
同治四年(1865)二月,大战于河南省鲁山,捻军狂窜,一夜走数百里,亲王僧格林沁执意穷追,建鳌劝阻,亲王不纳。四月二十四,追赶到曹州府的高家楼集,大获全胜。随后,亲王与建鳌深陷重围,捻军围攻甚急,一齐回马横冲,各路军俱被捻军冲散,被迫后退,建鳌率亲兵数名寻找亲王,斩杀捻军多名,陷入重围后毫无惧色。战马受伤后,就徒步冲杀,又操刀斩杀数人,直到力竭身死,捻军仇恨建鳌,众刃齐下,碎戳其尸。第二天,亲王与所属部队全部战死。
建鳌阵亡事上奏朝廷后,皇帝非常痛惜。特颁旨:特别加恩,按照提督的惯例从优抚恤,并把其牌位供奉在忠亲王僧格林沁的祠堂里,以慰其忠魂。并赏赐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作为世袭之职,谥号果毅。
同时,皇帝诰封建鳌始祖为振威将军,建鳌以军功荣获男爵;伯祖父诰封为振威将军,曾祖母刘氏赠一品夫人;赠先祖国兴为振威将军,祖母范氏、王氏一品夫人;赠父世英振威将军,死去的母亲孙氏、鲁氏、唐氏一品夫人。这些诰封的都是些早已仙逝人们。建鳌兄弟五人,在乡下的有三人,同在京城居住者一人。建鳌原配夫人早死无后,追赠一品夫人,后娶阎氏封一品夫人,其儿子绍昌袭父职,其妻阎氏,长孙荫芳,孙女一个岁数还小,不在封列。建鳌生于嘉庆甲戌(1814)年,死于同治乙丑(1865)年,享年52岁。同治四年八月二十九,安葬于滦州筱水波(今小水坡)祖坟。
何建鳌墓,位于青坨营镇小水坡村西南2里许一块岗地上。墓地高岗朝南,岳家河从西、北、东三面环绕,据说是个“朝阳界水、行局完固”茔地。
何将军墓恢宏壮观,品位显赫,在滦州辖区为仅有。墓场地高阔大,树木葱茏荫护墓地,墓侧一条南北大道,道旁树立一块下马石,当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每年清明,滦州知州、永平知府及地方官吏都要到此祭奠。墓地外围,置有汉白玉栏杆,栏杆立柱顶端,雕成寿桃,寿桃外围饰以曼陀罗花,栏杆整体,结构凝重,雄浑大气。护墓栏杆之内,列石狮6只,拱卫墓地之主体。
主体由坟丘和2座石碑组成。坟丘以砖石砌就,坟丘之前2个高大的青石墓碑森然矗立。石碑用料和做工十分讲究,石料来自京城近郊,仅运石料就用了3个多月。整个碑体,分碑头、碑身、碑座3部分,石料细腻,雕刻精细,碑身通雕龙形花纹。
一碑,人们称为蛟龙碑。碑头雕有一凸起的飞腾缠绕蛟龙,碑头正面刻有篆书“圣旨”两字。碑阳刻有同治皇帝颁《御赐葬祭文》和《御赐碑文》;碑阴镌刻清大学士倭仁撰写的《何果毅公墓志铭》。碑文为晚清书法家何绍基书丹,字体苍劲,庄重厚实。碑座为一只硕大石赑屃。传说龙生九子,赑屃龙头龟身,气力最大,此处之碑因是御赐品级,青石赑屃则更显气势。
另一碑,碑头上雕有一龙缠绕,龙身形神飞动,绕成一透雕圆孔,人们称其为透龙碑。碑身上镌刻《何氏祖谱》;碑座之青石赑屃,神韵、气势,与另一只精无二致。
何建鳌因按御赐一品礼仪安葬,墓地规模,固然恢宏不群。因其生前效忠朝廷,多次受过封赐。早年,何氏家族中保有完整的家谱,还有很多圣旨及御赐顶戴。这些物件,一直保存到“文革”前。何建鳌战死后,他的马童把他的头盔、衣物、马蹬等遗物及另一匹生存的战马送回家乡。同时送回的还有一把重82斤的大砍刀。据他的六世孙说,村里建关帝庙,因周仓塑像前缺把大刀,曾置放于塑像前。不久,被人盗走,随后换成木质刀。
何氏祖坟中,陪葬也多为皇家赏赐之物。“文革”“破四旧”掘坟时,从中挖出不少清朝御赐的红顶子、蓝顶子、黄顶子以及罕见的金银饰品。何建鳌墓早年被盗,因是战死沙场,尸体无收,棺椁之内,仅葬一锦囊。
倭仁在《何果毅公墓志铭》为之铭曰:
长白山势雄压边防,鸭绿江派远衔滦阳。灵气郁结,挺生忠良。七尺磊落,千顷汪洋。怒提干橹,誓埽欃枪。大江南北,如虎驱狼。巍巍竹帛,烈烈沙场。赏延于世,俎豆馨香。佳城永奠,山高水长。
“文革”时期,何建鳌墓被夷为平地,蛟龙碑和透龙碑均被毁坏。因同治帝颁《御赐碑文》《御赐葬祭文》早年已载入《永平府志》《滦县志》尚可详查。
何建鳌,生于滦南、葬于滦南之人,载名于《清史稿》,陪祀于僧王祠,当为历史重要人物。
(朱永远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